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多层主体建筑与单层附属建筑之间一般采用悬挑式基础沉降缝,使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自成沉降体系。因受两单元地基差异沉降的相邻影响,引起沉降较小的附属建筑砖砌体开裂颇为常见。 以某消防楼为例,3层框架结构主楼与单层食堂之间设有悬挑式基础沉降缝。食堂外墙离沉降缝830mm处设有1500mm×1500mm窗洞,与沉降缝相接端部无构造柱,窗洞两侧及窗台无抗裂构造措施。尽管沉降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但在工程竣工后,窗间墙及窗下角出现了三条裂缝。 又如,某泵站综合楼,主楼为4层框架结构,与  相似文献   

2.
六、沉降缝 建筑面积大,地面以上部分层数悬差,应分作几块,使之独立沉降。因沉降不同,底板下的防水层应断开。如果预计两侧建筑几乎沉降相同,那么在沉降缝处设止水带,并且使底板防水层及外墙防水层也相连不断。 沉降缝的两种防水作法 1.沉降缝两侧建筑各自作防水层,底板下及外墙防水断开,缝中不设止水带,完全成为两栋建筑。 先施工一侧建筑,将一侧墙面防水层作毕,然后满粘聚苯板,厚30mm。在聚苯板上抹水泥砂浆厚15~20mm,风干达到合适的含水率后,作防水  相似文献   

3.
某试验大厅横跨建筑物1,2段沉降缝,因任务需要必须提前交付使用,但沉降缝两侧不稳定地基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将直接影响大厅钢网架提前安装时的结构安全。通过合理分析和设计,提出了一种超大试验空间钢网架适应性抗不均匀沉降预控技术,研制开发出一种适应性可调网架支座,并在建造过程中沉降偏差过大的情况下介入调节,有效保证了试验大厅钢网架抗不均匀沉降超前安装质量。  相似文献   

4.
陈军 《山西建筑》2011,37(35):137-138
通过在涵顶铺设EPS板对高填方涵洞进行减荷的方法,进行了涵顶土体中土拱效应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土拱效应的产生应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当涵顶EPS板压缩变形大于两侧土体的压缩变形时,即涵顶平面内外土柱产生沉降差-δ,填土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土体拱脚的存在;同时,通过土体抗剪强度的发挥,涵顶土体内部应力向两侧重分布,此时的土拱具有不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依托杭州湾智慧谷二期深大基坑工程,结合工程实测数据探究深大基坑桩锚–桩撑联合支护结构自身变形规律,主要包括对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桩顶沉降、桩顶水平位移、立柱沉降及混凝土支撑轴力等进行监测及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围护桩桩顶沉降变化曲线大体呈现两侧高中间低的凹槽形,外部重力荷载是桩顶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受工程地区特殊地层影响和对...  相似文献   

6.
高层建筑与裙房间无沉降缝设计与工程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圣维南原理、黄熙龄沉降控制理论、高层建筑、裙房基础与地基共同作用、弹性地基板沉降差的结构分析等理论,研究分析了高层建筑与裙房沉降差在可控制值内采用无沉降缝设计问题,以及高层建筑与裙房沉降差超过控制值并设后浇带时,在可控制值内提前浇注后浇带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实测了二十多幢高层建筑与裙房的沉降差,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对全国总工会大楼与裙房间采用无沉降缝设计,对北京万达广场主楼与裙房提前浇注混凝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马永良  章占峰 《浙江建筑》2010,27(11):45-47,49
环绕中心花园的住宅群(7、9层),由于地基中软弱下卧层较厚与地表填土荷重大的原因,使各幢楼向中心花园一侧产生差异沉降,且在结顶后尚未稳定下来。采用断面300×300锚杆静压桩穿越软弱下卧层后进入粉砂夹粉质黏土层持力层进行控沉托换,旨在传递部分竖向荷载至更深部的可靠地层,降低软弱下卧层所承受的荷载,从而控制其沉降。  相似文献   

8.
程少彬 《建筑科学》2014,(5):115-120
本文以某30层高层剪力墙结构住宅采用天然地基和刚性桩复合地基上联合筏基的设计为例,介绍沉降控制设计的过程,复合地基部分采用静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作为刚性桩。在通过变形协调的方法初步确定相关参数的前提下,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考虑地基、刚性桩、筏板基础和一定层数上部结构的刚度进行整体分析,控制同一幢建筑物筏基的天然地基部分和刚性桩复合地基部分沉降差异,达到在地基变化位置不设置永久性沉降缝或沉降后浇带的目的,以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数值方法在模拟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中的应用,利用FLAC3D对某墙锚支护下的基坑开挖进行了模拟,分析了边开挖边支护工序下基坑北侧墙顶水平位移和紧邻的门诊楼沉降的变形情况,得出基坑周边土层由距离基坑的远近依次呈现较小和较大沉降的规律;坑底土体最大隆起产生在基坑中部,并以此为中心依次减小;连续墙顶水平位移随开挖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0.
对于裙房和高层塔楼之间的沉降差异,较简便的解决方法是在两部分之间设置沉降缝,但这会影响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如不设缝,则地下室及裙房结构可能会出现裂缝。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信息中心房产大厦的基础采取了主楼与裙房之间设置沉降缝,副楼与裙房之间设置后浇带(不设沉降缝)及加强副楼与裙房间框架梁等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工程概况 房产大厦地处北京西路江宁路(见图1)。房产大厦以办公为主,是集信息、交易、金融、产证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智能化大厦。总建筑面积  相似文献   

11.
武汉团结小区商住楼工程基坑施工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团结小区商住楼基坑工程支护结构主要采用钻孔灌注桩 预应力锚索的支护形式,基坑施工安全监测内容主要有建筑物及管线沉降、建筑物倾斜、基坑围护体及土体水平位移等。9个月的监测成果表明:基坑施工开挖对小区的建筑物影响较小,对消防建材市场二层楼房影响较大;基坑施工开挖对周围管线影响不大;基坑西侧支护体系的基顶和桩顶测点累计位移偏大。由于监测数据准确,反馈及时,业主及监理单位重视,施工单位处理及时、应急方法得当,保证了基坑工程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
基坑开挖容易导致邻近建筑产生较大沉降,而目前关于基坑开挖引发邻近建筑群变形规律的研究较为匮乏,邻近建筑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尚需研究。基于实际工程,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分别建立实际情况、仅有建筑1、仅有建筑2的3个计算模型,探究了深长基坑开挖引发邻近建筑群沉降规律,得到以下结论:建筑距离基坑较近时,基坑开挖过程中容易发生较大沉降,后趋于稳定,层数较高且平行于基坑的建筑沉降较大,垂直于基坑的建筑沉降差异较大;基坑开挖后,建筑群沉降小于单个建筑沉降;垂直于基坑的建筑偏转角更大,距离基坑较近处更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与单个建筑相比,建筑群中各建筑偏转角更大,尤其是垂直于基坑且中部附近存在其他建筑的情况,更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下洞室开挖可能会对地表建筑产生的影响,通过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开挖后附近土体的沉降情况,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地表建筑物的位置、高度和宽度对这种沉降的影响。试验得到了土体中的标志点在开挖过程中的时程曲线,并得到了最终地表的沉降曲线与沉降云图。数值模拟得到了地表建筑物的最大相对沉降和最大水平应变与其位置、高度和宽度的关系。结果显示,当地下隧道恰好从建筑物正下方穿过时,地下隧道顶部的沉降量与水平应变最大;但当地下隧道从建筑物附近穿过时,地表建筑基础的倾斜率可能会更大。  相似文献   

14.
广州地铁五号线员科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员村站东端隧道两侧建筑物较多,盾构机掘进前需要对区间隧道上方的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根据建筑物的基础型式选择了袖阀管注浆加固,并提出在盾构机通过建筑物时为减少建筑物内部的差异沉降,根据现场实时监测结果及时对建筑物注入双液浆进行加固,以确保建筑物的沉降差在控制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北京某住宅楼地下室防水采用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与两层SBS防水卷材相结合的常规做法。本文着重对工程难点特别是结构沉降缝包括两单元间沉降缝、施工段分隔处沉降缝的防水设计与施工做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毗邻高层建筑的深基坑开挖和支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毗邻高层建筑的深基坑工程,结合场地勘察、场地地质、水文条件及邻近建筑物情况,对基坑开挖、支护及降水进行合理的方案设计.通过方案比选,采用基坑顶部2m下桩锚支护,并加设水平钢管支撑,严格进行边坡位移及邻近建筑物的沉降、倾斜监测,积极采取质量控制措施等,保证了深基坑施工的工程质量和邻近建筑物、市政管线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原位测试结果表明, 大底盘高层建筑的受力状态及变形特征与相连的第一跨裙房基础密切相关,其具备在两个刚度及荷载相差较大的结构形式下所形成的不同地基应力状态之间进行平缓调整的能力。 对于常规工程而言,大底盘高层建筑下 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可取高层建筑基础宽度的 1.2 倍; 整体大面积筏板基础变形控制条件可按以下限值控制:高层下整体挠曲最大限值不超过 0.5‰ ,与高层整体连接的第一跨裙房与高层建筑的沉降差最大限值不超过 0.001 l ,裙房其它柱间沉降差最大限值不超过 0.002 l 。  相似文献   

18.
管片接头是盾构隧道衬砌的渗漏水多发区域,长期渗流导致荷载分布和受力模式变化,危及结构安全。针对现有研究难以对接头渗漏下盾构隧道力学特性准确模拟的现状,提出一种新的模拟分析思路,基于开发的接头联接单元模拟盾构衬砌接头位置的力学变形响应,采用有限元软件二次开发数值实现接头渗流,要点在于密封垫张开引起的接触应力和外水压力动态变化的迭代分析,进而建立管片接头渗流下的盾构隧道流固耦合数值模型。结合上海地铁盾构隧道工程实例,对不同接头渗流、渗流量、接头刚度和防水性能等因素影响下的隧道力学变形机理和地表沉降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管片接头位置与渗流量对于衬砌结构的内力存在一定影响,具体表现为弯矩明显增加而轴力略微减小,拱腰接头发生渗流对结构内力的影响最大。隧道结构的变形随着渗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基本呈正比关系;拱腰、拱底和拱顶接头发生渗流时对结构侧向移动和变形的影响依次减小。隧道结构和地表沉降随着管片接头渗流量增加而增加,且基本呈正比关系;拱顶接头发生渗流时,地表沉降最大但隧道沉降最小;拱底接头发生渗流时,地表沉降最小但隧道沉降最大。研究成果对完善盾构隧道流固耦合分析模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同一场地地基上建设多栋高层建筑,应考虑建筑与地基之间的相互影响。利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从基坑开挖到3栋建筑依次建立的整个过程,分析桩筏基础的变形和受力特性以及新建建筑与已建建筑的相互影响等。研究结果表明:已建建筑桩的轴力分布随新建建筑荷载的增加趋于均匀,而其最大值则逐渐减小;基坑开挖的卸荷作用使得基坑开挖面一定范围内应力有所减小;由于附加应力的扩散作用,使新建建筑的基础沉降最大值位置、桩的轴力最大值位置、筏板高应力区域均有向已有建筑物方向偏移的趋势。此外,基坑开挖后,已有建筑物的筏板沉降分布向基坑开挖方向有移动,并产生较明显的附加沉降,并且各种建筑荷载的相互叠加,最终会使基础周边的地面产生一定沉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发生了大面积地基沉降问题,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由于填海造地,沿海地区地基处于欠固结状态,以及大规模的密集高层建筑物群等因素。基于Mindlin-Geddes应力解,并根据叠加原理计算群桩内任一点处的应力,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桩-箱基础内任一点处的沉降量。该方法考虑了桩与土,桩与桩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计算复杂基础形式的群桩沉降问题,尤其是由于复合桩侧摩擦阻力造成的地基沉降。并以深圳某办公楼为算例,考虑周围两栋建筑物对其沉降的影响,应用此方法计算的最终沉降量与实际的沉降量很接近,达到计算精度要求,可为群桩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