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一步法合成了端羟基醇酸树脂,给出了其聚氨酯改性的合成工艺,探讨了醇酸树脂的数均分子量,油度对改性后漆膜性能的影响:从漆膜的铅笔硬度、附着力、耐水性、粘度等方面进一步考察了DMPA的用量,-NCO/-OH比值,扩链方式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并得出了最佳的原料配比。  相似文献   

2.
超支化聚合物改性醇酸树脂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合成醇酸树脂中,采用端基为羟基的超支化聚合物代替多元醇,对醇酸树脂进行改性,考察了改性后醇酸树脂与固化剂和丙烯酸树脂的相容性。研究发现:改性后的醇酸树脂与固化剂相容性很好.与丙烯酸树脂相容性较差。利用改性后的醇酸树脂制备的漆膜具有很好的透明性和柔韧性。  相似文献   

3.
胡秀琴  王怀奎 《甘肃化工》1999,(2):10-12,14
采用顺丁烯二酸酐改性石油树脂研制成醇酸清漆。该清漆具有漆膜硬度高、干燥速度快等特点。讨论了石油树脂改性工艺及影响因素,列出了醇酸树脂清漆合成工艺及配方。  相似文献   

4.
以环氧树脂为改性剂,采用回流溶剂法合成环氧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对产物进行了红外表征和粒径分布测试,并用透射电镜进行拍摄观察。研究表明:当环氧树脂用量为10.6%~15.2%,终点酸值为30~40 mg KOH/g,制备出的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其漆膜的附着力、硬度、耐冲击性、耐溶剂性良好。用环氧改性水性醇酸树脂作甲组分,高甲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作乙组分,配制双组分醇酸氨基烤漆,当醇酸树脂与氨基树脂质量比为2∶1时,漆膜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5.
王朝晖 《中国生漆》2003,22(1):21-23
介绍了一种自干型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的基本配方、制备方法以及漆膜性能检测数据。着重讨论了影响改性醇酸树脂外观及性能的因素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及配方  相似文献   

6.
采用脂肪酸法合成基础醇酸树脂,然后用苯乙烯和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得了水溶性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通过探讨油度、K值、苯乙烯、丙烯酸用量等因素对改性后树脂成膜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水溶性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的最佳工艺和配方;同时比较了水溶性常规未改性醇酸清漆、溶剂型苯乙烯改性醇酸清漆与水溶性苯乙烯改性醇酸清漆的性能优劣.结果表明:水溶性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较未改性醇酸树脂干性、硬度有了较大提高,与溶剂型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相当;当选取油度60%、K值1.05、苯乙烯质量分数35%、丙烯酸质量分数6.5%时,水溶性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白干表干达到0.5 h,实干20 h,硬度HB,水溶性优异,漆膜耐水、耐碱性获得很大提高,同时兼具了性能要求和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7.
鲍艳  丁颖 《精细化工》2020,37(6):1107-1115
醇酸树脂具有漆膜附着力好、防腐蚀性能强及良好的施工性,被广泛应用于油漆、涂料、粘合剂、船舶等领域。但醇酸树脂大多以有机溶剂为分散介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会不利,因此,醇酸树脂的水性化研究已迫在眉睫。首先,综述了水性醇酸树脂的合成原理及制备方法;其次,探讨了影响水性醇酸树脂性能的因素,例如:脂肪酸和植物油、多元醇、亲水单体、油度、酸值等,同时介绍了水性醇酸树脂的改性研究进展;最后,对水性醇酸树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一系列组分不同的水溶性苯乙烯/丙烯酸酯改性醇酸树脂。采用FTIR、1H-NMR和GPC分别对树脂的结构、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表征。测定了由合成树脂制备的清漆的性能,包括漆膜干燥时间、铅笔硬度、附着力、耐水和耐碱性能。结果表明:改性醇酸树脂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9.
马来海松酸(MPA)改性醇酸树脂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两步法合成的MPA改性醇酸树脂具有工艺简单、节省反应时间等特点.漆膜性能指标均达到部颁标准,其硬度和干燥速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紫外光固化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羟基醇酸树脂、甲苯二异氰酸酯(TDl)、丙烯酸羟乙酯(HEA)等为原料合成了紫外光固化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研究了HEA相对于异氰酸酯低聚物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异氰酸酯低聚物合成温度为40~45℃;丙烯酸改性树脂合成中,HEA用量占异氰酸酯低聚物用量的3.5%,反应温度50~55℃,反应时间4 h,催化剂用量1.2%。配制成清漆,表明漆膜具有韧性好、附着力优,耐候性佳、耐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冯颖  王潇潇  童义平  文思 《化工进展》2015,34(9):3363-3369
红色荧光粉是白光发光二极管(LED)照明应用中的一种关键发光材料,有效改善红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对制造出高显色指数、低色温、大功率白光LED起到重要作用。荧光粉的合成工艺是影响红粉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能的因素之一。本文以钨/钼酸盐基红色荧光粉为依托,对近年来红粉合成工艺的应用和研究进行了简要分析,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制备钨/钼酸盐红色荧光粉的合成方法,如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水热法、喷雾热解法、燃烧法等的研究现状,讨论了不同制备方法的生产流程、工艺特点以及相关制备技术参数对合成荧光粉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未来在计算机模拟、现代技术辅助以及机理研究等方面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2-[4-(羟基苯氧基)]丙酸乙酯的合成方法,给出了最佳的合成工艺,讨论了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加料方式等因素对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陈平  王晨  王瑶  阚连宝  林红岩 《硅酸盐通报》2017,36(9):3024-3029
简要介绍了MCM-41介孔分子筛的特点,应用和改性原因.综述了MCM-41介孔分子筛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水热合成法,室温合成法,微波合成法等,列出了每种合成方法的优缺点和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pH值、晶化时间、晶化温度、模板剂的种类及用量等都会对MCM-41介孔分子筛的结构和孔径产生很大影响.阐述了MCM-41介孔分子筛的改性方法,包括金属杂原子取代法,如主族金属、过渡金属、稀土金属等,有机修饰或功能化法,负载型改性法,如负载金属氧化物、无机酸、杂多酸、有机碱、金属的配合物等.最后就MCM-41介孔分子筛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合成甲醇大型化装置主要使用铜基催化剂,并且铜基催化剂类型、助催化剂和制备工艺等对甲醇收率影响较大。合成甲醇铜基催化剂主要分为Cu-Zn、Cu-Zn-Cr、Cu-Zn-Al、Cu-Zr以及其他类,Cu-Zn-Al催化剂性能优异,是当代甲醇生产技术主要采用的催化剂。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稀土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对合成甲醇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表现出不同作用。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燃烧法、机械混合法和骨架合成法等是制备铜基催化剂的有效方法,工业上制备合成甲醇催化剂主要采用沉淀法。针对合成甲醇大型化装置催化剂的开发,提升催化剂的选择性与稳定性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
以蜡石和天然石墨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合成了SiC-Al2O3系复合耐火粉体.考察了加热温度对SiC-Al2O3系复合耐火粉体合成的影响并对合成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对于SiC-Al2O3系耐火粉体的合成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在蜡石中添加适量的天然石墨,并将蜡石和石墨的混合物在氩气中经1 650 ℃以上温度热处理4 h,可以合成SiC-Al2O3耐火粉体.合成的SiC-Al2O3耐火粉体为超微粉,其平均颗粒粒径为2.277 μm.  相似文献   

16.
咪唑啉型缓蚀剂合成方法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斌  彭乔 《辽宁化工》2004,33(1):32-35
简要概述了咪唑啉型缓蚀剂的基本结构及其缓蚀机理 ,并对咪唑啉型缓蚀剂的结构对该类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概括 ,主要介绍了国内关于咪唑啉型缓蚀剂常见的几种合成方法以及其定性分析方法 ,系统的阐述了各种反应条件诸如温度、压力等对咪唑啉系列缓蚀剂的合成反应的影响。同时 ,也对国内咪唑啉类系列化合物合成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乙二醛的新合成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春生  岳可芬  李东升  顾焕 《化学试剂》2002,24(6):352-352,377
以草酸为原料,经2,2‘-二咪唑啉被(Na C2H5OH)还原,然后再水解得乙二醛。  相似文献   

18.
粉煤灰沸石合成机理、方法及改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阳 《贵州化工》2011,36(3):6-9,18
首先根据人工合成沸石的空间结构,分析了粉煤灰沸石离子交换性和吸附分离性特性;对粉煤灰合成沸石的合成机理--液相转变机理进行了分析;对水热合成法、碱处理法、盐热法、混碱气相合成法等粉煤灰合成沸石工艺进行了综述,并归纳总结了粉煤灰组成、液固比、碱的种类和浓度、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沸石合成的影响;最后,对粉煤灰合成沸石...  相似文献   

19.
介绍杂环芳纶Tverlon、SVM、Armos、Rusar和广东彩艳芳纶Ⅲ的一种共聚杂环单体一苯并单咪唑二胺的结构、性质及其合戍路线,并简要讨论其结构和性质对杂环芳纶聚合、戍纤过程和结构性能的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杂环芳纶及其杂环单体(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杂环芳纶Tverlon、SVM、Armos、Rusar和广东彩艳芳纶Ⅲ的一种共聚杂环单体-苯并单咪唑二胺的结构、性质及其合成路线,并简要讨论其结构和性质对杂环芳纶聚合、成纤过程和结构性能的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