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2,(6)
生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来源,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强化体验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认同知识;进行信念教学,促使学生内化所学知识;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践行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1)
初中道德和法治内容来源于生活,极具实践性,运用生活化教学能使教学内容简单易懂,使教学课堂高效灵动,它是提升学生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的有效途径。本文将进一步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进行探索和实践,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0)
<正>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抓住"生活"这一主题,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线,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力求体现学生生活,并能够有效指导学生生活,让生活走进道德与法治课堂,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就如何实现道德与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
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有利于让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学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服务生活,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就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开展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7)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符合现阶段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十分迫切和必要。生活化教学主张实现课内与社会的深度融合,以知识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知识,这符合一般的认知规律。开展生活化教学,应立足于课堂,延伸到课外,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文章对生活化教学进行了简要概述,就其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开展作用和实施方法予以分析,以期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3)
在现在的小学课程教学体系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立更加强调对小学生品行道德的培养,更加强调立德树人的目标。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高效开展课堂教学,让教学更加符合实际,更加贴合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小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学到知识,并把这种知识充分地运用到生活之中。文章聚焦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探索,认为这门课程的教学应该来自生活,并提出教学过程中要将课本内容生活化、将授课方式生活化、将课后回顾生活化,真正实现生活化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0)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发展的今天,生活化教学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尤其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该课程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无法使学生获得道德素养的提升,而生活化教学的应用,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灌输式教学的弊端,还可以使其在生活体验中自主获得道德感知,促进其道德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9)
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基本都是在初中时期开设的,学生从小学步入初中,也就意味着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在渐渐形成。众所周知,初中是学生道德与法治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出现,导致大部分学校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中忽略了与生活相结合,学生不能很好地将道德与法治和生活联系起来。因此,对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合理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23)
道德与法治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基础。因此,在组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以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寓观念形成于生活,驱动学生价值观、思考能力发展。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课堂导入、情境创设、课后练习等方面入手,就如何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做出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36)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处于道德与法治素养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因此,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成为一线教师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就生活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展开探究,希望能够使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之中,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