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振动流化床分选细粒煤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空气重介流化床的似流体特性及流化机理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鼓泡床在分选细粒煤时,煤粒受气泡和在煤粒上方空流区介质沉积的影响。通过对振动介质床的振动参数试验,将振动的流化性能引入流化床。使振动床和流化床的流化性能正向叠加,改善流化床似流体密度的均匀稳定性、从流化床中介质颗粒的受力和运动状态研究入手,增加颗粒的活动能量,提高流化床对细粒煤的分选效果。从理论上和实验上说明,引入振动机制,能抑制和消除流化床  相似文献   

2.
《煤炭技术》2017,(8):289-291
将-9 mm细粒煤作为分选对象,对宽粒级细粒煤在振动流化床的分选特性进行研究,探索振动流化床分选的入料粒度范围。研究结果表明,细粒煤在低振动频率(10 Hz)内具有较好的灰分分选效果,且煤炭灰分随着床高增高而减小。分选试验结果显示选后细粒煤的发热量随床高增高而增大,硫分随着床高增高略有减小,为振动流化床对细粒煤的高效分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对影响分选效果的因子进行分类处理,采用"均匀试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试验方案,结合提出的绝对离析值(Wash)、相对离析值(R)2个分选效果量化指标,在实验室振动流化床分选系统(D120 mm×H350 mm)上,对不同性质-6+1 mm细粒永城烟煤的分选效果波动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针对不同性质的入料,4种操作类因子均存在相对窄的最佳取值范围,且影响显著性依次为床层高度H流化气速v振动频率f振幅A;对于2种性质类因子,与密度组成相比粒度组成变化时分选效果波动较大,试验范围内密度组成变化时R值的波动区间为70.57%~77.59%,粒度组成变化时R值的波动区间为64.59%~76.61%。  相似文献   

4.
基于振动流化床的分选特性,本文采用200 mm×400 mm振动流化床装置,在不使用任何加重质条件下分选细粒煤(1~3 mm)。详细阐述了振动流化床的系统结构和分选过程。在3种不同床高情况下,利用Design-Expert试验设计手段详细研究了振幅、振动频率、膨胀度以及多因素协同作用对分选效果的影响,揭示各因素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内在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振动流化床可以排除高灰矸石,得到低灰精煤,精煤灰分为10.77%,相比原煤灰分34.57%降低23.80%左右,矸石层灰分达到54.00%以上,有效实现对细粒煤的分选,达到降灰提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细粒煤干法分选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振动流化床特性的分析,得出振动流化床可以达到适用于细粒煤分选的流化状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细糕革分选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工艺和操作条件下,振动流化床可以有效地分选-6mm粒级细粒煤,可能偏差Ep值达0.07,是一种有效的细粒煤干法分选技术。  相似文献   

6.
细粒煤流化床分选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比较了几种细粒煤分选方法,并对细粒煤进行了实验室流化床分选实验,试验结果表明:液固流化床分选技术是一种较好的细粒煤分选技术,其工艺简单、能够实现脱灰降硫且分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董良  张亚东  赵跃民  段晨龙 《煤炭学报》2021,46(8):2664-2672
将振动能量引入气固分选流化床,形成振动分选流化床,将煤粉和磁铁矿粉混合作为二元复合加重质,利用微差压传感器在线采集床层压力信号,并采用信号时频分析方法将信号进行划尺度分解,从微观角度分析振动流化床分选过程中的流化行为特性,研究振动能量对分选流化床流化质量的作用,并利用床层压力信号能量量化研究压力波动与不同流化现象的响应;基于对6~1 mm细粒煤分选试验结果的研究,结合床层中气泡行为的演变规律,提出了细粒煤分选效果的颗粒混合熵评价方法,研究了6~1 mm细粒煤在振动流化床中的分选特性及气泡运动行为对细粒煤离析分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泡引起压降信号的能量随着气速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振幅和频率的增加,气泡引起的压降信号能量逐渐增大,但床层压降信号的总能量随着气速、振动频率和振幅的增大逐渐增加。此外,通过对精煤和矸石组分的颗粒混合熵判定2组分的离析程度发现,随气速的增大,颗粒混合熵的变化趋势先降低后升高,随着振动频率和振幅的增加,精煤和矸石的颗粒混合熵逐渐增大,且在振幅A=2 mm,频率f=20 Hz,流化气速v=12 cm/s条件下,床层压力波动的能量和颗粒混合熵最低,床层...  相似文献   

8.
细粒煤液固流化床分选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细粒煤分选在洁净煤技术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液固流化床分选机的应用和理论研究的现状,指出液固流化床分选细粒煤是经济适用的分选方法。建议加强液固流化床分选的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对液固流化床分选动力学特性以及结构参数对分选效果的影响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适用于6 ̄0.32mm细粒煤振动分选和脱硫的新工艺。该工艺耗水量少,从分选机中排出的矸石含水量低,分选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3GDMC1500/1100A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不分级、不脱泥分选极难选煤的总体效果,指出其分选下限已达0.25 mm。阐述了没有必要将原料煤分级、脱泥后分别用重介质(或跳汰)分选机、干扰床煤泥分选机进行分选的理由。  相似文献   

11.
高峰  张济宇  张碧江 《煤炭学报》2011,36(3):497-501
针对由耐火材料构造的高温煅烧窑炉难以实现整体振动的特殊性,开发了具有分布板振动特征的新型振动流态化煅烧工艺,在 35 mm振动流化床煅烧炉实验装置中实现了煤系高岭土微细粉体(平均粒径25.8 μm)的流态化煅烧,并进行了静态煅烧、常规流态化煅烧和振动流态化煅烧的对比试验。研究表明:流态化烧成速度明显优于静态煅烧;分布板振动可有效减小微细颗粒团聚体尺寸,改善流化质量,缩短烧成时间。在适宜煤系高岭土煅烧的温度(900 ℃)下,实现振动流态化煅烧的最佳的工艺条件是:流化气速7 cm/s,振动频率25 Hz。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细粒煤在空气重介质流化床中的分层规律,试验采用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对3~6mm细粒煤在床层高度分别为150,200,250mm时的分选做了初步的探讨,所用实验设备为直径170mm,高为500mm的圆柱体流化床.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细粒煤大部分聚集在床层中下部;低密度细粒煤则倾向于在床层中上部聚集.因为在此加重质粒度组成及流态化条件下达到了颗粒分选下限,导致分选效果变差.  相似文献   

13.
液固流化床分选粗煤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沙杰  谢广元  王宏  刘均章 《煤炭学报》2012,37(Z1):178-181
自制了直径300 mm液固流化床模型机分选试验系统,并分别设计了中心排料型和周边排料型流体分布器,分别对0.25~1.00 mm粗煤泥进行了3个不同柱体高度的分选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流速度的增加,精煤灰分、尾煤灰分、精煤可燃体回收率都随之升高;分选密度达到1.5 g/cm 3左右,可能偏差E值在0.06~0.08;在一定的上升水流范围内,高柱体的精煤灰分低于低柱体,1 800 mm柱体高度下得到的精煤灰分比1 200 mm的精煤灰分低0.6%~1.2%;1 500 mm柱体高度下的分选效果最佳,中心排料型流体分布器的E值较低,分选效果优于周边排料型流体分布器。  相似文献   

14.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中细粒煤的流化与分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3~1 mm粒级细粒煤介于煤粉与传统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所适用的粒度之间,其在空气重介质流化床中被分选的同时对自身分选与流化特性产生重要影响。利用高速动态摄影等手段详细研究了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3~1 mm细粒煤过程中不同流化数下床层的流化特性、压降波动、煤粒分离混合规律以及流化床中不同高度处的密度分布,阐释了气泡在分选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细粒煤后床层密度降低,流化效果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随着气速的增加,煤粒在流化床中先后经历了分离与混合两种状态,流化床各高度的密度也随之改变。当流化数在1.8~2.0时煤粒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随着气速增大煤粒受气流影响增大,不再严格按照流化床密度分离。  相似文献   

15.
王冬冬  王怀法 《煤炭学报》2017,42(12):3305-3312
拓宽浮选粒度上限是浮选领域挑战的难题之一。应用三相流化床技术,在上升水流中引入气泡流,对比有无气泡对煤炭颗粒床层膨胀度的影响,得出气泡流的引入能够加强低密度颗粒的流化。并在单独上升水流、上升水流+气泡流和上升水流+气泡流+捕收剂(煤油)3种水流条件下,进行煤炭分选实验。结果表明,气泡流的引入,能够大幅减少低密度级颗粒悬浮所需的上升水流速度,气泡流对低密度级颗粒的影响强于高密度级,气泡的存在强化了颗粒密度、弱化了粒度对分选的影响;在上升气泡流中添加捕收剂后,低密度级颗粒与气泡形成颗粒-气泡结合体,低密度级颗粒便能够在较低的上升水流速度下进行分选,低速上升水流稳流度较低,保证了大颗粒与气泡的稳定性。添加捕收剂后,各粒级颗粒分选所需上升水流速度较为接近,各粒级精煤灰分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液固流化床在粗煤泥分选过程中入料粒度范围过宽、高灰细泥进入溢流污染精煤导致的粗精煤灰分偏高,严重影响液固流化床分选效果和精煤产品质量的问题,提出了液固流化床分级与分选联合工艺,即采用液固流化床对粗、细煤泥进行分级,溢流的细煤泥采用浮选处理,底流的粗煤泥进入第二台液固流化床分选,从而使粗、细煤泥均实现了高精度的分选。液固流化床分级与分选联合工艺在梁北选煤厂的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使入料中高灰细泥减少了80.32%,粗精煤灰分下降了2.4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沸腾床与固定床组合工艺加氢处理煤焦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宜煤焦油加工处理的组合工艺,提出沸腾床加氢预处理-固定床加氢裂化组合工艺处理煤焦油的思路,并在STRONG沸腾床加氢试验装置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沸腾床加氢预处理可大幅降低煤焦油原料中的S、N、残炭及金属等含量,降低不饱和分含量;生成油能够满足直接进固定床加氢处理要求;经固定床加氢处理后生成油性质得到改善:轻石脑油S、N含量均小于1.0μg/g,芳烃潜含量为56%,可以作为重整原料;柴油馏分密度0.856 6g/cm3,S含量50 μg/g以下,十六烷值高达53,可以作柴油调和组分或生产合格柴油;尾油以蜡油为主,S、N含量分别为59、21μg/g,残炭含量为0.15%,可作加氢裂化原料.  相似文献   

18.
陈艳容  张力  冉景煜  樊湖 《煤炭学报》2009,34(10):1374-1378
针对影响煤层气与煤矸石循环流化床内混合高效燃烧关键因素(混烧比R、二次风率r2、过量空气系数α)进行试验,研究这3种运行参数对炉内温度场以及燃烧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纯烧煤矸石相比,采用煤层气/煤矸石混烧可使炉内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提高燃烧效率.当混烧比R=0.2时,炉内温度场比较均匀,燃烧效率相对较高;随着r2的增加,燃烧效率先升高后降低;随着过量空气系数α增大,炉膛密、稀相区的温度均降低,燃烧效率先升高后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R=0.2,r2=0.3,α=1.3综合燃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