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虞积森 《太钢译文》2006,(2):56-58,65
当今,采用节约合金的03Cr11Ni10Mo2Ti(з-П678型)的马氏体时效钢(MCC)制造大型的零件和强度达1000—1400MPa重要用途的结构。为保证这样高的强度,规定该钢种(MCC)的回火温度(500~560℃)要比具有最大强度时的回火温度高40~60℃。在回火状态该钢种(MCC)的组织是无碳的马氏体团和Ni,Ti、Fe2Mo等金属间化合物的弥散析出物组成。这种组织在规定的强度水平下能保证高的冲击韧性值和高的抗裂性。  相似文献   

2.
马氏体时效钢的组织与强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最近英国的国际镍公司《The International Nick-el CO.(‘Mond’Ltd.)》试制了一批超高强度钢,即马氏体时效钢。马氏体时效是一种简单的热处理方法。将18Ni-25Fe(其中还含有CO、Mo、Ti、Al和Nb)钢进行时效便可以得到可塑性的马氏体。这种镍钢的抗张强度为143-217公斤/毫米~2,屈服强度为138-200公斤/毫米~2,在零下或中温仍然具有很好的塑性和冲击强度。18%Ni钢的屈服强度值大于170公斤/毫米~2。塑一脆性  相似文献   

4.
马氏体时效钢的时效析出产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沙维 《钢铁》1994,(11)
本文采用场离子显微镜原子探针实验技术,对一种马氏体时效钢(Fe-18.2%Ni-8.8%Co--2.9%Mo-0.7%Ti-0.2%Si)的时效析出产物进行了研究。实验研究了该合金在510℃时效4h所产生析出物的形貌与成分,发现有两种金属间化合物相(Ni_3Ti与Fe_7Mo_6型)产生时效强化,在时效组织中还存在有少量回复奥氏体。  相似文献   

5.
马氏体时效钢最早出现于50年代末,当时InCo的Bieber将不含碳的25%Ni1.5%Ti钢,在奥氏体状态下进行时效处理,冷却至室温后转变为马氏体组织从而硬化,即所谓奥氏体时效。为提高马氏体时效后强度,将镍含量降低到20%以下,即使不  相似文献   

6.
《钢铁》1985,(8)
本文选自《国外金属材料》1985,№1,同名文章。马氏体时效钢自六十年代初研制成功后,由于它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强韧性能的配合优于现有各类超高强度钢,所以受到各国材料科学工作者极大重视。在20多年的研究中,马氏体时效钢无论性能上  相似文献   

7.
季长恩  王威  单以银  杨柯 《钢铁》2008,43(9):75-0
  研究了未再结晶固溶处理对18Ni型无钴马氏体时效钢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钴马氏体时效钢经过未再结晶固溶处理后,马氏体形貌由块状转变为细小的条束状,拉伸断口上的韧窝明显变小变密;固溶态的硬度提高约3(HRC),抗拉强度提高约100 MPa;而时效态的硬度和强度提高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8.
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的发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马氏体时效钢是以无碳(或超低碳)铁镍马氏体为基体的经时效生产金属间化合物沉淀硬化的超高强度钢。该钢在高强度时效处理前具有良好的成形性,时效处理几乎不变形,时效处理后有高强韧性。文中论述了典型Ni-Co-Mo-Ti-Al马氏体时效钢和Ni-Mo-Ti(-Cr-Al)无钴马氏体时效钢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阐述了马氏体时效钢在400~500℃时效时马氏体基体内产生大量强化效果极高、韧性损失极小的金属间化合物沉淀相的时效结构和强化机制,以及Ni、Co、Mo、Cr、Mn、Ti等元素在马氏体时效钢中的合金化作用。概述了马氏体时效钢的生产工艺,应用和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9.
无钴马氏体时效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介绍了近年来研制的无钴马氏体时效钢的成分,性能,组织结构特征及应用,为国内开展无钴马氏体时效钢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特钢技术》2014,(4):66-66
专利号:ZL 2012 1 0214656.4发明人:方轶,丁雅丽,张瑞明,罗通伟,陈嘉砚,苏杰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钢铁研究总院本发明属于金属组织检验领域,涉及一种18Ni系列马氏体时效钢的浸蚀剂及其低倍组织的检验方法。18 Ni系列马氏体时效钢是依靠马氏体强化和经时效在含碳极低的马氏体中析出金属间化合物的第二相弥散强化而具有超高强度及韧性的钢种,是目前强度及韧性配合极好的一类高强高韧钢。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常规凝固(结晶无方向性)与单向凝固的实验结果证明了稀土对优化钢的结晶组织有良好的作用。不过在不同含硫水平的原钢中影响的主要方面有所差别。高硫条件下,稀土细化晶粒及一次枝晶提高等轴晶率作用明显,但对二次枝晶影响不大;低硫条件下,主要是细化了二次枝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自《金属》1984年No.11河部义邦的文章。该文主要从提高比强度角度,阐述了马氏体时效钢转向钛合金研究的原因及其研究目标。现摘译如下: 1.为什么向钛合金转移日本金属材料技术研究所用了15年时间研究马氏体时效钢。得到的结论是:为了提高强度,钢的组织在获得细晶粒的同时,必须严格控制对韧性不  相似文献   

13.
18Ni马氏体时效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本文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时效过程中亚结构,逆转变奥氏体和点阵参数变化规律,指出,合金经低于520℃不同温度三小时时效处理后,合金基体马氏体具有精细亚结构的稳定性;逆转变奥氏体在~480℃弥散析出,它的产生和消失伴随着亚结构的长大与细化。用这些结构参数解释了力学性能变化的规律性,并为合金正规热处理和软化冷加工处理制度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SEM技术,观察马氏体时效钢冷冷粉末经480℃、3h时效后的表面,发现有大量的白点相,主要分布于结晶组织的晶臂间,经能谱和波谱分析,鉴别其为Ti的化合物。显微硬度的分析表明,激冷粉末的时效硬度远远高于固溶淬火后的时效硬度,并有可能利用激冷组织的特征来提高马氏体时效钢的性能,并调整其成分。  相似文献   

15.
16.
用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18Ni钢焊接接头半熔化区的韧性,测定了18Ni钢热塑性曲线.文章认为半熔化区韧性较低的原因是由于热循环温度高于1300℃或试样从高温缓慢冷却到700℃时,晶粒明显粗大化以及脆性相和杂质元素在晶界偏聚,致使晶界性能变坏试样呈沿晶断裂.  相似文献   

17.
马氏体时效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氏体时效钢是指以无碳或微碳的铁镍马氏体为基体,时效时能产生金属间化合物以进行沉淀硬化的超高强度钢。回顾了马氏体时效钢的发展历程,通过论述马氏体时效钢中各合金元素的作用讨论了其合金化的特点,结合马氏体时效钢的性能特点,介绍了其应用现状。此外,重点阐述了马氏体时效钢的氢脆敏感性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固溶、深冷及时效等处理方式,对18Ni马氏体时效钢进行了不同热处理工艺试验,研究了深冷处理对18Ni马氏体时效钢性能及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18Ni马氏体时效钢经深冷处理后硬度能有效提高;随着深冷处理时间的延长,材料的性能仍有所提升.深冷处理能使材料中的残余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但不能完全消除残余奥氏体.  相似文献   

19.
Mn-Mo-Co马氏体时效钢是为节镍节钻而设计的一种新的马氏体时效钢,虽然强度可以达到甚至超过马氏体时效钢的水平,而韧性却低的多。其主要原因是时效前已有大量析出相沿晶界分布。为改善其性能,本文研究了液态激冷Mn、Mo、Co马氏体时效钢的组织结构,时效温度与部分机械性能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激冷带具有极细的晶粒和较大的固溶度。由于激冷带保留了液态的大量空位和位错,因此,形成了明显的胞状组织,激冷带的横断面分为上,下两层,在接近辊面的激冷层内,为直径小于1μm的细等轴晶,其上部为细柱状晶的组织。并发现激冷层为韧性断口,柱晶层为解理断口。经时效处理后,其硬度普遍高于相同成份的淬火钢的时效硬度。关于液态激冷钢铁微晶材料的机械性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18Ni(350)马氏体时效钢中的析出相,利用三个低指数晶带的电子衍射一致地鉴别出材料经510℃×3h时效后析出相为Ni_3Mo,Ni_3Ti及弥散的逆转变奥氏体。试样在受1900 MPa应力,室温连续恒载2万小时及120℃连续恒载1万小时后,原有析出相束发生转变,但析出相及逆转变奥氏体数量略有增加,尺寸略微变大,且发现在120℃温度环境下析出相变化速率比室温时变化速率大。从微观组织角度说明了经室温2万小时恒载及120℃恒载1万小时后,材料性能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另外,本文在时效工艺改进方面做了初步研究。发现在现行的510℃×3h时效工艺基础上延长时效时间到8h,此时强度基本不下降,而韧性得到了较大改善。若从提高时效温度方面着手改进时效工艺,那么当温度不超过540℃时效3h,组织结构保证不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