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 空袭行动贯穿始终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10时36分,“战斧”巡航导弹再次劈向萨达姆,F-117A“夜莺”隐身战斗轰炸机二度飞临巴格达,伊拉克战争在空袭中正式拉开序幕。战争伊始,美英联军发动“斩首行动”,企图通过精确轰炸从肉体上定点清除萨达姆政权的核心人物,核心是萨达姆。“斩首行动”失算后,美英于3月22日开始实施“震慑行动”,目的是通过大规模空袭,以震慑萨达姆政权和伊  相似文献   

2.
方文 《国外坦克》2011,(1):11-18
为实现其在中东乃至全球的战略部署,美军以伊拉克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这次战争经历了大规模作战阶段和稳定行动阶段,历时7年,主要有以下关键节点:2003年3月20日,美军发动代号"自由伊拉克行动",伊拉克战争爆发;4月9日萨达姆政权被推翻;2003  相似文献   

3.
<正> "伊拉克自由"行动在"持久自由"行动之后,美国又与盟国发动了旨在推翻伊拉克复兴社会党政权的"伊拉克自由"(OIF)行动。在准备实施"伊拉克自由"行动期间,部署于迪戈·加西亚岛基地的第40空中远征联队因增配B-52H而增强了实力。第40空中远征联队主要抽调巴克斯代尔空军基地的飞机和人员。弗洛伊德·卡朋特上校担任该联队指挥官,他的副手分别是第40远征行动大队指挥官乔治·加  相似文献   

4.
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英联军分别于3月20日和4月8日对伊拉克实施了代号为“斩首”和“震慑”的空中打击。正当各国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空中打击及美军在“伊拉克自由”行动中的表现的时候,著名安全问题分析家迈克尔·奈兹博士发表了一篇题为“‘伊拉克自由’行动显示:美国空中作战模式已经转变”的文章。文章认为,美国的空中作战模式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联军空中力量在“伊拉克自由”行动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力,空中作战与地面作战已经完全融为一体,C~3I系统与精确制导弹药的协同作战能力越来越强,并首次以成熟的样式充分地展示在战场上。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美军已先后卷入多场局部战争。美国曾组建盟军把伊拉克赶出了科威特;曾与其北约盟友一起,以制止发生在科索沃的种族清洗的名义,对塞尔维亚发动了大规模的空袭;而后又以在全球反对恐怖主义的名义出兵阿富汗,打败了塔利班武装。不久前,为了推翻伊拉克萨达姆的政权,美军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可是,这些军事干预行动并未给世界带来和平。不仅如此,  相似文献   

6.
杜朝平 《兵工科技》2003,(7M):17-20
伊拉克战争结束了,但全球范围内的恐怖主义活动并未因萨达姆政权的倒台而平息,相反却愈演念烈。今年5月份,一连串的爆炸袭去事件使美国措手不及,于是布什政府将目光转向“包庇恐怖分子”的伊朗政府身上。美、英等国媒体纷纷传言,白宫将采取“更具攻去性”的措施未削弱乃至推翻伊朗现政府,五角大楼巳提出了使德黑兰“改朝换代”的计划。伊朗正处于美国掀起的“反恐行动”旋涡的中心,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胡朝勃 《飞航导弹》2003,(10):9-10,23
如果说 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芯片打败了钢铁” ,那么这次伊拉克战争可以称为“芯片和软件集成的数字技术推翻萨达姆政权”。此次战争不仅向世人展示了美军高科技武器的神奇 ,而且改变了今后局部战争的作战模式 ,使将来的作战样式由能量型向智能型飞跃。信息战、电子战、空袭战、精确战、心理战和非线式战花样繁多 ,构成这次伊拉克战争的作战样式 ,也将成为2 1世纪初叶几种主要的战争样式。1 伊拉克战争的特点1.1 信息战初显峥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作战已经渗透到战争的各个阶段和各种行动之中 ,对夺取作战主动权有着越来越突出的影…  相似文献   

8.
简述美英联合攻击伊拉克的“沙漠之狐”行动的起因、进程和结果,指出了打击过程上所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海湾战争的“少有作为”到科索沃战争的“无所作为”,美国陆军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虽然以特种部队为主的陆军部队在阿富汗战争中曾经“有所作为”,但也难以使整个陆军的地位得到明显的提升。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则为美国陆军展示能力、提高地位提供了“大好时机”。伊拉克战争的实践和战后与反美武装分子的作战都一再证明,以彻底推翻一国政权和战后全面控制该国为目的的战争,战时陆军具有与海、空军同等重要的地位,战后陆军的重要性则远远高于海、空军。但是,由于海湾战争后美国偏爱海、空军,对陆军的发展重视程度不够,致使陆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兵力和装备都感到“吃紧”。最近,美国国防部开始重视陆军的建设,在研究和制订  相似文献   

10.
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10时35分(巴格达时间3月20日5时35分),美英联军正式向伊拉克动武,仅时隔24小时(当地时间3月21日20时10分),巴格达遭到了强烈的空袭,美军称之为“震慑行动” 与1991年的海湾战争及对南联盟和阿富汗的军事行动相比,此次军事行动有诸多新的特点。为了解此次战争的战略特点和武器装备,我们特邀新华社记者及轻武器专家撰写了这组特稿,让每一位爱好和平的人关注伊拉克。  相似文献   

11.
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美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伊拉克萨达姆政权赶下台。国际社会发现:美国的常规军事实力从未像现在这样无可匹敌。然而伊拉克战争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美国五角大楼就制定了一项代号为“猎鹰”的武器系统开发计划,目的是研制能够从美国  相似文献   

12.
姜春良 《兵工科技》2003,(6M):56-59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速战速决,仅用三周时间就达到了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战争目的。这场战争充分表明,综合国力的强弱是决定战争进程和结局的关键。尽管美英联军发动的这场战争没有联合国的授权,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伊拉克也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同情,但终因萨达姆在决策上的一系列失误而  相似文献   

13.
毕忠安 《国外坦克》2008,(8):23-26,31,32
在美英联军击败伊拉克部队,推翻萨达姆政权后的数月里,美军无比的优越感逐渐消退。美陆军驻伊部队每天都要遭受各种各样的攻击,伊拉克武装分子使用多种武器,从RPG系列火箭弹到简易爆炸装置,以及极端分子的自杀式袭击,致使驻伊美军装甲装备损失惨重,士兵伤亡人数很快超过了初期进攻阶段的士兵伤亡数量。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美国总统布什在2003年5月1日宣布“伊拉克自由作战”行动结束。但随后在伊拉克境内不断发生对美军的恐怖袭击事件,直至今日伊拉克境内也滑完全平静下来。但这些恐怖袭击已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军事作战”,伊拉克战争期间真正的“军事作战”行动在2003年4月9日美军攻陷巴格达后就已经基本结束了。  相似文献   

15.
司徒凌云 《兵器》2013,(4):55-60
1981年,以色列空袭伊拉克核设施的“歌剧行动”广为人知。但很少有人知道,近年来双边关系降至冰点的以色列和伊朗曾经合作,以阻止伊拉克获得核武器。在以色列摧毁伊拉克核反应堆的“歌剧行动”中,伊朗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将要讲述的,就是以色列、伊朗与伊拉克之间这段尘封的战事……  相似文献   

16.
2003年3月,美国借口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断然对这个主权国家发动了战争。为配合美军方的行动,微软公司开启其操作系统中预留的后门,发出指令,全面封死伊拉克联网的基于微软操作系统平台的指挥控制系统和导弹发射系统,导致伊拉克的导弹无法发射,实时化指挥控制无法达成。战争的结果是美国以对伊拉克的绝对优势大获全胜,伊拉克政权跨台,总统萨达姆沦为美军阶下囚,美国掌握了对伊拉克的全部控制权。  相似文献   

17.
《兵器》2013,(3):34-39,42-43
1991年4月,为阻止伊拉克政府军进攻库尔德人居住区,美国及其盟国侄伊拉克北部开展了“舒适供给行动”(OPC行动)。行动包括两个重要部分:1、由美、英、法和土耳其战机白天巡逻控制北纬36。  相似文献   

18.
在近年的海湾战争、反恐行动和伊拉克战争中,我们看到美军和西方军队的战士配备了各武各样的现代化单兵装备,如导轨、消声器、激光瞄准镜、战术灯、GPS卫星定位系统、无线电报话机、激光红外夜视镜、防风镜、望远镜等。一个战士备有如此众多的小型精密设备,战斗中为了能保证其有效发挥作用,离不开现代战场上的“机械师”——莱特曼(Leatherman)组合刀钳工具。  相似文献   

19.
温杰 《飞航导弹》2002,(6):19-21
20 0 1年 10月 10日 ,美国空军在反恐怖军事行动中投放了一种具有极大破坏力的GBU 2 8/B激光制导贯穿炸弹 ,主要用于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领导人的地下指挥和控制中心。这是美国空军首次在阿富汗使用这种巨型炸弹 ,作为地下坚固掩体的“克星” ,GBU 2 8/B炸弹正在扮演着摧毁地下深层设施和震慑恐怖分子心理的重要角色。1 背景GBU 2 8/B激光制导贯穿炸弹 (也称侵彻炸弹 )诞生在 10年前的海湾战争中。 1990年 8月 ,当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时 ,这种炸弹尚处于研制初期 ,甚至还没有一枚样弹出现。 1991年 1月 17日海湾战争打响后 ,…  相似文献   

20.
在伊拉克战争中,虽然伊军的武器装备大大逊色于美军,但美军在萨达姆行宫中缴获的几支黄金枪支(实际是镀金,如果真用黄金制成就不能发射了) 却备受瞩目。这几支黄金枪支都是伊拉克一家武器公司专门为萨达姆制造的。其中“艾-卡迪萨”(Al-Kadesih)狙击步枪是其中最有特色的武器。“艾-卡迪萨”狙击步枪是供一等射手使用的自动装填狙击步枪。该枪被伊拉克反美武装组织用于抵抗在伊美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