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研究再制造件涂层内部不同形状、尺寸的裂纹扩展行为。方法利用扩展有限元和内聚力单元结合的方法,通过设定断裂能G值作为控制裂纹扩展的参数,对三点弯曲试验以及拉伸试验下涂覆层内部的裂纹进行模拟,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结果随着载荷的增加,涂层中的垂直裂纹和45°倾斜裂纹均沿着涂层厚度方向扩展,到达界面时裂纹发生偏转,沿着界面继续扩展而并没有越过涂层-基体界面向基体扩展。模拟得到三点弯曲试验下初始长度为0.2 mm的垂直裂纹和45°倾斜裂纹开裂的临界载荷分别为3.47 k N和4.49 k N,裂纹长度增加至0.3 mm时,临界载荷降低为3.29 k N和4.31 k N。裂纹越靠近试件中心,临界载荷越小,越易发生裂纹扩展现象。另一方面,在拉伸试验下,0.2 mm的垂直裂纹的临界开裂载荷(3.47 k N)小于投影长度相同的倾斜裂纹的临界载荷(5.21 k N),而与拉应力平行的裂纹并未扩展。实验得到0.2 mm的垂直裂纹在弯曲试验下的平均临界载荷为3.49 k N,而倾斜裂纹为4.46 k N。结论三点弯曲试验下,垂直裂纹比倾斜裂纹更危险,初始长度越长、越靠近试件中心的裂纹越易发生裂纹扩展现象。在拉伸试验下,与拉应力平行的裂纹并未扩展,最安全。模拟结果与实验相近,验证了模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原位观察疲劳试验方法研究了变形TiAl合金在650℃下的三维小裂纹扩展行为,利用传统疲劳裂纹扩展试验方法研究了该合金在650~800℃温度范围内的长裂纹扩展行为。结果显示,650℃下,变形TiAl合金的三维小裂纹在低于长裂纹扩展门槛值的区域依然能够扩展,并且扩展速率高于长裂纹;位于试样棱边的横向机械加工刻痕是合金三维小裂纹萌生的主要位置之一,小裂纹在扩展过程中发生偏折并在偏折处合并,合金的疲劳寿命对试样表面的不规则条状加工缺陷不敏感;在650~800℃温度范围内,合金的疲劳长裂纹稳态扩展速率对温度变化不敏感,裂纹扩展过程均显示为解理断裂,裂纹扩展门槛值受韧/脆转变温度影响,韧/脆转变温度以下温度的门槛值较低。  相似文献   

3.
孙宇博  雷娟娟 《表面技术》2016,45(9):207-213
目的研究TC4钛合金的振动疲劳特性及寿命预测。方法通过共振疲劳试验,分析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规律,计算不同应力水平下疲劳裂纹扩展的速率,建立剩余寿命预测计算模型。结果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是表征裂纹扩展速率快慢的有效参数,与裂纹长度及应力场的大小相关。在裂纹扩展初期应力为274 MPa的条件下,裂纹扩展速率的试验值与计算值吻合较好。通过寿命预测模型计算可知,当初始裂纹为0.5 mm,最终裂纹长度达到5 mm时,在应力为274、366、422 MPa的条件下,振动循环周期分别为36 577、19 090、13 865。结论在应力比为?1的振动条件下,裂纹扩展速率随应力水平的增大而加快,同时初始裂纹长度越长,应力相同时,裂纹扩展速率提高。通过寿命预测模型,可计算出结构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以海洋工程装备材料E690高强钢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环境下腐蚀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断口的形貌特征,并根据实验结果计算了该钢腐蚀环境中的裂纹扩展参数,分析了腐蚀因素对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及盐水中的材料裂纹扩展速率随应力强度因子范围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在裂纹扩展的初始阶段,盐水环境中裂纹扩展速率是空气中的3倍;而在其裂纹扩展的中后期,盐水环境与空气环境中的裂纹扩展速率相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外加电位下,X80管线钢在近中性p H溶液环境中的裂纹扩展行为。方法对X80管线钢紧凑拉伸试样进行近中性p H溶液环境中的循环加载试验,利用拍摄装置记录不同循环次数下的裂纹长度,并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裂纹扩展面上的微观形貌。研究不同外加电位下,X80钢在近中性p H溶液环境中的裂纹扩展速率,分析其裂纹扩展规律。结果在开路条件下,循环加载755次时,裂纹扩展4.6 mm后失稳断裂;在外加电位为-775 m V(vs.SCE)的条件下,循环加载671次时,裂纹扩展3.677 mm后失稳断裂;在外加电位为-1125 m V(vs.SCE)的条件下,循环加载625次时,裂纹扩展3.882 mm后失稳断裂。结论在开路电位和弱阴极电位下,裂纹扩展受到阳极溶解机制和氢脆机制的混合控制,以阳极溶解机制为主,裂纹扩展速率均较低;随着外加电位降低,裂纹扩展机制逐渐过渡为主要受氢致开裂作用控制,裂纹扩展速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6.
浩宏奇  宋余九 《金属学报》1989,25(1):150-152
本文研究了低碳Cr-Ni钢和低碳Si-Mn钢在3.5%NaCl盐雾介质中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试验结果表明:盐雾介质显著降低了疲劳裂纹萌生期,在试验的两种频率下,裂纹扩展dα/dN-ΔK曲线上出现了与ΔK无关的平台,且存在一临界应力强度因子幅ΔK值,高于此值,裂纹起裂且能连续扩展;低于此值,裂纹扩展易发生止裂现象。  相似文献   

7.
某型直升机主桨叶裂纹扩展寿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某型直升机延寿后的飞行安全,对其疲劳危险部位根部接头进行了材料断裂性能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计算,对比研究了不同裂纹扩展公式下的裂纹扩展寿命.采用考虑因素较全面的,且具有较高可靠度的全范围Forman公式进行裂纹扩展寿命分析,得到不同风险率下的裂纹扩展寿命,并给出了适合的检查周期.  相似文献   

8.
疲劳短裂纹扩展中的混沌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低周疲劳的短裂纹扩展中 ,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 ,分析 Hobson的短裂纹扩展公式 [1 ] ,发现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分岔、混沌现象。计算机模拟试验显示 ,在混沌区域内 ,即使初始裂纹尺寸相差很小 ,在经过若干次的应力循环后 ,两者之间会相差很大。如果假设裂纹是以单裂纹穿晶形式扩展 ,发现参数在许多取值区间会发生分岔、混沌现象。由此可知 ,短裂纹扩展的分岔和混沌 ,是导致疲劳试验结果分散性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ADB610钢焊接接头概率疲劳裂纹扩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焊条电弧焊方法对ADB610钢进行焊接,对焊接接头进行疲劳裂纹扩展试验,研究其概率疲劳裂纹扩展规律.采用两步七点递增多项式拟合方法,计算了一系列相同裂纹长度下母材区、热影响区和焊缝区的对数裂纹扩展速率方差和存活率分别为50%,90%,95%,99%,99.9%的裂纹扩展速率.结果表明,总体上母材区的裂纹扩展分散性最小,热影响区其次,焊缝区分散性最大;而且总体上存活率相同时,在裂纹扩展的初期,母材区的裂纹扩展速率最快,焊缝区的裂纹扩展速率最慢;在裂纹扩展末期,三区域的裂纹扩展快慢相当;随着存活率增大,三区域裂纹扩展快慢差别不大时所对应的裂纹长度减小.  相似文献   

10.
<正> 在模拟压水堆环境中,对SA508 3级压力容器钢进行了腐蚀疲劳试验。试验研究的变量有空气和压水堆环境,频率变化在1~10Hz 范围,纵、横裂纹扩展方向,温度为20℃和50℃,以及R 比值为0. 2与0. 7。发现在压水堆环境中,降低试验频率,增加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压水堆环境试验会促使裂纹扩展(与空气试验比较)。对纵向裂纹扩展来说,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是较主要的,稍微增加温度会显著加快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个别的空气试验指出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比ASME 标准预测的大。断口组织的迹象指出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是由氢脆机理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ZrO2-NiCoCrAlY热障涂层的抗热震性和热震失效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梯度热隙涂层能明显延缓热震裂纹的形成和扩展,具有较高的抗热震性。热震裂纹形成与扩展主要在粘结层与基体的界面处。随热循环次数的增加,热震裂纹可在表面陶瓷层内和陶瓷层与过渡层的界面处形成。实验表明热障涂层热震失效的过程主要是裂纹形成、扩展及涂层剥落,粘结层的氧化是导致涂层剥落失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微连接接头在热疲劳过程中的破坏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健  雷永平  赵海燕  吴中伟 《焊接学报》2009,30(11):65-68,72
同时采用电阻测量方法和疲劳裂纹观测方法分析表面贴装结构焊点的热疲劳破坏过程.通过研究焊点在热疲劳过程中的电阻值变化和热疲劳裂纹的扩展过程,来比较传统锡铅钎料焊点和无铅钎料SAC305焊点的热疲劳破坏规律.并结合有限元分析,研究焊点在热疲劳过程中的电阻值变化与裂纹扩展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一种工程上较为实用的焊点热疲劳失效的电阻值经验判据.结果表明,SAC305无铅钎料焊点相对于传统锡铅钎料焊点而言,具有较为优异的抗热疲劳性能.根据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建立了焊点在热疲劳过程中发生失效的电阻值经验判据.
Abstract:
The failure process of soldered joint in SMT was investigated by electrical resistanc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crack observation metho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ical resistance value variation of lead-tin and lead-free soldered (SA(305) joints during the thermal fatigue test were obtained.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crack propagation in soldered joint was observed. According to these measurements, the failure roles of lead-tin and lead-free soldered joint were compa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ctrical resistance value variation and crack propagation of soldered joint during thermal fatigue test was studied by FEM, and an empirical criterion to estimate the failure of the soldered joint in the thermal fatigue test was obtained based on electrical resistance value vari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ad-free soldered joint has a higher resistibility in therrnal fatigue than the traditional lead-tin soldered joint. The criterion based on electrical resistance value variation was found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ion results.  相似文献   

13.
用板状缺口试样研究了在自约束条件下,表面增碳和渗氮对3Cr2W8V钢冷—热疲劳裂纹萌生,扩展及裂纹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增碳及渗氮均使钢的热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抗力降低,渗氮尤为显著,经渗氮处理的试样在冷—热疲劳试验中除缺口尖端出现主裂纹外,试样表面较早出现大量裂纹,最后形成龟裂;表面增碳的试样在试验中也出现少量表面裂纹,而表面化学成分无变化的试样则未出现表面裂纹。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扩展有限元方(XFEM)法研究了高温下热失配应力对热障涂层表面裂纹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失配应力的影响下,表面裂纹的位置、倾斜角度和长度对裂纹扩展的长度、能量释放率和裂尖的应力水平有着显著的影响;对于初始长度相同的裂纹,界面波谷处裂纹扩展长度最长,能量释放率最大;倾斜角度越大,裂纹扩张长度越短,应变能越大;裂纹初始长度越大,裂纹的扩展长度越长且扩展速率越快,能量释放率越大。存在多条表面裂纹的情况下其裂纹扩展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5.
热应力作用下碳化钨基钢结硬质合金梯形裂纹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约束型热疲劳试验机上对碳化钨含量不同的钢结硬质合金进行了热疲劳试验,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热疲劳裂纹扩展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热应力作用下,不仅在合金的表面,在合金的内部都形成了“梯形”裂纹。这种形态的裂纹是由试样缺口处的热疲劳裂纹扩展而引起的,合金中的钢基体相阻碍裂纹扩展,而WC硬质相诱导裂纹扩展,这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促使热疲劳裂纹成“梯形”扩展。分析认为:使WC粒子在钢基体中均匀分布,提高钢基体的热疲劳抗力,从而来阻止梯形裂纹的形成,是提高碳化钨钢锆硬质合金抗热疲劳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板级封装焊点中热疲劳裂纹的萌生及扩展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试验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表面贴装板级封装焊点在热疲劳过程中的裂纹萌生及扩展规律。结果表明,在热疲劳过程中,焊点上存在着3个典型的热疲劳裂纹萌生位置,其中器件与钎料的交角附近区域最容易发生裂纹萌生。这与数值模拟分析得到的焊点在热疲劳过程中所产生的非弹性应变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无铅钎料焊点相对于锡铅钎料焊点具有相对较长的热疲劳寿命;焊盘尺寸较小时,热疲劳裂纹扩展速度相对较大。这与焊点中的等效非弹性应变数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离子渗氮化合物层对H13钢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采用Uddeholm热疲劳试验方法,用机械磨去法和在等离子体气氛内加氩的方法除去化合物层,并与有化合物层的热疲劳试样进行对比,以研究化合物层对H13钢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层所具有的高硬度和高强度,能使其推迟热疲劳裂纹的萌生,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热裂纹向基体内部扩展,但有化合物层试样的热裂纹在表面扩展较快,经3000周热循环后,观察到横断面的热裂纹宽度较大、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18.
稀土Ce对Al-Cu4.5%合金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在接近材料实际工况的实验条件下,以铝铜合金(Cu4.5%)为研究对象,用自约束型热疲劳实验机对铈加入量不同的合金,进行了热疲劳实验以及热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裂纹萌生阶段,不加铈的铝铜合金的裂纹萌生速度明显大于加铈的合金;在裂纹扩展阶段,不加铈的铝铜合金裂纹扩展速度仍是最快。加入0.5?的合金在裂纹形成后期扩展速度明显加快,这是因为合金中出现针状富稀土相,这种针状相割裂了基体,使得合金力学性能降低、热疲劳抗力下降。加入0.3?的合金不论在裂纹萌生阶段还是裂纹扩展阶段,其热疲劳抗力都优于其它成分的合金。  相似文献   

19.
倒装焊Sn—Pb焊点的热疲劳失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倒装焊Sn-Pb焊点进行了热循环实验,结合三维全局有限元模拟的结果,研究了Sn-Pb焊点热疲劳失效,结果表明,充胶后焊点内塑性应变范围减小近一个数量级,从而显著降低焊点的疲劳损伤后,由于底充胶改变了Sn-Pb焊点应力、应变分布,使得充胶前后焊点裂纹位置发生改变,Sn-Pb焊点热疲劳裂纹萌生于粗化的富Sn相,并穿过富Pb相沿Sn相生长,Sn和Pb晶粒的非均匀粗化趋势与模拟给出的剪切应变轴向分布一致。  相似文献   

20.
对40%Ni-Ti(C,N)金属陶瓷在热冲击条件下缺口试样裂纹的形成及扩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裂纹的形成存在孕育期,且随循环温度的升高,孕育期缩短,扩展速率增加;裂纹的形成与组织中陶瓷相/金属相界面微孔洞的形成有关。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断口形貌中存在着疲劳条纹,断裂沿陶瓷相/金属相界面及金属相中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