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毫米级全方位移动微机器人,尺寸为9mm*8mm*8mm。独特的双轮设计实现了转向时与地面的滚动摩擦。驱动器为3个直径2mm的电磁微马达,其中2个用于直线驱动,另一个用于转向。运动受力分析揭示了微马达驱动力矩与双轮结构尺寸及各种摩擦之间的关系。仿真计算及实验表明微机器人具有良好的负载能力,能够满足微型工厂中的搬运操作要求。  相似文献   

2.
李振波  张琛  冯建智  唐晓宁 《机器人》2000,22(5):354-358
本文介绍了采用2毫米电磁型微马达作为驱动器的移动微型机器人.其整体尺寸为10mm×6mm ×5mm.作为微型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微马达采用电磁型轴向磁通结构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力 矩.该马达的设计创新还在于其控制上可以在不同的阶段采用同步电机和步进电机两种 控制方式.微型机器人的控制器通过超细直径的柔性导线与机械结构相连,创新的结构设计 使得机器人的转弯半径非常小,将导线连接的影响降至极小.通过算法可以控制该机器人前 进、后退、灵活转弯.本文详细论述了该微机器人的设计、制作、结构部件和性能.  相似文献   

3.
电磁型微马达及其控制方式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Фmm和Ф2mm电磁型微马达的原理、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利用微马达可以作为同步电机使用的特性实现微马达的快速运转,同时利用其步进特性实现单步进给。为了实现微马达在精密MEMS系统中的应用,采用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方式来实现微马达的步距细分。该马达良好的性能和完善的控制方式提高了其实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马达是一种新型摩擦驱动器,它是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和应形成的弹性波作为激励源,超声波马达同传统的电磁式马达相比,具有小型轻量,无磁干扰等特点,本文阐述了行波型超声汉与达的工作原理,提出一种简单实用的超声波发生器,用于驱动各种类型的行波型超声波压电马达。  相似文献   

5.
新品快递     
《自动化信息》2006,(6):12-18
贝加莱隆重推出新一代智能型驱动器ACOPOSmulti;横河电机推出最新型、高性能的光谱分析仪-AQ6370;威盛超小车载电脑丰富你的生活;凌华科技推出二轴运动控制卡PCI-8102——伺服马达、步进马达及线性马达控制一应俱全;上海凡宜新品推出-PB光棒显示表系列。[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电磁悬浮微驱动器的工作原理;针对磁悬浮微驱动器的运动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值原理的模糊PID微驱动控制方法,对每种控制单元的输入输出信号与控制参数作了详细分析与矫正;首先进行了仿真实验,然后构建了微驱动器的实验装置,采用阶跃、方波和阶梯等驱动信号来检验该微驱动器的跟踪能力;实验数据表明,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所提出的微运动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平面线圈型电磁驱动的MEMS微驱动器,基于分段磁路的网络方程法,针对微电磁驱动器所采用的平面线圈的结构特点,比较了考虑磁动势的分布效应和传统的集总处理两种方法所建立的平面线圈微驱动器的非线性磁路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考虑线圈绕组半径不同而产生的分布效应可以为平面线圈型微驱动器建立可靠的模型,便于定量分析微驱动器结构物理参数对于磁通分布和电磁力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优化设计该微电磁驱动器提供了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型复合结构电热微驱动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弯曲梁电热微驱动器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热膨胀系数更大的聚合物,提出了一种新型复合结构电热微驱动器。采用了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基本结构形式进行了系统的仿真分析,得到了一组初步优化的器件结构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新型电热微驱动器有更低的能耗和更大的位移。采用非硅表面微加工技术,成功制备了新型复合结构电热微驱动器。  相似文献   

9.
基于电磁微马达的移动微机器人驱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基于MEMS技术制作的电磁微马达驱动的毫米级移动微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案。该微型机器人体积为 9.5mm× 9.5mm× 9.5mm ,共有 3个微马达 ,两个用于轮子驱动 ,另外一个通过 3∶1的减速装置来控制微机器人全方位转动。微马达的直径只有 5mm ,是由微细加工工艺制作的。文中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控制电路 ,其核心使用微控制器 (MCU)AT90S85 15 ,通过键盘可以实现微机器人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和加速、减速 6种动作 ,并介绍了微马达的驱动控制方法和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10.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5,24(8):i0005-i0006
台达电子以交换式电源供应器制造闻名,凭借电力电子及控制技术的专业经验,自1995开始生产交流马达驱动变频器。近年来为了扩展工业自动控制方面的产品线,伺服驱动器及马达、温度控制器、可程序逻辑控制器、人机接口、光学编码器及通讯转换模块等多样化产品陆续问世。  相似文献   

11.
由于许多技术的改革,硬磁盘驱动器在尺寸、性能和价格方面有重大改进。这些技术包括磁阻磁头、低噪音薄膜盘、PRML通道和先进的机械执行机构及马达。通过分析每一种新的盘片驱动设计的技术条件的发展趋势,这种演变的展望可以得到发展.同时预测了未来盘片驱动器的设计特性。  相似文献   

12.
三星电子公司宣布将开始批量生产一种控制CD-ROM驱动器的高级芯片。生产能力为每月200万片。这款芯片是两种芯片的结合,即驱动马达的四通道驱动芯片与一种保持马达稳定转动的轴向芯片。三星电子公司宣布已经解决了这两种芯片同时工作时会产生的干扰问题及其它小问题。  相似文献   

13.
溅射PZT薄膜微驱动器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的具有PZT结构驱动薄膜,结合微机械电子(MEMS)工艺制作以PZT薄膜为驱动的无阀型微驱动器。探讨了PZT薄膜微驱动器的制备工艺方法,解决了制备工艺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用于硅基氮化镓(GaN)可调微镜的静电梳齿型微驱动器.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该器件的几何结构模型,对器件的结构进行了仿真优化.此外,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加工工艺,制作出了用于硅基氮化镓可调微镜的梳齿型微驱动器,并对其驱动特性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制作的微驱动器的位移随着电压的变化呈二次方关系,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当加载驱动电压为200 V时,微驱动器的驱动位移可达到1.08 μm.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由非硅微加工技术制作的电热微驱动器。基于双金属效应,采用聚合物SU-8胶和金属镍作为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铜为牺牲层材料制作电热微驱动器。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仿真,模拟驱动位移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并由此得出驱动力的大小,比较结果后确定结构参数。再通过光刻、掩模电镀和牺牲层刻蚀等工艺,加工制作出了电热微驱动器样品,并对样品进行了观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双全桥微步距PWM马达驱动器A3972芯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钊  陈先保 《计算机与现代化》2005,(12):103-105,109
主要介绍双全桥微步距PWM马达驱动器A3972芯片及其应用,阐述了该芯片的内部结构、工作特点,并给出了由A3972组成的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及与单片机的接口,以及该芯片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SMA微驱动器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微驱动器是微型机器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形状记忆合金(SMA)用于微驱动器是一种极好选择。SMA体积越小,功重比越大;采用SMA驱动后可省略传动机构,使结构大为简化;同时可以实现精确控制。本文主要介绍SMA微驱动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新型MEMS双稳态微电磁驱动器,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分析工具Ansys对器件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证明了设计的可行性。利用金属基表面微加工技术与体硅微加工技术成功制作出这种驱动器,并对其弹性平台的弹性系数进行了标定,对驱动器的双稳态进行了调试。结果表明:此驱动器具有良好的双稳特性,响应时间短(约10ms)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仿昆虫扑翼飞行器核心动力装置——微驱动器的结构特点和研究难点,设计了一种基于静电驱动原理的毫米(mm)级微扑翼驱动器,并针对各个部件研究了整套加工工艺与测试方法.运动优化与升力测试结果表明:微扑翼驱动器(翼展9 mm,重量3 mg)以91 Hz的频率实现了±40°的拍动和±25°的扭转运动,输出1.5 mg的升力,升重较以往静电微扑翼驱动器有大幅提升.研究成果为实现仿昆虫微型飞行器的自主飞行提供了新的方向,并奠定了理论与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20.
郭吉丰  陈维新  陈永校 《机器人》1998,20(3):192-197
本文提出了利用柔性机械臂的柔性并通过压电驱动器实施精密定位,实现微位移和微力操作的思想.为此针对二连杆柔性机械臂建立了其微位移、微力操作的解析模型,并理论和仿真分析其可达作业空间能力及其可操作性.通过应用例子仿真研究表明方法的有效性,拓宽了压电驱动器应用于柔性机械臂振动控制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