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通过人口总迁移量的时间分析、迁移与经济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及对经济衰退期各区域净迁移人口转变的研究,阐述了人口迁移与服务业经济、经济衰退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3)
毋庸置疑,作为世界领土第四的国家,中国跨越了很多的自然区,和不同的气候带,因此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区域自然要素禀赋,风土人情甚至语言全部不同,因而会不可避免的造成区域经济差异。  相似文献   

3.
杨辉 《中华民居》2012,(10):16-17
世界上存在着一个永恒不变的代谢规律,那就是城市的更新、建筑的更新。如果没有更新,就意味着停滞与衰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先进文化和高新技术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大改变了地域社会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我们要想寻找一种既能满足于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又可以体现地区传统特色的地域景观,就需要将民族优秀的传统文脉继续发扬。本文主要研究了地域景观的差异性与地域的特色性。  相似文献   

4.
运用锡尔系数分解,对甘肃省1991年至2012年区域经济的空间差异及其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自1991年以来,甘肃省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在逐渐缩小,尤其在2000年以前呈急剧缩小趋势;陇中片区与河西片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片区。研究认为,甘肃省的区域经济差异不大,但是局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导致了甘肃省经济的不均衡发展,需要着力加强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4):90-95
近年来,由于人类过度排放温室气体而导致的全球气候问题所引发的自然灾害正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由于我国区域发展水平和增长方式迥异,导致碳排放不仅在总量上呈现增长,区域性的排放差异更为突出。在分别比较美国以及欧盟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地区碳减排机制之间的差异,并分析经济体内部碳减排机制出现差异的原因的基础上,选取我国山东、湖南、青海三省,分析在区域经济差异的条件下碳减排机制的差异及原因。通过比较分析,探究我国碳减排机制的不足,并且提出了差异化的区域碳减排策略。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4)
文化软实力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黑龙江省地域文化在经济领域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显,并逐渐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黑龙江省应充分运用自身特有的地域文化,积极采取以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形成具有黑龙江省特色的经济文化发展模式,促进黑龙江省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基于黑龙江省文化视角探讨黑龙江省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打造黑龙江省独具特色的"龙江文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旭  唐永琼  陈烈 《规划师》2008,24(7):96-101
我国城市绿地建设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反映在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地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这三项绿地指标上。以省为单位,依据这三项绿地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为城市绿化先进区、达标区、未达标区和缺乏区四类。我国城市绿地建设水平自东向西呈阶梯状由高到低变化,主要是受地形地貌、城市建设资金投入、发展理念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转移向城市地区的过程。一是人口的空间集聚;二是经济空间的集聚。前者表现出来就是城镇化水平提升,而后者则表明生产要素的集聚是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即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相关性。基于此,该文以湖北省为例,利用多元回归法证明GDP和城镇化水平高度相关。进而从区域经济差异的角度分析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湖北省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新思路:从"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产业推动"三个角度引导湖北省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5)
经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发展可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所以各地区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是存在差异的。所以世界各地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也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当然,这个规律在广西也是存在的。导致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因素有很多,有天然的本地条件,有经济基础,有政策的倾斜度等等,当然反过来这些都将是政府制定下一轮的政策的依据。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来,广西的经济也在跟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的后果就是各区域之间的差异也是在不断的变大的。但是总体而言经济还是比较落后的,这和广西的区域政策是不误关系的。差距可以产生动力,但是如果差距过大就会产生很严重的经济影响,所以各级政府还是要正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楼市多风雨,涨跌知多少。只要我们把楼市与房价、地域经济联系在一起,我想就可以把握市场,可以把握房价。中国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空间计量分析模型,就我国31省份城乡一体化程度进行测度,并对城乡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空间相关,城乡一体化发展速度较快的区域,其经济发展水平实现较快提升。区域经济增长和城乡一体化在相邻省份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和相关性。城乡人口融合、城乡基础设施融合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应实施有差别的城镇化政策,推动城乡产业、人口、基础设施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讨论社会主义体制与城乡人口迁移控制的逻辑关系。认为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城乡人口迁移的绝对控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下产权虚置的一个内生结果。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减少了国家的控制能力,但尚未发育出城乡人口自由迁移的环境,反而驱生了城市政府控制城市人口的必要,城乡人口迁移的控制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3.
在多学科视角梳理韧性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城市与区域语境下的韧性研究进展。文献分析结果显示国内相关研究形成了5个主要领域,韧性城市及其相应的规划策略、治理措施、评价方法等已经成为了目前国内城市与区域语境下韧性研究的新前沿。将国内城市与区域语境下的韧性研究划分为萌发阶段(2006—2012年)、成长阶段(2013—2016年)和繁荣阶段(2017—2019年);分别对三个阶段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学术事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研究的成果与不足,并对韧性研究的尺度、焦点、方法和应用等关键议题进行了解析;提出未来可以从城市与区域韧性的测度方法和模型的系统化、韧性演变的历史路径和空间分异、韧性与现有规划体制和法律体系的结合、基于韧性的管治网络与决策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的互联网发展类型与空间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明峰  宁越敏  胡萍 《城市规划》2007,31(10):16-22
在综合几个重要门户网站和专业杂志提供的数据的基础之上,建立了评价城市互联网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并对中国的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的互联网使用规模、发展水平和外向性程度进行了分析和归类。互联网的空间形态是复杂动力机制的结果,取决于城市特征和各种相关因素的综合作用。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差异,可能导致地区之间的空间极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中心镇镇区人口规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17个省的1663个中心镇的统计分析证明,中心镇镇区人口每增加一个统计级别,GDP增加1.5亿元,人口城镇化率增加5.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加500万元,人均收入增加400元,三产产值增加0.9亿元,人均建设用地减少10m2,贫困人口比重降低1个百分点;当中心镇人口规模超过1万人时,贫困人口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中心镇人口规模大于2万人时,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小城镇的集聚效应形成;中心镇规模越大,劳动力就业率越高,大于3万人时,外来人口比重增加极为明显;中心镇规模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如果以东部地区为1,中部为0.8,西部仅有0.58。  相似文献   

16.
依据"TICA报告",以5个案例城市就全国、省、地市和农户调查四个层次对西南地区中小城市的人口流动进行了分析.并以农户调查为主的结果,对西南地区有关城市化的户籍制度、政策取向、"小城镇大战略"等问题进行了反思.最后,总结了从调查分析中得出的几点启示,即①西南地区有两种城市化模式并存,②大中小城市面临的课题不同,③应适当给予中等城市更多的关注,④西部地区应警惕陷入"消费型"社会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以"五普"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多种方法,对2000-2005年间全国及分省统计公布的常住人口、城镇人口及人口城镇化水平进行校正和修补,进而分析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变动状况的省际差异。发现:(1)从数据校正和修补情况看,现有的统计数据可能存在总人口、常住人口偏大而城镇人口、人口城镇化率偏小的问题;(2)2000-2005年间,全国人口城镇化水平呈现加速增长态势,而年均提高幅度在1.3个百分点左右;城镇人口分布和人口城镇化率的总体格局基本未变,但部分城镇化水平低、经济基础较弱省区的城镇人口、人口城镇化水平出现超高速增长态势;人口城镇化水平的省际差异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差异主要体现在政策区域之间,其对总体差异的影响依然在加大;(3)人口城镇化率和人均GDP呈现对数关系,而且随时间推移,二者相关性逐年增强。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人口结构转变与城市化第二次转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既有的研究普遍认为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城市化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甚至于加速增长。然而这样的乐观估计仅仅是对过去城市化发展轨迹的简单的趋势外推,并不是建立在对客观现实深入观察的基础之上的。本文以二元城市化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城市化的二次转换模型。将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发展划分为第一次转型(计划向市场)和第二次转型(数量向质量);在认识第一次转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化发展的现实观察,认为城市化的第二次转型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及必要性。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二元经济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在中国正在发生转化,"剩余劳动力转折点"即将到来,从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压力行将缓和。因此,本文认为尽管未来一段时间局部省区的城市化水平仍然会保持快速提升,但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总体增长将会放缓;这个缓和期为中国城市化从重视数量提升转向城市化质量改善提供了时间机遇,但是实现城市化发展的第二次转型,还有赖于转变思维和转变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而区域经济更具有自然融合的经济的含义,界限比较模糊,往往是跨行政区的自然经济区,经济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经济发展的内在客观联系。本文从县域经济的成就与问题出发,分析县域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研究县域经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毛其智  龙瀛  吴康 《城市规划》2015,39(2):38-43
中国人口密度的时空演变是折射城镇化空间格局的最直接表征。本文利用乡镇和街道尺度的"五普"和"六普"人口资料,对2000-2010年中国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变化进行初步考察,并基于人口密度视角提出城镇化格局的识别指标,进而分析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格局的演变特征。研究旨在廓清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再分布的变化规律,深化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