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锂资源供应体系研究: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锂资源供应体系是为满足国内消费和出口而形成的国内外锂资源供应系统,包括资源类型、来源、结构等因素。从国内和国外两个维度对我国现有的锂资源供应结构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2025年我国锂资源供需形势进行了判断。研究发现:我国锂资源供应体系由国内盐湖锂、国内锂辉石、国内锂云母、国外盐湖锂和国外锂辉石五部分构成,2017年对外依存度高达80%,国外进口主要来自成本较高的澳大利亚锂辉石资源;我国本土锂资源储量丰富,但开发难度大、成本高,供应能力弱;预计到2025年我国锂资源需求43.38万t,本土供应能力仅为18万t,缺口达25.38万t,不考虑出口需求的情况下,国内需求对外依存度依然高达58.5%,国外锂资源供应存在结构性风险。建议进一步加强国内资源勘查工作,采用多种措施提高本土锂资源开发,鼓励企业布局南美优质盐湖锂资源。  相似文献   

2.
小金属是支撑"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发展的资源基础,其供应安全关系到"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本文在对相关小金属分矿种进行对外依存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贸易额和贸易量对小金属的通道依存度和地域集中度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小金属整体海外供应形势不容乐观,其中,铌、钽、锆、锡和钴等小金属的对外依存度较高;对南海通道的依存度超过85%;对非洲、大洋洲、东南亚地区依赖程度较高。建议加强对我国紧缺小金属海外投资布局;通过外交、军事等综合手段提高南海通道运输安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全球矿产资源开发,维护公平和自由贸易体系,以保障我国小金属海外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3.
中国矿产资源海外供应安全形势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海外供应安全是中国资源安全的重要内涵。论文在对中国矿产资源海外供应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势判断的基础上,从进口集中度、进口来源以及进口通道安全三个维度系统剖析中国海外供应安全形势。论文指出我国矿产资源未来对外依存仍将维持高位,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短期难以改变;境外资源进口来源高度集中、40%以上的资源供应来自稳定性差的区域,68%的矿产进口途经不稳定的南海地区,我国矿产资源海外供应安全形势堪忧。  相似文献   

4.
钴是当前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重要原料。为了保障中国钴资源供应安全,本文从资源、市场、政治三个角度选取评价指标,运用历史对比和定量评价方法,对供应风险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资源保障度低、对外依存度高、再生利用率低、地缘政治风险较大是中国钴资源供应面临的主要风险,钴价大幅波动也是一个必须注意的潜在风险。风险治理建议:政府合理运用收储和投放机制,制定补贴和税收政策,加强与资源国的政府间合作关系;企业加强回收工艺研究,提高资源再生利用率;企业充分利用金融市场,加快海外资源布局;高校和科研院所做好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5.
中美两国位列全球前两大石油消费国,近年来美国得益于页岩气革命,石油的自给率不断增加,而中国的石油自给率不断下降,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因此对比分析中美两国的石油供应风险,有助于中国识别石油供应风险点。基于亚太能源研究中心提出的能源安全"4A模型",构建了石油的供应风险评价模型。评价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中国的石油供应风险总体高于美国。中国的石油供应风险在2000~2002年短暂下降后开始上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美国的石油供应风险在2008年之后开始大幅下降。中国的石油供应风险主要集中在可利用性和可获得性方面,而美国的石油供应风险则集中在可利用性和可接受性方面。  相似文献   

6.
侯建国 《稀土信息》2009,(11):34-34
日本新任经济产业大臣直岛正行10月9日访华,与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会谈,表示对中国以保护资源为由而加强限制稀土等稀有金属出口力度的担忧,稀土是混合动力车和电动汽车发动机所不可缺少的物资,需求量逐年高涨。要求中国继续向日本稳定供应稀土。  相似文献   

7.
针对铜供应链风险的识别问题,以矿山、精炼厂、股东 和所属国家为节点构建复杂网络,从网络结构的角度研究供 应风险。结果表明:在铜供应链数据分析中,单个国家的供 应中断不会造成全球性的铜矿资源供应危机,供应链风险较 低;在网络分析中,单个国家的供应波动会导致网络结构的 改变,铜市场的其他参与者将不可避免承担网络结构改变所 带来的风险;在供应网络中,中国缺乏能够整合全球铜资源 的跨国公司;在贸易网络中,中国难以对主要资源输出国形 成影响力,供应链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剧增,供应能否满足本国需求,以及制约供应的主要风险点有哪些,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长周期历史数据分析预测法,结合中国铜市场历史的变化趋势,构建了修正版的中国铜矿供应风险评价模型,选取定量指标并设定每个指标处于紧张状态的基准值,评价中国铜矿资源的供应风险及风险点。本文从需求状况、国内供应能力、全球供应集中度、地缘政治风险和供需形势五个维度11个指标对中国铜矿供应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中国的铜矿需求量很大,而国内供应乏力,存在供应风险。但全球铜矿资源分布、生产国家及生产公司的集中度较为宽松,为中国铜矿资源的多元化进口、降低进口风险创造了条件,到2030年中国铜矿供不应求的局面将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9.
姜雅 《中国矿业》2021,30(9):36-41
美国的重晶石资源高度依赖进口,中国是其最大的供给国。因此,研究如何提升中国重晶石的国际影响力,使其成为中美贸易的有力工具,对我国资源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文献集采法、对比研究法和动态分析法,研究重晶石全球资源储量及分布情况及中美贸易供需形势,分析假设美国不从中国进口重晶石可能发生的几种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一旦我国重晶石供给侧结构出现调整,可能会出现美国提高印度、摩洛哥、墨西哥的重晶石进口比例及锰矿石粉价格上涨等情况,加之目前我国高品位重晶石优质资源正面临枯竭,现阶段我国调整重晶石价格及贸易政策的筹码支撑不足。根据研究结果,本文认为可以将重晶石列为战略性矿产,统筹优化顶层重晶石行业结构,调整全球视角产业贸易政策等,以提升我国重晶石国际贸易地位作用,更好发挥其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钴资源匮乏,钴的消费高度依赖海外资源,这导致我国钴资源供应面临较高风险。为了全面客观分析我国钴资源进口安全状况,首先对钴产品的进出口历史及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建立了由对外依存度、进口集中度和进口国地缘政治风险组成的三维评价模型,对2001-2017年我国钴资源的进口安全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2001-2007年,钴的进口来源国和进口份额相对分散;2008-2011年,钴的国内自给率较高,对外依存度处于历史最低水平;2012-2017年,三个指标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表明进口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最后建议通过优化进口地区及产品结构、建立进口安全监控机制、加强国内二次资源供应和国外勘查开发等方式,降低钴资源的海外供应风险。   相似文献   

11.
科学知识图谱视角下国际稀土研究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科学计量学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1985—2015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为基础,利用知识图谱分析软件VOSviewer和Sci-2工具包对稀土研究领域进行可视化分析。首先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稀土研究的知识基础,其次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探测稀土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沿,最后通过突现检测分析稀土研究领域的研究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发文量在国家/地区中居于首位,中国科学院在相关机构中发文量最多;稀土研究知识基础的重要文献形成3个聚类;稀土研究前沿的主题主要形成稀土发光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稀土化合物和化学合成法5个聚类;稀土研究趋势主要的突现关键词包括稀土化合物、荧光粉等。  相似文献   

12.
首先对海外矿业投资的金融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并结合Delphi法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海外矿业投资的主要投资目的国进行预警分析。结果表明,在未来几年中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的风险预警程度中等,巴西、印度与南非的风险预警程度较差,其中南非的经济发展状况较差,印度的国际收支状况、通胀率与财政收支状况较差,巴西的实际贷款利率过高。我国企业可以考虑在风险预警程度较轻的国家进行海外矿业投资。  相似文献   

13.
以环境规制强度为门槛变量,运用门槛模型研究双向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验证在不同环境规制强度下,对内和对外直接投资是否存在碳的“污染天堂”效应。研究发现:我国不存在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污染避难所”“污染天堂”等效应。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碳减排效果显著,环境规制强度不同,减排效果不同,随着环境规制强度增强,减排效果会出现反弹迹象。对外直接投资对碳排放的影响呈“倒U型”分布,当环境规制强度较低时,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张会显著增加碳排放量,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不断加强,抑制碳排放的效果不断增强。现阶段技术溢出产生的减排效果中,外商直接投资的减排效果明显优于对外直接投资,这是由于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初期,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已经进入中后期。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能源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锂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关键材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从产业链视角入手,分析了我国锂产业在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现状。发现我国锂产业发展目前存在上游锂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中游锂电池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整个产业链各环节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东西部合作促进提锂技术发展、综合开发利用盐湖资源、加快深加工锂产品技术攻关、引导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中国锂资源概况、锂矿生产、锂盐生产、锂消费结构以及消费总量的历史数据及现状出发,系统分析中国锂资源供需形势及对外依存度,并预测未来中国锂资源供需形势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分析研究认为未来国内锂矿资源供应不能满足需求,资源缺口仍将存在,中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将长期保持在70%左右。未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锂资源的需求会持续快速上升,而国内锂资源供应能力较弱,供应缺口将长期存在。建议进一步加强国内资源勘查工作,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国内锂资源供应量,鼓励企业布局南美优质盐湖锂资源,并制定相关政策,提高盐湖锂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对废旧锂电池回收处理技术的研发,实现废旧锂电池处置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复杂条件下我国钛矿资源安全形势,本文构建钛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TOPSIS模型对中国钛资源2000-2020年供应安全形势进行评价。首先,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外部安全环境演化形势,界定矿产资源安全内涵,提出应重点关注供应风险、需求形势、市场风险和地缘安全4个维度,并进一步分解为商业环境、国内外供应潜力、消费增速等8个具体指标;其次,利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构建中国钛资源安全评价加权矩阵;最后,利用TOPSIS模型确定不同指标正负理想值,选用欧式距离计算中国钛资源安全评价指标到理想解的距离,进而对中国不同时间钛资源供应安全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中国钛资源供应安全影响因素中需求形势、供应安全、地缘安全和市场风险重要程度依次降低,其中,对外依存度(25.9%)、国内供应潜力(17.4%)、供应通道安全性(13.4%)和商业环境(12.3%)是中国钛资源供应安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我国钛资源安全指标从2000年的0.842下降到2020年的0.290,资源供应安全总体形势逐步恶化;2000-2020年我国钛资源军事安全评价指标从0.125下降至0.008,供应安全从0.297下降至0.024,商业环境指标从0.122下降至0.024;当前,制约我国钛资源安全的主要因素是资源运输通道军事保障能力较弱、进口来源国政治稳定性差、国内资源储量消耗较快。为保障我国钛资源供应安全,提出如下具体应对建议: 加快军事投送能力,保障远洋运输安全;参与国际矿业治理,构建新型矿业格局;优化体制机制环境,支持海外矿业投资。  相似文献   

17.
收集1982-2017年国家层面的砂石土类矿产管理政策,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政策从政策文种、政策年度、政策力度、政策数量4个角度对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得到国家级砂石土类矿产管理政策的总体趋势和演变特征;构建“政策工具-政策作用环节”的二维分析框架,进行政策内容单元编码、频数统计,对砂石土类矿产管理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优化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砂石土类矿产管理政策呈现环境型政策工具为主的结构失衡,需优化环境型政策工具结构,强化供给型政策工具的推动力,同时加大需求型政策工具的牵引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卢燕 《有色金属》1998,50(2):12-15
分析了雷电对矿山供电系统的危害,论述了对直击雷、雷电波侵入、反变换过电压等雷害的防护措施。提出对矿山供电系统应采用复式系统防护。  相似文献   

19.
深入探索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倒逼效应”还是“挤出效应”,对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资源型企业,基于合法性理论、声誉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外部压力视角下环境信息披露对资源型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信息披露可以显著提高资源型企业创新水平,且相比软披露,硬披露对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2)负面媒体监督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环境信息披露带来的企业声誉和融资优势,抑制资源型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但其他类型媒体监督均不能对环境信息披露提高资源型企业创新水平的过程产生显著促进作用;3)政府监管和分析师关注均对环境信息披露与资源型企业创新水平之间的关系产生正向调节作用,同时分析师关注的资源型企业披露硬环境信息对其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大。资源型企业应选择性地多披露货币性硬环境信息,将环境信息披露作为绿色创新转型的重要一环;政府需进一步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引导企业采用统一的环境信息披露标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以及分析师关注的社会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介绍全球锗金属的储量、分布、供需格局及价格走势,采用终端消费法预测了2016-2018年全球及中国锗金属供需情况和价格水平,最后针对未来锗金属供需形势,为锗金属产业投资者提出了对策建议。全球锗资源分布较集中,锗生产企业数量少。锗主要来源为铅锌矿伴生,其产量的释放受铅锌等金属产量限制较为明显,锗产量短期内无法大幅提高。未来锗市场需求总体将会保持一个逐步增长的势头,光纤需求回暖成为锗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受军用、民用市场带动,红外光学市场增长的趋势不断加强;随着航空航天领域和地面光伏产业的发展,未来太阳能电池用锗的需求将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锗金属价格在供需失衡的条件下将继续攀升。建议加强锗资源保护,合理赚取下游加工利润;锗红外市场为短中期投资首选,光伏市场为中长期的优良投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