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翡翠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杂质,这些杂质对于透明度较差的翡翠影响不是很明显,但对于高透明度翡翠,影响十分显著。在这些杂质中,有一种似棉絮状的行内称作“白棉”的白色物质,这种物质不是普遍出现,但是一旦出现就会严重影响翡翠的观感(图1)。笔者对这种白色物质的结构、成分及其宝石学意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收集并分析40个合格植物油和44个酸败植物油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选取25个合格植物油和39个酸败植物油组成训练集,利用主成分分析获得累积可信度95%的三个主成分及对应的17431710cm-1、11721130cm-1、29452844cm-1、17281689cm-1、29872840cm-1和17311660cm-1对植物油酸败最为敏感的光谱波数范围。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对植物油酸败敏感的波段,利用训练集建立鉴别植物油酸败判别分析模型。采用验证集20个样品验证判别分析模型,判别正确率达100%。主成分结合判别分析的红外光谱法能快速、准确、无损地区分合格植物油和酸败植物油。   相似文献   

3.
首饰蜡镶铸造中宝石失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蜡镶铸造是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众多,尤其是宝石要承受高温焙烧和浇铸时高温金属液的热冲击.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使宝石出现碎裂或外观改变.对蜡镶铸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宝石失色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将亚麻纱线的Uster测试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构建综合评价函数,并与传统黑板检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通过此方法可以定性或定量地评价纱线的质量,并且分析结果与传统的黑板检验结果基本相吻合,有较好的一致性,有望用于亚麻纱线Uster检验结果的纱线质量控制和检测。并且运用此方法构建的Uster测定纱线条干均匀度的分析方法具有很好的潜在应用价值,构建一定的标准数据库之后,将替代传统的黑板检验法。  相似文献   

5.
黄文清 《中国宝玉石》2012,(Z1):158-161
0 引言有色宝石的鉴定一直是各个检测机构面临的难题,因为有色宝石相似的品种很多,并且受测试时间及镶嵌后样品状态的约束,有些测试就变得不太现实了.一般而言,宝石鉴定是一个比较系统的过程,第一步确定是何种宝石;第二步确定是天然宝石还是合成品;最后一步考虑是否经过优化处理.因此,在实验室鉴定过程中,既要用到常规仪器,如宝石显微镜、分光镜、偏光仪、折射仪等.又可能需要用到某些大型仪器,如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荧光能谱仪等.在检测机构的实际鉴定过程中,对于批量样品显然不可能每一个均测折射率,或者均用红外光谱仪进行测试,因为时间不允许,并且有的样品很小且经过镶嵌,甚至不能符合某些测试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信阳毛尖茶叶中矿物元素的主成分分析和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信阳毛尖茶叶中矿物元素进行检测,构建信阳毛尖质量评价数学模型。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不同产地,不同季节,不同嫩度所制的10个信阳毛尖茶叶样品中矿物元素的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法,构建数学质量评价模型。结果构建的信阳毛尖茶叶质量评价模型为:F=0.9359F1+0.0386F2,与感官评价法一致性良好,表明所构建数学评价模型是可行的。结论构建的评价模型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避免了感官审评的主观性,在信阳毛尖品质划分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不同酶解时间(1、2、3 h)、不同酶添加量(1%、2%)生物解离大豆过程中形成的乳状液蛋白质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乳化活性指数(emulsion activity index,EAI)和乳化稳定性指数(emulsion stability index,ESI)、表面疏水性、氨基酸分析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表征乳状液蛋白质/多肽表面性质及结构特征。结果显示:随着酶解的进行,乳状液中蛋白质由致密有序的网状结构变为疏松、多孔结构,EAI和ESI呈逐渐降低趋势;同时,疏水性氨基酸比例增多,表面疏水性指数(S0)下降,由于疏水性残基之间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发生聚集,对蛋白质的疏水区域产生屏蔽作用,导致S0下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显示,随着酶解程度的增加,α-螺旋、β-折叠结构减少,无规则卷曲结构增加,表明酶解过程中引起了分子间作用力变化,导致乳状液蛋白质的构象变化。上述结果是酶解过程中乳状液失稳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生物解离乳状液破乳机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8):222-227
建立快速定性鉴别山茶油与大豆油、菜籽油和玉米油,以及定量检测山茶油中掺杂大豆油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检测方法。采用FTIR光谱技术,对比山茶油与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红外光谱中2个特征峰(1 122 cm~(-1)与1 096 cm~(-1))的峰高差异,可快速定性区分山茶油与其他3种食用油,并能鉴别掺入大豆油含量(质量分数)在30%及以上的山茶油;利用4种食用油的1 464~722 cm~(-1)范围内的指纹光谱,结合PCA算法,建立的定性判别模型可区分山茶油及其他3种食用油,并结合PLSR算法,构建了检测山茶油中掺入大豆油的定量模型,其中校正集的RMSECV值为0.032 0,验证集的RMSEP值为0.029 7,校正集和验证集的R~2值均能达到0.99,最低检测限达1%(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山茶油中掺杂大豆油的FTIR光谱检测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为市场筛查掺假山茶油的快速鉴别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助熔剂法合成尖晶石的宝石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的宝石学研究方法以及电子探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宝石阴极发光光谱仪等现代测试仪器, 对助熔剂法合成尖晶石的宝石学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 并与天然尖晶石进行了对比. 助熔剂法合成尖晶石的晶体形貌特征和包裹体特征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和阴极发光特征为其鉴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