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得到表面性能和内部结构优异而成本较低的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共混乳胶膜,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核相为MMA和BA、壳相中F6MBA含量不同的核壳型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通过动态光散射、透射电镜检测了乳液的稳定性、单分散性和乳胶粒的核壳结构,并合成了普通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PMMA-co-BA)。将含氟核壳乳液与普通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共混成膜并热处理,得到共混乳胶膜样品,通过静滴接触角、红外、拉曼、扫描电镜能谱等表征膜的结构和性能,研究氟含量对共混乳胶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氟含量的增加,膜与空气界面(F-A)的表面能降低,且下降幅度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而变大;共混膜的体系含氟量仅约为16.7%时,其F-A面表面能可低至18.75mN/m;壳相含氟50%的共混膜的断面具有氟的浓度梯度结构。  相似文献   

2.
核壳型丙烯酸酯乳液涂层玻璃纤维布的耐碱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乳液.讨论核壳比、水的用量对乳液性能和涂层玻璃纤维布耐碱性能的影响.利用TEM对乳液结构的观察表明,所制备的乳液具有较好的核壳结构.耐碱性能测试表明,不同核壳比以及预乳化不同水用量对涂覆的玻璃纤维布的耐碱性影响不同,其中核壳比为7/10及水用量为单体的1.2倍时样品的耐碱性能最好.SEM对涂层玻璃纤维布的表面进行观察发现,核壳比为7/10时,乳液具有最好的黏附性能.  相似文献   

3.
核壳结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丙烯酸丁酯为核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乙酯为壳单体,十二硫醇为壳层聚合的链转移剂,采用种子乳液共聚方法制备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共聚物.研究单体、链转移剂的用量对壳层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黏流温度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乳胶粒结构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加入丙烯酸乙酯或十二硫醇,可以降低壳层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和黏流温度,增加熔体流动速率,加入质量分数为0.1%的十二硫醇可以使壳层共聚物(m(MMA)/m(EA)=80/20)的熔体流动速率提高到0.863 g/min,提高了2个数量级,核壳聚合物乳胶粒径在100~200nm之间,粒径分布较窄.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核壳型含氟丙烯酸酯防水剂并对纯棉织物进行整理.分析了不同乳化剂,阴、非离子型乳化剂配比及用量对乳液性能及聚合物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氟表面活性剂(Acty-flon-S200)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的质量比为2∶4,乳化剂总量为1.8%时,可以得到稳定性、耐水性和光泽较好的含氟丙烯酸酯防水剂乳液.  相似文献   

5.
核-壳式结构的Fe_3O_4/聚合物结合了Fe_3O_4的磁性和聚合物壳层具有功能基的特点,在药物载体、固定化酶、DNA纯化、催化、传感和金属离子分离等领域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研究,表面含羟基、羧基、氨基、巯基、磷酸根及多种官能团修饰的Fe_3O_4/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是研究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聚丙烯酸丁酯胶乳和丙烯酸丁酯与苯乙烯共聚胶乳,然后采用乳液聚合法接枝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ACR).以ACR作为聚氯乙烯(PVC)的抗冲击改性剂,考察了具有不同组成的ACR对改性后的PVC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梯度共聚的合成办法,对制得的核壳结构的丙烯酸-乙烯类树脂乳液的原理,性能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具有核壳结构丙烯酸树脂乳液是新一代改性丙烯酸类涂饰材料。  相似文献   

8.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为主要原料,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研究了核壳单体的配比、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的用量、含氟单体的用量对乳液聚合过程以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法(FT-IR)、激光粒径分析仪、透射电镜(TEM)对乳液及乳胶膜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接触角(CA)、热重分析(TG)和拉伸测试表征了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胶膜的表面性能、热稳定性能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m(MMA)∶m(BA)=1∶1,核/壳单体比为3∶2,乳化剂用量为3%,引发剂的用量为0.6%,含氟单体的用量为10%时,制备的含氟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且含氟基团富集于壳层,乳胶膜的综合性能明显优于不含氟乳液,达到"低氟高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叔碳单体-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物为核,有机氟单体-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物为壳.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得了核壳型叔碳氟碳共聚乳液。讨论了乳化剂量、引发剂量、反应温度、恒温时间等对乳液聚合的影响,并对乳液进行了接触角、透射电镜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85℃,恒温时间为2h,w(乳化剂)=3.5%,w(引发剂)=0.3%,制备的核壳型乳液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10.
以醋丙共聚物(VAc-MMA-AA)包覆硅溶胶纳米SiO_2粒子,形成SiO_2/VAc-MMA-AA核壳乳液,将该核壳复合乳液与杨木木材复合,制成无机/聚合物核壳复合物复合木材.利用EM、SEM及FT-IR红外光谱表征该核壳粒子及改性后复合木材的结构和形态,研究了经SiO_2/VAc-MMA-AA核壳复合物改性后复合木材的性能,结果表明,用该核壳复合物改性的木材WPG为45%时,氧指数为40.1%,并且该复合木材在顺纹和径向方向的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86.9%、83.3%,抗弯曲强度提高了42.2%,弹性模量提高了58.9%.  相似文献   

11.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分步聚合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类树脂(ACR)。以ACR作为PVC的抗冲击改性剂,通过对改性PVC的冲击强度、熔融时间、扭矩等参量的测定,考察了ACR中单体配比、乳化剂及交联剂含量对PVC抗冲击性能的影响,并对改性过程中PVC的加工流变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CR改性剂可明显改善PVC的抗冲击强度,同时也改善了PVC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2.
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采用未经有机化处理的蒙脱土(MMT)制备了聚丙烯酸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加料顺序制得的复合材料.通过对比其微观结构和蒙脱土在树脂中的分散状况,证明了单体可以在聚合过程中于蒙脱土片层间聚合,使蒙脱土以纳米级尺寸分散在聚丙烯酸酯树脂基体中.讨论了蒙脱土的加入对乳胶粒形态的影响.采用重量分析法对蒙脱土存在下的乳液聚合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发现蒙脱土的加入使聚合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使用通常作为偶联剂使用的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苯丙乳液的改性剂,以核/壳聚合技术和半连续种子聚合工艺将少量有机硅结合到聚合物分子壳结构中,制得性能良好的三元共聚乳液。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有机硅接枝剂加入量等因素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确定了三元共聚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核壳型阳离子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法,制得可用于木器底漆的核壳型阳离子丙烯酸酯乳液。考察了反应型乳化剂DADMAC、种子引发剂AIBA、功能单体GMA用量及乳化剂配比、软硬单体配比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反应型乳化剂DADMAC质量分数为单体总量的0.45%,种子引发剂质量分数为引发剂总量的0.4%,乳化剂配比m(核)∶m(壳)=1∶1,功能单体GMA质量分数为1.2%,软硬单体配比为m(MMA)∶m(St)∶m(BA)=18∶13∶10时可制得性能较佳的核壳型阳离子丙烯酸酯乳液。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低成本新型硬质聚氯乙烯(HPVC)加工助剂ACR进行了研究。采用悬浮共聚合工艺、加入第Ⅱ单体及第Ⅲ单体和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共聚,生产出透明HPVC用的二元共聚ACR和不透明HPVC用的三元共聚ACR,测试了自制ACR加入HPVC体系后的流变性能,并和市售ACR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们研制开发的ACR其性能优于市售的ACR。  相似文献   

16.
核-壳乳液聚合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近10年来核-壳乳液聚合理论的发展,其中包括聚合机理:聚合物沉积机理和种子粒子表面聚合机理;核-壳粒子的制备方法:间歇法、平衡溶胀法、半连续法、连续法;常见的核-壳结构乳胶粒子的几种形态结构以及影响形态结构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因素、并介绍了核壳结构的表征方法包括对成膜能力的评价。最后介绍了核-壳乳液聚合在涂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以聚苯乙烯为壁材,58#石蜡为芯材的相变微胶囊。考察了乳化时间、交联剂二乙烯基苯(DVB)的配比、聚合时间以及芯壁比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微胶囊的化学结构、表观形貌、储热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乳化时间对微胶囊的热性能影响不大;单体St与交联剂DVB的质量比为6∶1制备的微胶囊的形貌较佳,缩皱和碎屑明显减少;聚合时间为3 h制备的微胶囊形貌较好、大小相对均一、相变潜热和芯材石蜡质量分数相对较高;而随着芯壁比的增大,芯材石蜡质量分数相继增大,其中芯壁比为3∶1制备的微胶囊相变潜热增大到125.2 J/g,芯材石蜡质量分数高达80.9%,且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8.
在种子乳液聚合中加入可发气成分 AC,制备可发气 P( S/BVA) - PS核壳结构微球 ,借助电子显微镜 ( TEM)等测试手段观察聚合过程 ,并与单纯种子乳液聚合进行对比 ,进而推测、探讨种子乳液聚合制备核 -壳结构聚合物粒子形成机理。研究了可发气微球的形态、结构、热分解特性 ,测量了其发气特性并与纯 AC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以低甲醚化蜜胺树脂为壁材,香精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香精微胶囊.通过对所制备的香精微胶囊进行显微观察、粒度分析、包裹率测试和稳定性考察,研究了工艺条件的影响,并对香精微胶囊的多层造壁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搅拌速度为600r/min,壁材预聚体滴加时间为30min,50min缓慢升温至75℃保温固化的条件下所得到的香精微胶囊包覆效果良好,产品乳液稳定;双层壁材香精微胶囊的粒径分布最窄,而三层壁材的香精微胶囊具有最高的热稳定性,包裹率可达92.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