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响应面法优化黄酒酿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闯  任清 《食品科学》2015,36(11):134-139
以小米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小米黄酒的酿造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回归方程拟合性好,在酒曲添加量0.9%、糖化时间63 h、糖化温度31 ℃、酵母添加量0.39%、发酵温度32 ℃、发酵时间5 d时为最佳酿造条件。在此最优条件下,验证优化工艺得到最大糖度、最小酸度及最大酒精体积分数分别为17.25%、0.377 1和12.10%,与模型预测值17.26%、0.377 3和12.00%无显著性差异,表明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的回归方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响应面法优化莲子黄酒的发酵工艺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灿  夏延斌  唐鑫 《现代食品科技》2013,29(7):1675-1679
以大米和莲子为原料,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莲子黄酒的发酵条件,探索其发酵规律。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确定以发酵时间、接种量、发酵温度为影响因素,以酒精体积分数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值试验设计优化。结果表明,莲子黄酒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14 d、接种量1.0%、发酵温度30℃,酒精体积分数14.2%,与预测值14.54%基本一致。说明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莲子黄酒发酵过程中的酒精体积分数。  相似文献   

3.
响应面法优化苦荞干黄酒主发酵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1的苦荞米和糯米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主发酵过程中发酵时间、酒药质量分数、麦曲质量分数、冲缸加水比、发酵温度对苦荞干黄酒主发酵的影响,并以主发酵乙醇体积分数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对苦荞干黄酒的主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酒药质量分数0.6%,麦曲质量分数3.74%,冲缸加水比为1.2 m L/g,发酵温度29.0℃,主发酵时间8 d,在该条件下的乙醇体积分数最高为17.0%(20℃),所得到的产品色香味俱佳,并具有苦荞干黄酒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以酿酒酵母ALA01为材料对大酒母制作时物料添加量进行优化研究。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麦芽、纯种曲和米浆水添加量是影响酒母质量的显著性因素,采用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3个因素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模型。优化结果显示,酵母数最佳参数是麦芽24.11 g/kg、纯种曲25.00 g/kg、米浆水324.70 g/kg,出芽率最佳参数是麦芽23.68 g/kg、纯种曲21.14 g/kg、米浆水328.56 g/kg,在各自最佳参数下,实际酵母数和出芽率分别达到2.35亿/mL和24.8%。利用酵母数最佳参数扩大培养时,酵母数达到2.37亿/mL,出芽率达到24.9%。  相似文献   

5.
孙敏  高鑫  李博  梅俊 《中国酿造》2018,37(4):196
以糯米和桑葚汁为原料,酿造桑葚糯米黄酒。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发酵过程中酒曲用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桑葚汁用 量对桑葚糯米黄酒发酵的影响;以发酵酒精度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对桑葚糯米黄酒的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 发酵条件为酒曲用量0.60 g/100 g、发酵温度25.0 ℃、发酵时间10 d、桑葚汁用量17.0 g/100 g。 在该优化条件下,酒精度最高为14.46%vol, 感官评分为9.05分,酒体呈紫黄色、清亮透明;口味醇和、爽口,具有少量的桑葚味;酒体协调。  相似文献   

6.
研究添加甜型酒基、酸性蛋白酶酿制一种口感协调的低糖型广东黄酒的生产工艺.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黄酒质量的4个主要因素(酶添加时间及其添加量、稀释用水添加量、甜型酒基添加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生产工艺参数为发酵周期为20d,酶添加时间为发酵第14d,添加量为25U/g,稀释用水添加量为100%,甜型酒基添加量为15%.在此条件下,黄酒理论综合评分为91.8856,验证得到的实际平均综合评分为91.4,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差<0.1,说明该方法与实际情况拟合很好.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法优化低高级醇高氨基氮的黄酒酿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级醇含量和氨基酸态氮含量都是成品黄酒中的重要理化指标,且酒中高级醇的形成与氨基酸态氮代谢密切相关,酿造工艺条件对两者的影响复杂而且可能存在交互作用。在前期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前酵温度、酵母接种量及后酵温度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通过响应面回归分析,确定了低高级醇、高氨基酸态氮的最优酿造工艺条件为:前酵温度30℃,酵母接种体积分数为3%,后酵温度为13℃。在此条件下酿造的黄酒中高级醇质量浓度为355.43mg/L,氨基酸态氮质量浓度0.98 g/L,与优化前相比高级醇降低了12.30%,氨基酸态氮提高了8.90%,有助于提高黄酒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响应面法优化黄酒非生物浑浊的处理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杰  王峰  马立 《酿酒》2011,38(2):66-69
针对性地研究植酸澄清助剂、冷冻、加热三种方法配合使用处理黄酒非生物浑浊的效果,用响应面法优化处理条件,得到的最优工艺为:冷冻温度为-5℃,植酸浓度为0.02%,加热温度为87℃。在此条件下处理黄酒沉淀,酒样的非生物稳定性明显提高,感官品评分数都在95分以上,浊度降低大约5倍。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采用日本清酒酵母及高浓液态发酵法制备新型黄酒。以总加权评分值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新型黄酒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新型黄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日本清酒酵母3%、米麦曲添加量20%、主发酵温度15 ℃、料水比1∶1.4(g∶mL)。在此优化条件下,总加权评分值为84.0分,新型黄酒外观清亮透明,呈淡黄色甚至无色。其产品理化指标为:氨基酸态氮含量0.40 g/L、非糖固形物含量25.28 g/L、酒精度15.18%vol和pH值4.21。  相似文献   

10.
机械化速酿酒母生产为机械化黄酒大罐发酵的优良发酵剂.速酿酒母质量的好坏,对机械化黄酒发酵和酒的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应选择优良酵母菌种;对酵母菌种进行逐级扩大培养;对浸米、投料、开耙发酵、速酿酒母的选择等重要工艺严格控制;从麦曲、熟地中选择性地培养的有益乳酸菌也被作为部分发酵剂、液化和糖化剂.(孙悟)  相似文献   

11.
响应面法在枸杞黑米酒发酵工艺条件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黑米和枸杞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正交试验,研究枸杞黑米酒的酿造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枸杞添加量、前发酵时间和前发酵温度均对结果有显著性影响,枸杞黑米酒的最佳条件为:枸杞添加量11%,曲药添加量0.4%,前发酵温度32℃,前发酵时间51 h,后发酵温度24℃,后发酵时间5 d。  相似文献   

12.
响应面法优化低度枸杞米酒的酿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枸杞是一种药食两用植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主要研究以枸杞、大米为原料,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低度枸杞米酒的最佳酿造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低度枸杞米酒的最佳酿造工艺条件为:32℃主发酵38 h,枸杞添加量12%,曲药添加量0.35%。  相似文献   

13.
响应面法优化杨梅米酒的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响应面法对杨梅米酒的工艺进行优化。首先用单因素法分别对主要因素进行试验,确定最佳条件为:加曲量为0.4%,加杨梅汁量为300 mL,发酵时间为7 d。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杨梅米酒工艺进行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杨梅米酒的最佳工艺为:加曲量为0.39%,加杨梅汁量为322 mL,发酵时间为7.5 d。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孝感米酒中乳酸菌的种类及其对黄酒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传统可培养方法使用MRS培养基、厌氧工作站,对孝感米酒中乳酸菌进行分离,并接入黄酒对黄酒发酵过程进行干预,进而通过分析黄酒有机酸与滋味等理化特征来评价乳酸菌的发酵特性。结果:从孝感米酒中分离到9株乳酸菌,基于16S rDNA基因对乳酸菌分离株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它们属于魏斯氏菌属(Weissella)、片球菌属(Pediococcus),种水平上分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融合魏斯氏菌(Weissella confusa)、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 acibaria)。将这9株菌应用于黄酒发酵制作,在菌株融合魏斯氏菌MJ3-1与MJ4-1、戊糖片球菌MJ6-1、食窦魏斯氏菌MJ8-1干预下,黄酒中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苹果酸含量显著减少(p<0.05);同时黄酒的滋味中咸味和丰度有显著增加(p<0.05)。总体上来说,乳酸菌对黄酒滋味的影响由酸味、鲜味与丰度引起。结论:融合魏斯氏菌MJ4-1能增加黄酒乳酸,并降低苹果酸含量作用最强,适用于黄酒复合型发酵剂的研发。  相似文献   

15.
研究橡木片对黄酒陈化效果的影响。选用2012年产的黄酒原酒,分别按0、3、6、9 g/L的添加量向其中加入橡木片。4 个月后对黄酒样品中的风味物质和游离氨基酸进行检测,并进行感官分析。结果表明:添加橡木片处理后,黄酒中高级醇类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显著减少,醛类风味物质的含量显著增加而种类呈现减少的趋势,酯类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说明橡木可促进黄酒的陈化,加快了醇成醛、醇醛成缩醛、醇酸成酯、醛成酸等反应;苦味氨基酸中的苯丙氨酸、苏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和涩味氨基酸中的酪氨酸、缬氨酸的含量均减少;综合黄酒中的风味物质、游离氨基酸变化以及感官评定的结果,表明当橡木片添加量为6 g/L时,贮存4 个月后的黄酒样品已具有较好的陈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黄酒中非糖固形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糖固形物是黄酒国家标准中的控制指标,也是黄酒生产企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文中通过对不同生产工艺酒样糖类物质指标的理化测定及HPLC糖谱分析得到,糊精是非糖固形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用不同工艺生产的黄酒,其中糊精的含量不同,这就影响到黄酒中非糖固形物含量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法优化香蕉酒的制作工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响应面法对香蕉酒制作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香蕉经去皮、打浆、酶解后制得香蕉浆,以香蕉浆为发酵原料.在单因素条件基础上,选取发酵时间、接种量、发酵温度、糖度为影响因子,以香蕉酒酒精体积分数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香蕉酒发酵优化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8d,接...  相似文献   

18.
超高压处理对黄酒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在200~350 MPa下,处理时间为0.5~2.0 h,介质温度为10~40℃条件下超高压处理(UHP)对黄酒感官品质、理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压力为300 MPa时酒的感官品质较好,保压时间为0.5 h即具备良好陈化效果,常温下进行高压处理即可具备陈化特征。通过对黄酒中总酯、总酸、总醛,杂醇油,挥发性香气成分及氨基酸总量的检测可发现,经超高压处理的酒液中醇类物质减少,酯类与醛类含量增加,酸类变化不明显,证明超高压可促进醇、醛等物质的氧化作用,酯化作用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黄酒风味,加速陈化过程。同时,处理后黄酒中氨基酸总量增加,说明超高压处理并不会显著破坏黄酒中氨基酸成分。  相似文献   

19.
黄酒中的另一种沉淀——草酸钙沉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广发  沈斌  胡志明  阮桂芬  王兰 《酿酒》2011,38(3):26-28
以往的研究认为黄酒沉淀主要由蛋白质、多酚、糖类、铁、焦糖色等引起,通过研究发现黄酒中的另一种沉淀———草酸钙沉淀,并对草酸钙沉淀的形成与防止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