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空调散热制备生活热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兰燕  覃建平 《给水排水》2003,29(7):55-59
通过对各星级宾馆中央空调实际制冷量配置的统计分析 ,确认夏季制冷时只要回收中央空调散热量的 5 0 %来制备热水 ,即可满足《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 - 88)第四章规定的宾馆饭店生活热水耗热量的要求 ,从而得出发展用空调散热回收制备热水技术可以做到在夏季满负荷制冷期间基本无需再运行专设的锅炉或电加热设备 ,就可保证宾馆饭店生活热水供应的结论。并对各种空调余热回收制备生活热水技术方案进行了探讨和热工分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传统空调循环冷却水系统及集中生活热水系统的特点介绍,引入一种简便易行的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该系统将两者结合,可以利用循环冷却水系统的低位热能对热水系统的进水进行预加热,符合节能环保的趋势要求。对相关设备参数确定推荐了计算标准,通过计算示例,同时对其节能节水效益、系统应用前景做了简单分析,为具有大量热水需求的大型公建节能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热泵热回收技术在热水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热泵系统中采用冷凝热回收的技术,利用建筑内的空调废热解决夏季生活热水系统的热源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省能源,又避免了由于生活热水的全年性供热要求须单独设置热源的弊端,从而简化了冷热源系统的设计.以运城市体育馆热水系统设计为例,介绍了热泵热回收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空调冷凝废热加热生活热水的可行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回收空调冷凝热用于生活热水加热的可行性,并介绍了一种改进的节能空调工作流程。通过试验论证了在这种节能空调器上利用空调冷凝热来加热生活热水的可行性,与常规空调器比较,其节能意义显著,且综合能源利用系数可提高28.1%-45.9%。  相似文献   

5.
快速升温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工程系统是绿色建筑与太阳能一体化实用技术,它有效地解决了绿色建筑与太阳能相结合的一系列技术瓶颈、防冻、防垢、防炸、防漏、全承压、分体式、单循环或双循环、快速升温、全天候提供洗澡、冬季采暖和吸收式空调用热水、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有效开发利用太阳能、安全可靠、不影响建筑景观和市容,为建筑设计师、给水排水和暖通空调工程师提供绿色建筑与太阳能相结合的可靠技术支撑及其专利产品。陈述了快速升温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工程系统,其结构原理特征、性能和优特点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永平 《给水排水》2012,38(7):64-67
用于生活热水系统的空调热回收一般有显热回收和全热回收两种方式。对不同的空调热回收方式在酒店闭式生活热水系统中的运用进行比选,找出较经济、合理的运用方式,供有空调热回收要求的酒店进行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空调热回收热水系统在我国南方酒店项目应用广泛,但实际工程竣工后运营中会出现各类问题。从实际出发,重点针对方案选择、运行策略、设备优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空调全热回收+热水锅炉热水系统的改良方案。通过用板式换热器取代传统热水交换器、增加电动三通调节阀、增大热水贮水容积等技术措施,使得换热效率大幅提高,高峰时段热水用量充足,确保出水温度55℃;空调供冷季无须启动热水锅炉即可满足热水使用需求,从长远来看,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可以为其他相同采用空调全热回收的酒店热水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广州亚运城住宅建筑的使用能耗作为研究对象,并与北京、上海典型住宅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这三个地区住宅建筑中热水供应、采暖、空调、电器、炊事等方面使用能耗的计算,分析我国城镇住宅建筑使用中,不同使用功能能耗所占的比例。结果表明生活热水在住宅能耗中占较大比例,生活热水节能是住宅日常运行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9.
直燃型溴化锂冷热水机组兼供生活热水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除能提供空调冷水外,在改变循环条件之后还可以提供冬季空调用热水.本文就有些厂家产品在此基础上附加提供生活热水的功能进行探析,认为采用空调冷热水机组另加燃油(气)热水器的做法更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0.
王妍 《给水排水》2003,29(1):69-71
古巴望海饭店是中国建筑总公司海外部与古巴投资公司联合建设的四星级酒店 ,位立于哈瓦那黄金位置马来贡大街。利用风冷冷水机组的余热来加热热媒水 ,再通过换热器加热卫生热水 ,既节能又环保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翅片管作为传热元件,设计了冬季家用水一水热交换器,并对其传热特 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给出了换热的准则方程式,以及换热器内水温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在热力系统中,传热过程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基于S imu link工具箱实现热力系统的仿真,首先应实现传热过程的仿真。在集中参数法的指导思想下,进行传热过程的稳态过程仿真。以常规的传热迭代计算原理为指导,设计仿真模型的逻辑计算过程,仿真结果满足了仿真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几种传统水化热计算方法对低热水泥的适用性,进而提出低热水泥胶凝体系水化热的计算公式,采用直接法测定了不同掺量粉煤灰、矿渣条件下的低热水泥胶凝体系7 d水化热,对比应用矿物成分法、折算公式法、数值拟合法算得相应结果,调整各模型参数并对其计算精度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矿物成分法仅能计算特征龄期下水泥水化热,算得结果与试验数值差距较大;折算公式法用于计算单一掺合料下胶凝材料7 d水化热时所得结果准确度较高;数值拟合法适用于单掺、复掺不同掺量矿物掺合料的低热水泥胶凝体系,该体系下粉煤灰、矿渣的最终水化热分别为126.6 J/g和172.4 J/g。研究成果可为大体积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计算提供基础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全热回收风冷热泵机组的原理及其在酒店行业中的应用,分析了全热回收机组和部分热回收机组的区别。结合工程实例着重探讨全热回收风冷热泵机组水系统原理,并进行节能、初期投资、投资年限等经济指标分析,最后总结了工程设计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北京市丰台区2栋多层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实际运行效果的测试,分析了采用集中集热、分户供热系统形式的居住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实际应用效果,研究了影响该系统形式供热性能的一些重要设计因素,讨论了建筑一体化设计对保障系统性能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理论推导给出了散热器的冷热流体的温度分布计算公式,并计算分析了初始温差、顺逆流程及散热器高度对散热系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初始温差(ITD)不会影响顺、逆流程的综合散热系数;逆流程散热系数总是大于顺流程;顺流程的散热系数随着散热器高度的增加不断减小,但散热器高度对逆流程的散热系数影响很小。此结果对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保温基础总热阻是保温基础设计中反映保温基础阻热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依据河北省王村冻土试验场6年的观测成果,分析了地下水对冻土层总热阻计算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不同负气温指数时保温基础总热阻的计算公式,为工程保温防冻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国家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简称检验中心)圆满地完成了1999年度三峡总公司委托中热硅酸盐水泥现场质量监督检验合同,保证了三峡工程建设用的中热硅酸盐水泥质量。1999年三峡工程浇筑混凝土4580000m3,创造了年浇筑混凝土的世界纪录,其中用中热硅酸盐水泥734271t。检验中心承担此项工作是历史以来的第一次。总结一年来的工作,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1 编写质量管理手册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编写质量文件,在原有的模式下,依据ISO9002标准,建立三峡工程中热硅酸盐水泥质量监督检验质量保证体系,增加有关的作业指导书,为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三峡工程混凝土冷却工艺及热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工程混凝土工程量巨大 ,夏季混凝土出机口温度 7℃ ,混凝土降温分别采用了骨料两次风冷 ,加冰、加冷水拌和等手段 ;经实测和验算 ,拌和、制冷系统合理 ,运行效果良好 ,是三峡混凝土浇筑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