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析了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检测技术的光学和数学原理,剖析了渥拉斯顿棱镜的构造,推导出了剪切散 斑条纹图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适于现场使用的便携式剪切散斑检测系统,编制了检测软件,对蜂窝 结构复合材料进行了大量检测实验,分析了加载量和条纹级数的关系,最终,取得了满意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CCD(Charge-Coupled Device)光学传感器采集电子剪切散斑干涉图像特征由于散斑指数高、峰值信噪比低,导致剪切散斑图质量差、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电子剪切散斑3CCD传感图像特征去噪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分析了电子剪切散斑技术在三维物体表面变形检测中产生问题的原因,采用3CCD图像传感器替代单CCD图像传感器,引入同态滤波降噪处理图像,设计一种相位干涉技术,结合Canny检测算法,实现电子剪切散斑去噪优化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应用3CCD传感器结合去噪技术的电子剪切散斑智能检测方法,图像散斑指数更低、峰值信噪比更高、检测时间更短,分别为0.023 4、19.5 dB、16.2 ms,并且三维物体表面变形测量误差在0.09 mm内,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图像质量,从而提高了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空间相移剪切散斑干涉技术具有全场、非接触、高灵敏度等特点,是动态无损检测的关键技术。针对瞬态剪切散斑干涉获得的高噪声相位条纹图中噪声强度大、条纹复杂等情况,常规粒子群优化算法在高噪声相位图像的去噪处理中存在处理不完整、无法较好保持条纹细节等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优化粒子群算法的剪切散斑相位图去噪方法。该方法在常规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础上,改进了传统线性惯性权值调整方法,提出非线性权值分配方法,同时通过调整聚集度系数提高了算法局部搜索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保护条纹的边缘纹理和相位信息,与常规粒子群优化算法相比速度提高了15%,相位奇异点数减少了21.3%,与其他现有方法相比,所提出的算法的去噪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徐驰  王喜顺  陈育彬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36):285-286,244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剪切电子散斑干涉检测轮胎缺陷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主要介绍了快速均值滤波法在去处散斑图像噪声中的应用。将此法运用于轮胎缺陷散斑干涉图的后续处理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研究表明,该技术在利用剪切电子散斑检测轮胎缺陷中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软件》2018,(3):86-89
图像的降噪是是各种图像信息提取和特征识别的前提。真实的电子散斑干涉条纹图中含有大量的噪声,对后续图像的相位提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全变分(TV)的电子散斑干涉条纹图降噪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小波分解,然后针对低频图像中含有原始图像绝大部分信息的特点,对小波分解后的图像进行TV降噪处理。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去除电子散斑干涉条纹图中的大量噪声,图像的峰值信噪比有明显的提高,提高了散斑图像的降噪效率。  相似文献   

6.
贴近度表达了传感器的模糊测量,对信息融合的精确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用一致可靠测度来描述传感器的模糊测量,提出基于粒子群优化的一致贴近度融合算法,该算法建立了多目标可靠测度的数据模型,并定义多只传感器问的贴近度,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客观地确定模型中各种权值,根据一致可靠测度给出最终的融合算法,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光测力学中,如何从单幅散斑干涉条纹图中高精度地自动提取方向信息是一项较困难的工作。为了可靠地提取单幅散斑干涉条纹图的中心线,提出了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该方法先通过平面拟合的方法来得到散斑干涉条纹图的条纹方向;然后在条纹方向上,利用条纹切面的倾斜度来提取散斑干涉条纹图的中心线。实验表明,此方法可靠、实现简单,对高噪声的散斑干涉条纹图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8.
基于格贴近度的模糊异常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文首先指出基于距离测度的入侵检测方法的不足,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格贴近度的旨在减少误报率和漏报率的模糊异常检测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模糊数学的模糊性度量理论,应用目前广泛使用的格贴近度工具评价网络连接过程中的异常度,从而确定入侵行为。最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能检测出未知的攻击,而且准确性及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数字散斑测量方法中,一般采用相减模式来产生数字散斑条纹图,它是进一步图像处理的信息载体,同时不可避免地附带有大量的乘性噪声。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在进一步图像处理前必须对其进行降噪,选择合适的滤波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去噪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噪声的概念提出的,简单有效,容易实现。实验结果亦表明该方法比部分中值滤波对散斑干涉条纹图像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牛顿环法的测量原理,利用牛顿环法对芯片翘曲度进行了测量。在钠光源照射下,利用CCD摄像机采集芯片和基准面之间的等厚干涉条纹。为快速、准确地计算条纹级数,提出了极值点提取法,该方法能够自动获取灰度曲线极值点的个数以及位置。由灰度曲线的极小值点个数得到暗条纹级数,从而获取芯片相对于基准面的翘曲程度,完成芯片的翘曲度测量。利用该方法对手机屏幕芯片的翘曲度进行了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投影散斑相关测量法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极值点提取法计算牛顿环条纹级数、实现芯片翘曲度测量的精度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知识的模型自动选择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超凡  冯旸赫 《计算机工程》2010,36(11):170-172
模型自动选择是决策支持系统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目前实用算法较少的现状,提出一种模型自动选择策略。基于知识框架描述模型,根据事实库和知识库提取相应规则生成推理树,结合经验和专业知识实现模型自动选择。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具有较高的命中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粗糙集的决策树构造算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针对ID3算法构造决策树复杂、分类效率不高问题,基于粗糙集理论提出一种决策树构造算法。该算法采用加权分类粗糙度作为节点选择属性的启发函数,与信息增益相比,能全面地刻画属性分类的综合贡献能力,并且计算简单。为消除噪声对选择属性和生成叶节点的影响,利用变精度粗糙集模型对该算法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构造的决策树在规模与分类效率上均优于ID3算法。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a new algorithm for generating more-randomized keys for symmetrical cipher one-time pad (OTP) according to the linear congruential (LCG) method based on the idea of genetic algorithm is proposed. The method, genetic-based random key generator, is proposed for generating keys for the OTP method with a high degree of key randomness; this adds more strength to the OTP method against breaking this cryptosystem. This algorithm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Initially, the first population is being generated by LCG method, and then, genetic operators for generating the next populations are being used. Generating random keys with the presented method requires seven-parameter key that increases the security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ransceivers.  相似文献   

14.
试题库中自动组卷的算法及试卷测评策略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组卷和试卷测评是网络考试系统的核心内容,为此,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难度级别的分割递归算法和状态链表的随机抽题算法,实现了快速组卷过程.基于该组卷方式,介绍了试卷的4个主要评测指标.最后给出了具体实例加以论证.该算法已经成功应用于实际网络考试系统中.  相似文献   

15.
变精度粗糙集模型在决策树构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ID3算法构造决策树复杂、分类效率不高等问题,本文基于变精度粗糙集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决策树构造算法。该算法采用加权分类粗糙度作为节点选择属性的启发函数,与信息增益相比,该标准更能够全面地刻画属性分类的综合贡献能力,计算简单,并且可以消除噪声数据对选择属性和生成叶节点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本算法构造的决策树在规模与分类效率上均优于ID3算法。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的人工免疫系统检测规则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检测器集的生成效率,在讨论人工免疫系统负选择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检测规则,即:编辑距离规则.在这种规则中,对于一个随机生成的字符串和Self集中的字符串,采用编辑距离度量它们之间的相似性.随后,利用这种检测规则给出一种新的检测器集生成算法,它要求利用Trie数据结构组织和存储Self集.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了使用该种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组卷和试卷测评是网络考试系统的核心内容,为此,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难度级别的多约束组题算法,实现了快速组卷过程。基于该组卷方式,介绍了试卷的3个主要评测指标。该算法已经成功应用于实际网络考试系统中。  相似文献   

18.
模糊聚类在中文文本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基于等价关系的模糊聚类技术应用于中文文本分类,提出了基于模糊聚类的中文文本分类算法ATCFC。该算法利用基于二级字索引的正向最大匹配算法对文本分词,建立模糊特征向量空间模型,使用贴近度法刻划文本间的相似度。利用算法ATCFC对文本集合进行动态聚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算法ATCFC对于中文文本分类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In item promotion applications, there is a strong need for tools that can help to unlock the hidden profit within each individual customer’s transaction history. Discovering association patterns based on the data mining technique is helpful for this purpose. However, the conventional association mining approach, while generating “strong” association rules, cannot detect potential profit-building opportunities that can be exposed by “soft” association rules, which recommend items with looser but significant enough associations.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mining method that automatically detects hidden profit-building opportunities through discovering soft associations among items from historical transactions. Specifically, this paper proposes a relaxation method of association mining with a new support measurement, called soft support, that can be used for mining soft association patterns expressed with the “most” fuzzy quantifier. In addition, a novel measure for validating the soft-associated rules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estimated possibility of a conditioned quantified fuzzy event. The new measure is shown to be effective by comparison with several existing measures. A new association mining algorithm based on modification of the FT-Tree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accommodate this new support measure. Finally, the mining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several data sets to investigate its effectiveness in finding soft patterns and content recommendation.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在线考试系统的广泛应用,组卷算法决定了自动组卷的性能。为提高组卷成功率,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组卷模型,根据总分、题型、难度、区分度等要求建立多目标、多约束条件的数学模型。采用ASP.NET编程实现,并进行编码、选择、交叉、变异等操作,使遗传算法能满足自动组卷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