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依据氧化沟的工作特征和活性污泥反应速率,建立了氧化沟分区理论,对影响氧化沟分区和供氧的设备充氧能力、混合液流速以及污泥的耗氧速率等进行探讨,并推导出相关的定量表达式。对某实际氧化沟工艺中的溶解氧分布进行了监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相吻合,证明了分区设计和供氧优化理论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氧化沟的脱氮除磷工艺应用评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国内典型的A2/C氧化沟、奥贝尔氧化沟和DE氧化沟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总结各自的结构及工艺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最后指出,生物除磷脱氮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氧化沟中微生物活性是氧化沟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今后要进一步提高研究氧化沟设备性能和监控技术,减少占地面积和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3.
一体化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一体化氧化沟技术处理城市污水。在试验运行期间 ,考察了冲击负荷、温度和污泥龄等因素对试验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污泥负荷的确定应根据温度和脱氮要求 ;水温在 15℃以上时 ,可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污泥龄 c>4 0d时 ,污泥可达到好氧稳定。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西永微电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近期建设规模为3万m3/d,以处理微电子工业园区内的工业废水为主要任务。污水处理主体工艺采用强化预处理+奥贝尔(Orbal)氧化沟工艺。详细介绍了其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的特点及设计参数,并总结了微电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5.
Orbal氧化沟在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近期规模10万m3/d,其中回用5万m3/d。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采用厌氧—Orbal氧化沟工艺,深度处理采用混凝沉淀—砂滤工艺。介绍了工程的特点、设计思路、设计参数以及调试运行情况。两年的实际运行表明,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良好,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Carrousel 氧化沟技术演变规律的探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阐述了Carrousel 氧化沟系统的主要优点、工艺演变形式和原理 ,认为现代生物除磷脱氮理论的发展是Carrousel 氧化沟技术发展的推动力 ,同时讨论了Carrousel 氧化沟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针对氧化沟型A2/O工艺污水处理厂存在的脱氮效率低及运行能耗高的问题,以稳定运行、安全运行和节能降耗为目标,提出基于“立足现有、调控提升、稳定达标、节能降耗”的精细化调控理念,以及调控运行参数、碳源分配、曝气模式的精细化调控措施,并进行中试研究及生产实践.结果表明,调控后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均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出水TN从15.2~26.5mg/L下降到9.3~13.5mg/L,去除率从39.5%提高到71.7%;出水TP从0.42~0.92mg/L下降到0.33~0.70mg/L,去除率从86.7%提高到91.4%;单位水量电耗从0.343kW·h/m3下降到0.280kW.h/m3,下降了18%;通过精细化调控实现了氧化沟型A2/O工艺的功能提升.  相似文献   

8.
研究氧化沟对稀土氯铵废水进行脱氮的过程,采用接种法培养活性污泥,注入待处理的氯铵废水,通过试验得到氧化沟对氨氮的去除率达50%,COD的去除率达90%。  相似文献   

9.
DE型氧化沟系统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西安市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DE型氧化沟系统各阶段处理效果进行了实测 ,结果表明DE型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效果显著。COD、TN、TP的总去除率分别达到 87 5%~ 91 6 %、6 3 6 %~ 6 6 9%、85 0 %~ 93 4% ,处理水质优于国家二级出水排放标准。利用选择池的吸附作用和氧化沟的生物降解作用达到高去除率是DE型氧化沟系统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城市污水处理示范工程——一体化氧化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根据四川省污水处理示范工程———新都污水处理厂一体化氧化沟的运行实践 ,介绍了一体化氧化沟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处理效果和可靠性 ,并总结了设计运行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浓度变化较大,为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提出了采用水下推进器和鼓风曝气相结合的底曝氧化沟处理工艺,不仅可以根据进水水质灵活地调节曝气量,满足出水水质标准,而且可以节省能耗。结合具体工程实践,提出了工艺设计要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采用FLUENT6.3.26软件求解气液两相流,VOF(volume of fluid)法捕捉自由液面,气液两相流时均方程的求解应用标准湍流模型,速度与压力耦合方程组的求解应用半隐式算法。分析比较了氧化沟内各测线上流速沿水深方向的变化规律,将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两者有很好的一致性,从而验证了所选数值模型的正确性。为进一步研究氧化沟内部的流场结构和优化氧化沟的体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氧化沟流场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LUENT软件对氧化沟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时,采用滑移壁面模型定义转盘的转动和Reynolds应力模型模拟湍流变化,并利用充足的氧化沟流场三维实测数据进行验证。数学模型能精确的模拟出氧化沟直道段各断面的流速分布及流场的沿程变化情况,能有效地模拟出弯道流场的三维特性以及断面环流的形成和发展。模拟结果和实测数据吻合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4.
射流间歇曝气氧化沟的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低压射流曝气系统应用于氧化沟中,采用2h曝气,2h停曝的连续运行方式,系统CODCr去除率高达92%,BOD5去除率高于94%,NH3—N去除率达87%,TN去除率高于50%,TP去除率高于72%;测定SVI<80mL/g,活性污泥的外源比耗氧速率为63.7mgO2/(gMLVSS·h)。污泥内源呼吸比耗氧速率为9.8mgO2/(gMLVSS·h)。与常规的活性污泥法相比较,污泥碳化比耗氧速率可提高2~3倍,污泥内源呼吸比耗氧速率提高1~2倍,污泥活性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DE型氧化沟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济南水质净化二厂为例分析DE型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对该厂2004年水质指标CODCr、BOD5、SS、TP、NH3-N的进出水浓度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1#氧化沟和3#氧化沟的MLSS、MLVSS、SV的月平均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用DE型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6.
改良型Orbal氧化沟在康定县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荷兰政府赠款项目--康定县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例,介绍了改良型Orbal氧化沟工艺,阐述了该工艺的特点、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参数、技术经济指标以及在康定高海拔、低温、低碳源条件下污水处理厂的一些运行经验等.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氧化沟供氧分区调控困难,能耗高等问题,建立模拟氧化沟装置,研究好氧分段个数分别为1、2、4、7四种工况条件下氧化沟系统的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在好氧区与缺氧区比例为1:1的条件下,各分区供氧工况均具有较好的硝化效果,氨氮去除率均平均达到97%以上.供氧分区数量越少,好氧和缺氧区域越集中,反硝化作用的效果越好,TN去除效率越高,TN浓度由供氧分区数量最多的(13.25±1)mg/L降低至(3.15±1)mg/L.基于物料衡算,分析计算不同供氧分区条件下碳源的利用途径,结果表明功能区分布集中的供氧模式条件下碳源的脱氮利用率更高.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不同供氧分区条件下的微生物活性与种群差异,结果表明好氧区和缺氧区分区数量越少,反硝化细菌的活性与丰度越高.集中设置氧化沟内部的供氧区可促进系统内反硝化细菌的富集,进而提升氧化沟系统的脱氮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土城沟海淀段流域为研究对象,调查和测算该流域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分析污染物负荷量与纳污能力的匹配关系,并对该流域2012-2014年花园路考核断面进行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土城沟海淀段无点源污染,污染来源于面源;该流域的污染负荷量与纳污能力不匹配;花园路考核断面的达标率逐年提高,但丰水期的水质状况未达标.主要是河道生态系统不完善,自净能力弱,面源污染比较严重,天然来水少等原因造成了此现象,据此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为今后该河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Carrousel氧化沟工艺对草制浆造纸中段废水进行处理.设计规模为3000m3/d,运行结果显示,该工艺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其对CODCr、NH3、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6%、93.2%和93.8%.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纤维回收及二沉池设备的选型问题.  相似文献   

20.
表面曝气机是氧化沟内水体的主要动力来源,直接影响氧化沟处理污水的效率。采用多参考系模型,对32m×8 m×4m氧化沟内的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对比了曝气机功率为12kW,叶片浸深为0.2m、高为0.97m,曝气机叶片形状不同时氧化沟内的流场。模拟结果表明:机翼型叶片、前倾型叶片、矩形叶片和后倾型叶片4种叶片形状中机翼型叶片对水流的混合推动力最大,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