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分析湖北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归纳总结取得的主要成效,深入解析发展差距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湖北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发挥中心城市的资源优势,扶持经济强县建设先露头角;强力推进工业兴县战略,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龙头,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力做强做大特色产业,推进产业集群规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放手发展民营经济.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上海郊区新城的现状与中心城不相匹配的差距,指出五个新城建设是落实经济“双循环战略”的重要举措。松江新城作为“十五计划”期间的试点,具有“先发效应”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通过总结松江经验,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模式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用规划引领发展是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加快产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就业转移;加快耕地向家庭农场集中、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协调三大产业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模式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出台,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了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毋庸置疑,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必然产生巨大的资金需求,离不开金融的支撑。本文立足城镇化的视角,深入分析当前金融支持城镇化  相似文献   

4.
选取2003—2012年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除2008年和2009年,其他年份我国旅游业水平呈逐渐提高的趋势。对旅游业推进城镇化进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旅游业发展水平每提高1个点,就推动城镇化进程提高0.04;对城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化进程每提高1个点,就促进旅游业发展水平提升23。旅游业的发展推进了城镇化进程,城镇化为旅游业发展开拓了空间,二者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5.
从三个不同层面揭示了三峡工程建设与乌江流域发展的相互关系.论述了乌江流域与三峡库区城镇协调发展的必要性,提出了协调发展的策略重点,即:以推进乌江流域梯级开发为龙头,加速乌江流域城镇化进程;建构合理的乌江流域城镇体系空间格局,实现城镇发展的区域协调.文章对乌江流域与三峡库区城镇体系的空间形态协调关系作出了具体设想,并以此文为契机,建议广泛开展流域城镇化与城镇体系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对"四化"同步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研究依据1995年—2015年河南省"四化"各指标数据,基于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分析了河南省信息化对"四化"同步发展的动态推动方向和推动力度。河南省实证结果表明:滞后一期的信息化能够提升当期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对水平,拖累了当期农业现代化水平;长期来看,信息化都能有效提升"四化"的水平,其对城镇化对贡献度最高,接近40%,对自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贡献度稳定在20%;短期内,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正向推动贡献比例最高,对城镇化对正向推动增长速度最快,但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方向为负。因此,短期内,河南省应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工业产业结构升级为主,然后应加大城镇信息化建设力度,以创建智慧城市;而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导向。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保定市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动态演变协调关系,采用信息熵方法分析二者的演变特征及变化关系,并构建二者之间的灰色关联度模型及耦合度模型,揭示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保定市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性较好,其熵值变化趋势相同,二者基本满足同步变化特征;农业用水持续并大量向工业、生活用水转变,第一产业大量向第二...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以及我国发展的现状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运用协同学理论,分地区进行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协调水平较高,中部地区居于中上水平,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协调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新时期我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从目前陕西省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等多个视角系统分析了"两化融合"的内在动因,指出两化融合是陕西省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工业竞争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和制造业服务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推进两化融合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总结中部地区三次产业总体概况后,可以看到中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协调度不够,产业升级速度缓慢,产业结构偏离度大等。中部地区经济外向性不足、资金供给不足、技术进步缓慢以及消费结构不合理等成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制约因素;只有抓住中部崛起战略机遇,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中部各省区横向合作与联系,培养中心增长极,才能促进中部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分析河南省许昌市的产业结构现状和特征,提出要深化改革,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发展主导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优质农业,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支持等改善此区域产业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中国再次走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关口。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报告还提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这意味着,产业调整可能会成为未来结构调整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城镇化综合评价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指标法是国内通行的评价城镇化进程和水平的方法.城镇化发展不仅表现在人口数量积聚,还表现在经济结构的优化、城市的建设、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城乡协调水平等多方面.城镇化不是一个指标能反映的,我国和湖南省城镇化的特点也要求改变单一数量评价方法.笔者通过建立指标体系的复合方法,对湖南省城镇化水平和进程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对未来17年的城镇化发展趋势进行了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江西"三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意义,详细分析了江西"三化同步"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工业化对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带动力不强,城镇化过程中对农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弱,投资结构中"三农"支持力度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并有进一步扩大趋势和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加剧了实现"三化同步"的难度。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推进江西"三化同步"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长效机制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5.
从三个不同层面揭示了三峡工程建设与乌江流域发展的相互关系。论述了乌江流域与三峡库区城镇协调发展的必要性,提出了协调发展的策略重点,即:以推进乌江流域梯级开发为龙头,加速乌江流域城镇化进程;建构合理的乌江流域城镇体系空间格局,实现城镇发展的区域协调。文章对乌江流域与三峡库区城镇体系的空间形态协调关系作出了具体设想,并以此文为契机,建议广泛开展流域城镇化与城镇体系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土地资源约束日益增大,而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又与土地利用结构密切相关,因此,推动土地结构的合理有效利用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按城镇化率大小选取全国26个典型城市进行建设用地利用结构效率对比研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研究对象2007—201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并以天津市为例重点分析,发现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调整各类建设用地间投入组合,优化资源配置是必然趋势;通过合理优化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可以有效避免土地浪费,促进经济增长,并带动城镇化的发展;对于天津市而言,应尽量减少公共设施、工业、仓储用地面积以实现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是我国各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城市化通过多种机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又会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定量分析了娄底撤地建市以来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提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优化小城镇的综合配套设施,加快小城镇的城镇化水平,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小城镇的综合发展水平,具有基础性作用.以河北省涿州市11个乡镇为研究样本,对小城镇的配套设施水平变量与城镇化水平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深入剖析了各种配套设施对于城镇化进程的贡献与作用,从优化小城镇综合配套设施的角度,为小城镇,特别是靠近大城市的小城镇的发展路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传统发展模式下,资源的逐步耗竭约束城镇发展,粗放的资源使用模式影响城镇发展质量,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城镇化发展不可持续,资源环境问题制约着城镇化发展质量提高。通过分析城镇化和资源环境内在依存关系,提出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建议通过加大城镇生态文明建设、推广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城镇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和推进城镇工业资源节约等几条路径,减少城镇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和环境的破坏,实现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今年,国家出台《"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指导性文件,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优化军工产业结构、促进军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好机遇,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