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甲基)丙烯酸酯类、苯乙烯为主要共聚单体,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二乙烯基苯(DVB)等为交联剂,采用悬浮共聚工艺合成了一系列高吸油树脂.研究了树脂共聚单体组成、丙烯酸单体链长、交联剂种类、交联度、引发剂量以及聚合工艺等因素对吸油树脂吸油量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EGDMA交联时以丙烯酸十四酯的效果最佳,采用DVB交联时以丙烯酸十二酯效果最佳;交联剂种类及交联度大小对树脂吸油性能及树脂形态有明显影响;树脂交联度的大小明显影响树脂共聚物的转化率与可溶性分率,也明显影响树脂产品的收率.在最佳合成条件下制备的高吸油树脂具有较佳的吸油性能,对甲苯的吸附量可达17.32 g/g树脂.  相似文献   

2.
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二乙烯苯(DVB)为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短链烷基酯类高吸油树脂。通过研究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和分散剂种类及用量等对树脂吸油率的影响,得到了制备的高吸油树脂最佳工艺配方。实验结果表明:当n(BMA)∶n(BA)=0.67,BPO质量分数为0.5%,DVB质量分数为0.5%,采用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且其质量分数为3%时,树脂的形态结构最好,且吸油率最大。研究表明,树脂可吸收四氯化碳11.2 g/g,甲苯6.0 g/g,汽油3.9 g/g,柴油2.2 g/g,且树脂的保油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3.
采用悬浮聚合的方法,以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P)为交联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合成了丙烯酸酯类高吸油性树脂(AOA树脂)。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FTIR)对AOA树脂进行了表征,并在不同油品中研究了树脂的饱和吸油率、离心保油率。结果表明,两种单体悬浮共聚合成了AOA树脂,其对各种油品均有较强的的吸收,但对于不同种类油品的吸收能力并不相同,其饱和吸油率依次为:卤代烃>芳香烃>丙酮>脂肪族及环烷烃,并通过热重分析(TG)和重复吸油实验证明了合成的AOA树脂在较高的环境温度条件下能够稳定使用,并保持较高的饱和吸油率重复多次进行吸油,环保高效。  相似文献   

4.
丙烯酸酯类高吸油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悬浮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十六酯为单体,合成了丙烯酸酯类高吸油树脂。研究了不同的交联剂、引发剂、分散剂以及反应温度和时间对高吸油性树脂吸油率的影响,并且考察了高吸油树脂对不同油品的吸油性能。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6h,二乙烯苯(DVB)为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且当DVB、BPO、PVA占单体混合物质量分数分别为1.0%、1.2%、0.8%时,所合成的树脂的吸油性能较好,树脂对四氯化碳(CC14)的吸收性能最好,其饱和吸油率达到36.6g/g。  相似文献   

5.
丙烯酸酯类接枝型高吸油树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聚丁二烯(PB)为改性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为交联剂、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甲基丙烯酸丁酯(MBA)和苯乙烯(St)为单体,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出一种高吸油树脂。分析了改性剂的用量对树脂吸油速率和吸油倍率的影响,研究了交联剂、分散剂、引发剂以及聚合温度等对树脂吸油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PB后,可以显著提高树脂的吸油速率,其饱和吸油时间为2~3h;高吸油树脂的最佳配方为m(St)∶m(MBA)=1∶1,油水比1∶3,w(AIBN)=1.0%、w(交联剂)=1.0%和w(PVA)=0.3%(相对于单体质量而言),聚合温度为78℃;由最佳配方合成出的高吸油树脂,其对甲苯的最大吸油倍率为17g/g。  相似文献   

6.
将水溶性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盐酸盐及丙烯酸(AA),用低温等离子体引发其水溶液共聚合,制得了吸甲醇率高达140倍的高吸醇性树脂。对影响吸醇性能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实验条件下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后聚合时间为22h,放电时间为30s,放电功率为150W,单体质量分数为40%,丙烯酸中和度为21.6%,单体配比(m(DM):m(AA))为4:1。另外,本树脂具有较快的吸醇速度,其值小于  相似文献   

7.
采用悬浮聚合法,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大分子单体,以不含极性基团的烯烃分子苯乙烯、含不饱和侧基的衣康酸为共聚单体进行三元共聚合,得到一种新型高吸油树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树脂的结构、吸油性能及吸油后断面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加入适量的衣康酸共聚单体可以大幅提高EPDM基吸油树脂对柴油的吸收能力,对柴油最大吸油倍率可达19.8 g/g;同时还可显著提高吸油树脂的吸油速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可推断,吸油树脂在聚合过程中形成了互穿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8.
采用乳液聚合,以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了丙烯酸酯类高吸油树脂。研究了乳化剂、引发剂、交联剂用量,单体配比对吸油树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悬浮聚合法制备丙烯酸酯类高吸油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基丙烯酸十八酯(SMA)和乙酸乙烯酯(VAc)为聚合单体,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通过悬浮聚合制备了高吸油树脂(SOAR)。考察了单体配比、PVA、BPO和DVB用量对不同油品吸油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重分析仪(TGA)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SMA与VAc质量比为3.5:1,PVA、BPO和DVB为1.6 Wt%、0.8 Wt%和1.2 Wt%时,树脂的吸油倍率达到最高。SEM表明树脂具有尺寸大小不一的微孔结构;TGA结果表明树脂的分解温度约为300℃。  相似文献   

10.
丙烯酸酯类吸油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拴丽  王通 《应用化工》2003,32(1):36-38
以丙烯酸酯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三氯甲烷为致孔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轻度交联的多孔丙烯酸酯类吸油树脂。讨论了交联剂用量、致孔剂用量对树脂吸油性能的影响,测定了树脂的吸油性能并通过SEM照片研究了树脂微观结构。采用该方法合成的丙烯酸酯类吸油树脂具有较高的吸油率。  相似文献   

11.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甲基丙烯酸丁酯为单体,聚乙烯醇为分散剂,石蜡为填充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填充型吸油树脂。通过对产物的吸油率、保油率和脱油性能的测试研究了各反应物用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石蜡、引发剂、交联剂和分散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0.4%、1.6%和1.0%(基于单体质量),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5 h,水与单体质量比8∶1时,合成的树脂在48 h饱和吸油率为23.80 g/g。与未添加填充剂的吸油树脂比较,石蜡填充型丙烯酸酯吸油性树脂的吸油率、保油率提高,脱油性能更好,但凝胶分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2.
The present work deals with the preparation of magnetic acrylate terpolymer nanocomposite by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This nanocomposite was applied for the removal of diesel oil from artificial seawater by magnetic separation. Magnetic terpolymer nanocomposite was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a, X-ray diffraction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re size distribution were measured by the Brunauer–Emmett–Teller (BET) method. Contact angle (CA) measurement showed superhydrophobic properties of magnetic acrylate nanocomposite. Kinetics and isothermal studies indicate that oil sorption fits the 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 and the Langmuir isotherm. Magnetic acrylate terpolymer can be regenerated for six cycles.  相似文献   

13.
以氧化还原引发剂(NH4)2S2O8和N aHSO3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法合成了丙烯酸钠—丙烯酰胺—疏水单体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单体聚合浓度、单体含量及引发剂用量等对共聚高吸水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实验证明该高吸水聚合物耐盐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系高吸油性树脂。考察了树脂对硝基苯以及对模拟消防废水中硝基苯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吸附树脂量、硝基苯初始浓度、吸附温度、离子浓度、pH等因素对均相含硝基苯的消防水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5 h后,对纯硝基苯的最大吸油率为30.5 g/g,吸附10 min后,对硝基苯吸油率达饱和吸油率的50%。当树脂用量为25 g/L时,硝基苯去除率达70%。树脂还具有良好的耐热及耐酸碱性,且离子浓度对吸附率无显著影响,因而能用于多种环境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以乙醇为溶剂,合成了一种应用于玻璃涂料的醇溶性丙烯酸酯树脂.讨论了含羟基和含羧基的功能性单体、单体滴加时间、反应温度、搅拌速率等工艺参数对树脂醇溶性的影响,分析了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因素,同时研究了硅烷偶联剂KH570的用量对单体转化率、树脂醇溶性和涂膜性能的影响,获得了较优的工艺条件: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35g、甲...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高吸油树脂的合成材料、聚合工艺、种类、吸油性能及主要应用,指出合成材料的选择和聚合工艺参数是高吸油树脂合成的关键,高吸油树脂因其吸油量大、稳定性高、经济性好、可重复使用等优点而在放射性废液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丙烯酸环己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吉海  许燕  周峰  陈献  崔咪芬  乔旭 《现代化工》2011,31(8):57-59,61
以丙烯酸和环己烯为原料,磺酸基苯乙烯系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合成丙烯酸环己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烯酸摩尔比、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丙烯酸环己酯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85℃,催化剂质量分数5%,n(酸)∶n(烯)=2∶1,反应时间5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环己烯转化率为87.2%,丙烯酸环...  相似文献   

18.
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甲基丙烯酸和高碳链混合醇直接酯化合成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的工艺条件。其酯化反应的工艺条件为:酸醇量比为1.2:1,w(催化剂)为1.5%,w(阻聚剂)为0.5%,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4h,空气流速为0.16L/min。用甲基丙烯酸高碳链醇酯为单体,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为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聚乙烯醇为分散剂,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具有吸油性能的甲基丙烯酸高碳链混合醇酯共聚树脂,并用均匀设计试验法优化了聚合合成工艺条件:w(交联剂)为1.2956%,w(引发剂)为1.0298%,w(分散剂)为0.2374%,反应温度88℃,该聚合物的吸油倍率最大值为16.0340g柴油/g树脂。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的方法,在以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主的二元互穿网络中加入有机硅单体与乳液进行共聚,得到了性能稳定的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并在乳液中加入了无机填料(绢云母)。考察了有机硅单体的用量对合成乳液及其胶膜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了有机硅单体和丙烯酸酯单体的共聚。通过透射电镜(TEM)对乳胶粒子的观察,分析了有机硅单体及云母对乳液乳胶粒子形态结构的影响。通过动态粘弹仪(DMA)对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得到,Tanδ>0.3的温度范围为:-65~150℃。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型共聚物的合成及其阻垢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为溶剂,过氧化物为引发剂,马来酸酐-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合成三元共聚物。探讨了该共聚物的阻垢效果与单体配比、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了水质条件变化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具有很好的阻垢能力,在Ca^2+与HCO3^-的质量浓度均为250mg/L(以CaCO3计),温度为80℃,pH值为6的水质务件下,投加该共聚物8mg/L,静态阻垢率这9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