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通过调控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途径影响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细胞)自噬水平。方法: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黄芪皂苷组(30 mmol/L葡萄糖+2.5、5、10 μg/mL黄芪皂苷)。噻唑蓝比色(MTT)法检测ARPE-19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及PERK途径关键因子表达水平。添加PERK特异性抑制剂GSK2606414,Western blot检测对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ARPE-19细胞活性降低,凋亡率升高,自噬相关蛋白LC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另一自噬相关蛋白p6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ERK途径关键因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Perk和增强子结合蛋白的同源蛋白(CHOP)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组比较,黄芪皂苷组ARPE-19细胞活性升高,凋亡率降低,LC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6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GRP78、Perk和CHOP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K特异性抑制剂GSK2606414能够进一步抑制黄芪皂苷组ARPE-19细胞LC3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62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皂苷能够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自噬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2.
娄朝胜  吴贤  王海波  张寅  叶乐驰 《金属学报》2018,23(10):1088-1096
目的: 观察益脾养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小鼠的疗效,及其对TLR4/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8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脾养胃汤高、低剂量组,每组各20只。采用AOM/DSS法进行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小鼠模型的制备。造模后同时给予相应剂量的益脾养胃汤治疗。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结肠隐窝变化、结肠组织病理学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FN-γ,IL-4和IL-12的水平变化。Real-time PCR法检测IFN-γ,IL-4、IL-12及NF-κBp65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LR4、p-JNK1/2、p-p38、p-ERK1/2、NF-κB(p65)、p-NF-κB(p65)、PCNA、COX-2、Bcl-xl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体质量和结肠长度明显增长,结肠重量、结肠重量长度比值和结肠黏膜组织学损伤评分明显降低;血清IFN-γ、IL-12水平和结肠组织中IFN-γ,IL-12 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降低,IL-4水平明显升高;结肠组织中TLR4、p-JNK1/2、p-p38、p-ERK1/2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和p-NF-κBp65、PCNA、COX-2、Bcl-xl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与益脾养胃汤低剂量组比较,益脾养胃汤高剂量组结肠黏膜组织学损伤评分显著降低,各项因子水平显著优于低剂量组(P均<0.05)。 各组之间NF-κB(p65)的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脾养胃汤可显著改善结肠黏膜的炎性损伤,减少癌瘤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LR4/MAPKS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李莹  姚伟  王萌  余志宏  龚园其  蓝海兵  齐协飞 《金属学报》2022,27(10):1106-1112
目的:探索鸢尾素(irisin)对屋尘螨(HDM)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的炎症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待细胞长至85%时血清饥饿处理12 h,随后用不同浓度的HDM(0、400、800、1 200 U/mL)刺激细胞24 h。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ROS水平,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用20 nmol/L irisin预处理16HBE细胞2 h后接着用800 U/mL HDM处理24 h。活性氧试剂盒检测irisin对HDM诱导的细胞ROS产生的影响;qPCR法检测irisin对HDM诱导的炎症因子TNF-α及IL-6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P65 NF-κB及JNK MAPK蛋白磷酸化水平,同时检测细胞内促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3、BAX及抗凋亡蛋白BCL-XL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HDM(400、800、1 200 U/mL)刺激16HBE细胞24 h后,细胞内ROS水平升高(P<0.05),TNF-α及IL-6表达水平也升高(P<0.05)。与单用HDM处理组相比,irisin预处理的16HBE细胞内ROS水平下降(P<0.05),同时细胞内炎症因子TNF-α及IL-6表达减少(P<0.05);irisin预处理组抗凋亡蛋白BCL-XL表达增加(P<0.05),同时促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3、BAX的表达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HDM干预后细胞P65 NF-κB及JNK蛋白磷酸化水平增加(P<0.05),而irisin下调了P65 NF-κB及JNK蛋白磷酸化水平(P<0.05)。 结论:鸢尾素可有效改善HDM诱导的16HBE细胞的炎症和细胞凋亡,该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κB和JNK MAPK信号通路有关,鸢尾素可能是治疗肺部炎症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4.
柴琳  王振杰  徐冉 《金属学报》2020,25(3):271-277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途径在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I(antitumor component-I from Agkistrodon acutus venom,AAVC-I)诱导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选择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作为研究对象,体外条件下传代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目的设为正常对照组、二硫苏糖醇(DL-dithiothreitol,DTT)阳性对照组和AAVC-I实验浓度组。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DTT和AAVC-I处理Tca8113细胞24 h后的增殖抑制作用并筛选合适的DTT阳性对照实验浓度和AAVC-I实验浓度组,采用HE染色、Annexin V-FITC/PI双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enhance-binding protein-homologous protein,CHOP)、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随着AAVC-I实验浓度的增加,其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增强(P<0.05),并观察到细胞皱缩变小间隙增大,胞核浓缩,细胞破碎,出现凋亡小体,凋亡率增高(P<0.05),蛋白GRP78、CHOP、Caspase-12、Caspase-9、Caspase-3表达水平上调(P<0.05)。结论:在AAVC-I诱导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凋亡中,内质网应激CHOP/Caspase-12途径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p38MAPK信号通路在慢性牙髓炎疼痛大鼠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25只,将大鼠分成3组,正常组5只,模型组15只,MAPK抑制剂组5只。MAPK抑制剂组、模型组大鼠制备牙髓炎模型,成功造模后MAPK抑制剂组由颈静脉注入剂量为5 mg/kg的SB203580,连续注射14 d;造模后14 d选取MAPK抑制剂组和正常组大鼠及造模3、7、14 d模型组分别选取5只大鼠处死,观察其牙髓组织病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含量、牙髓组织内p-p38MAPK、ERK、p-ERK、p38MAPK蛋白表达及p38MAPK、ERK mRNA表达。结果:和正常组相比,造模后3、7、14 d大鼠根尖破损水平长度、根尖周牙周膜宽度及第一磨牙根髓坏死比率显著升高;和造模后3、7、14 d相比,MAPK抑制剂组大鼠根尖破损水平长度、根尖周牙周膜宽度及第一磨牙根髓坏死比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正常组相比,造模后3、7、14 d大鼠血清IL-6、IL-8含量显著升高;和造模后3、7、14 d相比,MAPK抑制剂组大鼠血清IL-6、IL-8含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牙髓组织内p-p38MAPK、p-ERK蛋白表达升高;和模型组相比,MAPK抑制剂组大鼠牙髓组织内p-p38MAPK、p-ERK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牙髓炎大鼠牙髓组织内p38MAPK信号通路激活增大了炎症反应程度,促进病情进展,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槲皮素对奈瑟球菌感染脑膜炎大鼠继发内毒素血症的抑制作用影响。方法: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6组,分别是模型组、正常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槲皮素组、中剂量槲皮素组及高剂量槲皮素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大鼠外,其他大鼠制备奈瑟球菌感染脑膜炎模型,造模后阳性对照组灌胃2 mL剂量为100 mg/L的地塞米松药液,低、中、高剂量槲皮素组灌胃2 mL剂量为50、100、200 mg/L的槲皮素药液,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给药间隔12 h,共给药5次。观察各组大鼠给药12、24、36、48及60 h时其存活率状况,同时间隔12 h检测大鼠体温一次,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脂多糖、IL-1β、IL-8含量,Western blot检测p65与IκBα蛋白表达,RT-PCR检测脑组织Toll样受体4(TLR4)mRNA、CD68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造模24 h内模型组大鼠全部死亡,模型组大鼠存活率低于正常组,中剂量及高剂量槲皮素组大鼠存活率优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低剂量槲皮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IL-6、TNF-α、IL-1β及IL-8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其他各给药组血清IL-6、TNF-α、IL-1β及IL-8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其中,中、高剂量槲皮素组大鼠降低显著,和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IκBα蛋白表达比正常组下降,p65蛋白表达比正常组上升,中、高剂量槲皮素组大鼠IκBα蛋白表达比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上升,p65蛋白比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槲皮素可抑制奈瑟球菌感染脑膜炎大鼠机体NF-κB炎症通路,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含量,提高大鼠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陈峰  邹懿  胡波  胡松  陈勇  高大新 《金属学报》2019,24(4):411-417
目的: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大鼠神经电生理及背根神经节(DRG)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90只,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鼠神经生长因子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制备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模型。术后鼠神经生长因子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于硬膜外腔注射剂量为2.5 μL/100 g、5 μL/100 g及10 μL/100 g鼠神经生长因子,阳性对照组灌胃7.5 mg/kg的吲哚美辛药液,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注射7 d。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活动,机械缩足反应阈值(PWT)、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L)、神经电生理、DRG内炎性因子、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含量及磷酸化p38MAPK表达状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给药3、7 d后模型组大鼠PWL、PWT下降;与模型组相比,给药3、7 d后阳性对照组、鼠神经生长因子中、高剂量组大鼠PWL、PWT上升(P<0.05),且给药7 d效果优于给药3 d(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DRG内SP、CGRP、TNF-α、IL-6及IL-1含量上升;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鼠神经生长因子中、高剂量组大鼠DRG内SP、CFRP、TNF-α、IL-6及IL-1含量下降(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DRG内p38MAPK表达上升;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鼠神经生长因子中、高剂量组大鼠DRG内p38MAPK表达下降(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可降低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大鼠DRG神经元内磷酸化p38MAPK表达及炎性因子含量,改善神经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Ⅱ型胶原乳化剂诱导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对照组(2 mg·kg-1·d-1)和茶多酚治疗组(200 mg·kg-1·d-1),采用Ⅱ型胶原弗氏完全佐剂法(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记录大鼠足趾体积的变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IL-1β、PGE2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足爪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茶多酚治疗组大鼠踝关节肿胀明显减轻(P<0.05),大鼠血清IL-Iβ、PEG2水平明显降低(P<0.05),足爪组织细胞中MMP-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茶多酚对CIA大鼠关节炎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介质IL-1β、PEG2,下调MMP-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杨青霞  毛怡清  张燕芳  薄旭芳 《金属学报》2019,24(11):1227-1233
目的:观察氟西汀对人结膜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引起干眼症的潜在机制。方法:将结膜上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药物组,药物组采用氟西汀进行干预。采用CCK-8法明确氟西汀对人结膜上皮细胞半数抑制率作为后续实验浓度。采用RT-PCR法检测TLR2、NF-κB、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2、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mRNA水平;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LR2和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IL-1β、IL-2、IL-6和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0-9~10-5mol/L范围内氟西汀对结膜上皮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性。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氟西汀组TLR2、NF-κB、IL-1β、IL-2、IL-6和TNF-α mRNA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药物组TLR2和NF-κB的累积光密度(IOD)值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提示药物组TLR2和NF-κB蛋白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药物组TLR2和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药物组IL-1β、IL-2、IL-6和TNF-α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氟西汀可能通过激活结膜上皮细胞TLR2/NF-κB信号通路,促进炎症因子水平,这可能是氟西汀所致干眼症潜在的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10.
白学敏  邹立考  金珍木  姜利佳 《金属学报》2019,24(10):1120-1127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通过调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GFR/MAPK)信号通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方法:30只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10只,对照组为健康大鼠,模型组为COPD气道黏液高分泌大鼠,NAC组自造模起予以3 mmol/kg 100 μL NAC,共30 d,比较各组肺组织病理结果、气道阻力(RL)和动态顺应性(Cdyn)、血气分析[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黏膜层厚度/支气管壁厚度(Reid指数)、气道上皮阳性杯状细胞/总上皮细胞数、EGFR/MAPK信号通路蛋白[EGFR、磷酸化应激活化蛋白激酶(p-JNK)/总JNK、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P38MAPK)/总P38、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总ERK、黏蛋白5AC(MUC5AC)]表达。结果:对照组上皮细胞、气道黏膜上皮、黏膜下腺体、支气管管壁无异常,管腔无分泌物;模型组肺间质血管充血,肺泡间隔变薄、断裂,相邻肺泡融合形成较多囊腔,上皮细胞存在明显增厚、增生、坏死脱落,黏膜下腺体肥大,杯状细胞增生,支气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管壁平滑肌束萎缩、断裂;NAC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异常,但与模型组相比,各病理特征均减轻;模型组Cdyn、PaO2低于对照组,RL、PaCO2高于对照组(P<0.05);NAC组Cdyn、PaO2高于模型组,RL、PaCO2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Reid指数、阳性杯状细胞/总上皮细胞数高于对照组(P<0.05);NAC组Reid指数、阳性杯状细胞/总上皮细胞数低于模型组,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p-JNK/JNK、p-P38/P38、p-ERK/ERK、MUC5AC高于对照组(P<0.05);NAC组p-JNK/JNK、p-P38/P38、p-ERK/ERK、MUC5AC低于模型组,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能通过抑制EGFR/MAPK信号通路表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黏液腺体增生、杯状细胞广泛化生,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提高大鼠肺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益气养阴生肌方对复发性口腔溃疡(ROU)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黏膜炎症因子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6组,分别为益气养阴生肌方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模型组及阳性对照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制备ROU模型,成功造模后,益气养阴生肌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17 mg/kg、0.34 mg/kg、0.68 mg/kg的益气养阴生肌方药液,阳性对照组灌胃布洛芬药液,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1次/d,连续灌胃10 d。观察各组大鼠溃疡数量、持续、间隔时间及溃疡面积,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R(IL-2R)、IL-1β、IL-17、γ-干扰素(IFN-γ)、IL-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T淋巴细胞含量,同时检测溃疡组织内NLRP3 mRNA相对表达量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MP-2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给药后2、6、10 d时阳性对照组、益气养阴生肌方中、高剂量组大鼠溃疡面积低于模型组,益气养阴生肌方中、高剂量组溃疡面积低于阳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IL-2R、IL-17、IL-1β及IFN-γ含量上升,血清IL-2含量下降;和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益气养阴生肌方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2R、IL-17及IFN-γ含量下降,血清IL-2含量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GF-β1、EGF含量下降,血清VEGF含量,溃疡组织内NLRP3 mRNA相对表达量及MMP-9、MMP-2蛋白表达量上升;和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益气养阴生肌方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GF-β1、EGF、VEGF含量上升,溃疡组织内NLRP3 mRNA相对表达量及MMP-9、MMP-2蛋白表达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养阴生肌方可纠正ROU大鼠免疫功能紊乱,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含量,以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从内质网应激角度探讨益气除痰方治疗脾虚型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脾虚Lewis肺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化疗组(生理盐水+顺铂注射液 1 mg/kg),益气除痰方低、中、高剂量组(2、4、8 g/kg),联合用药组(益气除痰方 4 g/kg+顺铂注射液 1 mg/kg),每组8只。每 3 d 测量小鼠体重和瘤体大小,14 d 后处死小鼠,称量瘤重、计算肺表面转移结节数,免疫组织化学法、RT-q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ATF4、CHOP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益气除痰方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移植瘤生长,减少肺转移结节数,提高肺转移抑制率(P<0.01或P<0.05);并能明显上调内质网应激蛋白ATF4、CHOP表达,其中联合用药组效果最好(P<0.01)。与化疗组比较,联合用药组ATF4、CHOP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益气除痰方可能通过上调内质网应激蛋白ATF4、CHOP的表达介导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当归多糖对糖尿病神经病变(DPN)大鼠TLR4/MyD88/NF-κB通路抑制影响。方法: 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105只,随机选取15只作为正常组,剩余90只大鼠制备DPN模型,成功造模75只,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当归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采用2 mL/100 g生理盐水灌胃,当归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给予当归多糖药液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弥可保+二甲双胍溶液灌胃,每日给药体积均为2 mL/100 g。每天1次,连续灌胃10 d。给药3、10 d后检测大鼠机械缩足反应阈值(PWT)、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L),末次给药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白细胞介素-6(IL-6)、髓鞘碱性蛋白(MBP)、TNF-α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检测大鼠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大鼠坐骨神经内核因子-κB(NF-κB) mRNA、髓样分子因子88(MyD88) mRNA及Toll样受体4(TLR4) mRNA表达。结果: 模型组及当归多糖低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CAT、SOD及GSH-Px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当归多糖中、高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CAT、SOD及GSH-Px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当归多糖低剂量组大鼠血清IL-6、MBP、TNF-α及CRP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当归多糖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6、MBP、TNF-α及CRP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当归多糖低剂量组大鼠NF-κB mRNA、MyD88 mRNA及TLR4 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当归多糖中、高剂量组大鼠NF-κB mRNA、MyD88 mRNA及TLR4 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归多糖可显著改善DPN大鼠的周围神经损伤状态,促进神经传导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阻断TLR4/MyD88/NF-κB信号路径的转导,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神经的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肾间质纤维化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术后不同时间点自噬的表达趋势。方法: 32只清洁级健康雄性ICR小鼠随机分组:假手术(Sham)组、UUO模型(UUO)组,分别在 UUO术后 3、7、14 d 处死小鼠,假手术组7 d处死,每组小鼠8只。留取血清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光镜病理结果,电镜超微结构观察自噬体的形成,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LC3蛋白和P62蛋白的表达。结果: UUO术后梗阻侧肾脏皮质变薄,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单个核细胞浸润,肾小球无明显病变,病理变化以UUO术后14 d最突出。与Sham组相比,LC3-Ⅱ蛋白含量从3 d开始逐渐增高,7 d时达峰值,14 d时下降;而P62与LC3-Ⅱ相反,3 d开始下降,7 d达最低值,14 d又逐渐恢复,表明自噬在7 d这个时间点表达最显著。电镜显示UUO术后7 d出现自噬小体和吞噬泡现象。结论: UUO术后自噬的表达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在7 d时表达最显著,自噬与病理严重程度不平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对于神经细胞焦亡发生的影响和机制。方法:以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细胞株为对象,体外培养后用α-synuclein干预细胞,以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IC50值。设置对照组(Con组)后,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焦亡水平,免疫荧光法观察Gasdermin-D-N(GSDMD-N)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细胞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Gasdermin-D(GSDMD)、GSDMD-N、Caspase-1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培养基中IL-18、IL-1β的表达水平。采用Caspase-1抑制剂预处理HT22后,同样使用IC50值的α-synuclein干预细胞,同时设置α-synuclein组(单纯α-synuclein干预)和α-synuclein+ML132组,检测细胞焦亡的水平。结果:α-synuclein的IC50值为50 nmol/L。α-synuclein干预后细胞焦亡数目显著增高,TUNEL染色显示阳性细胞数目多于Con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细胞中GSDMD-N的表达水平上调,细胞中NLRP3、ASC、GSDMD-N、Caspase-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on组,而GSDMD水平下调,同时细胞培养基中IL-18、IL-1β的水平上调。Caspase-1抑制剂处理后,50 nmol/L的α-synuclein干预后,细胞焦亡水平显著低于α-synuclein组,同时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GSDMD-N的水平下调,细胞中NLRP3、ASC、GSDMD-N、Caspase-1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α-synuclein组,而GSDMD水平上调,培养基中IL-18和IL-1β的水平下调。结论:α-synuclein可以通过激活NLRP3炎性小体活化继发神经细胞焦亡的发生,在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徐涛  金法  李宁  叶志鹏  吴可人  李志杰 《金属学报》2016,21(10):1108-1113
目的: 探讨分化相关基因-1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新生内膜形成中的表达情况及作用。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只。实验组给予建立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第14天后分别测定两组大鼠血清中分化相关基因-1(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 1, NDRG-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VEGF)、内皮抑素(endostatin,ES)、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和内膜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12只大鼠建模成功10只,成功率83.33%。建模前两组大鼠NDRG-1、VEGF、ES、TNF-α、IL-1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14 d实验组NDRG-1、VEGF、ES、TNF-α、IL-1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DRG-1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与ES、TNF-α、IL-1的表达呈负相关(r=0.724,-0.822,-0.776,-0.814,P<0.01);实验组内膜面积、内膜面积/中膜面积比等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DRG-1的表达与内膜面积、内膜面积/中膜面积比呈负相关(r=-0.712, r=-0.776, P<0.01)。结论: NDRG-1与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关系密切,可能是新生内膜增生的重要参与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Wistar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ntes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I/R)继发肝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孟鲁司特组,复制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孟鲁司特组术前1 h经胃灌注孟鲁司特(2 mg/kg体质量),对照组和模型组灌注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再灌注3 h后处死大鼠,测定各组血清丙胺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观察各组肝脏病理改变和评分,检测大鼠肝组织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CysLTR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检测肝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LT和AST均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肝组织CysLTR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肝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5),肝脏病理损伤明显(P<0.05);与模型组相比,孟鲁司特组ALT和AST均降低(P<0.05);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P<0.05),肝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肝组织CysLTR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减低(P<0.05);肝组织CysLTR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肝组织病理损伤和肝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结论: 孟鲁司特可以明显减轻肠I/R继发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ysLTR1介导的炎症反应和肝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陈少忠  林梅瑟  程黎民  朱乐乐 《金属学报》2019,24(11):1256-1262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注射液对脂多糖诱导脓毒性休克肺损伤大鼠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Sal-L组、Sal-H组,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模型组通过脂多糖造模,阳性对照组造模后给予5 mg/kg地塞米松,Sal-L组、Sal-H组造模后分别给予0.68、1.09 ng/kg红景天苷注射液,比较各组肺组织病理学、肺损伤评分(LIS)、肺湿/干质量比(W/D)、肺通透指数(LPI)、肺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氧化应激指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M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炎症指标[白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NF-κB抑制蛋白IκBa磷酸化蛋白(p-IκBa)]表达。结果:对照组双肺无异常;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肺部出现明显病理变化,阳性对照组、Sal-L组、Sal-H组较模型组不同程度改善。与模型组相比,Sal-L组、Sal-H组LIS、W/D、LPI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Sal-L组、Sal-H组肺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Sal-L组、Sal-H组MPO、MDA呈剂量依赖性降低,SOD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Sal-L组、Sal-H组IL-1、IL-6、TNF-α、NF-κB mRNA及p-NF-κB p65、p-IκBa蛋白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结论:红景天苷注射液可改善脓毒症休克肺损伤大鼠肺血管通透性,减轻肺水肿,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脊髓康(JSK)对大鼠脊髓损伤区域小胶质细胞浸润与神经元存活情况的影响。方法: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Ctrl)、JSK低、中、高剂量组(JSK-L、JSK-M、JSK-H)、强的松组;改良Allen's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模型;术后各组以不同的方式干预,行大鼠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BBB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1表达,损伤区脊髓组织行冰冻切片,CD11b/c、β3-Tubulin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胶质细胞的浸润情况与神经元的生长情况。结果:在BBB评分方面:Sham、JSK-L、JSK-M、JSK-H、强的松组均高于Ctrl(P<0.05);在ELISA检测方面,Sham、JSK-L、JSK-M、JSK-H、强的松组的IL-1表达均低于Ctrl(P<0.05),强的松组、JSK-H低于JSK-L、JSK-M(P<0.05);在小胶质细胞浸润百分比方面,JSK-L、JSK-M、JSK-H、强的松组均低于Ctrl(P<0.05),JSK-H与强的松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神经元的生长状态上:JSK-L、JSK-M、JSK-H、强的松组优于Ctrl(P<0.01);JSK-H优于JSK-L、JSK-M(P<0.05)。结论:中药复方JSK 抑制SCI后体内小胶质细胞的迁移浸润,促进受损神经元的恢复,进而促进SCI大鼠双下肢运功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地高辛抗血清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缺血再灌注组(I/R)、哇巴因+I/R(Oua+I/R)、地高辛抗体+I/R(DigAb+I/R);采用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及CHOP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I/R)和哇巴因+I/R组与对照组比较凋亡细胞显著增加(P﹤0.001),地高辛抗血清预处理心肌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01),提示地高辛抗血清能减少I/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I/R组和哇巴因+I/R组心肌细胞GRP78和CHOP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地高辛抗血清预处理心肌细胞GRP78蛋白、CHOP蛋白表达明显被抑制(P﹤0.05),表明地高辛抗血清可以减轻I/R诱导的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结论: 地高辛抗血清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具有抗凋亡作用,其机制至少部分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