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超声预处理对污泥絮凝脱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确定超声预处理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在固定频率为25 kHz、不同声强及作用时间下,考察和比较了超声预处理前后污泥结合水及过滤比阻的变化,并就超声预处理污泥的絮凝脱水性能进行了相关测试.结果表明,低声强(0.1~0.15 W/mL)、短时间(2~3 min)的超声预处理可有效降低污泥的结合水量及过滤比阻;当药剂投量相同时,经超声预处理的污泥絮凝脱水性能明显优于未预处理的污泥,即采用超声预处理改善污泥脱水性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碳氮比,污泥浓度及水温对城市污水生物脱氮的综合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氮比、污泥浓度及水温对城市污水生物脱氮的综合影响周健罗固源刘国涛吉方英(重庆建筑大学)1前言在城市污水间歇曝气系统(IntermitentAerationSystem)中,系统的脱氮能力与反应器的水温、BOD5/NO-x-N、MLSS、pH等因素有...  相似文献   

3.
低水温条件下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较低,且易于发生微丝菌污泥膨胀,导致泥水分离困难,出水水质变差。建立了连续流超声波调控活性污泥系统,在(15±1)℃水温下进行超声调控活性污泥性能和污泥减量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对系统的影响随着超声能量密度的加大和超声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强。在0. 133~0. 667 W/mL和5~10 min/d超声处理条件下,系统表观污泥产率系数介于0. 19~0. 27 kgVSS/kgCOD之间,污泥减量率(SRE)为22. 86%~45. 71%;超声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系统中有机物的去除,COD去除率超过86%,出水COD浓度稳定低于50mg/L;超声处理一定程度降低了污泥沉降速率,导致污泥容积指数升高,但在沉淀30 min后,超声处理对污泥沉降速率的影响不大,超声处理系统的SVI值没有超过220 mL/g;超声处理会导致活性污泥的胞外聚合物(EPS)含量增加,相对增加量为17. 14~51. 96 mg/gMLSS,相对比增加速率为0. 222~0. 866 mg/(gMLSS·d)。  相似文献   

4.
5.
将溶菌酶应用于剩余污泥的预处理,考察了不同酶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滤饼含水率、污泥比阻、污泥毛细吸水时间(CST)、Zeta电位及污泥上清液中的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并采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测污泥絮体和颗粒结构的变化,同时结合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研究原污泥和酶处理后污泥的脱水性能差异。结果表明,适宜的溶菌酶投加量可显著改善剩余污泥的脱水性能,与原污泥相比,当酶投加量为15%时,真空抽滤后的含水率由91.4%降到63.6%,比阻降低了82%,CST降低了65%,Zeta电位从-14.8 mV上升到2.7 mV。溶菌酶对污泥结构的破坏是其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市政技术》2016,(3):135-137
以益阳市团洲污水处理厂氧化沟与二沉池之间的回流污泥为研究对象,研究超声处理对剩余污泥上清液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清液中COD及TN的含量随超声时间的延长成线性增加,在超声处理15 min后增加率开始减小;SS随超声时间的延长先减少后增加,在超声处理15 min时达到最小;随超声时间的延长,上清液的温度持续上升,p H值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7.
利用不同状态(湿基状态、干基状态)的通沟污泥取代河砂制备混凝土,研究了通沟污泥取代率、状态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掺通沟污泥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沟污泥的掺入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且取代率越高,混凝土强度下降越明显,干基状态通沟污泥取代率为40%的混凝土相比干基状态通沟污泥取代率为20%的混凝土,7、28 d抗压强度分别降低18.5%、19.6%;掺湿基状态通沟污泥的混凝土相比掺干基状态通沟污泥的混凝土,相同取代率条件下其强度和耐久性均有所下降;掺通沟污泥的混凝土放射性和重金属浸出安全性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两种不同结构的絮状污泥(有丝状菌和无丝状菌)为接种污泥,在SBR反应器中利用水力选择的方法培养具有除磷能力的颗粒污泥。结果表明,两种污泥分别在第10天(有丝状菌)和第43天(无丝状菌)时开始颗粒化,运行了20d和82d后颗粒化完全;所形成的颗粒污泥粒径(均为0.5~1mm)和污泥沉降性能(SVI值均在30mL/g左右)无明显差异,但污泥的形态和活性存在显著不同。此外,在污泥由絮状向颗粒状转化的过程中,其含水率和部分金属元素的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污泥超声预处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污泥超声预处理技术的基础研究是实现该技术工程应用的前提,为此取深圳市某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污泥和浓缩污泥进行超声破解试验。结果表明,污泥破解程度随着超声输入能量的增加而提高,而且低强度、长时间超声作用的效果好于高强度、短时间作用;温度升高有助于污泥破解,但随着温度升高幅度的增加其贡献下降;污泥含水率越高则COD的溶出率越高,但低含水率污泥的能量利用效率更高;搅动有利于污泥破解;污泥破解COD溶出率(DDCOD)与超声声能密度(E)和辐射时间(t)的关系可以用DDCOD=kE^mt^n表示,这为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承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背景下,如何减少污泥处理处置领域碳排放是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近年来,群体感应技术在促进污泥原位减量、提升污泥厌氧消化能力以及回收剩余污泥资源与能源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为当前污泥处理处置碳减排研究领域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回顾以往群体感应技术在污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在碳减排方面取得的成果,结合我国污泥泥质特点以及当前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最终思考并指出面向碳减排的群体感应技术在污泥处理处置领域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SBR工艺中污泥负荷对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在严格控制SBR工艺试验运行条件下,就污泥负荷对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污泥负荷不仅不是导致污泥膨胀的因素,而且对污泥膨胀有抑制作用;在污泥负荷降低到一定程度(“临界负荷”)后,SVI迅速升高,加速污泥膨胀的发生。还发现,进水底物浓度与“临界负荷”及低于“临界负荷”后污泥膨胀的最大程度SVImax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且都可用微生物的选择性理论来解释。  相似文献   

12.
在基于污泥转移的SBR工艺中,主反应器在长期低有机负荷[0.1~0.2 kgCOD/(kgMLSS.d)]运行和长泥龄(20 d)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污泥膨胀,SVI值高达303 mL/g。通过提高主反应区污泥负荷至0.4~1.3 kgCOD/(kgMLSS.d),污泥膨胀未能得到控制,污泥沉降性能反而进一步恶化,SVI值增至330 mL/g,并且出现跑泥现象。改变进水模式为静态进水,主反应器可在短时间内产生相对较高的底物浓度梯度,污泥膨胀得以控制,污泥沉降性能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3.
以模拟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采用两个SBR反应器对其进行处理,其中1#反应器的进水中添加原生动物抑制剂--环己酰酮及制霉菌素各4 mg/L,2#反应器的进水中则未添加抑制剂.通过测定两个反应器的氨氧化速率、亚硝酸盐氧化速率以及利用荧光原住杂交技术解析硝化菌的群落结构,来分析原生动物捕食对低污泥龄SBR硝化性能和硝化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运行过程中,1#反应器的出水氨氮浓度略低于2#反应器.1#的氨氧化速率和亚硝酸盐氧化速率分别为2.60 mgNH3-N/(L·h)和0.80 mgNO2--N/(L·h),2#的分别为2.90mgNH3-N/(L·h)和0.80 mgNO2--N/(L·h).两个反应器中氨氧化菌的优势菌属为Nitro-somonas europaea和Nitrosococcus mobilis lineage;此外,Nitrosospira只存在于1#反应器中.亚硝酸盐氧化菌的优势菌属为Nitrospira sp.,1#反应器中亚硝酸盐氧化菌的数量比2#的高一个数量级.可见,原生动物的捕食作用对反应器的硝化性能基本无影响,但会对菌群的多样性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影响污水污泥页岩砖制备过程的原料配比、烧成温度、升温速率、烧成时间等热工参数进行研究,希望为污水污泥页岩砖在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采用20 kHz的超声频率,在4个不同的声能密度(1.28、2.56、3.85、5.13 W/mL)、5个不同的超声处理时间(30、60、90、120、150 s)下处理膨胀污泥.结果表明,在4个不同的声能密度下超声处理30 s均使污泥的SVI30值增大,即短时间的超声作用非但不能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反而会降低污泥的沉降性能;当超声处理时间延长至120 s、声能密度为5.13 W/mL时,污泥的SVI30值降幅最大,达26%;在不同的声能密度下,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超声对污泥硝化活性的影响逐渐由促进变为抑制,声能密度为3.85 W/mL、超声处理时间为60 s时的污泥硝化活性最佳(较原污泥提高了约36%).由此可知,提高膨胀污泥的硝化活性与改善其沉降性能的超声作用条件并不一致,需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协调.  相似文献   

16.
通过观察不同絮凝剂形成絮体的情况、絮体沉淀效果、对沉降速度的测定,研究了阴阳离子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PAM)对水厂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阴、阳聚丙烯酰胺因其具有吸附架桥的作用,能够改变污泥絮体结构,能够提高污泥的脱水和沉降性能,其脱水和沉降性能与阴阳离子和相对分子量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SBR工艺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分别研究了运行方式、运行时间、硝酸盐浓度、曝气量、污泥负荷及曝气时间对SBR工艺中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厌氧/好氧方式运行时,厌氧≥1 h且好氧≥3h可获得沉降性良好的污泥;以缺氧/好氧方式运行时,缺氧段硝酸盐浓度过高会导致污泥膨胀,缺氧段时间宜控制在1h左右;当有机负荷较高时,曝气量较高或较低均可能导致污泥膨胀,通过降低有机负荷可有效改善污泥沉降性能;在污泥负荷较低、曝气量适当且氮磷充足的条件下,曝气6h时污泥的沉降性较差,将曝气时间延长至10 h,污泥浓度保持稳定,沉降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低溶解氧下微膨胀污泥对污染物的去除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维持SBR反应器好氧段的平均DO为0.30 mg/L,采用好氧/缺氧的运行方式研究了微膨胀污泥在低溶解氧状态下去除污染物的效果.结果表明:在丝状菌污泥微膨胀状态下反应器的除污效果仍较好,出水SS含量很低,对COD、氨氮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0%、90%以上,同时可以节省曝气量约25%.可见,在低溶解氧状态下采用微膨胀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李鹏 《市政技术》2014,(1):124-127
SV、SVI是评价污泥沉降性能的2个指标[1],一般通常认为SVI值大于150 mL/g,可认为污泥已经发生了膨胀,但实际污泥质量浓度对SV、SVI测定值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质量浓度的污泥经历30 min沉降后,在发生污泥膨胀之前,SV值基本上都已达到稳定状态,而在发生丝状菌膨胀之后,却恰恰相反。当污泥发生膨胀后,同一时间不同质量浓度下的SVI测定值之间存在差异,而当经历90 min沉降后,同一时间不同质量浓度下的SVI测定值之间的差异已非常小。因此,建议以历时90 min后所测得的污泥SVI值来判断不同质量浓度污泥是否发生膨胀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20.
热碱预处理改善低有机质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高含固率(10%)、低有机质含量(VS/TS值<0.5)的污泥为对象,研究在控制pH值为11时不同加热温度的热碱预处理对其溶胞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厌氧消化产甲烷潜力(BMP)试验评价其对厌氧消化性能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SS的减量化程度以及COD、TOC、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溶出效果随着热碱处理时加热温度的上升而不断提高,且在100℃以上变化更趋明显。在经pH值为11、120℃加热处理30 min后,COD溶出率和对SS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54.1%和11.6%。在热碱联合预处理过程中,伴随着有机物的溶出,各种元素也不断由固相释放至液相。C、N和P三种元素的溶出率在加热温度为120℃时达到最大,分别为69.1%、76.2%和86.1%。BMP试验显示,经pH值为11、加热温度分别为100℃和120℃的热碱预处理后,低有机质污泥厌氧消化25 d的沼气产率比空白分别提高了37.7%和41.5%,其对应的VS去除率分别为34.8%和3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