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5G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跨界融合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带来的安全性问题亟待解决.基于5G技术的工业互联网要想健康发展,就需要行业各方共同努力并达成共识,致力于打造基于5G技术的环境安全体系.本文介绍了我国5G技术下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对与5G技术相关的工业互联网安全现状及安全隐患进行了研究,并对5G工业互联网的安全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5G+工业互联网”已进入深度融合的规模化应用发展阶段的背景下,针对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发展过程中面临5G网络特性带来的安全风险与工业互联网设备网络安全防护技术薄弱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给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同时,通过分析国家发布的“5G+工业互联网”相关安全政策,最后提出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防护推进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5G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其在各个领域也逐渐的得到了普及,并且对工业互联网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5G工业互联网作为当前通信技术发展的焦点,会将边缘计算技术充分利用。而在5G快速发展的我国,边缘计算技术也被广泛的运用在工业的各个方面之中。文章通过论述边缘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技术特点,分析基于5G边缘计算的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与发展情况,并提出云边端协同的5G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技术构架。  相似文献   

4.
5G+工业视觉是5G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重点应用场景,研究5G+工业视觉相关技术与产业生态现状将有效推进5G在工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文章从技术维度对当前5G+工业视觉典型应用场景的成熟度进行深度剖析,同时结合相关产业链上下游情况,从产业维度对各环节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基于分析结果,归纳出当前制约5G+工业视觉规模化...  相似文献   

5.
"5G+工业互联网"已成为产业界探索的重要方向,但仍存在工业企业对5G能发挥的作用、与工业融合落地方式及发展趋势认识不足的问题。首先剖析了5G技术赋能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其次从建网模式、5G+MEC、融合终端、融合应用等方面总结了"5G+工业互联网"阶段性发展经验,最后展望5G技术及标准化趋势,并提出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产业界持续探索和推进。  相似文献   

6.
周智 《移动信息》2023,45(2):30-32
在大数据时代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5G技术正在逐步应用于我国的各个领域,提高了各领域的工作效率,保证了相关数据信息的有效传输。对此,在我国工业领域发展过程中,也对5G技术进行了分析。在5G技术的有效运用下,能够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日常工作情况以及工作效率予以保障。文中以5G技术的应用为基础,在明确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行过程中主要的安全因素后,对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平台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未来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技术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俊文 《电信科学》2019,35(8):26-38
首先扩大了研究范围,对未来互联网包括5G时代和后5G时代的发展趋势、前瞻应用、技术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未来互联网的总体架构和关键技术。随后聚焦了5G时代的工业互联网,分析了工业互联网架构、工业边缘云、确定性时延工业连接、工业互联网行业云平台、数字化转型、安全、标识与解析等核心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8.
当前,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以及5G技术取得了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促进工业互联网实现良好发展,有必要以云边协同为基础,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并强化工业互联网云边协同实践。浅析了传统工业应用形态和云边协同的内涵,探究了基于云边协同的工业互联网框架设计和实践要点,以期为基于云边协同的工业互联网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通信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通信技术得到全新的更新,其中5G技术顺时而生,并且为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由于工业互联网对网络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而5G技术的出现正好可以满足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0.
标识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制造业数据融合化、协同化发展的重要手段。“5G+工业互联网”是当前5G在工业领域的融合创新发展的产物。标识技术在“5G+工业互联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首先介绍了标识、“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背景,分析了未来工业互联网应用需求情况,重点探讨了标识与“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以及当前发展出的几种典型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1.
5G通信技术具有大规模互联、低时延、高性能等特征,其与AI、边缘计算等技术的结合,有利于促进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化发展。基于此,文中从工业系统构造改革着手,结合5G通信技术和工业互联网,全面分析了5G工业专网融合网络架构,如算力分布式、未来无线化、异构接入等,并提出了以业务感知层、网络资源层、网业协同层等构成的完整的网络逻辑架构。同时,文中研究了5G行业专网的组网方案和关键技术,对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为相关领域提供了借鉴。研究发现,结合了5G通信技术和工业专网的组网方案,能提高5G行业专网组网方案的应用效果,促进工业结构的数字化转型,实现相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5G的发展和规模化商用将给互联网和各行各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在工业领域,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工业互联网是全球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感应技术以及互联网连接融合的结果,其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重构全球工业、激发生产力。5G和工业互联网的结合将显示巨大威力,它将推进工业企业降本增效和智能化、信息化升级。在安全方面,5G时代除了技术本事存在的问题外,传统互联网普遍的安全问题将被放大,传统工业控制系统和设备自身防护能力较差,海量工控系统、业务系统接入互联网后将成为网络攻击的重点对象。5G技术与工业互联网高度融合时代的到来,任何一次网络攻击都有可能造成一个企业的“瘫痪”,而发生在国计民生领域,其危害更加严重,这亟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当前,5G赋能垂直行业应用快速发展,在工业制造、能源、医疗行业涌现出一批标杆应用项目。水泥行业的智能化转型离不开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分析了5G+智慧水泥行业的典型应用场景,从“云、网络、边缘计算、终端、安全”协同部署的角度,提出了智慧水泥行业的集成解决方案,并对5G定制网发展提出一些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基于5G三种典型应用和技术发展的特征,探讨了5G技术在垂直行业的实际应用。基于5G+行业智能应用需求,分析了铝业厂区智能应用,在5G+移动边缘计算商用网络中为客户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包括在5G环境下运行的云化自动导引车、数字孪生平台、传送带智能检测、智慧安全生产平台、人工智能分析、智能安全帽、无人机智能巡检等,结合基于5G新基建环境下的工业互联网,为后续大规模5G行业应用建设及业务开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后期5G业务规模商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5G在工业互联网中的探索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通信技术》2019,(5):17-22
5G是工业互联网领域最具颠覆性的技术,而把5G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进行结合应用,将成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坚强基石。文章针对5G技术标准和发展现状进行研判,并对其在离散型和流程型垂直行业的应用场景进行仔细分析,最后详细介绍航空、造船、电子、钢铁和能源等领域企业5G工业互联网实际案例,以探讨如何有效地将5G应用于工业,助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6.
梁宇 《数字化用户》2020,(2):0013-0015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是我国社会经济体制转型下的重要技术保障。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中美等信息技术强国为主导推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而其中以5G和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七大领域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推动国际社会技术快速革新。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依托高效的互联网技术,5G的发展同样会对今后的工业生产模式带来巨大的变革。但是由于目前研究尚缺乏深入性,5G依然不可避免存在如虚拟网络的脆弱性等问题,可能成为在工业互联网持续发展中的阻碍。本篇文章就将站在5G环境下探讨工业互联网应用的具体难点,并提出一系列措施以期能够为相关行业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李永欣 《移动信息》2023,45(1):56-58
随着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实施,工业互联网已逐渐成为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一环。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工业互联网应用最为广泛的国家之一,2019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规模达1 682万户,同比增长21.8%。5G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通信技术进入了工业互联网领域,同以往的网络相比,5G具有速率高、低时延的特征,通过结合边缘计算应用可以实现工业行业业务系统中大量非结构化数据的实时处理和智能分析,助力企业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基于此,文中从5G的关键技术出发,探讨5G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场景,分析5G融入工业互联网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尽管3GPP定义并涵盖了全行业全业务的5G三大场景,但实际中行业客户还有更深层次和更细致的诉求.面对工业互联网的要求,5G核心网络有三大关键技术特点:边缘计算、网络切片和能力开放.本文旨在研究5G切片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5G网络的出现已经成为必然,而5G网络对于当前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网络架构上倾向于采用软件定义网络进行架构,实现5G网络技术的应用.本文主要对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5G网络架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能够为5G网络架构的实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罗丹  谢忱 《通信世界》2022,(8):31-32
目前,部署5G专网已成为垂直行业推动5G创新应用、拓展生产效能、提速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手段.2021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表示要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支持工业企业探索5G专网建设及运营模式,规划5G工业互联网专用频率,开展工业5G专网试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