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热电厂锅炉水冷壁爆管事故开展宏观检验、壁厚检测、化学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分析探究水冷壁管道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由于焊接环节存在问题而形成了焊接缺陷,在运行过程中应力集中导致焊接缺陷扩大,并且产生局部裂纹,水冷壁泄漏吹损减薄,进一步导致水冷壁失效。消除焊接缺陷,提高焊接质量,对提升热电厂安全运行、实施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火力发电厂锅炉后墙水冷壁折焰角下部向火侧密封盒内让位管弯头发生爆管,导致机组停运。通过宏观检查、金相组织观察、内壁氧化皮检查,对爆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爆管是由于原焊缝中的气孔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垢下腐蚀、酸性腐蚀;经过长时间的垢下腐蚀和酸腐蚀,焊缝气孔逐渐向外扩展直至穿透,发生泄漏,造成介质流量减少,导致上部管段产生短时过热,最终发生泄漏爆管。建议对爆口附近区域管系进行相关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换管区域,在结构相似、温度较高部位增加温度测点,运行中加强监控。  相似文献   

3.
某电站锅炉水冷壁管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数次泄漏,利用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观察、硬度检测等方法对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失效管段化学成分、硬度满足标准要求,显微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珠光体轻度球化.泄漏点位于同一根管的多处横向裂纹处,裂纹起裂于向火侧内壁中部位置的螺旋附近.水冷壁管内壁存在垢层,炉水在氧化铁垢下方和螺...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炉试运行后水冷壁发生爆管。从宏观检查、材质复核、拉伸实验、金相组织四个方面对水冷壁爆口部位进行原因分析。分析表明:三根水冷壁管泄漏导致其上方的水冷壁管冷却介质不足,产生短时超温爆管。由于现场管子之间相互吹损严重,无法判断第一泄漏点的具体位置以及泄漏的直接原因,推断造成泄漏的原因可能为:原材存在制造缺陷、安装焊接质量不良、鳍片上孔洞漏风导致的管子非正常磨损。  相似文献   

5.
通过宏观形貌检查、金相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定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分析了某火电厂锅炉水冷壁管爆管原因。结果表明,水冷壁管向火侧内壁严重氧化和高温氢腐蚀是锅炉水冷壁管破裂及爆管在主要原因,针对水冷壁管爆破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石化公司一支锅炉水冷壁管发生爆裂的问题,观察了其宏观形貌和微观组织,分析了其断口特征,结果表明:爆口毗邻炉管明显胀粗,壁厚显著减薄;爆口毗邻金属具有贝氏体+少量铁素体显微组织,而锅炉管正常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爆裂断口具有典型的韧窝断裂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该锅炉水冷壁管的爆裂属于瞬时过热爆管。最后提出了该锅炉水冷壁管今后运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某石化厂三台高压锅炉因水冷壁腐蚀爆管引起锅炉机组停机,严重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经检测分析,三台锅炉水冷壁腐蚀主要原因是碱性腐蚀,高含量的碱性介质腐蚀水冷壁迎火面内表面上的钝化氧化保护膜,形成腐蚀溃疡,管壁不断减薄,因不能承受高温高压水蒸气的压力而发生爆管。  相似文献   

8.
某电站锅炉水冷壁管发生了严重的腐蚀,形成泄漏。对泄漏管段取样,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检测、金相分析和XRD检测,分析了水冷壁管的泄漏原因。分析认为,焊缝的焊接质量较差,导致汽水循环不通顺,炉水通过时产生涡流,水垢在此处沉积后,炉水进一步在垢下浓缩,形成垢下腐蚀,导致金属内壁不断腐蚀减薄,直至泄漏,泄漏原因为局部垢下碱性腐蚀。根据其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某电厂爆裂的水冷壁管正常管段和爆裂处管段分别进行了宏观分析、显微组织分析、能谱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锅炉水冷壁管爆裂的原因为水处理不良,特别是脱氧处理不够导致产生垢下溃疡性腐蚀,进而管壁减薄造成鼓胀及爆裂.通过断口分析,未发现材质缺陷.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石化公司一支锅炉水冷壁管发生爆裂的问题,观察了其宏观形貌和微观组织,分析了其断口特征,结果表明:爆口毗邻炉管明显胀粗,壁厚显著减薄;爆口毗邻金属具有贝氏体+少量铁素体显微组织,而锅炉管正常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爆裂断口具有典型的韧窝断裂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该锅炉水冷壁管的爆裂属于瞬时过热爆管。最后提出了该锅炉水冷壁管今后运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宏观分析、金相、SEM、能谱、XRD等手段分析了水冷壁管失效原因。结果表明,水冷壁管发生了酸性氢腐蚀,锅炉长期水质较差,且运行过程中pH值偏低是其腐蚀减薄的主要原因,而腐蚀产物中沉积的Cu及其氧化物,形成垢下腐蚀环境,加速了水冷壁管的腐蚀,最终在锅炉介质应力作用下发生脆性爆管。  相似文献   

12.
某电厂1号锅炉水冷壁凝渣管爆管造成机组停运,对爆口及泄漏口管样进行了现场勘查、宏观检查、力学性能试验、金相及硬度试验、壁厚及管径测量等。试验结果表明,1号锅炉标高17 m水冷壁管屏在安装过程中,管壁被焊接烧穿,之后从管子外壁对烧穿孔洞进行了焊接修补,但是内壁孔洞仍存在。内壁孔洞处在运行中受高压介质冲刷及垢下腐蚀作用,最终沿鳍片焊接质量不佳部位泄漏。泄漏管吹损相邻管子,导致标高17 m两个管子同时泄漏,致使上部管段介质流量减少,最终导致标高46 m对应的两根水冷壁超温开裂,标高77 m凝渣管超温爆管。  相似文献   

13.
某电站锅炉水冷壁发生爆管泄漏,通过水冷壁厚度、材质、金相分析及腐蚀产物成分分析,确定水冷壁失效的直接原因是锅炉水质不合格导致的严重腐蚀。根据事故原因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刘爽  胡新芳  刘蕊 《热加工工艺》2014,(22):211-214
对某锅炉水冷壁管内壁腐蚀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对水冷壁内壁腐蚀产物进行化学元素分析、金相检测、SEM扫描电镜及EDS分析和XRD分析结果 ,认为腐蚀原因是凝汽器铜管发生腐蚀泄漏,使炉水质量变差。Cu2+在水冷壁内壁表面上沉积,对水冷壁管内壁保护膜产生破坏作用,导致水冷壁管内壁出现点蚀。而炉水处理过程中磷酸盐的加入,促进了Cu等金属元素在内壁的沉积,加剧了腐蚀。水冷壁内壁的腐蚀产物不断生成并附着在内壁上,既造成管壁持续减薄,又影响了管子的传热效果,使管子在运行中一直处于超温状态,组织逐渐老化。管壁的减薄和材质的老化共同导致该管子无法承受内部介质压力而发生泄漏。为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出现,制定了具体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某锅炉水冷壁管内壁腐蚀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对水冷壁内壁腐蚀产物进行化学元素分析、金相检测、SEM扫描电镜及EDS能谱分析和XRD衍射分析结果,认为腐蚀原因是凝汽器铜管发生腐蚀泄漏,使炉水质量变差。Cu2+在水冷壁内壁表面上沉积,对水冷壁管内壁保护膜产生破坏作用,导致水冷壁管内壁出现点蚀。而炉水处理过程中磷酸盐的加入,促进了Cu等金属元素在内壁的沉积,加剧了腐蚀的进行。水冷壁内壁的腐蚀产物不断生成并附着在内壁上,既造成管壁持续减薄,又影响了管子的传热效果,使管子在运行中一直处于超温状态,组织逐渐老化。管壁的减薄和材质的老化共同导致该管子无法承受内部介质压力而发生泄漏。为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出现,制定了具体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秦山第三核电厂一根再热主汽门轴封蒸汽疏水管线发生断裂泄漏,漏点位于靠近再热主汽门引出管嘴处。对该管段失效部位进行了宏观检查,对母材、热影响区、焊缝区分别进行了化学成分、金相、腐蚀产物分析,观察了断口形貌,确定管线失效原因主要为:靠近再热主汽门阀体的管段内壁在高温水蒸汽中的氧化腐蚀导致壁厚显著减薄,并由于管线在机组正常运行期间的振动产生腐蚀疲劳,最终导致断裂泄漏。  相似文献   

17.
锅炉高温再热器使用150 000 h后发生爆管,通过对高温再爆管情况进行现场调研,并对管样进行宏观检查、力学性能试验、金相及硬度试验、壁厚及管径测量等分析。结果表明:失效管样金相组织中珠光体完全球化,碳化物已呈链状分布,从而导致其力学性能明显下降;内外壁氧化皮厚度测量结果均已超过相关标准要求。高温再热器出口联箱弯头爆管原因为:材质老化导致材料力学性能下降,材料内部产生微裂纹,由于弯头处应力较大,裂纹扩展至壁厚减薄,当壁厚减薄至不满足工况需要时,发生爆管。  相似文献   

18.
某电厂超超临界锅炉Super304H过热器发生泄漏,采用宏观形貌、化学成分分析、硬度试验、金相组织、扫描电镜及强度校核等方法对泄漏管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后屏过热器水平管段内部介质流动不畅,介质的冷却作用降低,管壁直接被外部烟气加热,超过了材料许用温度,当管内最大应力达到该温度下的抗拉强度时发生短时过热爆管。。  相似文献   

19.
空冷器管束在使用过程中因腐蚀和冲蚀造成管壁局部减薄,最终发生爆管或开裂,引起高压高温介质泄漏。为避免燃烧或爆炸事故发生,需要定期对管束进行检测。远场涡流测厚技术在碳钢管柬上的应用,并在工程上对碳钢管束进行了现场涡流测厚及对比验证试验,在此基础上提出远场涡流测厚技术是对带翅片碳钢管柬的剩余壁厚测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某公司锅炉用鳍片管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穿孔现象,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其穿孔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鳍片管向火侧壁厚严重减薄,说明锅炉局部空气动力场不佳,导致燃烧火焰反复冲刷鳍片管向火侧,进而产生变化的热应力,使鳍片管向火侧发生腐蚀性热疲劳;游离态硫能够直接穿透管壁金属表面保护膜并与铁发生反应,使管壁内部硫化,同时使氧化膜疏松、剥裂甚至脱落;鳍片管穿孔是由于热疲劳和游离态硫的高温腐蚀协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