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4)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学校意识到家校衔接共育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家庭和学校衔接教育对小学生行为产生的影响,充分发挥家校的积极作用,探索家校衔接合作规范小学生行为的有效措施,仅供有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6)
目前,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大量年轻人口外出打工的情况,大量农村的小学生的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留守儿童的情况。因此,对农村留守小学生在德育教育方面应加大重视。家校共育的模式对于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可以促进学生构建良好的价值观,为学生今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本文详细介绍了家校共育视角下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意义,并结合自身德育教学经验,提出了提升德育教育效果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48)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学习与性格养成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思想性格尚未定型,仍需要有效的引导,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情感和性格品质。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家校共育的方法,对学生展开综合性的阅读指导培养,使学生由课堂至课外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这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有关内容,就如何实施家校共育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0)
家校共育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并能够促进家庭与学校形成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虽然近些年,学校与家长已经非常重视学生的教育问题,并且也意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家校共育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8)
小学教育状态下的家校共育模式做出了十分显著的改良,主要体现在依据了与"互联网+"平台的共育模式,但在共育模式中经常暴露出教育方式的缺陷性,比如"互联网+"不具备多元化的信息传递路径,信息构建仍然存在局限性,校方与学生的关系仍然停留在"管理"方面,未能使教育真正人性化,切实为小学培养有用人才。"互联网+"使沟通更加便捷,但弊端因素又使家校共育产生了一定的制约性,这需要小学教育进一步提高认识,并重点关注家校共育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
家校共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模式,现如今已经成为了推动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教学范式,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也能够给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良好保障。要想发挥家校共育的积极作用,必须保证家校间的密切沟通,但是传统的家校共育方法不论是在沟通成本还是合作结构与合作效果方面都存在着一定问题。"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则为家校共育的实现提供了保障,使得学校和家庭之间可以开展密切深度的沟通,共同为初中生的成长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1)
伴随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步伐,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重要信息工具。农村小学的家校共育在信息技术手段的有效指导下,给家长和学校搭建起一道沟通的桥梁,使农村小学与学生家长间能够及时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让有效的教育资源实现共享。学校与家长间拧成一股绳,形成家校共育的教育力量,以达到提高农村小学家校共育水平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8)
家校共育是学校与家庭携手共同促进学生成长的一种教育行为。作为一线的教师,面对实际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唯有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在探索中反思、总结,才能提高家校共育的有效性,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36)
随着国内教育的飞速发展,中小衔接阶段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解决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出现的问题,家校协同共育正是最全面、最有效的解决方式。文章从分析中小衔接家校共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尝试站在中学的角度以搭建中小衔接家校共育的"整体架构"为解决途径,为中学做好衔接阶段的家校共育工作提供一些合理参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7)
随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与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部门提出了要在新形势下实现家校共育的教学方式,部分的学校已经对这方面进行相应的探索。家校共育对于当下的形式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这种实践方式可以帮助两个教育方共同了解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法发展情况,以便于更好地做出相应的措施。家校共育的实践需要学校积极地去制订方案,注重与家长的交流,推动新形势下家校共育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