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2.
3.
4.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乙酸酐为反应试剂,NaCl为反应介质,采用超高压辅助制备醋酸酯淀粉,利用光学显微、X-射线衍射、快速黏度分析技术对醋酸酯淀粉结构性质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颗粒态醋酸酯淀粉结晶类型与原淀粉相同,当处理压力为600 MPa时淀粉糊化,颗粒结构被破坏,A型结晶向V型结晶转换,但糊化并不利于醋酸酯淀粉取代度的增加。适量NaCl的添加有利于超高压处理时淀粉颗粒态的维持,因而有效提高了醋酸酯淀粉的取代度。当NaCl溶液浓度为1.0%、乙酸酐添加量为2.0%、压力为400MPa时,所制备的醋酸酯淀粉取代度达到最大值(0.090),且表现出较高的峰值黏度(400.00cP)。 相似文献
5.
6.
7.
8.
醋酸酯淀粉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醋酸酯淀粉制备和机理。产品指标,测试方法和应用,经乙酰化作用后醋酸酯淀粉糊化浓度显著降低,可满足食品方便和快速的要求,另一个特点是凝胶程度下降,可应用于糊状食品。该变性淀粉除在食品中应用外,还用于纺织和造纸行业。 相似文献
10.
纺织浆纱用复合变性醋酸酯淀粉的制备及性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醋酯淀粉的粘度及其热稳定性研究发现,单独酯化得到的醋酸酯小麦淀粉,粘度都较大,粘度热稳定性差,不适合作为纺织浆料使用。但将淀粉经酸解、交联预处理后,再进行醋酸酯化反应,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淀粉的粘度,并可大大提高淀粉粘度的热稳定性,可有效地解决醋酸酯淀粉在纺织浆纱避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选取乙酸酐和辛烯基琥珀酸酐对其进行双重酯化改性,以取代度为衡量标准,确定了蜡质玉米双重酯化淀粉的制备顺序是先进行乙酸酐的乙酰化再进行辛烯基琥珀酸酐的酯化,得到产物乙酰化辛烯基琥珀酸蜡质玉米淀粉酯。按照确定好的酯化顺序,以实验室自制取代度为0.0768的乙酰化淀粉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湿法工艺制备乙酰化辛烯基琥珀酸蜡质玉米淀粉酯,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在辛烯基琥珀酸酐加入量为3%的情况下,淀粉乳初始浓度30%,反应体系pH8.5,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4h。采用最佳工艺条件所得产品辛烯基琥珀酸酐酯化取代度为0.0197,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对乙酰化辛烯基琥珀酸蜡质玉米淀粉酯的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并对产品的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透明度、表观黏度等性质做了测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14.
国产蜡质玉米淀粉糊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测定国产蜡质玉米淀粉糊的基本性质。结果为,直链淀粉含量为4.95%,其溶解度略低于相同温度下鲜木薯淀粉的溶解度,与普通玉米淀粉差异不大,膨胀性较好;糊的抗凝沉、冻融稳定性比鲜木薯淀粉好,较普通玉米淀粉优越,品质比国外样品稍差;利用质构仪测定淀粉糊丝的长度,得到蜡质玉米淀粉糊丝长18.8mm;糊的Brabender粘度曲线变化与鲜木薯淀粉相似,粘度比玉米淀粉高,冷糊稳定性较好:蔗糖、食盐、硼砂对糊有增稠的作用;在中等酸性条件下,糊粘度大幅度降低,弱碱性条件下糊粘度略有增加;少量的明矾使糊粘度下降很多;单甘酯对糊粘度性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次氯酸钠为氧化剂、醋酸酐为乙酰化试剂,采用湿法工艺制备交联氧化乙酰化复合变性淀粉,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及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其淀粉颗粒的形貌及结构。结果显示:复合变性处理后的淀粉白度升高至97.2,糊透光率升高至71.0%,耐酸及抗剪切性能也有所改善。扫描电镜图表现了淀粉颗粒形貌的变化,红外光谱图中展现的各基团的特征吸收峰表明其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蜡质玉米淀粉采用复合变性的处理手段,有益于增强其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普通玉米和糯玉米种子为材料,进行不同发芽时间处理,分析发芽对其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未发芽处理)相比,两种类型玉米发芽后淀粉溶解度和淀粉糊透光率增大,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蓝值、碘结合力和膨润力减小,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普通玉米发芽36 h时淀粉胶凝化和回生参数最高;发芽后糯玉米淀粉的胶凝化温度降低,胶凝化焓值、回生焓值和回生值随发芽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在发芽48 h时最高。发芽提高了两种类型玉米淀粉的结晶度,普通玉米淀粉结晶度和尖峰强度在发芽60 h时最高,糯玉米在48 h最高。因此,发芽可以作为改变淀粉理化特性的手段,为玉米的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高碘酸钠为氧化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双醛淀粉制备的最优工艺条件:高碘酸钠与淀粉物质的量之比1.1:1,反应pH3.0,温度30℃,反应时间2h,淀粉乳浓度8%,得到的双醛淀粉中醛基含量为87.36%。偏光显微镜图片显示,样品醛基含量越高,偏光十字越少;通过红外图谱的表征,发现在波长为1729cm-1处出现明显的吸收峰,说明反应产物中有醛基存在;布拉班德粘度曲线表明,双醛淀粉的起糊温度比原淀粉高,峰值粘度随氧化度的升高而降低;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强峰吸收随着醛基含量的升高而消失,说明淀粉的结晶结构被破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酯化蜡质玉米淀粉和预糊化酯化蜡质玉米淀粉对糯米粉团冷冻特性的影响。方法测定酯化蜡质玉米淀粉与预糊化酯化蜡质玉米淀粉的冻融稳定性;分别往糯米粉中添加1%、2%、3%、4%(m:m)4个比例的酯化蜡质玉米淀粉和预糊化酯化蜡质玉米淀粉制作速冻糯米粉团,检测速冻糯米粉团的失水率、裂口率、煮熟时间、糊汤率、感官评价等指标。结果预糊化酯化蜡质玉米淀粉与酯化蜡质玉米淀粉均具有良好的冻融稳定性,能有效降低速冻糯米粉团的失水率和裂口率,同时改善速冻糯米粉团的蒸煮和食味品质;预糊化酯化蜡质玉米淀粉在改善糯米粉团冷冻特性斱面效果更优,但两者差距不大,当预糊化酯化蜡质玉米淀粉的添加量为1%时,速冻糯米粉团的失水率为11.8%,裂口率为22.5%,煮熟时间为229 s,吸光度为0.823,感官及外观评分分别为79.3分、23.1分。结论添加1%预糊化酯化蜡质玉米淀粉制成的糯米粉团冷冻特性最好。 相似文献
19.
20.
Hyeon Jeong Yoo Ha Ram Kim Seung Jun Choi Cheon‐Seok Park Tae Wha Mo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2018,53(3):557-563
Amylosucrase (AS) modification of starch increases the slowly digestible (SDS) and resistant starch (RS) fractions. Howeve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each fraction of AS‐modified starch have not been determined yet. Therefore, this study isolated SDS and/or RS from AS‐modified waxy corn starches and investigated their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amount of SDS+RS and RS ha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proportion of the medium length (13–24 of degree of polymerisation) branched chains of amylopectin. The relative crystallinity increased in the order of AS‐modified starch < SDS+RS < RS, while maintaining the B‐type crystalline structure. The thermal transition temperature ranges of the isolated fractions were also higher than those of undigested starches. The medium branched chains of amylopectin were presumably the clincher for the SDS and/or RS formation in AS‐modified starches. The principal causes of SDS and RS formation were the chain length elongation and the subsequent retrogradation‐like proces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