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研究云南红药和5个治疗功血的同类产品对子宫出血模型大鼠子宫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含量的影响,探讨该类药物修复子宫内膜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妊娠大鼠灌胃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造成早孕大鼠不完全流产复制功能性子宫出血模型,观察云南红药对子宫出血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检测子宫组织中VEGF和MMP-1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凝血时间明显延长,而云南红药和5个同类产品能明显缩短子宫出血模型大鼠的凝血时间,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子宫组织的VEGF含量明显降低,而MMP-1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云南红药+戊酸雌二醇片组能明显降低子宫出血模型大鼠子宫组织MMP-1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云南红药胶囊组、戊酸雌二醇片组、宫血宁胶囊组、云南白药胶囊组、茜芷胶囊组及五加生化胶囊组对子宫组织MMP-1的含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云南红药胶囊组、云南红药+戊酸雌二醇片组、宫血宁胶囊组及五加生化胶囊组能明显增加子宫出血模型大鼠子宫组织VEGF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 或 P<0.05),而戊酸雌二醇片组、云南白药胶囊组及茜芷胶囊组对子宫组织VEGF的含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 云南红药和5个同类产品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中云南红药胶囊、宫血宁胶囊及五加生化胶囊对子宫内膜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有关;云南红药胶囊和戊酸雌二醇片合用可以增强其修复子宫内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进一步探讨雷帕霉素抗血管内再狭窄的分子机制。方法: 球囊拉伤大鼠颈总动脉建立血管内膜增生的动物模型,口服雷帕霉素(25 mg/kg),4周后处死动物。HE染色观测血管病变,免疫组化检测增生内膜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表达,小室迁移系统观察SDF-1对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 球囊拉伤明显诱导血管内膜增生,增生内膜中有明显的SDF-1的表达,雷帕霉素能显著下调增生内膜中SDF-1的表达,而SDF-1浓度依赖性地诱导平滑肌细胞的迁移。结论: 雷帕霉素可能通过下调SDF-1的表达从而抑制血管再狭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Hedgehog-Gli信号通路Shh及Gli1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MM患者及2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中Shh及Gli1 mRNA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Shh mRNA与Gli1 mRNA在初诊MM患者中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hh mRNA与Gli1 mRNA表达量在DS分期及ISS分期中显示:Ⅲ期明显高于Ⅰ期或Ⅱ期(P<0.05);但A组和B组(P>0.05)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hh与乳酸脱氢酶(LDH)和β2微球蛋白(β2MG)呈正相关,与白蛋白和血红蛋白(Hb)呈负相关;Gil1与LDH、钙离子、CRP和β2MG呈正相关,与白蛋白和Hb呈负相关;且Shh和 Gil1间存在正相关。结论: Shh及Gli1与MM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是MM靶向治疗的新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对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及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F2高剂量给药组(2 mg/kg)、 F2中剂量给药组(1 mg/kg)、F2低剂量给药组(0.5 mg/kg)。模型组及F2各给药组行左侧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各组分别于术后 7 d 取颈总动脉段,常规病理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法测定α-act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术后 7 d 血管内膜厚度、内膜面积、内膜厚度/中膜厚度、内膜面积/中膜面积、血管壁细胞PCNA表达显著增加(P<0.01),F2剂量依赖地降低上述指标。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管壁α-actin阳性染色减少,F2各给药组可增加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中α-actin阳性染色率。结论: F2能抑制兔颈总动脉机械损伤后血管内膜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脓毒症对大鼠肠道动力的影响,并探讨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脓毒症肠动力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清洁型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脓毒症组,每组10只。脓毒症组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2 h 后以每只大鼠2 mL碳素墨汁灌胃,测定小肠墨汁推进率;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小肠黏膜TRPV1及CGRP的表达水平。 结果: 脓毒症组大鼠小肠墨汁推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小肠黏膜TRPV1、CGRP的阳性表达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脓毒症大鼠肠动力障碍可能与肠道TRPV1、CGRP的表达上调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 [Ang-(1-7)] 对血管紧张素II(Ang II) 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HUVECs随机分为4 组:对照组, AngII 组, Ang-(1-7) 组, AngII+Ang-(1-7) 组。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培养的HUVECs乳酸脱氢酶(LDH) 漏出;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测定HUVECs 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 和内皮素-1(ET-1)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 II(0.1 μmol°L-1)显著增加HUVECs LDH 漏出(P<0.01)、ET-1 分泌(P<0.01) 和HUVECs 凋亡率(P<0.01), 显著减少NO 的含量(P<0.05);Ang-(1-7) 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了Ang II 的促LDH 漏出、ET-1 分泌、增加细胞凋亡等作用, 同时明显促进HUVECs 的NO 释放;单用Ang-(1-7) 对HUVECs 无明显影响。结论:Ang-(1-7)可抑制Ang II 所致的体外培养HUVECs 损伤, 对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和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本研究首先通过体外结直肠癌细胞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和COX-2抑制剂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泌能力和活性氧(ROS)表达能力,随后于体内构建小鼠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对小鼠模型的肿瘤转移率、肿瘤数量、肿瘤最大重量、肿瘤最大直径和VEGF mRNA进行检测。结果: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和COX-2抑制剂对结肠癌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呈给药剂量依赖性。当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的浓度为200 μmol/L时,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39.00±2.00)%,VEGF分泌量为(55.44±7.65) pg/mL,当COX-2抑制剂的浓度为2 μmol/L时,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33.67±1.15)%,VEGF分泌量为(37.75±4.08) pg/mL,各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使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相比,使用COX-2抑制剂明显地抑制肝脏转移瘤的生长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使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和COX-2抑制剂可有效降低肿瘤的最大重量、尺寸和VEGF mRNA表达水平[(0.20±0.13) g,(1.98±0.33) mm和0.22±0.06],与对照组相比[(0.88±0.13) g,(5.45±0.88) mm和1.03±0.14],与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组[(0.50±0.16) g,(3.45±0.45) mm和0.75±0.08]和COX-2抑制剂组[(0.34±0.09) g,(2.73±0.24) mm和0.50±0.08]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过程中,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和COX-2抑制剂通过调控肿瘤表达ROS,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通过协同作用调控肿瘤细胞VEGF分泌,抑制肿瘤细胞新生血管形成和迁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 和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血管紧张素II(Ang II) 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NADPH氧化酶-1(Nox1)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鼠源性A10血管平滑肌细胞株(A10VSMC),用Ang II或/和CGRP作为处理因素,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检测ERK1/2和p38MAPK总蛋白和磷酸化蛋白以及Nox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和CGRP组相比,Ang II在诱导A10VSMC活力和增殖的同时,亦能增加磷酸化ERK1/2和p38MAPK信号激酶和Nox1的表达。CGRP预孵育细胞30 min 却能显著抑制Ang II诱导的细胞增殖活力、Nox1蛋白、磷酸化ERK1/2和p38MAPK的表达;二苯基碘(DPI)能抑制Ang II诱导的细胞增殖、磷酸化p38MAPK及Nox1表达,但不能抑制Ang II诱导的ERK1/2磷酸化。p38MAPK阻断剂SB203580不但能抵消Ang II诱导的Nox1表达作用,而且能协同CGRP抑制Ang II诱导的Nox1表达。而ERK1/2阻断剂PD98059对CGRP和/或Ang II诱导Nox1表达作用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ng II诱导A10VSMC增殖与激活Nox1有关,CGRP抑制Ang II诱导的Nox1表达,可能主要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途径发挥作用,而与ERK1/2信号途径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aveolin-1 在apo E 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取正常和apo E 基因敲除小鼠(品系均为C57BL/6J) 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观察不同周龄apo E 基因敲除小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及主动脉横断面积、斑块面积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caveolin-1 进行半定量及定位分析, Western-blotting 检测caveolin-1 在主动脉的表达。结果: apo E 基因敲除小鼠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 并随小鼠周龄增加而升高;斑块面积及斑块面积与主动脉面积的比值也随小鼠周龄增加而增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 caveolin-1 在实验组血管内膜表达呈阳性减弱, 其程度随周龄增加有减少趋势。免疫印迹检测显示实验组caveolin-1 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所减弱, 并与小鼠周龄呈负相关。结论: apo 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caveolin-1 表达下调, 可能与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芝麻素对代谢综合征大鼠血糖、血脂及主动脉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 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高糖诱导大鼠代谢综合征24 周, 于诱导第9 周连续口服芝麻素(120 、60 、30 mg。kg-1 。d-1 ) 16 周后, 称大鼠体重、腹部脂肪重量, 测血脂、血糖、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血清过氧化氢含量。HE 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变化, 免疫组化法观察主动脉VCAM-1 蛋白表达。结果:芝麻素120 、60 mg/kg 组体重与腹部脂肪重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 <0.01), TG 、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和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 <0.01),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水平明显升高(P <0.01) ;主动脉VCAM-1 蛋白表达明显减少, 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血清与血管总抗氧化能力明显提高, 过氧化氢含量明显减少。结论:芝麻素可以降低代谢综合征大鼠血糖、血脂及主动脉VCAM-1表达, 减轻血管病理损伤, 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AS-ODN)抑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1,Egr-1)表达对内皮细胞缺氧复氧(anoxia/reoxygenation,A/R)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新生大鼠进行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ardiac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CMECs)原代培养,取3~4代的CMECs建立缺氧复氧模型。细胞随机分为6组:对照(Con)组、缺氧复氧组(A/R)、溶剂组(LIP)、反义寡核苷酸转染组(AS)、正义寡核苷酸转染组(S)和错配寡核苷酸转染组(Sc)。通过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及内皮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内皮细胞损伤程度;应用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观察内皮细胞炎症反应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培养内皮细胞中Egr-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并计算存活率。结果: A/R造成内皮细胞内MDA升高,SOD下降,上清液中LDH、TNF-α含量升高,A/R刺激下细胞Egr-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A/R刺激前给予AS-ODN可抑制Egr-1蛋白的表达,减轻内皮细胞的损伤及炎症反应程度,提高细胞存活率。结论: AS-ODN抑制培养内皮细胞Egr-1的表达,并降低A/R损伤,提示Egr-1与缺氧复氧所致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干扰素-γ(IFNγ)在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中可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HUVEC)的体外培养体系,MTT 法检测IFNγ(10、100、1 000 U·ml-1)对HUVEC 生长的直接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IFNγ对HUVEC 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IFNγ对HUVEC 凋亡相关基因Bcl-2 和Bax mRNA的表达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缺氧状态下IFNγ(30、300、3 000 U·ml-1)对人肺癌PG细胞分泌到培养上清中VEGF 的影响。结果: IFNγ(10、100、1 000 U·ml-1)可抑制体外培养的HUVEC的生长(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γ(10、100、1 000 U·ml-1)作用的HUVEC,无亚二倍体峰出现,但细胞周期分析显示,IFNγ各给药组均可减少G2-M期的细胞比例(P<0.05 或P<0.01)。IFNγ(100、1 000 U·ml-1)对抑凋亡基因Bcl-2 和促凋亡基因Bax 的mRNA 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状态下IFNγ3 000 U·ml-1可抑制人肺癌PG 细胞培养上清中VEGF 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FNγ可能通过直接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或间接下调肿瘤血管生成刺激因子释放的机制,最终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 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 最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一系列血管活性物质参与了DN 的形成过程。本文综述近年来其中内源性缩血管活性物质在DN 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及其作用机制, 并展望了该疾病潜在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内皮祖细胞(EPCs)在心脏移植术患者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按年龄、性别匹配抽取12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MMP-9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PCs,对比分析两组MMP-9和EPCs差异及相关性。结果:病例组心脏移植术后血浆MMP-9和EPCs较移植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心脏移植前后MMP-9和EPC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移植术发生并发症病例组血浆MMP-9和EPCs分别为(128.46±7.32) mg/L、(166.84±14.82)个,明显高于正常病例组的(94.25±7.14) mg/L、(134.68±13.68)个(P﹤0.05);心脏移植术死亡病例组血浆MMP-9和EPCs分别为(137.36±8.13) mg/L、(168.24±14.62)个,明显高于正常病例组的(92.85±7.06) mg/L、(98.41±13.24)个(P﹤0.05);心脏移植术患者血浆MMP-9表达与EPCs表达呈正相关(r=0.686,P=0.000)。结论:血浆MMP-9和EPCs水平与心脏移植术后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早期病理变化有密切关系,通过监测血浆MMP-9和EPCs动态变化可能有助于尽早发现心脏移植术后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倾向的高危患者,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中Syndecan-1的表达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EGFR)表达、K-Ras基因突变及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6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Syndecan-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子标志物及FOLFOX方案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患者中有41例(25.6%)Syndecan-1表达阳性,111例(69.4%)EGFR表达阳性;Syndecan-1的表达与EGFR表达显著相关(P<0.05);与K-Ras基因突变无相关性(P>0.05);Syndecan-1表达阳性患者的化疗有效率56.1%,阴性患者为40.3%(P<0.05),Syndecan-1表达阳性患者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8.8个月,而阴性患者为7.2个月(P<0.05)。结论: Syndecan-1的表达对结直肠癌进展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且与常用FOLFOX化疗方案的疗效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类解热镇痛药物,然而NSAIDs致胃黏膜损伤同样常见。明确NSAIDs致消化道黏膜损伤的发病机制,寻找抗炎作用好、胃黏膜损伤副作用少的新型抗炎药物是许多医药工作者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miR-423-5p、TFFs及NAG-1均参与了胃黏膜损伤的进程,但三者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就NASIDs致胃黏膜损伤机制、三者性质及它们在胃黏膜损伤中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大鼠哮喘生长相关癌基因α(GROα)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地塞米松对其的影响,探讨GROα和中性粒细胞(PMN)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大鼠哮喘模型,随机分成哮喘组、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分离纯化血PMN,免疫组化法测定支气管腔和血PMN中GROα蛋白的表达水平,计数肺组织PMN数目。结果: 哮喘组(0.138±0.009,OD值)和地塞米松治疗组(0.105±0.012,OD值)支气管腔的GROa蛋白的平均吸光度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077±0.010,OD值)(P<0.01),地塞米松治疗组GROa蛋白的平均吸光度值显著低于哮喘组(P<0.01)。哮喘组(0.211±0.017,OD值)和地塞米松治疗组(0.128±0.012,OD值)血PMN的GROα蛋白的平均吸光度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081±0.008,OD值)(P<0.01),地塞米松治疗组GROα蛋白的平均吸光度值显著低于哮喘组(P<0.01)。三组PMN计数两两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7±2)<哮喘组(26士6)<地塞米松治疗组(202±30)(P<0.05或P<0.01)。GROα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肺组织PMN计数在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呈显著正相关(n=19,r=0.865,K0.01)。结论: 哮喘时支气管腔和PMN的GROa蛋白的表达水平及肺组织PMN计数增加,它们参与了哮喘发病的炎症过程;地塞米松部分通过抑制GROa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气道炎症,但能加剧PMN在肺组织中聚集;GROa蛋白可能与PMN在肺组织中聚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Bmi-1与P27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24例食管正常鳞状上皮(A组)、33例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其中低级别19例(B组),高级别14例(C组)]和63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D组)中Bmi-1与P27的表达,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Bmi-1在A、B、C、D四组中阳性表达率依次增高。其中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Bmi-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与D组之间,Bmi-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分级及病理形态无关(P>0.05)。P27在A组中高表达,在B组、C组、D组中表达率逐渐减低。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P2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与D组之间,P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分级、病理形态、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中P27表达随Bmi-1的表达增强而逐渐减弱,呈负相关( rs=-0.256,P<0.05)。结论: Bmi-1与P27的差异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其有望作为评价食管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of advanced glycation,RAGE)在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25-35损伤海马神经元中的变化。方法: 培养至第7天的原代海马神经元加入不同浓度Aβ25-35作用不同时间后,行细胞计数试剂(cell counting kit,CCK-8)检测细胞活力,确定Aβ25-35浓度及作用时间。将原代海马神经元分为两组:正常细胞组、损伤组。行两组神经元形态学观察,应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神经元胞浆、胞核HMGB1及胞浆RAGE、NF-κB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上清液中HMGB1、IL-1β、TNF-α的表达。结果: 神经元CCK-8的活力检测确定给予25 μmol/L Aβ25-35、作用24 h造神经元损伤模型。形态学观察损伤组神经元明显减少,呈聚集状态。损伤组神经元胞浆HMGB1明显低于正常细胞组(1.596±0.189 vs. 0.146±0.043,P<0.05),损伤组神经元胞核HMGB1高于正常细胞组(0.934±0.145 vs. 1.370±0.354,P<0.05),损伤组神经元胞浆RAGE、NF-κB均高于正常细胞组(0.962±0.180 vs. 1.253±0.254,0.825±0.116 vs. 1.023±0.150,P<0.05)。ELISA检测发现损伤组上清液中HMGB1、IL-1β、TNF-α均高于正常细胞组(P<0.05)。结论:信号蛋白HMGB1与RAGE、炎症因子IL-1β与TNF-α在Aβ25-35损伤神经元中表达均升高,HMGB1可能通过RAGE-NF-κB炎症通路参与Aβ25-35损伤神经元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