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曹西庚 《微电机》1992,25(3):41-43,45
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武器装备日新月异,高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增加。家电市场的国产化趋势同样提出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要求。这一切都与微电机产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保质量、上水平、争用户、夺效益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除了狠抓全  相似文献   

2.
一、电接触及保护剂电接触元器件是沟通电路的关键性元件,电接触是靠接触件的表面接触来实现的。因此,电接触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触件的表面状态。在未使用电接触表面润滑保护剂之前,电接触元器件的接点金属表面即接触件表面,通常处于干摩擦状态,非常容易磨损。且由于金属本身的热力学不稳定性,受湿热、盐雾和大气中的SO_2、NO_2、H_2S、Cl_2等介质的作用而形成腐蚀物或氧化物。这样接触电阻就会明显的增大,使电信号变得不稳定或中断,以至造成事故。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当前国际上采用  相似文献   

3.
党喜龙  薛云智 《机电元件》2007,27(3):25-26,33
介绍了DJB—823保护剂的性能及其涂敷工艺流程,阐述了保护剂在电连接器上的应用,提出了保护剂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多年的实践证明,DJB—823保护剂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电连接器产品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微电机》1991,(2)
一)DJB-823固体薄膜保护剂是北京邮电学院化防所所长彭道儒教授发明的。1986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首先在军工行业推广应用,继而逐步在机电、邮电等行业推广,该项新技术列为“七·五”和“八·五”的重点推广项目,号称为“神奇材料”;国家科工委已制定了国军标;广泛用于电接触保护、材料的三防、提高冲压、冷拔、拉伸模具;开关、电位器、电子元器件、接插件、印刷电路板、低速刀具等的寿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大密度电流存在时对双金属连接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层迁移影响的研究方法和结论,指出双金属连接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厚度的增长速度主要受温度控制,一般情况下不受电流影响。综述了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表面不同氧化物的电性能,探讨了绝缘及弱导电性薄膜存在下的电接触状况。简单介绍了在绝缘膜破裂处形成瞬间熔融金属桥的击穿—熔接现象。  相似文献   

6.
镀银电接触表面硫化(变色)机理及防变色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勇强 《机电元件》1994,14(3):23-26
详尽叙述了镀银电接触表面的特性,并对镀银电接触表面受环境中有害气体影响的情况及产生电接触表面故障的机理进行了分析,为机电元件使用镀银件表面的保护剂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电接触与电接触材料(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接通、闭合、分断等电接触状态及其电接触特征现象,详细分析了电接触理论中5种重要的电接触现象。它们是:电触头间电弧放电及其特性;触头材料的温升;电触头材料转移;电触头材料的电弧侵蚀;电触头的粘着与熔焊。讨论了这些电接触现象与触点材料组元、组织结构及性能之间的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铜-金刚石系列电接触材料导电性的测量,分析了该体系材料中合金化元素和组元相-金刚石,铌和镉等含量对材料电阻率的影响,分析和测量结果表明,在所研究成分范围内,添加成分对铜基体的导体电性影响很小,材料电阻率均可以满足电器地材料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电接触的接触电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军  李坤 《电工材料》2011,(1):10-13
电接触是研究电连接可靠性的应用学科,接触电阻是衡量电接触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本文从影响接触电阻的因素以及接触电阻的微观模型出发介绍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给出了工程上计算及测量接触电阻的方法,指出了电接触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电接触的接触电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接触电阻是衡量电接触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本从接触电阻的影响因素、数学模型等方面阐述了近几年来接触遥研究动向,并提出了接触电阻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正确地选择电接触材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宝根 《机电元件》1992,12(4):6-12,53
为了最佳优化设计电连接器,就必须清楚各种各样的电接触材料的特征和特性。同时,还应考虑用价值工程理论分析其使用条件、使用环境和功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各类弱电、强电相关电子、电气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之相应的电接触技术及电接触材料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电接触涉及电气工程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两大学科,电、热、力及环境气氛与电接触材料的交互作用极为复杂。为了对电接触理论及电接触材料有进一步的了解,对电接触理论和电接触材料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本文是电接触与电接触材料系列论文的第一篇,重点介绍了电接触和电接触材料的分类、电接触材料的基本要求、电接触与电接触材料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3.
电接触质量检验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电零件连接处形成所谓“电接触”的质量,在电气安装和检修过程中有重量要的意义,从限制导电零件接触点功耗这一角度出发,探讨电接触质量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14.
15.
研究了直流阻性负载条件下新型铜基电接触材料的电弧侵蚀特性、材料转移及接触电阻。材料在电流〈14A时,由阴极向阳极转移;在电流≥14A时,由阳极向阴极转移。触点电弧侵蚀后的表面形貌产生明显的孔洞和裂纹,接触电阻随电流值和接触次数增加有小同程度的波动。结果表明,接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不对称是产生材料转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电接触与电接触材料(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导电膜层(如电镀层)、污染膜层等对接触电阻的影响以及镀层不同时接触电阻的计算公式。从工程应用角度说明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合理的镀层,根据接触电阻测试结果可以判断有无污染物的存在。重点介绍了双金属连接界面处金属间化合物层的形成机理、长大动力学,指出高阻值金属间化合物将明显提高接触电阻。  相似文献   

17.
电接触材料的热导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触头材料热导率对触头抗静、动熔焊、温升、耐电弧烧损等使用性能的影响。热导率的提高有利于低压电器触头性能的改善。本文列出了常用银基触头材料的热导率并对合金和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张宝根 《机电元件》1991,11(4):35-39
本文对涂敷润滑剂和未涂敷润滑剂的接触件进行具有现场性及再现性测试,并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对其主要的电气特性和机械特性作了比较分析。为机电元件尤其是连接器和开关的接触件使用电接触润滑技术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邵文柱  崔玉胜 《电工材料》2007,(2):40-46,50
介绍了ASTM标准化组织的历史及所制订的ASTM标准的种类和影响力。详细列举了ASTMB02委员会下属的B02.05和B02.11分技术委员会制定的电接触领域相关标准,根据这些标准的具体内容和相关性,按照术语和分类、电接触材料、电接触材料性能要求与测试方法、电接触过程性能与测试方法、贵金属覆盖层质量评价方法、气体环境腐蚀试验对这些标准进行了分类,并简要介绍了这些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相互关系。文章还就这些标准对电接触材料生产和电接触性能检测的指导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