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中心区迅速扩张,建成区越过自然边界,侵占天然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导致其破碎和功能衰退;同时城市增长对河流湿地也提出新的城市功能要求。本文以宜昌运河公园为例,通过探讨目前比较前沿的河流湿地修复理论方法,提出基于多等级湿地里的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途径,满足生态修复和城市功能更新的要求,达到保护与发展共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吴熙 《城市建筑》2014,(9):284-284
城市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提出了高质量要求,形成了保护、科普、休闲等多功能融合。本文以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十里河滩景区提升为例,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提升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3.
湿地是目前地球上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相关的三大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湿地在上海城市郊野公园的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上海郊野公园最重要的生态景观内容之一,拥有湿地景明的上海郊野公园规划占到总规划个数的50%以上。郊野公园湿地的规划和建设,需充分地考虑到湿地相关的景观规划,发挥湿地的景观联通功能、净水功能、碳汇功能、生物保育功能圾旅游娱乐等生态服务功能。这也是上海郊野公园设计和建设在湿地环节上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4.
宋晋斌 《山西建筑》2010,36(31):347-347
以山西长治太行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为例,简要阐述了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分析了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前景,对激发广大市民的城市湿地保护意识和参与湿地保护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0前言 上海地处长江下游人海口,水网纵横、河湖遍布,湿地建设的先天条件优越。目前我国的城市湿地环境建设项目主要有两类:一是天然湿地的保护、恢复和利用;二是在特定区域内,出于水净化、吸引动物或景观的需要,模拟天然湿地的水文、植物等生态条件而建造的人工湿地环境。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中国近年来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与自然资源的矛盾日益凸显。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农田耕地被钢筋水泥取代,城市湿地也以极快的速度退化或者消失。本文通过乌巾荡生态湿地公园规划的实际事例,总结出了湿地公园规划与开发的重要经验,分析出了湿地公园的开发保护与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城市中湿地保护和开发建设的重要性及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思路。通过规划实例,在以保护和恢复河道及滨水地带的自然形态为前提下,乌巾荡湿地绿化区域作为维持整体景观基质完整性和连续性的廊道,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湿地植被种植景观带。  相似文献   

7.
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区域内的湿地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威胁。香港湿地公园是在城市区域内保护湿地、利用湿地的一个成功范例。通过对香港湿地公园的介绍,分析其取得成功的因素,为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世界建筑导报》2007,(4):28-31
沈阳浑河湿地公园是以生态湿地为主的、兼顾景观、游憩等多种功能的生态型休闲公园。对54公顷的沈阳浑河湿地公园景观资源的保护、恢复、丰富,是设计工作的基础。以设计城市与自然,人居活动和动植物群落。保护于开发诸多对立因素的共生。奥雅在设计中站在保育浑河流域自然生态环境的立场,  相似文献   

9.
湿地保护与湿地公园建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湿地资源及湿地保护现状的调查分析,以湿地公园的建设为例,阐述了城市近郊湿地的适宜性保护及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0.
城市湿地公园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意义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湿地拥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效益,城市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景观美化和生态效益。归纳了城市湿地公园的六大功能和城市湿地遭到破坏的三大主因,总结了城市湿地保护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系。力争使城市湿地公园成为全国同类湿地保护和利用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