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45)
"活动·探究"单元是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新面孔。面对这一全新的单元组织形式,教师不能再以传统的讲授法实施教学,学生也不能再以被动的听讲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活动·探究"单元要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明确单元学习任务,在教师的引领下,在活动、探究中完成单元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1,(27)
<正>统编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先生指出:统编教材的编排就是要改变传统教材中以阅读为核心的编排体系,让语文教学更加聚焦于表达。为此,统编教材中的作文单元应运而生,作文单元有着独特的编排意图、丰富的教学资源,为作文教学规划了明确的路径,并搭建了具体的教学支架。本文提出要围绕语文要素,梳理单元内部板块的紧密关联;品析要素,设置单元品析内化的读写体系;迁移要素,组织单元实践运用的学习活动。笔者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的作文单元为例,谈谈在作文单元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9)
<正>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有计划地安排了阅读策略单元,通过对阅读策略的学习,学生可以提升阅读效率、增强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这些策略的作用?笔者结合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提高阅读速度",谈一谈具体做法和体会。一、感知方法是前提快速阅读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一项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本单元编排的特点是每篇课文题目下都有阅读提示,指出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提示,在阅读课文之前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1,(18)
<正>课程和教学大纲改革,对小学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统编语文教材在编写时加入了"作文单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如何有效利用教材开展"作文单元"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成为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因此,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对"精读课文"和"作文例文"等进行探讨,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着重解决在使用统编版教材时出现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将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设计为活动探究单元,即学习演讲词单元,这种学习的形式是全新的。怎样上好活动探究课这种全新的课型?关键在于教材理念、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这三个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5)
结合统编版教材"双线并进"的结构特点,每单元的单元目标达成成了重中之重,需要教师仔细研究如何高效地达成。以四上教材为例对单元目标的达成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1,(1)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按照双线结构进行编排:一条是"人文主题"线,另一条是"语文要素"线,较好地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语文教科书"范本"编排更显科学化。单元情境化设计是小学语文"范本"教学的重要特征,文章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为例,阐述在单元情境化设计下,如何以学生为视角,紧扣文本,拓展延伸,结合课后习题的设计,更好地把握人文主题,落实语文要素。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1)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独有的双线结构使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教材编排上实现了统一。如何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以及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其相关语文要素,正是广大教师悉心钻研的热点。基于此,作者以本套教材的特色单元——阅读策略单元为研究点,尝试解读其特点与要点,并就教学实施提出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1,(29)
<正>统编版教材非常关注学生习作表达能力的训练,每册教材都设置了主题明确的习作单元,通过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等众多栏目,制定了具体的训练目标,帮助学生写好单元作文。作为习作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精读课文究竟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我们应该怎样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精读课文资源呢?笔者即以统编版三上习作单元中《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这两篇例文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1,(11)
在传统的语文教材中,往往对听读写更加侧重,缺少说的板块。但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改革和更新,说,也就是表达能力,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2016年部编版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就是这样一个围绕"说"展开的活动-探究单元——演讲。这是历年教材改革中第一次集中突出"表达"的一个单元。面对这一全新单元,作者从学习演讲词、撰写演讲稿、举办演讲比赛三个方面来制定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