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从信息技术课程诞生之日起,人们就开始认识到计算机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工具,它同时也带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种新的文化。从最初的程序设计文化,到算法思维,再到数字文化,人们总是试图在繁杂的操作与技术层面之上去凝炼出高位的精神。如今,计算思维来了,那么信息技术课程该如何改变呢?从20世纪末开始,随着计算机的迅速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将如何操作信息技术工具作为了信息技术课程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经历了数次大的变革,从最初的程序设计教学,到信息技术工具论,再到今天以信息素养为核心,大致每十年就会有一次大的变革。那么,当我们迈入2011年的时候,反思自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开创的信息技术课程,我们是否应该有一些变的思维呢?因为,只有“变”才能够保持信息技术课程的生机与活力。上期专题我们就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了现状的反思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本期,我们将专门探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应变之道。  相似文献   

3.
游弋于网络海洋,时常能发现一些针对最新的教育现象、信息技术课程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在博客、在论坛、在微博、在QQ群……面对这些思维的火花,关注之光持续不断,赞美之声、板砖之音此起彼伏。由此,我想到,每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应该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互相的关注、批判之间,彼此的精神之树注定不是独立生长的,而是以各种方式嫁接在对方的根脉之上,并在每条枝叶之上显现出对话融通的繁盛景象。毕竟,教育就是对话和转化,就是在不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之间,穿梭自如地实现彼此生命的玉成。也因此,我们推出新栏目微言热议,借此栏目,提供一个交流、交融的平台。这样一个平台,非常期待也很愿意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声音,更希望有你的积极参与。告诉我你对各种教育现象的看法,相信在这里,能让你的声音更有张力。(欢迎来稿,投稿邮箱:tougao3@chinaitedu.cn)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经历了数次大的变革,从最初的程序设计教学,到信息技术工具论,再到今天以信息素养为核心,大致每十年就会有一次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最终必然是以其人文性征服技术性获得生存空间的。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Moodle课程把学习的社会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格根的我沟通,故我在理论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消解了个体学习与社会文化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