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忠武输气管道榔坪河谷沉管工程为背景,结合场区工程地质条件,采用控制性开挖沉管作业对该漂管进行沉管复位施工设计,详细介绍了控制性开挖沉管作业技术在现役管道不停输移动过程中的应用。该控制性开挖沉管作业施工达到了预期效果,在受限条件下管道沉管施工既防止了重力式混凝土挡渣墙因施工扰动发生倾覆对管道和施工人员造成的毁灭性灾难的重大安全隐患,又使管道的沉降深度得到了提升(由原设计最大沉降量Δ=-1m提升至Δ=-1.5m)。该方案在忠武输气管道榔坪河谷沉管工程上取得了成功,可为其他类似管道工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沉管法作为管道穿越河流的一种方法,具有适用面宽、不影响通航、施工周期短及工程造价合理等优点,但拼管、吊管、沉管难度大;本文结合某实际沉管工程探讨了大直径(D3 680 mm×40 mm)钢管沉管的施工技术要点,特别对成型管段的平移、管段的水面对接和管道的整体沉放等施工工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类似工程提供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3.
依托深中跨江通道沉管项目,隧道首次采用钢壳沉管法施工工艺和“三明治”双层钢壳混凝土结构,工程规模和结构尺寸均为世界第一。但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在我国大型工程中未有应用,且大量技术细节在国际上尚未公开,许多技术问题处于探索阶段。在调研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条件开展了钢壳沉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得出了相关施工关键参数及流程;并结合E32管节施工,验证了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的可靠性,并优化了混凝土生产、运输、指标检测及浇筑之间平衡关系,确定了钢壳管节的浇筑速度、浇筑顺序和浇筑工艺等施工关键参数,验证了深中通道项目采用“三明治”双层钢壳混凝土沉管结构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初步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沉管灌注桩的沉桩机理、施工技术、质量问题极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结合天津经济开发区某工程沉管灌注桩施工情况,探讨了沉管灌注桩施工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要点,特别是对于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桩长控制提出了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  &#  &#  &#  &#  &#  &#  &#  &#  &#  &#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6):104-108
佛山市汾江路南延线沉管隧道工程为我国最大公铁合建隧道, 不同于大多数沉管隧道, 该工程为了同时满足车辆、地铁的通行需要, 隧道横断面设计为不对称截面, 给设计和施工带来了较大的挑战。针对以上问题, 本文对静力作用下的沉管隧道管节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分析并比较管节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变形、沉降, 探究不对称隧道截面与常规对称隧道截面之间受力性态的差异, 得出一些与对称截面沉管隧道不同的结论(不对称隧道管段在横向上产生了不对称的沉降等), 对后续施工和类似工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结合一工程实例,从方案选择,沉管灌注桩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土方开挖、地下水等方面阐述深基坑施工中在确保基坑及周围建筑物与构筑物安全的前提下如何结合工程实际条件,尽可能地降低基坑造价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8.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采用从东、西人工岛向中间沉放形成合龙口,再沉放最终接头贯通的施工模式,最终接头状态参数测量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针对贯通测量方法效率低,测量精度差,且无法实时调整合龙口状态等问题,提出合龙口状态形成过程的实时测量方法.首先,在形成合龙口的两个管节端面上布设测量特征点,并测量获取管节坐标系下的特征点坐标.其次,在沉放过程中,采用测量塔法和人孔井投点法进行合龙口实时测量及状态调整;沉放结束后,采用传统贯通测量方法测量合龙口状态.最后,将3种测量结果统一换算到工程坐标系下,利用测量误差传递模型进行精度对比分析,得到沉管隧道施工合龙口状态的最佳测量方法.该方法改变了国内外沉管隧道施工中先形成合龙口状态,后贯通测量,再精确调整的施工方式,为沉管隧道以及水下管道等大型水下安装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吉化公司龙潭山净水场综合净化间沉管灌注桩的施工实践为例,阐述了沉管灌注桩的施工技术,并对施工中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加以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办法。  相似文献   

10.
干法取土作为一种灌注桩施工的新技术 ,可以减少在沉管中由于挤土引起的沉管与土的阻力 ,根据在粉砂中的对比试验 ,可以证明该新技术可用较小的沉管机械来沉管 ,它明显减少了沉管阻力 ,此试验参数可用于施工设计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嫩江、松花江冰坝春季开江期气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发生的特大冰坝的年份监测中分析表明,春季开江期,有明显的降水和升温过程及有利的高空和地面天气形势,是冰坝的形成和凌汛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使用USLE模型研究沙汝河流域1992年~2007年土壤侵蚀状况,获取土壤侵蚀定量数据.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流域发生水土流失的面积变化不大,流域内土壤侵蚀最明显的变化体现在侵蚀模数上,三时期平均水土流失模数呈持续上升趋势,从1992年的1 666.698t/(km2·a)升至2002年的1 672.324t/(km2·a),2007年达1 858.095 t/(km2·a).  相似文献   

13.
利用"河南平原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淮河流域)"项目中完成的749个点的地表水水文调查资料,结合河流断面监测资料分析了研究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通过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河流-地下水监测断面的水质特征,阐述了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的相互影响以及有机组分相互影响与无机组分相互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河南平原区地下水对排泄型河流(段)水质影响有限,人为排污、降水及上游河水水质是影响其水质的决定因素;河流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与补排关系、地层岩性及结构关系密切;一些严重污染的补排交替型河流两岸分布有较宽的地下水严重污染带;河水中的有机物对地下水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为了提高河道治理效果,改善乐清水环境,根据自身多年河道治理工作实践,介绍了乐清市农村河道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以往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河道治理存在的规划滞后,实施重点不突出;治方式单一,生态性考虑不足;重建轻管,河道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指出河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整治工作必须处理好整体与重点、长远与当前、安全与景观、保护与生态的关系,确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理念,提出了推进农村河道建设的四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黄河下游的河型分类,计算并统计了黄河下游冲淤标准化输沙平衡数,采用集合数学方法,研究了弯曲河型和游荡河型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冲淤标准化输沙平衡程度数方面,弯曲河型是游荡型的真子集,游荡河型包含弯曲河型,弯曲河型与游荡河型的重叠部分建议归为弯曲河型,游荡河型比弯曲河型多了些数值较大的冲淤标准化输沙平衡程度数。  相似文献   

16.
以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的卫河和卫运河为试点河流,采用二断面法,开展了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K)的野外和室内实验研究,以期为水资源保护工作中计算纳污能力、制定限制排污总量意见等提供参考.野外监测实验结果表明:卫河的COD、氨氮和BOD5平均综合降解系数分别为0.08、0.46、0.16 d-1;卫运河的COD、氨氮和BO...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水磨河流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防洪标准低、河道两岸污染严重.从水磨河流域的防洪安全以及改善两岸居民的生活环境,为加快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保驾护航等方面论述了水磨河流域防洪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以期为该流域防洪工程建设提供依据,逐步形成并完善防排相结合的防洪工程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中游无定河流域的水文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SIMHYD降水径流模型,研究了黄河中游无定河流域的水文模拟问题.对无定河流域的7个子流域的日、月流量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不能很好地模拟无定河流域的水文过程.分析认为:资料的代表性不足、模型本身的局限性及流域下垫面等条件的复杂性是模拟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康熙时期曾大规模地兴修黄淮水利,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浩大的人与自然的斗争,为“康乾盛世”繁盛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次大规模地兴修黄淮水利主要是因为当时水灾发生频繁。引发黄淮水灾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原因,二是社会原因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人为活动所造成的破坏是引发水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河道演变原因及河床形态的分析,得出松花江依兰一佳木斯江段河道演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