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平山县再生水利用现状存在的系统规划尚需优化、配置管理尚待完善、输配设施尚需完善等问题,文章通过现状和拟建的污水处理厂工程布置及其布局构建了平山县再生水利用配置体系,提出了再生水利用配置系统方案。提出的“七点、两带、三片区”的再生水利用配置布局为平山县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指出了方向,确立的“规划目标明确、配置方式创新、配置领域拓展、产输设施完善、激励政策健全”的再生水利用配置体系可为其他城市再生水利用配置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调查北京市再生水水质标准体系、目前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典型处理工艺以及自建污水处理站运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现有再生水标准中控制指标设置、居住小区自建污水处理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比较不同典型污水处理工艺对主要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建设投资及运行费用的差异。并在补充和完善再生水水质标准、优化污水处理工艺效率和费用之间的关系及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为今后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北京水利》2014,(5):I0004-I0005
为进一步加强水环境建设,着力提升污水收集、处理和再生水回用能力,结合昌平区实际,2013年4月特制定昌平区污水治理三年(2013—2015年)行动计划。指导思想:按照“政府主导、城乡统筹、远近结合、源头削减、循环利用”的原则,以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为核心,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完善的设施体系、运营体系和监管体系,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的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赵双 《北京水务》2015,(5):42-45
针对大兴区污水处理现状和再生水利用情况,结合自身对大兴区水行业监管的工作经验,分析了再生水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明确的管理制度及水价体系;再生水利用方式单一;再生水管线建设不够完善等;并提出:完善再生水管理体系;加强配套管网建设,确保进水水质稳定;改进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提高出水水质及污水回用率;加大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监管力度,提高污水处理厂操作人员运行管理水平等建议,以期对加强和完善大兴区再生水利用工作提供一定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开发利用再生水实现污水资源化是缓解水资源短缺并减轻生态环境压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我国的再生水利用还有很大开发潜力,分别从管网建设、法律政策、水价制定、宣传等方面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应通过经济、政策等激励手段开展污水资源化建设。通过对我国污水资源化奖励措施的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奖励机制在经济和技术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应逐步完善污水资源化的奖励机制。  相似文献   

6.
创新服务社会理念开创再生水事业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状况,改善水环境质量,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市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污水再生利用.经过近20的实践,污水再生利用取得了一定进展,从简单的污水灌溉、工业废水厂内回用、单栋建筑中水回用系统,发展到区域性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再生利用系统,并成立专业公司--北京京城中水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水公司),负责北京市再生水回用项目的投融资建设、经营,再生水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再生水设施运行与管理、再生水经营与销售、再生水处理技术咨询及相关污水处理厂、泵站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7.
高清  吴军  刘连峰 《水利发展研究》2012,12(6):72-73,76
山东省德州市是干旱缺水的中小城市,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快了对非传统水源的开发利用,采取了一些对策措施:对非传统水源利用设施进行系统规划、合理布局、优化设计,建立非传统水源利用的地方性法规体系,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再生水管网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范围,建立再生水强制性使用制度,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加快微咸水利用步伐.  相似文献   

8.
肥城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水利体系,坚持"优先利用客水、合理利用地表水、控制开采地下水、积极利用雨洪水、推广使用再生水、大力开展节约用水"的原则,持续快速健康推进水利工程设施建设,逐步构筑起"引黄济肥、东西互补,引汶调水、南北贯通,河库相连、引蓄结合,城乡一体、优化配置"的水网体系。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并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9.
城市达标污水的处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污水处理厂达标污水水质相对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而言,仍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排放不当仍然是水体污染源。节水减污的再生水利用是达标污水的主要出路之一。分析了再生水利用尚存在的问题;提出达标污水出路的总体思路;重点讨论了达标污水深度处理,与再生水利用相适应的输配水管网设计,直接排江、排海处置,河口处置,区域或地域通道转移和设计等技术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合肥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质量状况与水资源供需形势的基础上,探讨了合肥市开展再生水利用的必要性与意义,提出发展再生水回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初步确定合肥市再生水利用的主要方式,同时对再生水可供水量规模进行预测,并对再生水的利用前景进行分析,根据合肥市污水回用存在的问题提出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建议性对策,为合肥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及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