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每逢中秋,清风明月,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同时,一盒盒寄托着人们美好祝福的月饼更是走亲访友的必备礼品。早在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记》就有此记叙:“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悠久的历史使得月饼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个中国人传统的团圆节里,人们以制月饼、尝月饼、玩月饼、写月饼为节俗内容,拜谢月神、庆祝丰收、怀旧思乡、祈望团圆。清代祁启萼有一首《月饼》诗云:“中秋节物未为低,火烧罗  相似文献   

2.
酒杯趣话     
酒杯的历史与酒文化一样的悠久。早在《礼记》中,就有“杯圈”的记载。不过,它是“杯、盘、盎、盆、盏”的总称。至于“酒杯”一词,大约出现在汉代以后。在汉以前,酒杯多被称为“尊樽”。《礼少仪》中说:“尊壶者面其鼻。”是指酒尊在摆放时,尊鼻应指向身份尊贵的人。例如在国宴上,尊鼻应朝着国君摆放,但在两国王相会时,尊鼻则只能指向屋子两楹之间,而不能专指某一国君了。上古的酒尊多是角制,所以那时酒尊的名称都带有“角”旁,如“觥”、“觞”、“觯”等。后来的酒尊则多用青铜铸造,但仍有保持角尊遗制的。直到近世仍有…  相似文献   

3.
鸡冠花趣话     
“秋光及物眼犹迷,着叶婆娑拟碧鸡。精彩十分佯欲动,五更只欠一声啼。”这是宋代诗人赵企对鸡冠花惟妙惟肖的写照。 美丽的观赏植物 鸡冠花,又名鸡冠苋,本是原产于印度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品种随着人们的栽培、优选,变化甚多。株型高矮不一,高大者1米有余,矮型的高约10厘米上下。花型更是  相似文献   

4.
菜名趣话     
正世界上,也许数咱中国人最善吃、最会吃。不必说民以食为天的古训,也不必说中国人的问候常常是吃过了吗,更不必说应酬交往始终围绕的常常是吃,单看中国人的菜名,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足以让食客在品尝时浮想联翩,叹为观止。先说数字打头的菜名,我知道的就有:又有篱嚣鬻鱼,一品豆腐,二度梅开,三鲜鱼饺,四喜丸子,五味果羹,六福糕点,七星脆豆,八宝烤鸭,九转肥肠,十味杂烩。  相似文献   

5.
食粥趣话     
粥,又名糜,早在我国《周书》中就有记载:“黄帝始便烹谷为粥”。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因为粥在中国,时不论古今,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贵贱,年不分老幼,人人都爱喝粥,并  相似文献   

6.
汤圆趣话     
农历正月十五吃汤圆,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元宵节的重要习俗。汤圆,又名元宵,历史悠久。人们在元宵佳节品味汤圆时,若了解一点有关汤圆的趣闻,则更添韵味: 春秋末期,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  相似文献   

7.
花生趣话     
花生的发源地在南美、在非洲、还是在中国,其说法不一。后来因为在南美发现现存的一种类似花生的植物与目前栽培的花生极其相似,所以在学术研究方面就支持了花生的发源地在南美的学说。迄今,花生栽培技术传播到全世界。  相似文献   

8.
干锅趣话     
罗春 《四川烹饪》2007,(11):12-13
香辣基围虾鲜活的基围虾炸制后,同辣椒、泡椒等香料放一起焖制。麻辣鲜香,回味甜爽。民谣曰:我自海里生,却在锅中烹。老饕知我味,壳酥亦可吞。  相似文献   

9.
趣话酒令     
与声嘶力竭的划拳相比,酒令显然要高雅得多。饮酒时行酒令,曾被人称为“文字饮”,韩愈就曾有诗写道:“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知醉红裙。”意思是说,长安的那帮大款们,虽可山猛海鲜做豪餐壮饮,虽有“三陪女”相伴貌似风流却不会酒令,不懂“文字饮”,岂不可悲?此言  相似文献   

10.
橄榄石趣话     
紫町 《中国宝石》2003,12(3):201-201
清澄、亮丽的橄榄石,自古以来便深受全世界年轻女性的欢迎.她与海蓝宝石一样,在欧洲也是晚会的宠儿,烛火灯光下,随着翩翩起舞的身影,熠熠闪耀,因此而得美名:"夜间绿宝石".  相似文献   

11.
趣话海马     
在广东、福建和广西北部湾等沿海地区,生活着一种海生小动物,它的头部有点似马头,体侧扁,披环状骨板,一环一环地排列起来,活像古代骑士的盔甲;尾部细长,能弯曲,似小蛇;游动时,头部向上,和躯干成直角,昂首挺进,呈“踩水”姿态,酷似驰骋在大草原上的骏马,故得名“海马”。  相似文献   

12.
吃茶趣话     
小平 《饮食科学》2013,(12):40-40
《老学庵笔记》里写到一则民歌:“小娘子,叶底花,无事出来吃盏茶。”说的是当时湘西一带,还没能找上意中人的青年男子大胆追求爱情。其中的情感率真而不放肆,热烈而不张狂,急切而不冲动,微妙浪漫之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相似文献   

13.
仙人掌趣话     
仙人掌的果实被墨西哥人誉为“仙桃”。在拉丁美洲国家还广泛流传着一首情歌:“我一定要吃那仙人掌果,尽管它要刺痛我的手。” 这些说道,不但饶有韵味,而且透露了有关仙人掌原产地的信息。 仙人掌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的干旱沙漠地区,后来逐渐传开,在美、欧、亚、非洲的许多国家均有人工种植,现在全世界约有110个国家种植,品种达2000余种,墨  相似文献   

14.
蛋糕趣话     
倍轻 《美食》2009,(7):64-64
蛋糕,最早起源于中东地区。据考古发现,在古埃及法老拉萨母斯二世的墓中有一组浮雕像,它显示了古埃及蛋糕作坊中的劳动情景和蛋糕的各种形状,那时候人们制作蛋糕较为原始,以热石头为“烤箱”,仅用粗面粉、蜂蜜和水果为原料。自从穆斯林向西班牙和欧洲其他地区扩张,以及欧洲东征和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蛋糕首先传入意大利,而后又传到法国、英国。1699年,法国的糕点师在配方中加入了鸡蛋,为制作今日的蛋糕跨进一大步。到了十九世纪,蛋糕制作技术不断提高,特别是德国和美国,运用了发酵粉和化学发酵法,为蛋糕的加工技术臻于完美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辣椒趣话     
辣椒,又名番椒、榛椒、辣子,古称辣茄,原产于印度东南部马拉巴尔的森林里。首先栽培它的是南美洲热带地区的印第安人,16世纪传入我国,现己遍及全国。辣椒的种类不下400余种。我国的著名品种有湖南的醴陵辣椒、嘉禾辣椒;四川的指天椒;河北的鸡泽辣椒;山西的代县辣椒等。其中,醴陵的玻璃辣椒还是名贵的出口土特产。  相似文献   

16.
喝汤趣话     
张畅 《烹调知识》2000,(6):22-22
汤的历史悠久,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就知道食用菜汤了。根据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文物表明,约在公元前8,000年到7,000年间,近东地区的人就会将所栽培出来的谷物放在粗陶器中煮成汤喝。国外历史学家们在考古研究中发现,人类曾经制作了一种蔬菜鹿肉浓汤,装在皮水袋中,喝前向里投入烫石子加热。这个奇特的喝汤方法在美洲印第安人中也曾长期存在过。  相似文献   

17.
功夫茶趣话     
徐正唯 《美食》2005,(1):41-42
功夫茶烹治的方法。最初源于唐代陆羽《茶经》,只不过使用的器具更为精致。清代,烹治功夫茶以福建的汀、漳、泉三府,广东的潮州府最为讲究,使用器具也最精绝。  相似文献   

18.
油条趣话     
油条,是将面粉发酵后,加少许食盐及明矾,放油锅内炸制而成,其色泽金黄油润,吃起来外脆内软,香味留口,很为国人所喜。  相似文献   

19.
豆豉趣话     
杨荣宇 《美食》2006,(4):29-30
豆豉,是用黄豆或黑豆经过蒸煮发酵而成的颗粒状调料,大概起始于秦末汉初。秦代以前并没有豆豉的记载,司马迁的《史记》以及后来的《汉书》中才出现豆豉之名,当时还有不少商贾因卖豆豉而成巨富。比如《史记.货殖列传》里就写有:“蘖盐豉千合,比千乘之家。”又如在《汉书。货食志》里面也记录有“长安豉樊少翁,王孙大卿为天下高訾。”这里的“訾”即为资,高訾就是有很多财产,由此可见那时做豆豉生意最能挣钱。  相似文献   

20.
琥珀趣话     
匡奕文 《中国宝石》1996,5(4):29-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