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美国非织造布工业协会(INDA)合作,由Helena Engqvist新编写的“欧洲一次性外科医用非织造布中单洞布和罩衣”综合性报告展示了欧洲6个主要国家的市场全貌。  相似文献   

2.
3.
中国的非织造布工业是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点: 一、企业的平均规模较小 资料表明:574家企业具有53万多吨的生产能力,平均每个企业的规模只有930吨,平均每个企业的产量为510吨。 从分布图中可以看出:企业规模愈小,其频数愈大1000吨以下生产能力的小企业占企业总数60%以上。在574个企业中生产能力超过5000吨的只有9个企业,包括广东的华士达、南新、同高,上海的枫围、腾龙,北京的大源,海南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中国非织造布工业的发展情况,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非织造布工业健康发展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WTO与中国非织造布行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配额限制逐步取消和关税下降两方面分析了入世给我国非织造布行业带来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从企业管理、设备、技术、行业协会、信息化、外资利用及对外投资等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最后提出,中国的非织造布行业必须重视并抓住这一契机,拿出一些卓有成效的对策来迎接挑战,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非织造布工业是从6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到80年代初总产量还不足1万吨。改革开放以来,非织造布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但由于非织造布的统计制度不健全,一些估计数字与实际出入较大。因此,目前我国非织造布工业的规模、能力和产量说法很不一致。为此,原中国纺织总会(现为国家纺织工业局)责成中国非织造布和产业用纺织品协会牵头,由几个部门共同承担,地方厅局、协会和部分专家的共同努力,对分布在全国25个省市574个企业各种工艺的生产能力和产量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统计,1997年的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非织造布工业在今后十几年中仍将继续保持高速度的发展趋势。这是因为: 1、国民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给非织造布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稳定持续的增长,在1992-1997年的5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1%。在21世纪最后的几年保持平均增长率达到8%,21世纪最初十年保持平均增长率6-7%是完全可能  相似文献   

8.
赵永霞  董奎勇 《纺织导报》2007,(10):58-62,64,65
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对非织造产品的需求。当前,世界非织造布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本文从国内外技术与市场两个角度,深入探讨了全球尤其是中国非织造布工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非织造布行业有很大发展,产品已进入产业、装饰、服饰的各个领域,有些产品已销往国外。多数企业经营有方,效益较好,有少数企业处于半停产或关闭状况。目前非织造布产品市场逐步扩大,但原料价格上涨很猛,外国企业纷纷进驻中国市场,企业之间竞争加剧,因此,今后非织造布行业将是喜忧参半,希望和困难并存。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非织造布工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行业调研情况,介绍和分析了中国非织造布工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为有关部门制定促进我国非织造布工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了具有一定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江苏纺织》2004,(3):55-55
在我国纺织几大产业门类中,非织造布业发展较晚,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产量还不到1万吨,但发展速度却十分惊人,2003年全国产量预计可达78万吨。我国纺粘非织造布和水刺非织造布行业发展异常迅猛。到2003年,全国共有各类纺粘布生产线140条(包括部分在建生产线),SMS生产线将达7条,生产能力预计达45万~50万吨,预计产量超过22万吨。到2004年,我国水刺布生产线将达80条,总生产能力近10万吨,跃居世界水刺布生产大国之列。专家指出,非织造布行业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高潮-低潮-高潮-低潮,呈波浪式前进,每一个循环均提高一步,继而预示着下一个低潮…  相似文献   

12.
胡杰 《辽宁丝绸》2002,(4):1-5,19
中国非织造布行业起步于 2 0世纪 5 0年代 ,经过 40多年的发展 ,到 1998年 ,全国拥有非织造布企业 5 74家 ,各种工艺生产线 10 14条 ,年总生产能力达 5 3 .4万 t,实际年产量 2 9.3万 t。 2 1世纪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初露端倪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特别是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 ,这样的大背景下 ,中国非织造布行业面临着空前的挑战 ,我们应抓紧时间积极做好工作。1 加入 WTO给中国非织造布行业带来的发展机遇1.1 将进一步推动非织造布企业运行机制的转换加入 WTO有利于推进完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我国非织造布行业的现状,论述了中国非织造布发展处于新高潮的原因、特点及发展规律,说明了非织造布行业在我国具有发展潜力但也存在不少潜在的问题,对非织造布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刺非织造布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水刺非织造布的研究、开发、生产已近1 0年 ,无论是品种、规模、质量还是工艺技术都有显著的提高 ,基本上适应了目前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水刺非织材料的应用涉及了轻工、医药卫生、电子、环保等学科领域 ,拉动了国内化纤和差别化纤维以及天然纤维的发展。中国于 1 994年安装了第一条水刺非织造生产线并开始商业化生产 ,品种有医用卫材和擦布。1 999年开始拥有自主产权的水刺非织造设备并开始商业化生产 ,品种有PVC、PU基布 ,卫材 ,擦布和毛巾等。表 1为中国 (除台湾地区 )水刺非织造布生产的发展情况。另据东华大学 (原中国纺织…  相似文献   

15.
16.
张开方 《产业用纺织品》1998,16(7):44-44,38
<正>1 发展概况四川省的非织造布生产起步于80年代初.自1993年起,陆续引进了热轧布和针刺布生产线.东方绝缘材料厂引进了德国的热轧法绝缘材料生产线,成都无纺布二厂 引进了法国的针刺土工布生产线,遂宁不织布制品厂购入了台湾省产的针刺地毯生产线,成都化纤厂引进了意大利的丙纶短纤生产线.东方绝缘材料厂由于市场调查细致、设备对比深入、技术消化较快,很快就开发出了多  相似文献   

17.
郭合信 《非织造布》2003,11(2):9-11
介绍了中国纺粘法非织造布的发展现状,并指出制约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根据18年来我国纺粘法非织造布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如何从纺粘大国转向纺粘强国,提出了敢于技术创新、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改变纺粘法非织造布品种单调局面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邵阳  郭合信 《北京服装纺织》2003,24(6):15-18,27
全国又掀起了一股争上纺粘法非织造布生产线的新高潮,两年新上60多条生产线,增加年生产能力20万吨,成为“历史之最”、“世界之最”。原因是设备价格下降,出口加工形势好,国内市场销量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行业部门使用纺粘布,如婴儿尿布、一次性手术衣、防护服等,订单饱满、供不应求。告诫投资者,再建纺粘布厂,必须进行调研、分析、预测市场容量,不要跟踪肓从。已经建厂者要强化管理,开发产品和市场,尽快收回投入。  相似文献   

19.
郭合信 《非织造布》2002,10(4):47-47
以徐朴为团长、谢明为副团长、郭合信为顾问的中国非织造布代表团一行 2 3个单位 3 8人 ,于2 0 0 2年 4月 2 7日前往欧洲进行考察访问 ,取得了很好成果。代表团在欧洲期间 ,参加了在日内瓦举行的INDA(INDEX)国际非织造布展览会 ,并先后参观了法国、意大利和德国八个非织造布设备厂和生产工厂及其最新型的非织造布生产线的运转。在日内瓦国际非织造布展览会期间的世界非织造布知名人士午餐会上 ,徐朴先生介绍了中国非织造布工业发展近况和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的组织性质和宗旨。展览会期间 ,徐朴、郭合信等还代表中国非织造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我国非织造布工业的现状及与国外同行的差距,指出了我国非织造布行业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