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湘江 《流体机械》2000,28(2):54-56
提出了一种双效氨水吸收制冷流程。该流程由两个相对独立的溶液发生吸收过程组成,其低温流程的发生由高温流程吸收热加热,因此可大幅度地提高热力系数。可作为空调及其它工艺性热量转换的制冷或制热方法  相似文献   

2.
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方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申江  苏树强  杨国斌 《流体机械》2000,28(12):46-50
阐述了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研究的主要方向,分析对比了三效溴化锂吸收式的69种可能存在的循环方式,并分析推断出采用冷却水并联方式的逆串联TC三效循环是一种较有价值的三效循环。  相似文献   

3.
《流体机械》2016,(3):59-64
针对吸收式制冷机的传热传质过程,提出了一种通过振动来强化其过程的方法。搭建了相关的试验台,将一台吸收式制冷机组放置在一个电动振动台上,电动振动台的频率和振幅可调节,对吸收式制冷机组在振动情况下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探究振动对其传热传质的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串联式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热力计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申江  陈向东 《流体机械》1998,26(9):46-51
根据本文作者完成的溴化锂溶液热力性能计算机计算模块(应用范围0~220℃),对一种串联式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进行了热力计算分析,指出其热力性能系数(COP)比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高(30~40)%,其最高溶液温度高于200~220℃。  相似文献   

5.
基于将吸收器中溴化锂溶液的传热与传质过程相互分离的预冷却绝热吸收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建立预冷却绝热吸收过程的热力学模型,对溴化锂溶液采用预冷却双效并联循环进行吸收过程的热力计算,并与传统双效并联循环进行比较,分析了预冷却器特性参数对预冷却绝热吸收过程及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性能的影响及吸收器运行参数对预冷却绝热吸收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林贵  苏晓群 《流体机械》1996,24(11):55-57
研究了加入硝酸锂对溴化锂制冷和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管系统中有无回热器,在相同工作温度下,加入硝酸锂对系统的性能均会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能源使用的日益紧张,各类冷热电联供技术尤其是废热驱动型吸收式制冷机组的性能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针对废热驱动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性能特点,建立了该机组在小扰动条件下的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仿真程序。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冷却水进口温度和流量的变化对废热驱动型吸收式机组的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8.
根据现有汽车空调的制冷系统和发动机循环冷却水系统结构特点,并结合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性能,提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中的发生器由改造后的汽车发动机缸盖部分和冷却水系统部分共同组成,将溴化锂溶液充注在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空腔内,代替原来的冷却液,进而实现制冷效果。本文实现了用一个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系统代替现有汽车空调的制冷系统和发动机冷却水系统,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9.
详细阐述了低温热水复合能源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工作原理,并对低温热水复合能源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分析比较了吸收-喷射复合制冷循环系统和双效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在流程、热力性能、技术-经济性能等三方面的差异,指出了吸收-喷射复合制冷循环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的最佳发生温度及节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太阳能应用于溴化锂吸收式单效或双效制冷空调系统,对其性能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得到了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所需的适宜的太阳能热源温度,并对实际运行情况下的能耗进行了分析,为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吸收式制冷循环分析及吸收器性能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具体分析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几种新的吸收式制冷循环.并特别侧重于对吸收器性能改进的阐述,最后对吸收制冷的发展前景作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垂直管内TFE/NMP降膜吸收热质传递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艳丽  徐士鸣  张利嵩 《流体机械》2002,30(1):57-61,36
通过对垂直管内溶液降膜吸收过程特点的分析,建立了垂直管内TFE/NMP降膜吸收过程中热,质传递物理和数学模型,充分考虑了吸收液膜膜厚的变化,以及横向对流项对液膜内流,质传递和气液界面处热量流率及质量流率的影响。采用适当有限差分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得出温度,浓度分布及界面质量,热量流率等参数,通过对算例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到一些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4.
在对液体除湿空调热湿传递耦合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该特性的提高热质传递性能的方法,并建立了液体除湿空调系统和实验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逆流式填料塔,并在填料塔设置中间换热器,采用排风进行再生.实验采用氯化锂作为除湿剂,重点研究了再生传热传质过程,分析了各种进口参数以及中间加热器对再生传质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开缝翅片管换热器在析湿工况下空气侧热质比拟关系进行试验研究,分析翅片间距和入口相对湿度对空气侧热质比拟关系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翅片间距的增加,热质比拟关系值逐渐增大.当入口水温为12℃时,随着入口相对湿度的增加,热质比拟关系逐渐增加,而当入口水温为6℃时,入口相对湿度对热质比拟关系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试验得到的热质比拟关系值的范围为0.5~3.7,刘易斯关系式对于开缝翅片管换热器不适用.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开发热质比拟关系hδ(hmcp,a)的关联式,所开发关联式在±15%误差范围内能涵盖87.3%的试验数据,平均误差为7.1%.此外,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提出一个新的参数--传质翅片效率,以此来求解空气侧的传质系数.  相似文献   

16.
徐震  梅宁  谢迎春 《流体机械》2003,31(7):50-54
针对已完成的发动机排气吸附式制冷机,考虑吸附床内非平衡吸附的特点,建立了以氯化钙-氨为工质对的吸附式制冷系统吸附床传热传质数学模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了吸附床的制冷性能及温度场分布,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的模拟吸附床内的传热传质过程,为吸附床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回质是改善吸附循环性能的重要手段。根据工况的不同,简单回质过程可能提高系统的性能系数;研究表明,回质过程大幅度地提高了每循环制冷量;回质回热复合循环具有较高的性能系数;回质过程可以有效缩短循环周期,增加系统的制冷/供热功率。  相似文献   

18.
张于峰  贡征峰  牛宝联  谢慧  刘涛 《流体机械》2007,35(2):53-57,21
以CO2/R290、CO2/NH3复叠式制冷循环为例分析了回热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在考虑回热器对系统质量流量影响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系统制冷量、COP的变化和对最佳中间温度的影响,指出了利用回热器提高复叠制冷系统性能的原则,并建立了高低温回热器效率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逆流除湿过程的热质交换数学模型,对4种不同填料的除湿过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得到除湿器内空气含湿量的分布情况,对模拟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规整填料的除湿效果优于散装填料,而鲍尔环的除湿效果优于其他散装填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