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粤西连阳地区开展了分量化探测量工作,以探寻碳硅泥岩型隐伏铀矿。区内已知隐伏矿体的分量化探成果表明:(1)在分量U异常区内,尚有Mo、V、Th、Sb分量元素组合异常;(2)Mo、V、Th、Sb为U的指示元素。以分量化探U划分异常区,共圈定了分量U异常3处,编号分别为A-Ⅰ~#、A-Ⅱ~#、A-Ⅲ~#,其中A-Ⅰ#异常为已知的矿致异常,A-Ⅱ~#、A-Ⅲ~#异常为新发现的异常,对该类异常特征及成矿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供区内进一步开展铀矿找矿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2.
相山是我国重要的铀矿资源储备基地,但其中部地区因火山盆地的基底深度大而未取得找矿进展。为了构建大深度铀矿探测技术体系,发展地球化学勘查的深部找矿技术,选择乐家测区作为研究区,在相山中部地区开展了地电提取测量法找矿预测工作。研究表明:U、Th、Mo等元素异常反映了主要成矿作用,而U、Th元素的背景值变化主要受基底深度控制,呈NW向带状分布,与物探AMT推测结果较吻合;Pb、As、Sb元素可能反映了酸性岩浆和热液作用。以上特征说明各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相山火山盆地结构、铀矿化密切相关,地电提取测量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可以为深部找矿提供较为可靠的信息。根据上述分析,圈定了杏树下、上家岭、乐家北东侧等3处找矿远景区,其中杏树下远景最好。  相似文献   

3.
根据东山矿区56线、0线、39线地气与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区普遍存在Pb、Zn、Cu、Au异常,其中Pb、Zn异常最为明显。在已探明矿体展布区域,Pb、Zn地气与土壤异常重叠性较好,Cu、Au异常明显但具有一定的差异,同时伴随有一定的As、La、Sr等元素组合异常。在未探明矿体存在区域的北西端F18断层展布区域,Pb、Zn地气明显,土壤异常虽然较弱,但是与无异常区域区别明显,可能是受地表覆盖程度较厚的影响所致,同时亦伴随有不同程度的Cu、Au异常,另外伴随有一定的As、Sb、Bi等元素组合异常。分析表明,地气与土壤异常套合较好,在已探明矿体展布区域深部具有寻找铜或者铜铅锌矿体的较大潜力,在其北西端F18断层展布区域具有寻找铅锌铜金矿的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4.
湘东北地区早寒武世石煤中伴生有多种高含量元素,属性特征鲜明。为查明该区石煤的沉积物来源,从石煤元素地球化学角度入手,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分别测定了研究区12个石煤样品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根据石煤中常量元素组合关系、微量元素含量特征、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及相关元素地球化学参数,探讨了湘东北地区早寒武世石煤的沉积物源区。结果表明:湘东北地区早寒武世石煤以无机矿物质为主要组成部分,石煤中SiO2含量占比最高,SiO2与其他常量元素(及其他常量元素之间)关系不明显,石英矿物形态具有陆源输入特征;石煤中微量元素(V,As,Sr,Mo,Cd,Sb,Ba,Bi,U)具有明显富集特征,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和Nb/Y–Zr/TiO2关系表明石煤受到了中性岩影响,La N/Yb N表明石煤沉积物沉积速率自东南向西北有减小趋势,即物源来自东部和南部方向;w(SiO2)/w(Al2O3),w(Al2O3...  相似文献   

5.
以地气理论为基础的分量化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深部隐伏矿床勘查。深部矿体信息随地气迁移到地表形成叠加异常,分量化探技术可用于采集分析这部分信息来推测深部矿体的赋存状态。以位于湖南省郴州市的金狮岭铀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在早期钻探工作、伽马能谱和氡浓度测量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分量化探技术探求深部元素地气迁移的证据,为进一步寻找深部隐伏矿床提供理论基础。在该矿区选定了氡浓度异常明显的3条采样线,对采自深度为40~60 cm的浅层土壤147件样品中的U、Pb、Zn等20个元素进行了分量提取和ICP-MS分析,并对分析数据进行了U分量异常特征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U分量异常地质综合剖面分析以及土壤U分量与伽马能谱U含量的对比分析解译。结果表明:①区内3#、8#测线U分量异常明显,最大值分别为2 194 ng/g和2 167 ng/g,异常衬度值分别为1.298和1.403,区内具有良好的铀矿找矿潜力;②与U分量密切相关的元素为Nd、Sm、Ta,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465,0.492和0.491,远高于99%置信度的临界值0.217,显示其随着地气迁移过程中与U密切相关;③U分量异常主要与深部隐伏矿体、断裂破碎带有关,U分量曲线与Nd、Sm、Ta分量曲线高度吻合,U、Nd、Sm、Ta分量异常组合可作为该区指示深部铀矿体的地球化学标志。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雷波地区位于康滇古陆东缘,该区峨眉山玄武岩为典型陆相喷发玄武岩,属喷溢-溢流相。根据峨眉山玄武岩的分布特征,在全区选取3条具有代表性的地层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剖面测量、样品测试及显微镜下观察,对雷波地区纤维用玄武岩的找矿远景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①雷波地区峨眉山玄武岩岩石类型主要为致密块状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及斑状玄武岩,其中致密块状玄武岩是本区主要的纤维用玄武岩矿石类型;②雷波地区致密块状玄武岩主量元素特征为:w(SiO2) =49.81%,w(Al2O3) =13.15%,w(CaO)=7.71%,w( MgO)= 4.32%,w(Fe2O3+FeO) =12.66%,w(K2O+Na2O) =4.25%,w(TiO2) =3.93%;与邻区同构造位置成功拉丝的纤维用玄武岩对比,其岩石学及主量元素特征基本一致,符合拟定工业指标,能够进行连续纤维拉丝,厚度191.77~886.60 m,具有较大的找矿远景,对四川省尤其雷波地区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辽宁翁泉沟地区含铀硼铁矿中铀、硼资源丰富,主要以晶质铀矿和硼镁石的形式存在,某选矿厂含铀硼铁矿选铁尾矿中U、B2O3品位分别为0.013 3%、14.05%。为了提高该选铁尾矿中铀、硼资源的利用率,进行了矿物特征自动定量分析系统(AMICS)测试、化学分析、铀硼元素的平衡计算和粒度分析,探明了尾矿中的矿物存在形式、粒度分布、解离特性、元素分布等特征,根据试样性质,制定了“微细粒铀、硼矿物强化物理场预富集—摇床精选—重选尾矿浮选”的重—浮联合工艺分选流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离心分选、摇床分选、浮选的操作,获得了铀精矿中U品位0.151 8%,U作业回收率60.16%,硼精矿中B2O3品位14.76%,B2O3作业回收率94.84%的分选指标;铀矿物主要分布在-74μm细粒级中,U分布率为77.13%,硼矿物主要分布在-38μm细粒级中,B2O3分布率为84.67%;和原工艺指标相比,选铁尾矿中U、B2...  相似文献   

8.
老湾金矿带位于秦岭—大别造山带东部,是河南省规模最大的单体金矿床。研究了矿带内金矿体原生晕的元素浓度分带、轴向分带序列,采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探讨了元素组合特征。结果表明:Au、Bi、Pb、Zn、Mo元素浓度分带未闭合,向下延伸较好,表明矿体深部仍有延深;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Ag-Mo-Hg-As-W-Sb-ZnSn-Au-Cu-Bi-Pb,高、中、低温热液元素排列无序,反映原生晕是由多期矿化叠加形成;Au与Bi、Cu相关性较好,在成矿热液中共同迁移、富集,Bi、Cu元素可作为找金的指示元素;主因子F2(Au-Bi)代表了促使金富集的地质作用,因子得分的空间分布特征显示标高-650 m以深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基于上述认识预测的找矿靶区已获得成功验证,分析结果对于矿区后续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政  徐争启  张成江 《金属矿山》2014,43(2):105-107
通过对川西坳陷丰卤1井雷口坡组岩屑样品的常量元素分析,研究K含量,w(FeO)/w(Fe2O3)值特征以及w(MnO)/w(FeO+ Fe2O3)值特征,发现雷口坡组K含量变化与深度成正比关系,K含量整体偏小,未能达到钾盐沉积的标志线;w(FeO)/w(Fe2O3)值整体小于1,反映出沉积环境为氧化环境,有着干燥、炎热的气候条件;极小的w(MnO)/w(FeO+ Fe2O3)值(<1)不仅反映了氧化的沉积环境和干热的气候条件,还反映了较浅的水体环境。干燥炎热的气候条件以及浅水的次级构造条件都指示着川西坳陷雷口坡组具备良好的钾盐沉积条件,最后建立w(FeO)-w(Fe2O3)-w(MnO)判别图,判别图包含3个区域,分别为湿冷深水区、干热浅水区以及湿冷浅水区,发现雷口坡组属于干热浅水区。  相似文献   

10.
柴北缘毛牛山地区牦牛山组火山岩的研究一直处于空白阶段,对牦牛山组火山岩的系统研究发现其岩石组合为安山角砾岩、杏仁状安山岩、辉石安山岩、角闪安山岩和石英安山岩,总体上属于钾玄岩系列。其地球化学特征如下,主量元素:SiO2的含量变化范围在58%~66%、w(Na2O+K2O)为8.56%~10.31%、铝饱和度(A/CNK)的值均大于1、w(Na2O)/w(K2O)为0.7~1及贫钛;微量元素:高场强元素U、Th、Pb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等适度富集,亏损Sr、Y、Yb等元素,稀土配分曲线为明显右倾型,具有显著的负铕异常。  相似文献   

11.
在地表深覆盖、隐伏产出、构造控矿及多干扰环境的复杂环境下开展土壤气体测量找矿具有一定的优势。对广东“凡口式”MVT铅锌矿区进行土壤氡气气体找矿试验。选取矿区2条剖面已知矿体剖面和已开展过地电化学测量的剖面进行,采用美国RAD7测氡仪器测量。测量结果显示,在已知矿体上方出现不同程度的氡气异常,且具有相同的异常模式,属正顶单峰异常模式。通过矿床资源量、控矿因素、矿物组合、以及伴生放射性元素等特征探讨,凡口矿区地表土壤氡气异常与矿床具有成因联系。矿床盖层岩石孔隙率大、陡倾断裂存以及矿田微构造发育,为氡气运移提供良好的通道,氡气团蔟运移模型能较好解释凡口矿区氡气正顶单峰异常模式的形成机制。与地电化学测量方法对比,氡气测量具有地电化学在矿体部位异常较弱,氡气异常反而很强;断裂位置,氡气很弱,电化学很强的特点。两者的结合确能很好的定位矿体的位置,即取氡气强异常与地电化学中等异常叠合部位则为矿体。结合物探、化探方法综合分析认为,“凡口式”MVT铅锌矿矿区氡气正顶单峰氡气异常模式,对矿体赋存部位具有明显指示作用。在凡口深覆盖区利用土壤氡气找矿是可行的,其具有快速、低廉、实时的特点,符合土壤气体测量的矿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粤北长江铀矿区位于诸广山复式岩体南缘,是我国重要的铀矿资源基地之一。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拥有良好的铀成矿地质条件,现已发现铀矿床10余个,大多为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深部探矿成果较少。结合相关地质工作成果,在分析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首先采用U分量化探技术对矿区深部隐伏矿体进行探测,以剖面的形式采集土壤样品,进行相关测试分析,并对测试结果进行适当处理与图形绘制;然后结合深源铀成矿理论和矿区地质特征对区内的U分量含量总体特征和U分量异常特征进行分析解译,并对区内深部铀成矿条件进行讨论。研究表明:1矿区U分量含量总体较高,与区内有利的铀成矿地质条件相符合,U分量异常明显且与深部铀矿体位置吻合较好,U分量异常基本能够指示区内深部铀矿体的存在;2W、Mo分量异常明显且与U分量异常带吻合较好,U、W、Mo分量异常组合基本可作为该区指示深部铀矿的地球化学标志;3对于U分量异常明显且浓集较强的成矿有利地段,可视实际情况布置相应的钻探工程;4对于异常极强的单点异常和U分量异常不明显但伴生W、Mo分量异常强烈的地段,建议布置槽探等相关揭露工程,查明异常原因及其延伸规模。上述分析表明,粤北长江铀矿区深部找矿潜力较大,分析结果对于该区进一步开展深部铀矿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陕南何家垭地区(研究区)地处勉略宁三角区,是铜、镍、铁、金、猛、锌等多金属矿重要的富集区,具备良好的成矿潜力。为明确研究区找矿方向,缩小找矿靶区,在区内对Ti、V、Mn、Zn、Cu、Pb、 Ni、Au、As 9种元素开展了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针对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元素含量,进行了相关参数(平均值、变异系数、富集系数)统计并结合单元素异常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i、V、Mn、 Cu、Ni、Au、As 、Zn成矿潜力较大, Pb成矿潜力较小。根据元素组合衬度异常分布特征、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在区内共圈定2处找矿靶区,A靶区一处与B靶区一处。A靶区中Cu、Ni、Au、As、Mn、 Zn异常强度分别为137.1×10-6、91.7×10-6、2.45×10-9、39.8×10-6、1 512×10-6、128×10-6;B靶区中Ti、V异常强度分别为9 810×10-6、259×10-6。综合单元素异常分布特征、元素组合衬度异常分布特征、 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与物探信息对找矿靶区进行了成矿潜力分析,认为A靶区具有寻找岩浆熔离型铜镍等多金属硫化物矿的潜力,B靶区具有寻找热液蚀变型钛磁铁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二连盆地砂岩型铀矿的航空放射性测量、重磁测量、电性测量异常特征以及地震勘探反射特征的分析,并结合砂岩型铀矿成矿规律与成矿条件,推导出一套醒目的在砂岩型铀矿中找矿的标识:γ高异常附近地区为铀源点或者直接是铀矿床所在地;断裂构造是还原性物质的存储(炭屑)和运输(H2S、烃类)通道,在有利铀成矿区构造断裂周围地层往往会形成一个氧化-还原过渡带;凹陷斜坡为砂岩型铀成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水动力条件,在凹陷边缘往往会形成铀矿带或者铀矿床。此外,通过详细剖析、对比航空放射性测量、重磁测量、电性测量异常特征以及地震勘探反射特征,发现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可描绘基底与沉积物(主要是砂岩与泥岩)形态,分析沉积相,并可以得出砂岩型铀成矿环境与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15.
雷遥鸣 《铀矿冶》2012,31(2):106-111
火山岩型铀矿在我国铀矿资源中占有较大份额.660铀矿田是一个典型的火山岩型铀矿聚集区,对该区已发现的矿床、矿点以及成矿异常点(带)的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其矿化特征、矿体分布规律,总结出其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及成矿地质作用,并根据其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等,提出660铀矿田新一轮找矿预测区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荷上矿床是近年来在江西相山地区新发现的铀矿床,在阐述其成矿地质背景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矿床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认为铀矿化主要受构造、岩性界面及斑岩控制,呈现出从北东往南西侧伏的规律,矿石的品位具从北东向南西也有逐渐变富的特点。提出矿床向南西延伸地段及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空间和铀资源潜力,找矿前景好。  相似文献   

17.
卡尔却卡位于东昆仑造山带西段祁漫塔格地区,伯喀里克—香日德印支期金、铅、锌(铜、稀有、稀土)三级成矿带的最西端,区域矿产呈NW—SE向带状分布。前人对区内研究侧重于矿物学、矿床学和岩 石地球化学,缺乏找矿预测研究。通过系统总结区内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特征,建立了铜多金属矿找矿预测模型,开展了找矿预测。研究表明:①卡尔却卡地区典型矿床为铜多金属矿,主要成矿时代为印 支期,含矿层位为奥陶纪祁漫塔格群,含矿岩性为矽卡岩、大理岩,接触带为最主要的控矿构造、次为断裂,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与区内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矿石矿物为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钼矿等。②硫化 物氧化带是重要的地表找矿标志;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可引起正负伴生、强度大、形态规则、连续性好的强磁异常;局部重力异常达0.2~1.0 mGal,围岩密度较高时出现一级异常叠加更高的次级异常,围岩为较低密度 岩体时,表现为幅值较大的似尖峰状异常;激电异常往往表现为低阻高极化特征。③依据已知矿(化)点、矿化线索及重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和遥感异常,结合含矿建造,容矿岩石、重要控矿构造特征,圈定 了6处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可为区内开展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藏南邦卓玛地区金多金属矿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和  许云鹏  邵华  黄昊  王磊  罗先熔 《金属矿山》2019,48(3):147-155
藏南邦卓玛地区地处特提斯喜马拉雅中东部,位于藏南江孜-隆子金锑多金属成矿带上,该区域成矿潜力巨大,是寻找金锑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为在邦卓玛地区实现找矿突破,在该区开展了地质找矿工作,以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为基础,采用元素变异系数、Cv1和Cv1 /Cv2变异系数解释图与分形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Au、Pb、W、Sb、Cu、Zn、Mo、Ba、Sn 9种元素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各元素在空间上的富集分布规律及其成矿潜力。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和元素异常特征对该区进行了成矿预测。研究表明:①Cu、Zn、Mo、Ba、Sn成矿潜力较小,Au、Pb、W、Sb成矿潜力较大,运用分形理论得出了各元素的异常下限,其中Au为7.24×10-9,Pb为53.83×10-6,W为6.12×10-6,Sb为4.14×10-6;②根据多元素套合关系在区内圈定了3处找矿靶区,其中1#靶区内主攻矿种Au的异常强度为36.4×10-9,2#、3#靶区内Au的异常强度分别为49.8×10-9、47.3×10-9;③经过对1#靶区进行探槽工程验证,发现了1条长150 m、厚0.30 m的含金石英脉,Au品位为(3.64~4.78)×10-6;2#、3#靶区内Au的异常强度均高于1#靶区Au的异常强度,表明邦卓玛地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