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热力循环角度考虑,提升工质初参数与降低工质终参数是提升发电厂循环热效率的一种主要方法。若要降低工质终参数则需要在汽轮机排汽口建立高度的真空。本文拟从理论与实际两方面探讨如何提高汽轮机凝汽器真空以及确定其最佳真空。 相似文献
2.
3.
4.
文章通过对汽轮机真空下降进行分析,找出真空下降原因,通过处理使汽轮机真空下降得到解决,提高了汽轮机做功效率,有效的保证了机组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凝汽器的真空是衡量汽轮机组运行经济性的重要指标,凝汽器的真空过低,不仅影响汽轮机的效率,还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通过对造成凝汽器真空低的原因分析,进行了相应的检查和处理,保证了机组真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了汽轮机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凝汽器真空故障诊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粗糙集和事例推理的凝汽器故障诊断新方法。首先,运用模糊粗糙集属性约简方法对故障特征进行约简和权重分配,不仅提取了反映故障的主要特征量,降低了特征变量之间的非线性相关性,而且避免了人的主观性对权重分配的影响。然后,在分析凝汽器真空故障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凝汽器真空故障树,以约简特征作为条件对故障树根节点进行归纳检索,有效地减少了候选事例的数量,再通过最近邻法检索故障树叶节点,对凝汽器真空故障进行智能定位。通过对汽轮机凝汽器历史故障特征数据集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凝汽器运行过程中水侧换热面污染导致的真空恶化问题,建立凝汽器水侧管壁清洁系数的监测模型,为凝汽器胶球清洗提供依据。采用模糊神经网络进行凝汽器的故障诊断,及时判断出故障的位置和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 当设计真空系统(例如真空蒸馏塔)或估算现有真空系统性能时,关键是要确定不凝气体的负荷。在大多数情况下,以漏入真空系统的外界空气的质量流量作为不凝气体负荷。漏入的气体虽最终会从真空系统抽出,但当它存在于真空系统中时,却占据了一定的体积并使系统持有的真空度改变。毫无疑问,假若没有任何运载气被引入真空系 相似文献
9.
对300MW机组应用双压凝汽器低真空供热的方案进行改进,提出了结合尖峰加热器的双压凝汽器低真空供热方案,分别从供热初期、中期和高峰期3个阶段对机组的经济性和供热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与同型号凝汽采暖两用机的经济性进行比较,得出双压凝汽器低真空供热具有供热面积大、能源利用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真空冷凝器(主要是管壳式真空冷凝器)的型式和特点,真空系统内设备间的相互作用,并特别指出了在设计优化和安装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
14.
基于动态神经网络的非线性过程在线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神经网络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方能用于非线性过程的在线预测:①神经网络必需以某种递推的方式出现;②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应尽可能简洁快速.为此改造泛回归神经网络(GRNN),运用递推更新的样本数据集训练GRNN,构成动态泛回归神经网络.该动态神经网络训练方便快捷,能够满足在线预测的实时性的要求.仿真实验表明预测值较观测值有一定滞后,但均能尾随观测值而变化,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纯物质汽化热的人工神经网络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前言纯物质汽化热是重要的基础化工数据,其测定、关联、预测和理论研究相当活跃。在诸多预测模型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基团贡献模型,但多采用基团的简单加和或加权组合,基团贡献值由实验数据回归,通用性差,难以区别同分异构体,预测结果不尽人意。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基... 相似文献
16.
研究利用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实现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通过仿真,神经网络能够快速跟踪到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为提高泛化性能,对网络进行串联改进。仿真表明:新网络的泛化性能较之前独立网络有所提高,对测试样本的拟合效果也变得更好。 相似文献
17.
18.
介绍了采用BP神经网络来进行轮胎胎号字符识别的一种尝试性方法。用Matlab来模拟用神经网络进行胎号数字识别这一过程,用投影—变换系数法进行特征提取,确定特征输入、隐含层的神经元和输出后,经训练后可识别胎号,识别率尚可。 相似文献
19.
教学是学校的基本功能,正确评价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在分析现有教学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BP神经网络的特点,探讨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通过分析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我们构建了教学质量评价BP神经网络模型,模拟检验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可以有效、准确地评价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增加神经网络输入的谐波检测方法,即把负载电流矛口它在每一周期对应的角度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基波电流作为输出。网络的训练精度也相应提高。然后把训练好的网络在Mat—lab/Simulink中仿真,使输出的基波电流与负载电流相减得到谐波电流。该方法与传统的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ip-i。谐波检测方法相比,其在实时性和精确度上有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