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为加快智能化在针织产品中的生产、研发与应用,文章从生产发明的创新方法出发,介绍智能化针织产品生产的创新思路和技术。主要从针织生产的创新方法、针织生产的智能纤维材料、针织生产的智能化织造技术和针织生产的智能化后整理技术4个方面,对最新针织技术、典型产品、前沿应用进行全面解析。最后对未来智能化针织产品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望提供一定参考依据,进一步优化智能针织产品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文中从针织原料、针织设备、针织产品及工艺、针织物的后整理工艺几个方面回顾和总结了20世纪针织技术的进展;并对今后针织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文中指出:无针针织技术、纬编机针和沉降片运动的高速化、纬编机选针运动的高速化、三维多相针织物的生产、成形复合材料纺织结构的生产、针织内衣的全自动化生产将是今后重点研究和推广的针织原理与技术。有关针织设备工作原理有待改进之处,及针织工艺和生产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文中也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正>马鞍山海狮针织服装有限公司马鞍山海狮针织服装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经济开发区,主营针织服装、针织面料等的制造销售,注册资本500万元。公司拥有织造、漂染、服装一条龙生产配套设备,工序流程完整。主要生产全棉、人造棉、莫代尔、天丝等高档针织面料和针织服装产品,年可生产针织面料4 000吨、针织服装100万件,主要出口到欧洲、澳洲、日本等国家。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随着化学纤维工业发展,特别是化学纤维差别化纤维的开发、天然纤维改性处理技术的提高、针织技术现代化技术的应用、针织品后整理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大地改善和提高了针织品性能,使针织产品发生了升级换代的变化。随着针织时装化的发展,人们对针织服装需求量不断增加,近年针织生产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开发和应用,使针织产品在装饰领域和产业领域内的应用不断发展。从70年代开始,先进国家纺织工业中针织生产耗纱量和机织生产耗纱量已接近1:1。80年代开始,针织生产用纱量逐年增加,预计到2000年世界先进国家针织生产用纱量将超过机织生产用纱量,其用纱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针织服装生产速度慢、成本高、定制难等问题,提出对全成形针织服装定制生产系统进行建模与流程分析。为了满足针织服装的个性化定制需求,对生产系统的各个节点统筹协调,发挥服装设计与生产信息化的优势,以此构建智能化、反应快的全成形针织服装设计与生产系统。结合纬编无缝生产技术,分析了全成形针织服装定制生产流程,搭建了针织服装生产系统的体系方法,为无缝制造技术与服装生产系统的协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蒋高明  彭佳佳 《纺织导报》2015,(2):43-44,46,47
针织行业实现转型升级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具备先进制造的针织装备是关键,本文从针织装备智能化、针织装备网络化、针织生产连续化三方面分析了面向先进制造的针织装备技术。装备智能化实现单台装备智能控制,装备网络化对多台装备进行群控,生产连续化将多道针织工序串联成智能化生产线,最后提出未来针织装备要注重"点、群、线"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针织专业委员会、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办的、以"需求驱动创新,定制引领时尚"为主题的"2016全国针织技术交流会"在无锡召开。此次会议探讨了针织装备技术、针织原料开发、针织生产管理、针织染整技术等在新常态下的创新思路和创新实践,以及探讨在智能制造、"互联网+"技术背景下,针织企业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销售物流的智能化生产和个性化定制新模式等议题,会议吸引了全国各地近500人参加。  相似文献   

8.
“十三五”期间,针织机械将以提升针织行业智能制造水平为战略目标,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发展主线,积极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着力开展针织物联网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基于针织生产各环节,推进企业生产制造从单机控制向多机控制,逐步实现针织行业的智能制造,利用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对针织设备、工艺流程以及物料仓储等辅助生产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并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协同,形成连续生产、联网管理、集中管控、资源共享的现代化针织智能制造模式.  相似文献   

9.
嘉兴制丝针织联合厂创建于1929年,是有着六十年历史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丝绸联合企业;目前拥有国内最大生产规模的从制丝、针织、染整到成衣一条龙生产线,生产绞装、简装白厂丝,真丝针织绸,涤纶针织绸,真丝针织服装四大类主导产品;生产能力为年产白厂丝450t、真丝针织绸200t、真丝针织服装12万打;“银柳”筒装丝、HA1003真丝针织绸获部优产品奖,“金三塔”真丝针织服装获省优产品奖;  相似文献   

10.
<正>国内外针织行业的最新技术、典型产品、前沿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以高效生产、高质生产和精细提花为特点的针织装备高精技术;将传统织造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技术结合,使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针织生产智能技术;提高服装舒适性和功能性,有效减少服装加工工序,实现针织服饰的定制化、快速化生产的针织服饰成形技术;采  相似文献   

11.
自动化、机器人已进入服装生产的各个领域,也进入了细针距袜品和短袜的生产领域。 ITMA’95的最大技术特色,就是在针织机上生产出整件服装。或者是真正含义上的整件服装已可以从针织机上编织出来;或者是至少接近一件完整的服装可以从针织机上编织下来,使之随后的缝纫加工降至最少。 这种针织机上生产出整件服装的生产技术已进入到贴身内衣、内衣、游泳衣及针织服装的生产领域。  相似文献   

12.
<正>马鞍山海狮针织服装有限公司马鞍山海狮针织服装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经济开发区,主营针织服装、针织面料等的制造销售,注册资本500万元。公司拥有织造、漂染、服装一条龙生产配套设备,工序流程完整。主要生产全棉、人造棉、莫代尔、天丝等  相似文献   

13.
阐述引进针织大圆机生产真丝针织产品的生产工艺、原料选择、柔软处理、织造、练染、烘燥整理等,认为大圆机基本可应用于真丝针织;但因门幅宽带来生产难度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4.
顾伟 《毛纺科技》2007,(12):46-48
介绍了利用针织横机织片对粗纺针织绒纱线进行常规的物理指标色差、色牢度指标检查,以及在新产品研制中的原料配伍、工艺参数设计等方面的运用.充分利用针织横机对粗纺针织绒生产过程各个环节进行多种不同的抽查织片方式检查,可以及时对针织绒的品质指标给出定性、直观的参考意见,为粗纺针织绒生产企业利用针织横机控制产品质量、完善企业的质量管理系统,提供了新颖、简易、有效的品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CAD软件设计,针织无缝技术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进行大规模生产,是目前针织领域极具扩展性的前沿技术研究之一。同时,针织纬编无缝技术以多针床电脑横机为基础,快速生成不需要套口等后续工序的针织产品,极大地满足了企业降低劳动力数量,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需求,并且允许大规模定制针织面料或服装,将原材料的浪费降至最低。因此,针织纬编无缝技术作为"可持续智能针织"的支撑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可应用于针织产品的智能制造以及针织黑灯工厂建设。由此,横编无缝技术是实现针织企业柔性智能生产、信息化集成的前沿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6.
从设计和生产的角度划分,针织服装主要分为成形和非成形两大类,人们习惯于称成形类针织服装为针织毛衫.我国传统针织毛衫企业多以外贸加工为主,重生产轻设计,产品在款式研发方面难以满足消费者对针织服装时尚化、个性化的审美需求.通过侧重对针织毛衫产品的研发探索,分析针织毛衫的设计特色,对针织服装产品组织结构图案和色彩图案的设计技...  相似文献   

17.
为了摸清我国针织行业运动服和T恤衫现阶段的生产、销售状况,通过总结经验并找出存在问题(技术、政策等),推动我国针织运动服和T恤衫生产的发展,纺织工业部生产司、国家体委计划司会同全国针织产品调研中心及京、津、沪生产针织运动服和T恤衫有一定成效的地区代表组成了五人调研小组,于1988年7月25日至8月16日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针织工业的高速发展,我国针织工业整体装备技术水平快速提高,但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减弱、周边国家纺织工业的快速崛起、环境和资源等问题的显现,给针织行业的研发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期系列报道将对针织机械"十三五"发展方向及思路进行分析、解读。针织机械:绿色、智能须提速"十三五"期间,针织机械将以提升针织行业智能制造水平为战略目标,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发展主线,积极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着力开展针织物联网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基于针织生产各环节,推进企业生产制造从单机控制向多机控制,逐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高端针织面料的设计、生产、管理等信息化应用整体水平不高,与日韩、欧盟等高端面料制造强国仍有差距。本文针对高端针织面料生产的全过程,提出了针织面料生产的设计、工艺、制造和设备的全流程信息模型技术架构,建立了针织面料生产智能制造的通用信息模型,并设计了通用信息模型的试验与验证平台方案。  相似文献   

20.
正《针织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针织行业将以提升信息化、智能化应用水平为重点任务,着力推进智慧工厂工程建设。针织行业的智慧工厂将通过配置满足企业管理要求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生产数据采集和生产计划的集中控制,改变传统针织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构建高效、节能、绿色、舒适的智能化、人性化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