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阳极氧化法在纯钛表面制备出了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20W紫外灯(λ=253.7nm)作为光源,探讨了制备Au-TiO2 纳米管阵列(Au-TNTs)的最佳工艺,并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RD)、能谱分析(EDS)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1g/LHAuCl4+30g/LH3BO3为沉积液,当沉积电压为2.5V、超声条件下电沉积时间为60s时,可制得理想稳定的Au-TNTs;Au掺入量占薄膜质量的16.71%,Au的掺入并没有改变TiO2 纳米管阵列的表面形貌及晶型,但却显著提高了TiO2纳米管阵列的光催化活性。将Au-TNTs用于制糖废水的光催化降解,结果发现:当光照时间为30h、pH值为1时,Au-TNTs对制糖废水的光催化降解率可达89.59%,比TNTs高出80%。Au-TNTs对制糖废水的光催化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2.
通过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Ce-TiO2/ACF、N-TiO2/ACF和Ce-N-TiO2/ACF复合光催化剂,以甲醛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单一负载Ce、N催化剂和同时负载Ce、N催化剂对甲醛降解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表面负载的光催化剂颗粒均匀,为锐钛矿型,掺杂后的复合光催化剂样品吸收光谱产生了红移;掺杂后的复合光催化剂样品降解能力强于未掺杂样品;Ce掺杂TiO2 的最佳掺杂比例n(Ce/TiO2)为0.8%,相对于未掺杂样品催化净化低浓度甲醛效率提高了17.06%,对高浓度的甲醛降解率提高了15.28%;N掺杂TiO2的最佳掺杂比例n(N/TiO2)为1.5%,相对于TiO2/ACF,对低浓度甲醛催化效率提高了1.90%,对高浓度的甲醛降解率提高了9.86%;Ce、N共掺杂TiO2 的最佳掺杂比例n(Ce):n(N):n(TiO2)为0.8:6:100,相对于TiO2/ACF,对低浓度的甲醛降解率提高了5.04%。 相似文献
3.
以硝酸盐为原料,乙二胺四乙酸(EDTA)为络合剂,乙烯乙二醇为交联剂,利用Pechini法制备了名义组分为Bi2Sr2CaCu2O8+δ(Bi-2212)超导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标准四引线法等手段,研究了络合剂、交联剂用量及油浴温度、时间对超导粉体物相、结晶性及电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凝胶化条件制备的超导粉体,均保持较高的相纯度;但工艺参数的改变对Bi-2212粉体的结晶性与电学性能影响显著,其临界转变温度Tc,0相差7.3K。 相似文献
4.
以聚吡咯(PVPK60)为表面活性剂和碳源,采用流变相法合成了xLiFePO4·yLi3V2(PO4)3/C正极材料样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样品形貌和结构进行了测试;采用电池测试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样品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不同复合比(x:y)对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复合材料中存在两相复合与元素掺杂两种效应;当复合比为5∶1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优,在0.1和10C倍率下放电容量分别达到162.7和104.6mAh·g-1,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以V2O5溶胶为电解液,采用电沉积法在不锈钢基体上制备了V2O5薄膜。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薄膜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用循环伏安(CV)、电化学交流阻抗(EIS)和充放电测试研究了该薄膜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储钠性能。结果表明,该薄膜是具有片状纳米结构的V2O5干凝胶薄膜;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该薄膜表现出很好的储钠活性、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高Na+扩散能力,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种新颖形貌的BiFeO3
亚微米绣球催化剂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
(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和光电流测试等技术分别对
BiFeO3
亚微米绣球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了可见光照射下BiFeO3
亚微米绣球催化剂材料对亚甲
基蓝染料的降解能力.研究表明:BiFeO3
亚微米绣球催化剂的光响应范围在可见光区域,催化活性
较好,H2O2
的加入可大大提高其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7.
用原位合成法、水热法、共沉淀法和浸渍沉淀法分别制备了负载型纳米Fe2O3/Al2O3 催化剂前驱体,并进一步将其还原和硫化制成FeS/Al2O3 催化剂用于H2S分解制氢的反应中,同时用BET、XRD、TPR和IR等对催化剂或前驱体的比表面积、晶相结构、孔径分布、还原性和吸附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原位合成法制备的FeS/Al2O3催化剂平均粒径较小,比表面积较大,有利于催化剂的还原和硫化,H2S在该催化剂表面形成的化学吸附态较强,H2S容易发生解离,初活性高于其他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反应60h后催化剂的活性没有出现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MnS在光照下分解水制取氢气的可能性,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得了MnS光催化剂,通过XRD、UV-Vis及SEM测试手段对所制得的MnS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分解水制取氢气.XRD及SEM测试结果表明:水热反应时间是影响MnS的晶型结构的主要因素,随着水热反应时间的延长,所制得的MnS由γ-MnS向α-MnS转变;UV-Vis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nS光催化剂在紫外及可见光区均有响应.MnS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实验结果表明:水热反应时间直接影响MnS样品产氢速率,当蒸馏水用量为300 mL,MnS用量为0.05g,Na2S9H2O用量为0.2 mol,无水Na2SO3用量为0.05 mol,水热反应时间为2h时,制得的MnS光催化剂产氢速率最高,为105.4μmol·h-1. 相似文献
9.
选取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对TiO2光催化剂进行改性,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EG改性的TiO2光催化剂(PEG-TiO2),通过XRD、SEM和BET分析方法对催化剂的物相、表面形貌及比表面大小进行了表征,对载Pt后的样品PEG-Pt/TiO2进行了光催化产氢性能的研究.重点分析了PEG分子量对样品微观结构和光催化产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分子量在400~6000范围内的PEG进行改性,可获得具有高比表面和良好孔分布的TiO2载体,样品PEG-Pt/TiO2的光催化产氢活性较无PEG改性的样品得到了显著提高.其中样品PEG6000-Pt/TiO2的产氢活性表现最佳,测得4 h内的平均产氢速率为1.79 mmol/h. 相似文献
10.
以白果壳为植物模板、稀氨水为浸煮剂、硝酸铁为前驱体溶液,制备了一种多孔白果壳遗态结构Fe/C复合材料(Fe/C-G),通过 XRD、SEM、FT-IR、XPS和 BET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溶液 pH、温度、时间、初始浓度、粒径等对去除 Sb(Ⅲ)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吸附机制。结果表明:Fe/C-G由 α-Fe2O3、Fe3O4 和 C组成,同时很好地保留了白果壳的多孔结构,其比表面积和平均介孔孔径分别为 46.42m2/g和40.2nm;升高温度和减小吸附剂粒径有利于吸附。Fe/C-G对 Sb(Ⅲ)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初始 Sb(Ⅲ)浓度为 5、10和 50mg/L时,其吸附量分别达 1.23、2.41和 9.23mg/g;用 Langmuir方程能很好地描述吸附等温线,属于快速的单分子层吸附,主要发生配位交换和表面络合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大比表面积和优异产氢性能的石墨相氮化碳(g-C3N4),将单氰胺和甲醛溶液溶入二氧化硅(SiO2)溶胶,形成单氰胺、甲醛和SiO2凝胶组成的杂化前驱体,并将该杂化前驱体在通气条件下煅烧以制备介孔g-C3N4(命名为VCN),在密闭条件下煅烧以制备介孔g-C3N4(命名为ACN);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对介孔g-C3N4的形貌、晶体结构等进行表征,通过荧光光谱和气相色谱仪等分析介孔g-C3N4的产氢性能。结果表明:VCN在获得大比表面积(约312 m2/g)的同时,拓宽了光吸收范围(约760 nm),提高了光致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加入40 mg甲醛的VCN(VCN-40)具有最佳的产氢速率,为2826μmol/(h·g),比通气条件下未加入甲醛的g-C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