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5月9日,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2008年中国快餐大会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来自包括港、澳、台地区的200余位全国最具知名度的快餐品牌企业家和有关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快餐发展大计.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快餐专业委员会主任苏秋成发表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快餐跨越式发展"的主题讲演,国家商务部、工商总局、商标局的相关负责人也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2.
快餐,最早出现于德国,英语称为"quickmeal"或"fastfood"。快餐一经问世,就以明快、方便、节约的显著特征走进了千家万户。中国的快餐业相对起步较晚,最早是以1987年的肯德基进入北京为契机,拉开了中国现代快餐快速发展的序幕。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中国快餐业快速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市场潜力巨大。现代中式快餐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付出了艰辛努力,特别是在发展初期也体现出  相似文献   

3.
一、中式快餐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回顾中式快餐的发展,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来,在外来快餐企业,特别是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国际企业集团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和推动下,我国中式快餐的发展开始进入以传统式快餐模式向现代快餐模式转化的发展时期。在近十年现代中式快餐的发展历程中,中式快餐企业经历了一个较深刻的认识和探索过程,在理解、学习、模仿、感悟、合作乃至叫板竞争中,逐步对现代快餐有了基本的体验和实践。受外在强大对手的影响带动和内在快速的社会发展变化等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2011年11月19-20日,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2011中国现代快餐产业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推动快餐产业稳步健康发展的新思路"为核心话题,探讨如何通过拓宽思路、科技创新,推动快餐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快餐     
快餐已在中国开始起步。去年底,首届中国快餐发展座谈会都开过,并被传媒宣称“快餐成为国内新兴行业”了。但什么是“快餐”?还不见快餐业的人士给它下个定义。《辞海》、《辞源》、《现代汉语词典》都没有列“快餐”词目。烹饪专业工具书比较权威的《中国烹饪辞典》、《中国烹饪百科全书》,也没有列“快餐”词条。看来,研究工作是落后于实际生活了。 在当今国民经济加快发展速度、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研究快餐,发展快餐,有利于改善人们的饮食生活质量,有益于适应人们的生活节奏,有助于丰富中华美食文化的内涵。本文仅就快餐的界定、快餐的发展贡献一孔之见,供烹饪界同仁研讨。  相似文献   

6.
快餐纸包装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快餐业起步较晚,自1987年4月美国肯德基快餐连锁店在我国落户,现代快餐的概念才引入我国。但我国快餐业发展迅速,仅短短十几年,就已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式、高档与低档快餐竞争与并存的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7.
杨铭铎  张良胤 《食品科学》2009,30(23):473-478
快餐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人们饮食生活中占有越来越突出的位置。本文从快餐的基本理论、产品、机械设备、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以及企业设计6 个方面对中国快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在味道,对时间也提出了要求,快餐应运而生。但是,由于我国食物本身烹饪方面的特点,导致中式快餐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本文从分析中式快餐及其发展优势入手,探讨了中式快餐发展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了未来中式快餐的发展方向与策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国人对于食物味道的要求很高,而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食品行业仅仅依靠美味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了,就将注意力放到缩短准备食物的时间上,逐渐发展现代中式快餐。中式快餐的  相似文献   

9.
沈侃 《中国食品》2010,(9):70-71
从1987年现代快餐在中国兴起到今天,中国快餐业已经走过了23年的时光。作为满足人们生活需求之本的行业,虽然餐饮业的发展一直很迅速,但真正的行业革新则出现在快餐领域里。快餐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商业模式,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被证明是适合现代社会化、连锁化。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快餐业发达,快餐市场繁荣,快餐企业多以连锁方式经营,以规模知和店数多占领与垄断市场,具有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设备的统一化,管理的科学现代化和连锁经营和规范化等特点。中国快餐业的发展,必须吸收与借鉴日本快餐业与快餐连锁经营方面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大力开发中式快餐品种,加速发展现代中式快餐。  相似文献   

11.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但中式快餐业在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却充分领教了西式快餐强大的市场攻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社会化的发展,我国快餐市场容量将进一步获得巨大的发展,本土化的快餐企业将获得崛起的机会;但是,外国餐饮巨头抢滩中国市场,对我国本土快餐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只有仔细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直面市场机遇和威胁,借鉴外国成功快餐企业的成功经验,探求自身的发展之道,我国本土的中式快餐连锁企业才能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12.
2013年对于餐饮行业是转型和变革的一年,不论是受到政策影响的高端餐饮,还是随着人民收入提高而愈加火爆的大众消费餐饮市场,在经历了2012年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后,都面临着经营策略升级的选择.尤其是以快捷性价比高著称的快餐行业,在加速发展的同时更是要注重提升品质.近期许多的快餐品牌在追求创新出品的同时,都不约而同的将品质升级作为新的目标,如通过使用的调味品升级,由味精升级为鸡精,由鸡精升级为鸡粉.从品牌方面也开始与调味品的知名品牌合作,强强联合,主打安全、健康牌.在北京,不仅是全国连锁的大型快餐品牌,即使是北京本地品牌也开始走上品质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营养快餐是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产物.它适应现代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加快的要求.打破了一家一户,从采购、加工到烹调沿传几千年的传统格局,甚至也可摈弃目前机关与企业的食堂制,用工业化生产的规模,以系列化、标准化、营养较平衡的  相似文献   

14.
快餐的概念快餐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职业妇女的增多、家庭规模的缩小以及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是促使快餐业产生并兴旺的主要原因。现代快餐业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到20世纪60年代,美式快餐开始向欧亚扩张,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快餐业旋风。此后,世界快餐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到现在已经趋于成熟。中国的快餐业起步较晚,以1987年4月肯德基快餐连锁店进入北京  相似文献   

15.
中式快餐生产的标准化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工业化、标准化的方式制作餐饮菜品是现代快餐的本质特征,亦是困扰中式快餐行业多年,制约其进一步发展所需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式快餐生产的标准化已势在必行,并需要借鉴现代西式快餐在标准化运作方面的成功经验。然而我们不能照搬西式快餐的模式,必须结合中式快餐的条件和特点,按照适度标准化的原则,建立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标准化控制体系。作者正是根据这样的原则,在深入对快餐行业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中式快餐生产标准化控制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在中式快餐行业中运用已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读者小王来信讲:他春节刚刚结婚,过去一日三餐都由老母操心,现在却要自己动手了,因此希望我刊能提供一些既营养好吃,又省时省力的菜谱.为满足象小王这样新婚小家庭的需要,我们特请四川李乐清先生继去年11期发的“秋季家庭快餐”,又撰写了春季、夏季、冬季家庭快餐食谱,今年将陆续刊发.但愿能满足读者朋友们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1厨房的种类快餐食品可以认为是餐饮食品的发展与延伸。快餐食品生产,其厨房内的组成、功能和作用与传统的餐饮厨房大致相同。但由于快餐食品的产、销特点为品种(或销售组合)少、产量大、配餐快、销售快、食用方便、便于携带,对厨房内的机械化加工程度,工业化产、销作业方式,标准化食品品质要求更高一些。快餐食品的生产加工厨房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中心厨房,又称中央厨房、配餐配送中心。其主要任务是将不同原料按菜谱不同,分别制作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配送到各连锁营业店进行二次加热和销售组合后销售给消费者,也可直接加工成成品与配膳成销售组合后直接配送、销售给消费者。现代快餐企业的发展,社会化分工的细化,销售量的增大  相似文献   

18.
广州中式快餐:逐鹿“战国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餐业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被列入国家“八五”计划以来,市场需求每年以20%.的幅度递增,已被看成是国内商品市场和劳务市场最大、最具吸引力的产业.然而,作为国内快餐市场最火爆的广州,虽然铺天盖地到处都有快餐,但中式快餐多是个体餐厅、饭馆和无照商贩,这不能不说是中式快餐发展的遗憾.最近,羊城快餐业新闻迭出,不断有人“倒下”,又不断有人崛起.  相似文献   

19.
《中国食品》杂志继国庆家宴邀请赛之后,又发动大家动脑筋,想方设法做出各种家庭快餐,进行评比,加以宣传推广.这对家庭快餐或饮食业的快餐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区快餐是中国快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快餐业的转型升级,我国城镇化的扎实有序推进,社区快餐地位不断提升并逐渐占领市场。社区快餐分为早餐、风味餐、团餐和大众便餐等模式,它的发展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改善民生,对整个快餐行业乃至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三个方面对社区快餐的发展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