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昆山市是江苏省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全国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本文系统阐述了昆山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方案,从昆山市城市基础特征、海绵城市建设现状、主要问题和需求进行分析,结合建设目标,提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路线。通过区域流域、城市、设施、社区等不同层级的实施策略给平原水网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昆山方案,以进一步推进我国海绵城市高质量发展,提高城市安全韧性,提升城市宜居生态水平。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建设开发强度的剧增,城市水系统日益脆弱,其中,老城区问题尤为严重。以厦门市同安区双溪片区为例,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内涵和片区特点,遵循问题导向原则,探索提出了修复水环境、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生态的提升策略方案,并基此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从规划阶段向实施阶段的过渡,建设思路也由单一海绵项目发展为片区整体解决方案。小流域海绵城市系统化方案采用系统化的思维,对现有海绵规划设计进行优化和统筹,可转变规划设计思维,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量化分析建设任务的工程绩效和对规划目标的贡献程度,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深化规划的落实和设计的统筹,明确工程措施与海绵绩效的关系,整合优化海绵建设任务,提高工程的实施效率和效果。以某小流域为例,针对该流域的重点问题,提出了自然本底保护、水环境治理和水安全提升三方面的海绵建设策略,并通过模型评估等技术手段,对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了量化评估。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小流域海绵城市系统化方案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平原河网地区的排涝特征与问题,在梳理构建治涝片区排水格局的基础上分类提出了针对性的治涝策略。对于具有一定坡度。在多数时期可以实现自排的治涝片区,采用“上蓄+中分+下排”模式,分段缓解排涝压力,提高城区排涝标准对于整体地势低洼,在多数时期很难自排的治涝片区,采用“建闸营圩,蓄排并举”模式,将雨水排口分散建设小型雨水泵站的模式调整为片区排涝主干河道末端建设大型排涝泵站的模式,充分利用片区内部河网的输送和调蓄能力,增强城区应对暴雨的韧性。  相似文献   

5.
漏损治理是一项包含制度体系和工程体系建设的系统工程,编制系统化实施方案对于解决漏损控制机制不健全、底数不清、工程措施碎片化等问题至关重要。方案的编制首先要摸清漏损底数,通过水平衡分析准确查找问题根源,并制定系统科学的治理工程体系,开展工程实施适宜性评价,明确实施路径;其次,要通过政府、企业和外部技术力量的多方合力破解实施过程中的技术与管理难题,并建立政府和企业实施保障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6.
结合开封鼓楼街区的城市设计,提出微循环的理念,对开封鼓楼街区历史价值进行充分调查,并对适用于本地区的保护和更新策略进行一定的尝试,期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保持一种文化、价值观及生活形态上的连续,从而使老城区的空间呈现出多元混合、持续有序、动态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以镇江市的雨水公园为例,分析了雨水公园的设计要点,从雨水利用路径设计、LID设施设计、功能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和总结,指出雨水公园的设计目的就是让雨水处理功能与传统公园的景观、娱乐等其他功能取得平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老城是每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直接影响和展现整个城市形象和风貌的重要平台。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建设发展新城区的同时,人民群众对老城人居环境的品质要求也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镇江作为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第一批试点城市之一,依托海绵城市建设的建成区户外环境改造是其最大特色。镇江建成区中老旧小区分布范围广,环境极为复杂,与广大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改造难度大。探讨这些难题的解决办法是建成区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分析镇江老旧小区建设实例,归纳镇江老旧小区改造当中遇到的特殊挑战,同时从雨水工程与景观建设两个层次提出解决策略,研究可供中国海绵城市建设在老旧小区改造实践中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结合国家第2批海绵试点城市——大连庄河市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实施经验,提出了以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为导向的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方案。该方案旨在降低大连庄河市洪涝灾害风险、缓解水资源紧张问题、消除水体黑臭现象、重现水生态功能,探索了具有东北地区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找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方案的关键节点及应用的重要性,以期为今后的其他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20,(3)
本文首先对"城市双修"概念及其背景进行了综述;其次,对上塘老城区的功能、环境等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再次,上塘老城区更新的定位、目标与任务进行梳理,并阐述了与之相对应的规划技术手段;最后,对相关实施保障策略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2.
平顶山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处于兴盛期,应该谋划转型,可持续发展。老城区新华区面临着第三产业需要加强、环境污染严重和空间问题突出的现实问题。通过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老城区作用的认识,总结了老城区的两大功能,一是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承载区,二是合理利用采煤塌陷区重点区。探讨了新华区在平顶山市转型过程中的担当,即新华区产业发展要对应平顶山市接续产业要求,空间布局要承载平顶山市第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浙江省兰溪市为研究对象,文章通过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客观性、数据化的资料搜集整理并加以分析,真实、客观、公正、有效地评价兰溪海绵城市建设在改善城市水环境方面的成效,明确绩效考核目标的实现程度,以期为海绵城市的持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俊  周璟 《城市规划》2017,(12):109-113
以土地的高开发率为核心的传统城市建设模式,改变了水系空间的自然布局,自然排水水系格局遭到了破坏、水面率极大降低,已经给城市的防洪排涝、水生态环境品质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厦门翔安新城试点区的水系空间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在恢复水系格局的基础上恢复适宜水面率的水系空间问题治理对策。水系格局的恢复应是在基于自然汇水线和历史水系下、与土地利用规划协调下进行;水面率应根据城市发展需求综合确定,试点区适宜的、可恢复的水面率为8.0%。  相似文献   

15.
苏醒  王琳  李多 《园林》2017,(4):46-49
在国家海绵城市建设首批试点的十六个城市和地区中,悦来新城所在的重庆市是唯一一个典型山地城市,地形高差大、土层浅薄,地质灾害隐患点多,海绵城市建设相较平原城市面临更多挑战。本文基于悦来新城会展公园海绵城市建设实例,对山地公园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功能提升和关键作用加以充分论述。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老城区更新改造成为城市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研究老城区在居住环境、景观环境和社会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城市双修"理念为切入点,提出完善功能格局、修复生态格局和塑造风貌格局3条优化策略。并以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南门河"城市双修"实践探索为例进行论证,结合南门河片区的现状条件,提出功能置换升级、设施提质增量、生态补水织绿、空间风貌延展4条优化策略,以期为相关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系统化全域海绵城市建设关于空间统筹与要素协同的建设理念与国土空间规划全要素管控的改革思路一脉相承,其建设行动落实应充分依托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与传导体系。针对现阶段将统筹流域、城市、社区等空间层次为背景,协调“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等不同要素为重点的海绵城市建设。以东莞市为例,提出按照水生态系统和国土空间规划的系统性规律,将“流域统筹、要素传导、系统治理”作为海绵城市建设总原则,以流域为基本技术单元,研究面向空间统筹与要素协同的系统化全域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明确生态空间管控、建设指标、设施布局等方案内容,依托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协调相关专项规划,实现从“流域区域”向“建设区域”的有效传导。对我国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技术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海绵城市自提出以来备受关注,作为源头减排建筑类型之一的新建海绵型小区的创建也尤为重要。本文以对新建项目的建设全过程巡检为基础,主要论述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新建海绵型小区中低影响开发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设重点。希望对以后新建海绵型小区的建设提供参考,保证新建海绵型小区建成后实现有力发挥源头减排等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城市中水资源紧缺、洪涝等角度,阐述了海绵城市理念中雨水利用的规划思想,探索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方案,探讨了以“生态海绵”的形式渗透、滞留、保护水资源、控制城市水污染等方面的综合效益。论文根据LID、雨洪管理等理论和实践,以及成都市中环路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研究城市道路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论、方法、措施和应用思路,通过总结,提出我国城市道路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方法和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