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支撑,以小城镇为对象,讨论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和内容。通过对国内外城镇化的研究与分析,指出了目前我国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视点     
《广西土木建筑》2011,(7):10-11
刘志峰:中国城镇化面临四大挑战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会长刘志峰认为,中国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相比,还明显滞后,面临严峻挑战。一是城镇资源环境承受巨大压力;二是城镇公共事业面临更大挑战:三是城镇建设过度依赖土地情况严重;四。是城镇开发建设手段十分落后。不转变城镇发展方式和开发模式,不解决城镇与农村争夺土地、争夺环境资源的矛盾,不走节约紧凑型、集约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中国城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将更加脆弱。  相似文献   

3.
市域城镇生态环境矛盾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城市规划》2004,28(2):57-59
以较具代表性的中小城市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市域生态系统的构成和特点,提出以城镇为主导的生态分区分类模式。通过敏感性分析,指出城镇生态区是区域生态系统中生态环境矛盾最尖锐的地区,是整个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和控制重点。通过考察湖北省内较典型的当阳等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揭示出市域城镇化进程中较为共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保护城镇生态环境的原则和对策,以及相关生态区相应的保护对策,以期构筑一个系统全面的城镇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如今,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意味着,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过生态关。新型城镇化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应该贯彻到城镇化的生态文明过程与行动上,并且改变人们以往的观念、体制和行为。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城镇发展方式的同时,从城镇建设、能源结构、消费模式等多角度,将生态文明理念植入城镇化发展的思维中。  相似文献   

5.
建设生态型城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型城镇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创造力、生产力,并促使城镇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永续发展的自然和人工环境复合系统。 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建设生态型城镇 建设生态型城镇就是要用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的理论来规划、设计和建设小城镇,解决城镇化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发展的加快、私家车等数量的增长造成的拥堵、污染,严重阻碍了城镇的生态化发展。公交优先策略是在实现生态模式下,解决道路拥堵的有效方式。本文对公交优先与生态化城镇规划进行了解析,以期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当前对我国城镇化的高度关注,首先,从城镇化的初步认识和未来展望两个方面,充分论证了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中国城镇化的战略选择.其次,从现状城镇发展概况、新型城镇化下的城镇地位提升(承上的“分水渠”和启下的“蓄水池”)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城镇”主体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对新型城镇化下的城镇发展思路进行初步探讨,在城市圈(群)的各层级主体重点衔接的基础上,对城镇自身发展进行重点引导.最后,以常州市区小城镇发展作为具体案例,结合其现状概况、区域分析和自身特征,对新型城镇化下的常州市区城镇发展的具体实践进行深化探讨,包括生态文明导向下的区域城市(镇)发展差别化“两种模式”、城镇自身发展主要引导.  相似文献   

8.
当前许多地方把城镇化作为发展经济的突破口,通过推进城镇化,许多城镇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城镇面貌大为改善。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地方以低价征用农村集体土地和拆迁百姓房屋、滥用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城镇化,使得一些群众主要是农民和拆迁户并没有同时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受益,生活状况反而更加困难,收入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不稳定因素增加。资源浪费严重,农业受到严重影响,周边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生态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对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如何使城镇化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保持一致,使广大…  相似文献   

9.
梯度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新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农民、农村和城镇3个主体视角对当前城镇化模式进行反思,认为其存在农村人口城镇化路径受阻、半城镇化造成资源浪费及城镇服务能力增长与城镇化人口增长非同步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梯度城镇化模式,并论述了实现梯度城镇化的4个阶段及各阶段的实施策略。梯度城镇化的提出有助于缓解当前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人口大量涌入城镇给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造成的压力;降低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成本,使更多城镇边缘区的农民享受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溢出效益;增加城镇化过程的弹性,增强城镇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1)
生态文明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导向和现实路径。立足生态文明,从经济发展、人口城镇化、民生发展和生态建设四个方面分析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城镇化发展现状,发现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水平滞后、环境保护与治理任务重、生态治理合作机制不通畅等问题,从而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加强城镇承载能力,打造有当地特色的环保理念和形成府际治理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外"穷人进城、富人出城"的现象日益增长。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提升,人们日益增强的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频繁的人类活动、结构性增长的快速发展对城镇化的要求上升。因此,环保与城镇化的关系也都已经愈加密切,且矛盾也日益突出。绝大多数乡镇在工业化进程中忽视了环境规划和治理,导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本文通过提出城镇化建设绿色建筑的新理念、使到城镇化发展与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城镇化过程中,大城市城郊移民安置模式、进入城市移民安置模式、县内移民城镇集中安置模式、小城镇集聚型安置模式下的移民村镇建设模式为调查对象,通过分析各类城镇化移民安置居住模式,立足城镇化模式、村镇规划、建筑学等角度,采用实地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各类移民城镇化安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适宜性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3.
视点     
《广西城镇建设》2011,(7):10-11
刘志峰:中国城镇化面临四大挑战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会长刘志峰认为,中国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相比,还明显滞后,面临严峻挑战。一是城镇资源环境承受巨大压力;二是城镇公共事业面临更大挑战:三是城镇建设过度依赖土地情况严重;四。是城镇开发建设手段十分落后。不转变城镇发展方式和开发模式,不解决城镇与农村争夺土地、争夺环境资源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源于"新型城镇化:中国城镇化的战略转型"的总体认识,本文总结新型城镇化需重点引导两个方面,包括:强调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引导绿色、集约、人文的城镇化路径转型。据此,本文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郑陆镇为例,实证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总体规划的一些创新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以武进区郑陆镇城镇化与城乡人口研究为专题,这主要包括对郑陆镇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的现状分析和未来发展判定。二是规划创新基于生态"底"、描绘城镇"图"、传承文化"魂"。首先,基于生态"底"主要从城镇性质、功能定位与模式选择方面得以体现。其次,描绘城镇"图"主要从镇村布局的重构深化分析。最后,传承文化"魂"主要从文化特色彰显出发提出了3个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镇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也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要求。因此加快小城镇生态规划编制工作,改善小城镇生态环境,也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研究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提出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透视城镇建设中的不足,从而为城镇建设提供一些对规划编制工作的认识,以期能促进城镇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既有的城镇化研究偏重对普适性基本问题的分析和阐释,缺乏对草原牧区等典型地区城镇化模式的探索。以锡林郭勒盟为例,分析了草原牧区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理论与实践差异,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结合草原牧区城镇化本底条件,提出了符合牧区城镇化空间组织模式:中心城镇带动型统筹发展模式、牧业型统筹发展模式、半农半牧型统筹发展模式、生态型统筹发展模式和边境型统筹发展模式,最后提出草原牧区城镇化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2)
目前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但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的挑战。文章讨论生态文明建设对城镇化的重要意义,然后提出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对提高城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陈明 《规划师》2012,28(7):5-10
我国城镇化在高速推进中,质量问题引人关注。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对我国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和研究对象、质量评价模型展开研究,总结提高我国城镇化质量的主要措施,即除了需要健全城镇体系、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外,还需要解决制约乡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推动城乡全面的统筹和协调,展开劳动力资源的"二次开发",提高农民工向市民转化的能力,发挥各地根植性优势,走特色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哈尔滨都市区的城镇化发展正处于强烈的"极化"过程中,"二元化"矛盾突出。应有机结合城镇化发展"小城镇模式"和"大都市模式"的优势,推进城镇化要素在中心城市和周边市县的"双向流动",将中心城市部分功能"外移",促进中心城市功能升级,重点加强外围市县中心城镇的发展,整合近郊工业园区等空间实体,逐步实现都市区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步伐正逐年加快,小城镇得到迅速发展。据统计,我国目前城镇化水平约为40.53%。城镇化的加快,一方面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却加剧了人口向城镇集聚与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