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18,27μm冲击振幅下对Q420qD/20MnMoNb厚板异种钢T型焊接接头焊趾区进行超声冲击处理,分析了不同冲击振幅下焊趾处的显微组织、残余应力以及显微硬度,并与超声冲击前的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超声冲击处理后焊趾表层出现塑性变形层、大量位错及较高残余压应力,晶粒细化,硬度提高。当超声冲击振幅由18μm增至27μm,塑性变形层深度由约120μm增大至144μm,亚晶尺寸进一步细化至约25 nm,位错密度进一步增大至约2.48×1014 m-2;表面残余压应力增大至约433 MPa,其影响深度增大至约1 410μm;表面硬度增大至约400 HV,硬化层深度增加至约900μm。  相似文献   

2.
通过增加CoCrFeMnNi合金中的铁含量,制备了低成本富铁中熵合金Fe60(CoCrNiMn)40(原子分数/%),对其进行了1 200℃×3 h均匀化处理、轧制和900℃×1 h退火处理,研究了该合金的显微组织、拉伸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等。结果表明:试验合金由面心立方结构的单一奥氏体相组成,再结晶晶粒大小均匀,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7.8μm,再结晶晶粒内出现退火孪晶;试验合金在室温下表现出优异的拉伸性能和应变硬化能力以及在NaCl溶液中显著的自钝化行为和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其抗拉强度为603 MPa,屈服强度为226 MPa,断后伸长率为81.6%,在NaCl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为-0.461 6 V,自腐蚀电流密度为2.74×10-6 A·cm-2,电荷转移电阻为2.94×105Ω·cm2;与其他富铁多组分合金相比,试验合金的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更大,塑性应变高出10%以上,自腐蚀电流密度更低。试验合金的拉伸断口由均匀分布的韧窝组成,拉伸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在...  相似文献   

3.
采用传统方法制备了掺杂不同物质的量分数(0.01%,0.05%,0.10%,0.15%,0.20%)SiO2的SnO2压敏电阻,研究了SiO2掺杂量对SnO2压敏电阻电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O2掺杂量的增加,SnO2压敏电阻的电压梯度、非线性系数、势垒高度、施主密度和界面态密度均先增大后减小,泄漏电流密度先减小后增大,晶界电阻增大;当SiO2物质的量分数为0.10%时,SnO2压敏电阻的综合电气性能最佳,其电压梯度、非线性系数、施主密度、界面态密度、势垒高度最大,泄漏电流密度最小,分别为582 V·mm-1,33,1.7×1023 m-3,6.7×1016 m-2,2.03 eV,7.06μA·cm-2。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轧制速度(512,768,1 024 mm·s-1)下对均匀化退火态ZK60镁合金板进行4道次热轧,分别采用单向(4道次方向相同)和交叉(1,3道次方向与2,4道次方向垂直)2种轧制方式,研究了轧制方式和速度对镁合金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向轧制相比,交叉轧制镁合金板的组织均匀性和综合力学性能较好;随着轧制速度的增加,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大,抗拉强度先升后降,断后伸长率增大。在交叉轧制和768 mm·s-1的轧制速度下,ZK60镁合金板可获得良好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此时镁合金板已基本发生完全再结晶,晶粒细小均匀,抗拉强度为322.4 MPa,断后伸长率为15.7%。  相似文献   

5.
采用低频扭摆仪研究了不同温度热处理(700和900℃)对Ni_(49)Ga_(27)Fe_(21)Co_3铁磁形状记忆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应变振幅小于5.0×10~(-5)时,铸态合金的阻尼性能主要取决于频率,当应变振幅大于5.0×10~(-5)时主要取决于应变振幅;经热处理后合金中(Fe,Ni)固溶体发生分解并析出新相;经热处理后Ni_(49)Ga_(27)Fe_(21)Co_3合金的阻尼主要依赖于加载频率,且阻尼性能优于铸态合金的,最大阻尼值为0.023。  相似文献   

6.
铁磁性形状记忆合金Ni_(50)Ga_(27)Fe_(17)Co_6的阻尼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频扭摆仪研究了铁磁性形状记忆合金Ni50Ga27Fe17Co6的阻尼性能与应变振幅、频率及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应变振幅小于7.5×10-5时,Ni50Ga27Fe17Co6合金的阻尼性能主要取决于频率,当应变振幅大于7.5×10-6时,其阻尼性能主要取决于应变振幅;当该合金处于马氏体相和奥氏体相共存时具有高阻尼性能,当应变振幅为5×10-5,频率为0.1 Hz时,合金最大阻尼值为0.11.  相似文献   

7.
采用低频扭摆仪研究了时效对Ni_(53)Ga_(27)Fe_(15)Co_5铁磁形状记忆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前后,当应变振幅小于4.0×10~(-5)时,该合金的阻尼性能都依赖于频率,当应变振幅大于4.0×10~(-5)时都取决于应变振幅;经700℃时效4 h后该合金的马氏体相变温度降低,逆相变温度升高,相变潜热减小,其阻尼性能约为铸态时的两倍,最大阻尼值达0.139。  相似文献   

8.
将Zr-4合金加热至1 000℃保温5 min后分别以200,20,2,0.2,0.02℃·s-1的速率冷却到室温,研究淬火冷却速率对合金显微组织以及在360℃/18.6 MPa水中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由200℃·s-1降至0.02℃·s-1,合金中α相板条的平均宽度由1.4μm增加到28.0μm,第二相颗粒平均粒径由38 nm增大到580 nm;当冷却速率为200,20,2℃·s-1时,第二相颗粒主要分布在α相板条晶界处,而当冷却速率为0.2,0.02℃·s-1时,在α相板条晶界和晶内均有分布;当冷却速率由200℃·s-1降到0.2℃·s-1时,第二相颗粒尺寸的增大有助于释放氧化膜中的压应力,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当冷却速率为0.02℃·s-1时,第二相颗粒周围萌生大量微裂纹,耐腐蚀性能降低。0.2℃·s-1冷却速率下的耐腐蚀性能最好,氧化膜断口中的ZrO2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掺杂质量分数分别为0.5%,2.0%Y2O3的钨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其显微组织,通过不同温度(25~800℃)下的拉伸试验分析了其近韧脆转变温区的变形特性。结果表明:2种复合材料均存在由轧制变形导致的大量位错,Y2O3颗粒对位错运动起到钉扎作用;Y2O3掺杂质量分数为2.0%的复合材料的晶粒更细小,发生韧脆转变的温度更低,在300~400℃拉伸时发生半脆性行为,断口区域位错密度在3.8×1015~3.9×1015 m-2,在600~800℃下发生明显塑性变形,位错密度增加至6.2×1015~6.8×1015 m-2。  相似文献   

10.
利用金相分析、拉伸实验和硬度检测等方法分析了Mg3Zn1Ca镁合金在固溶态、时效态及均匀化退火态下的显微组织、拉伸强度及硬度等。结果表明:Mg3Zn1Ca镁合金经不同热处理后,其晶界处组织均发生回溶,由铸态时的连续状变为断续状或球状;拉伸性能均呈增大趋势,在时效处理后,其抗拉强度增大至最大值257MPa,延伸率增加至最大值18%,均匀化退火处理后,硬度增加至最大值HV90。不同热处理工艺,均可使合金断口形貌由铸态时的脆性断裂变为韧性断裂,其中,时效处理的组织断口主要为"韧窝"形貌。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变形温度(275~350℃)和应变速率(5~25s~(-1))下,采用单道次大变形量(80%)轧制ZK60镁合金,研究了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合金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增大,合金的再结晶体积分数增加;当变形温度不高于300℃时,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再结晶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大,抗拉强度先增后降,伸长率增大;而当温度高于300℃时,再结晶晶粒尺寸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抗拉强度先降低后增大再降低,伸长率增大;在温度300℃,应变速率10s~(-1)下轧制后,所得ZK60镁合金板的拉伸性能最好,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58 MPa,21.5%。  相似文献   

12.
以气雾化法制备的Inconel718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制备了Inconel718合金,研究了合金的显微组织及性能,并与锻造态合金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LM成形合金垂直于成形方向的组织呈现明显的带状熔化道,平行于成形方向的组织呈现鱼鳞状熔池的界面结构,晶粒为穿过熔池边界的柱状晶;SLM成形合金平行于成形方向的显微硬度(346 HV)略大于垂直于成形方向(324 HV);与锻造态合金相比,SLM成形合金在质量分数3.5%NaCl溶液中的阻抗曲线半径更大,自腐蚀电位与钝化电位更高,自腐蚀电流密度低2个数量级,耐腐蚀性能更优;当载荷为3~10 N时,成形合金的摩擦因数在0.5~0.8,磨损率在5.4×10-5~14.3×10-5 mm-3·N-1·m-1,均低于锻造态合金。  相似文献   

13.
利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不同质量分数(10%~40%)微米级Al2O3颗粒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Al2O3微粒含量对复合材料导热和导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l2O3微粒质量分数为10%和20%时,微粒在基体中分散良好,随着Al2O3微粒含量增加,微粒相互接触并出现团聚结块现象;随着Al2O3微粒质量分数由10%增加到40%,复合材料在室温下的热导率由0.30 W·m-1·K-1增加到1.11 W·m-1·K-1,玻璃化转变温度由115.44℃升高到122.89℃,线膨胀系数由56.86×10-6 K-1降至34.86×10-6 K-1,电阻率由4.27×1010Ω·cm降...  相似文献   

14.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高温合金GH4169在温度1 000~1 150℃,应变速率0.01~10 s-1变形参数下的热加工性能及组织演变规律。获得了合金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随后构建了Arrhenius本构方程、加工图与热变形机理图。结果表明,增加应变速率或降低变形温度会导致变形抗力增大,其中1 000℃下的变形抗力可达到400 MPa。合金在峰值应变与稳态应变下的热变形激活能分别为436.469 6,399.20 kJ/mol;失稳加工窗口出现在3~10 s-1的高应变速率区;而经1 025~1 075℃,0.05~0.6 s-1变形后,出现晶粒尺寸为10μm的完全动态再结晶组织,因此该参数区间可作为GH4169合金的最佳热加工窗口。  相似文献   

15.
亚共晶铝硅合金因具有轻质、耐腐蚀、高的比强度和优异力学性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及汽车工业领域。利用喷射沉积技术制备亚共晶Al-7Si-0.5Cu-0.5Mg合金,通过高温压缩试验结合微观组织分析,研究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沉积态亚共晶铝硅合金热变形行为的影响规律,最终确定沉积态合金优化的致密化工艺参数。研究发现,采用双曲线正弦函数建立的沉积态合金的本构方程,能够准确描述沉积态合金的流变行为。喷射沉积合金主要由Al相、Si相、Al_2Cu相和Mg_2Si相组成,硅相平均尺寸为8.5μm。当温度为300℃,随着应变速率由1s~(-1)减小至0.001s~(-1),合金的压缩应力由112.19 MPa减小至61.26 MPa。在应变速率为0.001s~(-1)下,随着变形温度由300℃升高至450℃,合金压缩流变应力由61.26 MPa减小至21.35 MPa。合金在低应变速率(0.001s~(-1))和相对较高的温度(450℃)下变形时,由于相对充足的变形时间和铝基体较高的软化程度,导致组织中硅相尺寸增大,不利于合金性能的提高。沉积态合金最佳的变形参数为变形温度400℃,应变速率0.01s~(-1)。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镁合金晶体在振动变形过程中的阻尼特性机理,表明其在宏观屈服前,随着应变振幅增大,阻尼特性机理依次为位错未脱钉扎时的共振型阻尼、位错脱钉扎并滑移时的静滞后型阻尼、位错线相互钉扎纠结时的静滞后型阻尼及滑移带出现时的静滞后型阻尼这4个阶段。根据理论推导过程中对各个阻尼阶段起始应变振幅的计算,试验必须测量大应变振幅条件下的阻尼,由此设计了通过一次激励获得各个阶段的阻尼应变谱的检测技术方案及试验装置。试验方案采用瞬态激励方式,控制镁合金矩形梁从大应变振幅(500×10-6)开始振动,通过测量试件在自由衰减过程中的振动信号获取4个阻尼特性阶段的数据,然后对AZ61D镁合金进行阻尼测试试验,验证了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理论推导结论正确。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最大循环应力(600~880 MPa)和应力比0.1下对18CrNiMo7-6高铁齿轮钢进行棘轮试验和疲劳试验,先通过对稳定阶段的棘轮应变差值和温升与最大循环应力进行拟合来预测疲劳极限,然后再基于由棘轮应变差值和温升计算的断裂疲劳熵来预测疲劳极限,并将不同方法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由稳定阶段的棘轮应变差值和温升与最大循环应力的线性拟合得到的疲劳极限分别为664.9,681.4 MPa,与由疲劳试验得到的疲劳极限(689.0 MPa)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11%,3.50%,说明用这2种方法预测疲劳极限的精度较高;当最大循环应力为673.2 MPa时,断裂疲劳熵值由0.1 MJ·m-3·K-1以下突变增至0.46 MJ·m-3·K-1,由此预测得到的疲劳极限为673.2 MPa,与疲劳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为2.3%,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镁及镁合金阻尼特性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金属力学性质的微观理论,结合合金元素影响镁合金晶粒性质的分析结果,重点研究镁及镁合金晶体在振动变形过程中的阻尼特性机理,通过对阻尼特性机理的理论推导和试验验证,表明:其在宏观屈服前,随应变振幅增大,阻尼机理依次为位错弹性变形时的共振型阻尼、位错脱钉扎(滑移增殖)时、位错线相互纠结钉扎时和滑移带出现时的静滞后型阻尼四个机理阶段;杂质或合金元素的质量分数及分布影响位错源的数量及其平衡状态,进而影响各阶段的阻尼性能并决定各阻尼机理阶段的特征参数值。该研究为设计和制备高阻尼镁合金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在C/C复合材料基底表面制备了不同厚度的类金刚石(DLC)表面改性膜;用球-盘对磨的方式测试了C/C复合材料基底和DLC膜在干态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表面改性膜具有典型的DLC结构特征,均匀致密;随着沉积时间的延长,DLC膜厚度逐渐增大,膜基结合强度依次减小;C/C复合材料基底的平均摩擦因数为0.285 8,磨损率约为1.6×10-4mm3·N-1·m-1,表面改性膜的摩擦因数较基底有较大程度的降低,在0.08~0.27之间,磨损率也降低了1~2个数量级,且沉积时间越长其摩擦因数越小、磨损率越低。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轴承刚度对双叶片环保泵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基于流固耦合理论,采用ANSYS-CFX和ANSYS-Workbe nch,对4种轴承刚度方案下的环保泵固有频率、模态振型、临界转速及谐响应进行了求解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模态振型在不同支承刚度下表现为同相振型,以水平摆动为主。当轴承刚度从2.6×105 N/mm增加到2.6×106N/m m时,转子固有频率和临界转速均明显增加,而当轴承刚度从2.6×106 N/m m增加到2.6×108 N/m m时,固有频率和临界转速增速变缓。转子额定转速均小于4种轴承刚度下转子的前3阶临界转速,不会发生共振。谐响应振幅随支承刚度增大而降低,支承刚度为2.6×105 N/mm时振幅最大,X、Y、Z方向分别为0.44、0.32、0.16 mm。不同支承刚度在X方向上最大振幅均分别为0.44、0.28、0.24、0.19 mm,降低幅度分别为36.4%、14.3%、20.83%。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泵的轴承选型以及转子结构优化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