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天祥  梁世标 《炼铁》2001,20(5):36-37
1 引言 韶钢炼铁厂2号高炉建于1970年,炉容255m~3,设有3座典型的传统内燃式热风炉。这种形式的热风炉有以下缺点:一是寿命短,平均寿命4年左右,最短寿命3年;二是风温低,在1000℃以下。其主要原因是热风炉炉顶有不同程度的膨胀变形,喷涂层脱落,大墙  相似文献   

2.
对韶钢3 200 m3高炉开停炉进行总结。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开炉配料装料方案,以及精准把控后续料炉料结构和变料时机,使高炉气流稳定得到了保障;同时保证炉缸热量充足的同时,快速富氧喷煤,实现了高炉快速达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韶钢6号高炉借鉴国外配料单经验,高炉添加废钢能够有效改善炉内气流模型。通过调整废钢的粒度大小,调节料床的气孔率,提高透气性,从而提高高炉生产率及降低燃料比。  相似文献   

4.
5.
对韶钢1号高炉热风炉大修改造进行了总结分析.通过吸取国内外热风炉的先进技术进行合理改造:采用高效能陶瓷燃烧器、Ds旋流格子砖、烟气均匀配气装置、冷风均匀配气装置等技术,改造后在单烧高炉煤气的情况下,送风平均风温大于1100℃.  相似文献   

6.
梁世标 《炼铁》1997,16(6):10-13
韶钢1号高炉(第二代)从1987年9月开炉到1997年1月停炉,连续生产了9年零4个月,单位炉容产铁6167.8t/m^3,达到了冶金部制定的长寿标准,该高炉主要的长寿措施是改善入炉料质量,加强高炉操作,稳定炉况、预防结瘤,加强炉役后期的操作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对韶钢6号高炉(1 050 m~3)采用的新技术进行阐述.串罐无料钟炉顶,增设称重装置;采用全冷却壁炉衬结构,高热负荷区采用铸钢冷却壁;炉底炉缸采用陶瓷垫与碳砖相结合的复合结构;出铁场平台平坦化,2个出铁口,单矩型出铁场结构,设置摆动流槽;2号铁口炉渣采取小冲渣方式处理;净环水系统高效改造;热风炉技术提升等使高炉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6号高炉投产以来的实践表明,采用的新技术发挥了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天华  康波  师瑞红 《炼铁》2004,23(1):51-52
对韶钢4号高炉的2号风机转子、增速箱、原动力系统等进行了改造,风机改造后风量达到75000m^3/h,风压达到0.18MPa,基本上满足了高炉的供风要求,为韶钢高炉稳产、高产、降成本、增效益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韶钢新1号高炉(305m~3)已于1987年9月7日出铁,最近广东省组织了竣工验收。该高炉槽下与上料系统采用WAC—Ⅱ工业控制机进行自动控制,并有称重补偿、水分补偿等功能。炉顶装置及热风炉阀门、泥炮均为液压驱动,主卷扬马达采用可控硅调速。热风炉为改进内燃式,设支管与主管波纹膨胀器,还在烟道上并联了可再生热管  相似文献   

10.
依据停炉方案,采用炉顶打水和通氮气的方法,成功将韶钢6号高炉料线降到风口区,并在降料线过程中回收了煤气,实现了安全、顺利、环保停炉。  相似文献   

11.
韶钢1号高炉针对炉前开口机钻铁口时钻头易发红和脱落造成铁口漏铁的异常情况,通过反复实践摸索增加了雾化装置.技术改造后效果明显,减少了钻头氧管和钻杆的损耗,降低了炉前工的劳动强度,有效减少了铁口漏铁异常率,促进了高炉的顺行和稳定.  相似文献   

12.
2004年,韶钢3号高炉通过抓精料、抓管理、提高喷煤量和低硅铁冶炼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其中有两个月高炉利用系数突破4.0 t/(m3.d),焦比380 kg/t,煤比144 kg/t。  相似文献   

13.
10月16日,中冶赛迪总承包建设的韶钢8号高炉竣工投产仪式举行。韶钢集团公司、中冶赛迪、中冶实久领导及各参建单位领导出席仪式并剪彩。  相似文献   

14.
韶钢7号高炉在炉温控制、优化休风复风操作、最大限度杜绝漏水入炉、改善炉前操作等方面取得较大进步,改变了风口小套大量烧损和炉缸侧壁温度频繁升高的被动局面,高炉生产进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16.
韶钢3号高炉第四代炉龄于2011年3月30大修投产以来,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高炉富氧喷煤操作技术,在外部原燃料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下,不断提高炉内操作技术,优化高炉操作制度,根据冶炼强度合理调节富氧喷煤,加强喷煤系统管理和炉外出铁管理,杜绝工艺事故,实现全年平均喷煤比151kg/t,创造了韶钢喷煤比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17.
《炼铁》2014,(1)
对韶钢8号高炉铁口喷溅的原因与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通过采取风口中套、铁口压浆,减少小套漏水入炉,改善炮泥质量,降低入炉风压,活跃炉缸等措施,喷溅逐步消去。  相似文献   

18.
伍世辉  陈国忠  柏德春 《炼铁》2005,24(1):42-43
通过改进高炉操作技术,提高原燃料质量,加强操作管理,韶钢6号高炉喷煤比达到172kg/t,焦比降到360kg/t,利用系数达到2.932。  相似文献   

19.
20.
高压操作是强化高炉冶炼的一项重要措施 ,利于高炉炉况稳定顺行 ,提高煤气利用率 .韶钢 4号高炉生产实践表明炉顶压力每提高 1 0Kpa ,可增产 3.41 2 % ,降低焦比 1 .38%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