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滨水地区的开发或改造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通过对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问题分析,结合常州市武进西太湖生态休闲区环湖地区规划设计案例,提出新时期城市滨水地区规划应贯彻"保护生态、展示形象、营造活力"的设计理念,以"保护生态"为基础,以"展示形象"和"营造活力"为目标,走向"生态、形象、活力三位一体",并探讨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
针对西南山地城市建设中出现的滨水区域开发迅猛、生态脆弱、特色衰退等问题,本文以重庆市茶园新区苦溪河流域城市片区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设计、景观生态、触媒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以河流水系生态安全策略为触媒,引导滨水区域城市骨架的调整,催化滨水区域高效的生态修复进程。此外,该触媒效应能进而引发亲水活力水岸的规划设计策略,并据此营造特色鲜明的滨水空间,最终达到该城市片区内景观生态和景观文化双赢的城市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和生态建设日益重要的情况下,以薊运河故道北岸一期景观工程为例,介绍其设计理念,即一脉:“生态绿脉、景观主轴线”,两带:“自然景观带、生态保护带”,三区:“滨水休闲活动区”、“特色文化展示区”和“生态景观体验区”.同时,对项目采用的典型生态技术进行归结.  相似文献   

4.
人们靠水而居,城市因水而灵,道路临水而秀。本文旨在对通过对国内外滨水道路案例的分析,结合滨湖新区环湖北路的规划目标、规划时序。指导道路设计及景观设计思路,营造出集交通、防洪、生态、亲水、景观、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滨湖工程体系,打造滨湖新区最具特色的滨水景观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5.
城市的长远发展得益于城市活力的营造,滨水空间活力是构成城市特色景观的重要因素。其异质性特征正是城市特色文化挖掘的具体表现。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策略是体现异质性城市活力的主要方式,通过景观空间的设计构成体现城市的地域文化特征;依托城市滨水空间场所的规划布局,引发"人——场所"的交流。研究该设计策略能为滨水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对城市整体景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龚怡婷  王锐 《山西建筑》2022,(19):40-42+90
基于生态环境大的时代背景之下,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生态环境的保护已逐渐成为检验生态城镇建设的重要因素。城镇滨水景观作为兼具自然美感与人文特色的综合体,充分契合了生态城镇建设的内在需求。目前,不少城镇生态环境仍未受到有效的重视及治理,重新审视城镇生态环境滨水景观的建设已变得尤为迫切,基于生态环境视域下,以八宝镇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合理的方式以当地自然、人文资源,重塑城镇生态滨水景观,以此共同促进城镇生态的可持续建设发展,从而打造“宜居宜游”的特色生态城镇注入长效动力。  相似文献   

7.
杨勇 《规划师》2023,(4):153-160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滨水地区更应把握生态优势,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应以生态建设为基底优化发展格局,充分释放发展动能。基于此,上海虹桥前湾地区依据生态特征及区位优势开展了“城水交融”的生态城市设计,以“五分水景五分城”的设计意向为指引,塑造因水成形的生态城市、向水而居的健康城市、因水而兴的多元城市,并通过构筑空间格局、强化风貌要素管控、营造健康宜居的魅力特色空间、打造创新多元的空间单元等手段,给出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态城市设计前湾“答卷”。  相似文献   

8.
《园林》2015,(7)
<正>江苏省常州金坛市(隶属),素有"二山二水六分田"的美誉,水是体现金坛江南水城魅力的精华所在。随着区域功能的调整和"常金一体、东扩南移"发展战略的加速推进,以金坛的母亲湖——钱资湖为依托的滨湖新城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板块。为进一步提升滨湖新城滨水景观品质,彰显生态新城特色,近期启动滨湖新城(钱资湖北侧)河道景观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城市滨水地区(包括滨河、滨湖、滨江、滨海)是城市保护生态资源的重点区域。以烟台市鱼鸟河为例,论述了在城市滨河地区生态修复中,如何通过生态技术和景观设计手段恢复和营造滨河地区的生态生境,有机地衔接陆地和水域2个不同的环境,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0.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景观的建设与保护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林焰 《中国园林》2003,19(12):30-32
论述了目前福州地区6种滨水开放空间景观的现状,以及建设与保护滨水绿地空间的6种设计创意理念与空间景观效果。创建优美的滨水人居环境景观,追求园林植物群体美景观。充分利用历史人文景观,展现滨水绿地开放空间景观特色。根据亲水性设计理念,创建各种亲水景观。利用自然地理生态资源,建造滨水园林景观和湿地保护景观。根据规划的设计创意理念,创建充满寓意的滨水造型景观。  相似文献   

11.
城市内河构成了城市重要的滨水景观空间,对城市滨水景观改造,是营造城市景观环境的重点。增城市增江借助亚运龙舟赛场建设启动两岸滨水景观建设,但因该河段存在生态、历史等多种影响因素,景观的规划设计引入适应性城市设计理念,探讨适应滨水地带特性的景观规划设计,从而建构生态、多样化、可持续的滨水景观空间。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高密度城市空间中生活的人们对开放、共享、生态的滨水休憩空间的向往愈加强烈。如何营造健康、活力的滨水区域已经成为当前城市规划重点关注的课题。辽瓦生态文化滨水城规划设计提出建设展现郧阳浓厚积淀的历史文化长廊和水陆共融健康滨水城的思路和策略。通过保护和再现历史文化遗迹、协调功能用地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复合利用土地、营造特色空间等,创造城水互融、系统完整的滨水区域。  相似文献   

13.
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人的亲水性与生俱来。滨水地区往往是一个城市最具活力的区域,其开发建设也成为塑造城市特色、带动相关城市功能发展的重要手段。滨水地区是城市重要景观展示节点.其景观塑造对城市形象至关重要.本文以测阳市长兴湖两岸的滨水绿道设计为例,从微观层面探讨滨水绿道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4.
滨水景观空间已成为大学校园规划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复杂的外界I条件影响下,由于日常维护与治理的措施尚不成熟,越来越多的校园生态景观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近年来,低影响开发(LD)模式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滨湖环境维系与治理的局限,已经成为生态水处理的一种有效途径。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静思湖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现状水质、水岸环境问题,提出以低影响开发技术融入校园滨水景观设计中,通过透水性铺装、植草浅沟、下凹式绿地、生态植被缓冲带、生态驳岸、绿色植物等合理设置,以达到生态修复与校园滨水景观营造和谐统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的滨海小镇,其三面环山,东南抱海,有着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作为青岛沿滨海公路的高端旅游发展区域,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城市设计应更好地突出滨水空间特性,体现地域文化特色,通过对原有水系的梳理,营造山水共生的城市生态格局和以水为自然分隔的城市空间组团结构,突出城水共生;同时,在沿滨海公路和城市公共活动区结合滨水空间营造田横广场、环湖海鲜街、主题酒店区和田横商贸街等富含传统文化的特色区域,突出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6.
罗华 《园林》2010,(2):50-51
<正>滨水地区(包括滨河、滨湖、滨江及滨海)是保护生态资源的重点区域。一度衰败的城市滨水地区的重建和开发活动在全球呈现加速趋势。上世纪90年代以来,滨水地区开发是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7.
《园林》2018,(11)
营造乡土景观不仅对于现代城市园林设计、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当下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对城市园林中乡土景观风貌的营造分析,阐述乡土景观元素的创新设计运用,并以将其融入园林景观的艺术表达手法为切入点,说明在特色文化型小镇中,构建文化广场公园乡土景观的设计原理与规划要点,为今后小镇营造乡土景观风貌提供构建与保护策略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古镇盲目追求发展而导致滨水空间被挤占和破坏的案例层出不穷,空间特色消失。本文拟从"双修"的视角切入,与"特色小镇"的空间景观特色要求相契合,针对古镇滨水空间的普遍特征和存在问题,提出滨水空间营造的分段策略以及与之匹配的"穿、缝、浮、凸、叠"五式方法,修复古镇滨水岸线生态,修补古镇滨水空间环境,探索研究其规划方法并进行规划实践。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赣江市民公园四期景观为设计对象,运用多种设计方法,以自然基质为本源,以活力滨水为纽带,辅以多元景观节点,倾力打造了“一岸四段”的景观长廊,将赣江市民公园打造成集生态、文化、科技、康体、智能等为一体的滨江水岸公共空间,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景观绿化工程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文化古迹类的旅游景区因其重要的历史人文开发价值,成为保护和改造的重点,滨水景观的改造对于景区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文章以千年钧瓷发源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神垕镇历史老街肖河样板段景观改造设计为例,对滨水景观的设计手法及其水生态保护策略进行了分析阐述,以期对同类型的景观改造项目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