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浅埋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特点,分析了红柳林煤矿首采工作面回采时工作面液压支架荷载的变化数据、工作面来压时荷载分布特征和地表移动特征,得出了红柳林煤矿的矿压显现规律.  相似文献   

3.
 结合长平煤矿首采工作面的生产实践,针对长平煤矿第二个大采高工作面的地质条件,通过现场观测及理论方法,详细地研究了开采时工作面及其4条巷道的矿压显现规律。观测结果表明:老顶初次来压发生在39.8~43.5m期间,平均来压步距41.8m,来压动载系数1.21,来压影响距离平均6.55m;老顶周期来压步距在18.1~28.8m之间,平均23.7m,动载系数平均为1.12;靠近工作面的43051巷和43053巷收缩量较大,而43055巷和43052巷收缩量较小;在超前工作面100m左右时开始出现离层。研究表明,该工作面选用的液压支架较为合理,能够适应顶板来压及地质条件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针对S5-6综放工作面地质条件,实时监测该工作面矿压显现情况,掌握其矿压显现的基本规律.在超前应力影响下,工作面采动超前影响范围在25 m左右,巷道围岩离层速率达到5 mm/d,离层累计达80 mm,在此范围内应加强巷道支护强度,以“抵抗”巷道围岩的快速变形.  相似文献   

5.
以麻地梁煤矿507工作面为工程基础,采用现场监测和在线监测结合的方法对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07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普遍较小,低于额定初撑力,支架支护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挥。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47. 4 m,周期来压步距为26. 7 m。工作面范围内来压存在先后顺序,中部来压早于上部,下部来压不明显,来压位置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大采高加长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实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支架数据监测软件,记录02212综采工作面从初采到贯通阶段支架压力的动态数据,用Excel软件制成顶板压力分布示意图,通过压力的变化,确定老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从而弄清2-2煤顶板来压规律,为大采高加长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提供较为可靠的技术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特定煤层赋存条件下大采高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的矿压显现规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两层煤之间有一层厚夹矸和坚硬顶板的大采高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模拟过程中采用计算模型改变命令实现了工作面的连续推进.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工作面顶底板位移及应力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
以某矿首采工作面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基础,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分析了采区顶板矿压变化情况;结合采场实际情况,建立煤层顶板的工程地质模型,应用数值模拟软件UDEC模拟了采动过程中煤层顶板的矿压显现规律;通过对两者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得出了采动顶板的来压步距。研究结果为该矿煤层的后续开采、支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以工作面为原型,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分别模拟不同开挖步距时的矿山压力显现情况,得出了综放工作面采动过程中老顶的初次来压步距、周期来压步距、超前应力影响范围和应力集中系数、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煤层最大支承应力值随开挖空间的加大而变大等结论。所得结论在S5-6综放工作面生产过程中得到验证,这对于加强顶板管理,保证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煤炭技术》2016,(10):13-15
针对黄玉川煤矿6_上煤层首采综放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40~45 m,周期来压平均步距22.4 m;来压整体属于"较强烈";综放工作面超前支护距离应达到煤壁前方40 m范围;影响顶煤采出率的主要区域是距煤层顶板3 m范围内的顶煤。  相似文献   

11.
刘增辉 《煤炭工程》2014,46(7):74-77
为了研究采动影响下断层附近矿压显现规律,以曹村煤矿1010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制作了两个相似材料试验模型,模拟工作面分别从断层下盘和上盘向断层推进研究了断层附近的矿压显现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工作面由断层下盘向断层推进时,越靠近断层顶板稳定性越差,周期断裂步距小,当开采工作面在断层面位置时断层的正应力和剪应力达到最大值;当开采工作面从断层上盘向断层推进时,开采工作面顶板岩层断裂易于形成梁式结构,且断层滑移量相对保持不变;开采工作面经过断层后,断层的上下盘均发生显著运动,而主要以断层上盘沿断层面向下相对运动为主。  相似文献   

12.
蔚保宁 《陕西煤炭》2012,31(1):11-13
通过对四盘区首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揭示了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基本规律,分析了基岩破断、溃水溃沙与来压规律的关系。为工作面防止溃水溃沙、实现保水开采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郭屯煤矿属于高地压矿井,且首采1302综采工作面具有冲击地压现象。为了研究高地压条件下矿井首采面的矿压规律,对其矿压显现规律和冲击地压现象进行监测并加以分析,以便评价冲击地压条件下的支架适用性并提出有效的防治冲击地压措施。经过现场实测分析得出: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48.5m,周期来压步距24.5m,并且在开采1302首采工作面时,工作面内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4.
以袁店矿首采1021工作面为例,应用大型工程FLAC3D计算软件,模拟分析煤层首采长壁工作面开采后上覆岩层"三带"移动演化特征和矿压显现规律.结果表明:受回采工作面的采动影响,在工作面煤壁前方,形成了随工作面推进而不断前移的超前集中应力,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工作面前方62m以远为未受采动影响区,20~62m为采动影响区,20m范围内为采动影响剧烈区;工作面前方超前支承应力最大值为40.61MPa,超前支承应力集中系数为2.58;走向模型的冒落带高度约在6~10m范围内,导水裂隙带高度约在34~40m范围内;弯曲下沉带的高度约在顶板90~100m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为达到高效抽采瓦斯,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的目的,同时充分合理利用瓦斯资源,针对平舒矿81112工作面,釆用理论分析、相似模拟、CDEM数值模拟,研究了采空区上覆岩层运动和裂隙分布规律,得到了工作面基本顶初次破断和周期破断距离,覆岩裂隙发育高度及演化形态,确定裂隙发育环三维位置和范围,确定高抽巷或高位钻孔及地面水平定向钻孔最佳的位置,达到高效抽采瓦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研究富水覆岩长壁综放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的矿压显现机理,以大佛寺煤矿403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相似模拟的方法,研究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的矿压显现规律,并掌握上覆岩层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变形破断和裂隙发展规律。研究表明,综放工作面上覆岩层矿压显现明显,基本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分别为63~72 m和27~33 m,在工作面的推进过程中,上覆岩层的裂隙发展会波及洛河组砂岩,可能会对采空区和工作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研究结果可为大佛寺煤矿综放开采提供理论依据,对同类地质条件下的综放开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叶洪金 《中州煤炭》2020,(7):201-204
根据火烧铺矿2632综采工作面概况,首先理论分析了该工作面来压步距,并采用UDEC2D数值模拟软件对2632综采工作面上覆岩层运移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2632综采工作面塑性区分布、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以及不同基载比条件下基本顶破坏特征分析。研究为综采工作面支护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彭小亚 《中州煤炭》2023,(5):315-318
以富山煤业21051工作面为背景,对大倾角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实测研究,并对顶板周期来压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工作面倾斜方向上顶板周期来压不同步,工作面两端来压步距大于工作面中部,平均来压步距6.73 m。根据顶板来压时单体支柱工作阻力的增阻情况,评价了工作面支柱的支护适应性,并提出提高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或加强循环补液力度等措施,来改善工作面支柱的支护适应性。结合研究得出的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对工作面顶板周期来压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得到了现场实际情况的验证,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通过现场实测,对中平能化集团十矿戊9-11—20102大倾角下分层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周期来压呈现出分段来压现象,具有局部来压和来压逐渐迁移的特点,周期来压步距为12~23 m。并针工作面顶板破碎管理和设备防倒、防滑措施进行研究,并在中平能化集团十矿戊9-11—20102工作面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20.
吴松  朱守颂 《中州煤炭》2019,(4):155-158
顺和煤矿2102工作面为永夏矿区首个深井开采工作面,为了了解工作面矿压规律,对首采工作面进行了现场矿压实测,并对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进行了分析。根据现场来压征兆并结合数据理论分析,确定了首采工作面顶板的周期来压步距及强度,摸清了顶板运动规律。研究为同类井田围岩条件下采煤工作面顶板控制及支护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