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氮腐肥生产工艺研究”(小试)是广东省科委1979年下达的重点科研项目,由广东韶关地区工业科学研究所承担。主要研究内容:一是研究液相加压氨氧化对风化煤增氮的工艺条件;二是制取高氮腐肥供田间试验;三是研究用催化剂以降低反应压力及提高有效氮的可能性。经过两年多的研究,首先采用未经干燥、粉碎的泥炭为原料,经液相加压氨氧化制高氮腐肥获得成功,简化了  相似文献   

2.
主要从合成、物化性能方面简述了几类多氮含能材料:氨基/硝基杂环氮–氧化物、含能叠氮化合物、高氮化合物、钝感多氮高能炸药。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指出了多氮含能材料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垃圾渗滤液具有高氨氮、低碳氮比等特点,在反硝化脱氮过程中碳源不足通常会限制反硝化速率,影响脱氮效率。基于此,本文综述了垃圾渗滤液脱氮的主要工艺和技术难点,对反硝化过程中碳源的主要种类进行了介绍,并针对内碳源开发利用中剩余污泥预处理的主要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体污染程度加剧。氮含量过高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厌氧氨氧化作为一种新兴的脱氮技术,与传统生物脱氮技术相比,在处理高氨氮废水时具有脱氮效率高、无需外加碳源、污泥产量低等优点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叙述了厌氧氨氧化作用原理和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实例,以期为污水处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焦化蜡油主要作为催化裂化的原料,其含有的碱性氮化物会引起分子筛催化剂中毒,严重影响催化裂化的反应。本文主要介绍了具有较高选择性的络合脱氮技术,指出了Lewis酸、有机酸、无机酸等络合方法的优缺点,络合脱氮与其他脱氮方法的组合工艺具有选择性高、成本底、收率高的特点,适合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5段进水A/O工艺处理高氮废水,进行了小试试验研究,试验时采用自配的高氮废水作为进水原料,考察分水比、回流比对每段出水氨氮、硝氮和总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Ⅰ、Ⅱ段由于进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反硝化反应不完全,造成出水中氨氮及硝氮含量较高,后续段数随着污水有机物含量的降低,出水中氨氮及硝氮去除效果愈加明显;2该工艺中氨氮的去除主要是通过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完成,且污泥有机负荷越小,氨氮去除效果越明显;3经5段进水A/O工艺处理后,出水可满足GB 18918—2002的一级B排放标准。研究结果可为国内外广泛推广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保持恒定的底吹N2流量,在高温高压反应釜内对高氮钢的精炼进行了热力学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正交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高氮钢氮溶解度的因素中压力影响最大,氮溶解度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人:合金组分(Cr,Mn)的影响次之且Cr的影响大于Mn,氮溶解度随着Cr,Mn含量增加而增大;温度的影响最小,氮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采用5段进水A/O工艺处理高氮废水,进行了小试试验研究,试验时采用自配的高氮废水作为进水原料,考察分水比、回流比对每段出水氨氮、硝氮和总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Ⅰ、Ⅱ段由于进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反硝化反应不完全,造成出水中氨氮及硝氮含量较高,后续段数随着污水有机物含量的降低,出水中氨氮及硝氮去除效果愈加明显;2该工艺中氨氮的去除主要是通过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完成,且污泥有机负荷越小,氨氮去除效果越明显;3经5段进水A/O工艺处理后,出水可满足GB 18918—2002的一级B排放标准。研究结果可为国内外广泛推广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高氮量单基火药老化过程中分子量与特性粘度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体积排除色谱和毛细管粘度计研究了高氮量单基火药在加速老化过程中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及特性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老化过程中高氮量单基火药的分子量和特性粘度与老化时间都成负指数函数的关系;将高氮量单基火药老化过程中的分子量与特性粘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了[η]与M的关系。对高氮量单基火药的生产和贮存性能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不同变质煤热解和气化中燃料氮的转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平管式炉对不同变质程度煤进行了热解和气化实验,并利用傅里叶红外气体分析仪对热解和气化过程中主要含氮产物的释放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煤的变质程度对煤热解和气化过程中HCN的释放具有重要影响,而对NH3的释放影响较小.对于低变质程度煤来说,挥发分含量较高,而挥发分的深度裂解是HCN产生的主要来源.因此,低变质程度煤热解过程中转化为HCN的燃料氮份额高于高变质程度煤;对于不同变质程度煤在热解过程中转化为NH3的燃料氮份额则大致相当.对不同变质程度煤在CO2气氛条件下气化反应过程中含氮产物生成规律的研究发现,焦炭氮几乎全部转化为NO;转化为NH3的燃料氮份额有所增加;除印尼褐煤外,转化为HCN的燃料氮份额也有所增加;此外,对CO2气化过程中NO的生成机理进行分析,认为焦炭氮的直接氧化可能是NO产生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1.
以尿素为主要氮源生产氮含量高的NPK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污泥水热实验。主要考察污泥中氮元素在水热过程中的迁移转化以及水热温度的影响,并对水热过程中氮元素的迁移路径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氮元素主要分布在固相和液相产物中,并随着水热温度的升高,分布在液相产物中的氮元素逐渐增加。在水热过程中,污泥中的无机氮形态几乎全部转换为氨氮和硝酸盐氮形态;不稳定性蛋白质氮分解为有机氮和氨氮,有机氮可进一步分解为氨氮;而稳定性蛋白质可转变为吡啶氮、吡咯氮、季氮以及腈氮形态,在较高的水热温度下均可再分解为氨氮。因此,随着水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污泥中氮元素逐渐从固相中转移到液相中,在液相产物中主要以有机氮和氨氮形态赋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化工行业发展迅速,其产生的化工废水量也大大增加,严重污染了环境,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两段A/O工艺,分析了两段A/O工艺处理高氮化工废水的主要特点,并以某化工公司为例,研究了两段A/O工艺处理高氮化工废水的具体流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14.
四氟硼酸-5-氮-螺[4,4]壬烷可用作高耐压超级电容器电解质,具有高耐电压、高功率特性、在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高导电性等优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四氟硼酸-5-氮-螺[4,4]壬烷的制备路线,以及提纯方法。  相似文献   

15.
范爱军 《广东化工》2013,40(1):95-96
垃圾渗滤液具有机物成分复杂、氮含量高、毒性大、可生化性差等特点,经过常规工艺和高级氧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其总氮含量仍然较高,且主要以硝态氮的形式存在。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必须在有可生化的外加碳源才可实现生物脱氮。试验探索了投加不同碳源的情况下,生物滤池反应器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脱氮效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甲醇、葡糖糖、蔗糖,它们的反硝化效率分别是80%、60%与50%。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国外各有关公司近年来三氟化氮(NF_3)生产发展概况;介绍了三氟化氮主要制备方法——氟氨直接化合法和氟化氢铵熔融盐电解法的基本原理、工艺技术以及研究开发进展;介绍了高纯三氟化氮典型质量指标及精制提纯方法研究进展。主要介绍国外专利技术。  相似文献   

17.
采用酸精制法对中低温煤焦油进行预处理,通过电喷雾电离源(Electrospray Ionization Source,ESI)耦合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高分辨率共振质谱(FT-ICR MS)手段分别对预处理前后360~530℃重馏分(CT-HF)中碱氮(BN)和非碱氮(NBN)进行表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CT-HF预处理前BN的相对丰度(RA)从高到低为N_1,N_2,N_3,N_4,NBN的RA从高到低为N_4,N_2,N_1,N_3;预处理后BN的RA从高到低为N_1,N_2,N_4,N_3,NBN的RA从高到低为N_2,N_4,N_1,N_3;预处理前CT-HF中N_1类BN主要以吡啶和喹啉类形式存在,NBN中N_4类以苯基吡唑并噌啉氮化物形式存在;预处理后CT-HF中N_1类BN主要以环烷胺类形式存在,NBN中N_2类主要以吲哚类和吡唑类形式存在;经预处理后,CT-HF中喹啉、吡嗪、哌啶硫胺、吡啶-醇和嘧啶类BN以及吲哚、咔唑和吡唑类NBN被大量脱除。预处理工艺导致高氮数的BN和NBN转化为低氮数BN和NBN,氮化物DBE下降。  相似文献   

18.
<正> 日本化肥需求情况在1990年化肥年度,日本对三种主要化肥成分的需求量截止1990年6月份达到183.9万t。比前一年降低了5%,其中氮为61.2万t;磷为69万t;钾为53.7万t。以化肥类型计,其国内对于高成分复合肥料需求量为184.7万t;低成分复合肥料的需求量为49.3万t,氮钾复合肥料为12.6万t。  相似文献   

19.
煤中氮的含量一般不高,在0.3-3.0之间。煤中的氮主要由原始成煤植物中的蛋白质转化来,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煤中的氮含量逐渐降低。此外煤中的氮含量还与原始成煤物质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20.
余化  冯天照 《化肥设计》2012,(1):13-15,19
介绍了深冷分离、PSA变压吸附和膜分离3种制氮工艺的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比较了3种制氮工艺的工艺性能、主要设备和相对投资;提出了如何根据不同的氮气需求选择合适的制氮工艺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