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解决选煤厂粗煤泥的分选难题、提高粗粒煤的分选效果,基于重浮耦合原理开发了 一种充气式液固流化床分选粗煤泥的流态化分选机,利用该分选机在实验室开展了1*000~ 0*125mm粗煤泥的分选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上升水流速率、充气量和药剂用量的增加,精 煤灰分、精煤产率、可燃体回收率都随之升高;在上升水流速率30mm/s、充气量0*36m3/h、起泡 剂用量0*06285mmol/L的条件下,分选效果最佳;对比常规液固流化床分选试验,可以看出充气 后精煤中各个粒级的产率明显增加,尾煤中各个粒级的产率明显降低,粗颗粒回收率提高了 29*12%,可能偏差 Ep 达到0*08,分选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液固流化床分选机。  相似文献   

2.
试验表明,膨化硝铵炸药的药卷密度对其爆炸后的有毒气体生成量有影响。一般药卷的装药密度在0.85 ̄0.95g/cm^3时,炸药的有毒气体生成量是合格的;而当装密度大于1.00g/cm^3时,由于密度过大,使体系结构密度,炸药组份间的空隙率减小,而致反应不完全,结果造成炸药爆炸后的有毒气体决量超过MT60标准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用蓝晶石微粉制备莫来石—高硅氧玻璃复相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博文 《非金属矿》1998,21(6):21-22,46
采用天然蓝晶石矿物制备莫来石-高硅氧玻璃复相材料,方法简便。材料物相分布均匀,含莫来石75% ̄80%、玻璃相20% ̄25%。烧成过程中线膨胀率-0.83% ̄-2.16%,体积密度1.99 ̄2.11g/cm^3,常渐耐压强度达163 ̄264.7MPa,理化性能优于用高岭土和高铝矾土制得的同类材料。烧结温度为1150 ̄1200℃。在较低烧结温度下制得的莫来石晶粒较大、含量较高的烧结材料,有良好的节能效  相似文献   

4.
该系统采用超声位移传感器构成床层测量系统,依据跳汰机一、二段重物料层厚度跟踪原煤特性变化,通过折线综合算法,实现给料与排料的高精度优化控制。该装置在老虎台矿选煤厂已连续稳定运行2年多,在分选密度降至1.3g/cm3的条件下,仍使跳汰机的数量效率提高6%。  相似文献   

5.
新型中心给料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选煤主洗设备3NZK-710/500中心给料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的分选原理,介绍了该设备的结构以及参数设计,并对其工业应用效果作为进一步描述。当前选乌达矿区50~0.5mm极难选煤时,该旋流器第一段可能偏差Ep1≤0.030,第二段可能偏差Ep2≤0.042,最大处理量130t/h,数量效率高于90%,完全适用于高灰,高硫,极难选煤的分选。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的是用浮选法处理含有大比重的浸染型矿物的复杂矿石的研究和应用的结果。研究矿样是从科拉半岛科夫多尔矿床采得的含有斜锆石的复杂矿石,斜锆石是一种有价值的稀有矿物,天然ZrO2密度5.8-6.0g/cm^3,品位0.15-0.17%,浸染粒度小于0.2mm.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液固流化床对粗煤泥分选的局限性,提出通过加入重介提高分选介质的密度,使宽粒级物料基于密度分选。开展了重介质液固流化床和传统液固流化床在不同床层压力和上升水速条件下对粗煤泥分选效果的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上升水速,不同床层压力下,加入介质后,可能偏差E值较不加介质时最大可降低0.070,数量效率至少增加4.43%,精煤灰分小于10%时,精煤产率增加5.2%;同一床层压力,不同上升水速条件下,加入介质后,可能偏差E值较不加介质时至少降低0.030,数量效率至少提高1.87%,精煤灰分小于10%时,精煤产率提高1.79%,分选精度和分选效果均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乌克兰黑色金属矿石选矿和烧结研究设计院研制的轨道式振动多层圆盘重选机(Концентраторорбитальныйдисковый,简称КОД),该机结构新颖,不同于现有的重选设备。可用于处理3(05)~0mm粒状物料、01~0mm细磨物料和95%-0044mm矿泥物料,分选效率高,有效分选粒度下限15~20μm。可供铁矿石、稀有金属矿石、贵金属矿石和有色金属矿石重选采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30台φ70mm玻璃钢离心萃取器回路在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半工业试验现场的试验结果。钴的单级萃取级效率>96%,反萃取级效率>94%。萃取回路连续运行174h.处理一次合金与铜渣联合氧气浸出液3.5m ̄3。得到三个合格产品液:1 ̄#电解镍的电解液,CoCl_2溶液,Co>120g/L,Co/Ni>10000和FeCl_3产品液,Fe>60g/L,Fe/Ni>10000。  相似文献   

10.
棉花滩水电站大坝为全碾压重力坝,坝高115m,坝顶长300m,大坝主体工程硷总量61万m3,其中碾压险50万m3,常态硷11万m3,根据级配要求,共需要粗骨料95万t,细骨料41万t。 1人工制砂方式 根据勘探资料表明,本工程附近的天然粗骨料较为缺乏,天然细骨料不仅贮量少,而且颗粒偏粗,砂的细度模数FM均在2.92~3.88之间,不符合大坝硷用砂的要求,且砂料所含的<0.16mm的细颗粒在0.46%~6.70%之间,与碾压砼用的细骨料所要求的<0.16mm的细颗粒在12%~20%之间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1.
液固流化床分选粗煤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沙杰  谢广元  王宏  刘均章 《煤炭学报》2012,37(Z1):178-181
自制了直径300 mm液固流化床模型机分选试验系统,并分别设计了中心排料型和周边排料型流体分布器,分别对0.25~1.00 mm粗煤泥进行了3个不同柱体高度的分选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流速度的增加,精煤灰分、尾煤灰分、精煤可燃体回收率都随之升高;分选密度达到1.5 g/cm 3左右,可能偏差E值在0.06~0.08;在一定的上升水流范围内,高柱体的精煤灰分低于低柱体,1 800 mm柱体高度下得到的精煤灰分比1 200 mm的精煤灰分低0.6%~1.2%;1 500 mm柱体高度下的分选效果最佳,中心排料型流体分布器的E值较低,分选效果优于周边排料型流体分布器。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复合式干法分选机分选原理,列出了分选试验结果并进行分析,得出了复合式干法 分选机能有效分选~粒级物料;入料中~粒级能起自生介质作用,含量在左右756mm60mm25%比较适中;能有效分选外在水分<的原料煤,并且选后产品外在水分较选前入料低,即在降9%灰的同时还有一定的脱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大屯矿区重介工艺生产条件下的粗煤泥回收工艺和脱水设备的工作情况,总结了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下限与入选原煤中煤泥含量的关系,煤泥重介旋流器有效分选粒度范围在0.5~0.125 mm,选用粗精煤回收设备要优先考虑脱泥、脱水效果。  相似文献   

14.
唐利刚 《煤炭工程》2012,7(7):103-105
 为提高干扰流化床对细粒煤的分选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内构件(截顶倒圆锥形多孔板),考察了板倾角、板间距、水速对干扰床分选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板倾角不是影响精煤灰分的显著因素,精煤灰分随着板间距(水速)增大逐渐降低(升高)。板间距不小于6.51cm或水速不超过20.14mm/s时,精煤灰分可控制在10%以下。精煤产率随着板间距(板倾角)增大逐渐下降(升高),较大水速有助于提高精煤产率。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1.5~0.25mm细粒煤的灰分可由21.57%降至10%以下,同时精煤产率在70~83%。  相似文献   

15.
基于选煤技术集约化、高效化、经济化的思想,建立了处理能力为40~60 t/h的模块式气固流化床干法选煤系统,与KZA2050型空气重介质干法分选系统相比,可大幅度降低基建及运行成本,减小了占地面积及三维空间。该模块式气固流化床干法选煤系统采用B-A型磁铁矿粉和B-A型煤粉的混合物作为宽粒级加重质,提出了将循环加重质及引风除尘系统的出料直接返回分选机的新型床层调控方法,优化了工艺流程,增强了床层密度和高度的均匀与稳定,提高了流化质量。在此基础上,还详细考查了该干法选煤系统的分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分选50~6mm的煤炭,当分选密度为1.33、1.61 g/cm3时,所得可能偏差分别为0.05、0.06g/cm3。  相似文献   

16.
朱子祺 《煤炭学报》2017,42(4):1028-1033
以神东煤制油煤样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煤岩显微组分基于灰分差异的赋存规律模型,并提出了基于离心力场强化的煤岩组分分选方法。借助强化重力分选机对1~0.25 mm粒级煤样进行变参数分选试验研究,揭示了基于离心力场强化的分选机制。试验结果表明,镜质组含量与煤样灰分关系显著,模型关系可用指数函数模型表示。分选试验结果表明,煤岩组分可以在复合力场中得到有效富集,分选精煤的镜质组含量可以达到70%,精煤产率可达80%。对于1~0.25 mm粒级煤样,为使流态化水压为颗粒群的提供足够的径向分层动力,高效分选需要在较低的离心力条件下进行。复合力场有效强化了煤岩显微组分间的分选行为差异,可有效实现煤岩显微组分的富集。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新郑精煤公司选煤厂TBS干扰床分选机粗煤泥分选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生产实践表明,粗煤泥分选系统优化后TBS干扰床分选机分选效果得到很大改善,入料中<0.25 mm粒级粗煤泥产率减少35.99个百分点,精煤灰分降低4.78个百分点,底流灰分提高6.5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考察振幅对复合式干选机分选效果的影响,以25~0 mm粒级南非煤样为研究对象,应用复合式干法分选模型机系统,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在振幅为2.6、2.8、3.0、3.2、3.4 mm条件下进行了分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精煤产率随着振幅的变大而减小,而尾煤产率则相反;振幅的变化对分选产品灰分有较大影响,综合绝对降灰量、降灰比和指标K值三项指标,以振幅为3.0 mm时分选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地选煤公司的实际选煤情况,分析目前选煤厂使用跳汰洗煤的现状以及重介质旋流器的洗煤技术,对洗煤工艺进行优化,将跳汰洗煤换成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煤泥分选机回收+卧式沉降过滤脱水机回收的联合选煤工艺,采用密度较低的悬浮液系统,在离心力作用下,分选出精煤、中煤和矸石产品,以提高分选洗煤的效率。通过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洗选后的精煤灰分为17%,发热量约5800大卡,中煤灰分为40%,发热量约3600大卡,原煤回收率达51.3%。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利用淮北选煤厂稀缺主焦煤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该选煤厂重介中煤为研究对象,探索了中煤再选的可行性.基于重介中煤煤质特性和解离特性,将中煤破碎至<0.5 mm以下,分别利用浮选、强化重力分选和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对该厂重介中煤进行了回收再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和强化重力分选效果要优于浮选.采用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