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曲乃酒之骨”的说法已绵延了数千年,做为“凤型之宗”的西凤酒也无例外。因此,笔者仅想对西凤大曲的科学搭配作以浅述与同行们商榷。一、由于踩曲季节,曲种及其贮存期的不同导致大曲的各项指标也有所差异,用于制酒生产必然会导致白酒质量及产量的差异。为了使其趋于... 相似文献
2.
西凤大曲质量采用100分制评定,感官鉴定占60分,理化鉴定占40分,90~100分为优级曲。理化指标仍沿袭糖化力、发酵力、液化力3大项,满分分别为15%、15%、10%。(陆月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西凤酒的产量不断扩大及制曲和用曲的科学性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在生产管理上需要对大曲质量的检验有一个既科学准确又切实可行的方法。1988年我们和西凤酒厂共同进行了这项工作,经研究,在几个方法中选出了茚三酮法既简便又准确,在目前条件下对保证大曲质量很有使用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5.
6.
7.
大曲几个理化指标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泸州某浓香型名酒厂320多批制曲用小麦和340多批曲药理化指标的测定分析,初步弄清了曲药各理化指标在制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制曲季节和贮存期对它们的影响,探明了各指标的变异性及糖化力和液化力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培养时 ,不论液体培养还是固体培养 ,也不论菌的生育速度的快慢 ,其生育繁殖期有长有短。例如大肠杆菌世代时间为 2 5 - 30min ,而己酸菌却需几十个小时。又如制麸曲只需 30个小时 ,大曲却需30多天。尽管如此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大体上是一致的 (图 1)。在生育阶段 ,总离不开适应期、恢复期、对数期、平衡期、衰老期五个阶段。图 1 菌类繁殖过程的各个时期A—适应期 (萌发期 ) B—恢复期 (迟滞期 ) C—旺盛期 (对数期 )D—平衡期 (稳定期 ) E—衰退期1 微生物繁殖的几个阶段1 1 适应期 (萌发期 )这是微生物培养即制大… 相似文献
9.
10.
在摇瓶发酵中对除虫链霉菌的孢子接种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比较了孢子接种、常规的挖块接种和菌丝接种3种不同接种方式对除虫链霉菌菌体生长和细胞代谢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孢子接种的最适孢子接种量在4~6×106个/mL范围内,而不同接种方式导致了发酵过程除虫链霉菌营养物质消耗、pH值变化、菌丝形态以及效价等方面差异.孢子接种方式在摇瓶发酵中表现出明显优势,采用孢子接种方式获得最终阿维菌素的效价比常规的挖块接种方式提高10%以上,比菌丝接种方式提高了20%以上. 相似文献
11.
调整传统西凤酒大曲的原料比例,加入一定数量的小麦,适当减少豌豆用量。提高培养温度,实施高温培菌,适时收火,优化菌群。使成品曲香味更浓,发酵力和液化力大幅度提高。使用新凤型曲酿酒,使新产酒的暴辣味显著降低,己酸乙酯含量增加,酒的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年限、不同阶段生产的西凤大曲进行了理化指标和感官质量对比分析,同时对不同大曲的酶活力和大曲的使用量、生产用曲与搭曲培养中酶活力与大曲生产数量的关系作了分析;提出了提高西凤大曲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大曲的火圈是关拉德反应的产物,水圈是培养后期由于掉温而产生。实践中,水圈、火圈往往相伴而生。在凤型曲的生产中,严格执行“三关两则”,恰当地掌握曲料的面积和水分以及培养后期热量散发速度和水分挥发速度间的关系,就能有效地避免水圈、火圈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高通量测序解析不同感官特性酱香大曲中真菌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结合理化指标测定分析3种酱香大曲理化特性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黄曲的液化力较高,发酵力和酯化力较高的为黄曲(1.56 U和22.63 U)和黑曲(1.51 U和22.48 U)。黄曲和黑曲的主导真菌属为曲霉属(Aspergillus)、枝孢属(Cladosporium)和球针壳属(Phyllactinia);白曲中为Aspergillus、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和丝衣霉菌属(Byssochlamys)。此外,黄曲与黑曲真菌群落结构较为相似且物种丰度相似度较大;白曲与黄曲、黑曲样品组间真菌群落结构在属水平上有较大差异,且物种丰度相似度较低。LEfse分析显示,造成不同感官特性酱香大曲真菌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是酵母属(Saccharomyces)、Thermoascus、Byssochlamys和若干丰度较低的菌属。本实验为酱香大曲中功能真菌的研究应用奠定了基础,为大曲提高酱香大曲发酵性能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对两种等级浓香型大曲的理化指标与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解析其内在联系,为建立科学的大曲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依据。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两种等级浓香型大曲之间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并测定其理化性质,利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对微生物和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级曲和一级曲两种等级大曲的细菌群落结构较为相似,优势细菌物种均为高温放线菌属(Thermoactinomyces)、魏氏斯菌属(Weissella)、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克罗彭斯特菌属(Kroppenstedtia);虽然真菌优势微生物一致,为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未分类曲霉科(unclassified_f__Aspergillaceae)、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但是经差异微生物分析发现优级曲的嗜热子囊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一级曲,而一级曲的未分类曲霉科显著高于优级曲,细菌的差异微生物则均为低丰度的物种(相对丰度小于1%)。另外优级曲的水分含量、pH值、液化力、糖化力均显著低于一级曲,而总酸含量和酯化力显著高于一级曲,发酵力则没有显著差异;结合RDA,结果表明细菌中的乳酸杆菌属、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魏氏斯菌属和真菌中的嗜热子囊菌属与发酵力和pH值呈正相关性,高温放线菌属、克罗彭斯特菌属与pH值呈负相关性。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等级浓香型大曲微生物菌群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差异及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建立更加科学的大曲质量评价标准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
通过选取高温、中高温和中温三种工艺大曲及不同贮存期(分别贮存一年、半年和未贮存)大曲进行实验室固态酿酒发酵实验,分析不同工艺、贮存期大曲及大曲酶活(糖化力、液化力、发酵力、酯化力)酿造所得酒样风味构成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大曲工艺对酒体主要高级醇类和醛类产生显著影响,而大曲的贮存期对二者无显著影响;高温曲酒样的总酸(767.39 mg/L)和总酯(3493.21 mg/L)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工艺大曲,经贮存大曲酒样总酯含量高于未贮存大曲(一年曲和半年曲分别高于未贮存曲43.6%和46.1%)。大曲发酵力与正丙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酯化力与β-苯乙醇和乙醛、液化力与总酸和总酯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大曲理化指标中,酯化力对酒体整体风味影响较大。故大曲的工艺与贮存期对白酒产品风味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研究有助于从大曲因素对白酒产品风味进行更深地认识和调控及对大曲标准建立和企业酿酒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分析河南四个不同地区(南部(YA)、东部(YB)、西部(YC)和中部(YD))浓香型白酒大曲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并对二者相关性进行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不同大曲在糖化力、酸度和酯化力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YA、YC和YD大曲中优势细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47.59%、59.18%和52.59%),YB大曲中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40.34%);YA和YC大曲的绝对优势细菌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而YB和YD大曲优势细菌属分别为青枯菌属(Ralstoni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真菌门水平上,4种大曲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占绝对优势;真菌属水平上,YB、YC和YD大曲中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omycetes)占绝对优势,而YA大曲中unclassified-o-Eurotiales占绝对优势。冗余分析表明,淀粉含量、酯化力和水分对细菌群落结构显著相关(P<0.05),酸度、酯化力、水分对真菌群落结构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