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11)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历史学科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家国情怀"这一历史学科素养的要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具有的人文追求,体验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践行家国情怀教育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必然要求。以中国近代史部分教学内容为例,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运用数据统计以及放眼全球历史等方式方法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其主要教学目的在于塑造初中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彰显学科特色。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浅显论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4)
随着部编教材的大规模应用以及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唯物史观以及家国情怀。其中家国情怀是指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到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产生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进而确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45)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让学引思"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为了让初中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需要学校和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来提高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
在初中教学体系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占据重要位置。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突出的人文性特征,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应该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增强初中学生的责任意识。具体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路径,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属于中学阶段的关键内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以及法治观念,然而从目前现状来看还存在教学实效不足的弊端,因此认为可尝试采取互动教学模式去展开课堂教学,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3)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重要节点,因此对学生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的培养应当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主要阵地。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应当将学生价值观、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的培养作为主要目的,而不仅仅是满足考试的需求。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是无法依靠灌输实现的,只有亲身经历体验并对其进行思考与感悟才能够将知识转变为自己的品格,形成正确的观念。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应用到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实现道德水平的提升,并形成良好的人格。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6)
语文作为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美德的主要阵地,对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家国情怀的形成有极大推动作用。而初中又是青少年道德文化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初中教学中渗透我国传统文化十分必要。教师要加强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并在课外发展中渗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45)
在初中教育体系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其中的重要科目,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围绕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效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6)
作为一名合格的道德法制科目的初中老师,我们首先要确定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然后才能够直面这些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进行有效的教学。在初中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如何利用新颖的教学模式,来强化课程内容以及讲解课程的深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学习的过程当中,使我们都应该思索的问题。只有提高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以及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的观念跟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