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某金矿生产流程中存在大量矿泥,矿泥进入主浮选流程会影响浮选产品品位和金的回收率。对样品进行粒度分析和金属分布率分析发现,矿泥中-400目含量为96.23%,属微细粒矿物,该粒级中金的占有率达到了96.75%。试验中,采用水玻璃对矿泥进行抑制,用捕金灵与丁铵黑药为捕收剂进行浮选,获得了产率为2.38%,品位为32.55g/t,回收率为68.79%的金精矿,尾矿中金品位为0.36g/t。  相似文献   

2.
软岩与各种地下工程、边坡工程等的建设与施工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特性及力学行为的研究是当今岩石力学问题中极为复杂的课题之一。本文着重分析了某铁矿软岩的膨胀特性和蠕变特性,介绍了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干孔声波探测、围岩位移量测等)的研究成果,本次膨胀岩特性的基础研究结果,为工程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山东某重晶石矿矿石性质进行了研究,并采用跳汰选矿法从-5mm~+2mm粒级中选分出重晶石,取得了重晶石精矿品位〉85%,回收率达90%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4.
对某碳质氧化金矿进行了矿石性质研究, 用次氯酸钙对碳质矿进行适度地化学氧化, 破坏或平定有害的碳组分, 用氰化法提金, 在原料磨矿粒度为-0.075 mm粒级占90%时, 浸出48 h, 最终获得浸渣金品位0.18 g/t、浸出率92.86%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5.
运用工艺矿物学研究方法,采用偏光显微镜对某贫铁矿石的矿物组成、嵌布特征、工艺粒度及其工艺类型进行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将矿石分为易解离易选型,易解离难选型及难解离难选型三种类型。结合生产实际,分别对易解离易选型和难解离难选型矿石进行了配矿试验。结果表明,当难解离难选型矿石的入选比例小于36.3%时可获得较好的选矿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6.
针对四川省某细鳞片石墨矿,开展矿石性质研究,发现矿石中石墨含量为12.50%,其中+100目鳞片石墨仅占20.38%,石墨多呈条带状分布且层间夹杂有黑云母、石英等脉石矿物,不利于石墨单体解离与选矿富集。通过浮选磨矿细度、药剂用量、中矿处理及流程试验研究,确定原矿经过一段粗磨一段粗选、两段扫选、粗精矿经过七段再磨八段精选、中矿分批集中返回的工艺流程,最终获得石墨精矿固定碳品位91.10%、回收率92.01%。研究结果为细鳞片石墨矿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某金矿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矿原矿品位为1.53 g/t,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和黄铜矿的某金矿,进行了着重回收金属硫化矿物的探索实验,确定采用碳酸钠调浆和丁铵黑药+丁基黄药组合使用的方式进行浮选条件实验。经过条件试验确定了最佳磨矿细度为-200目65.05%,碳酸钠用量为1 000 g/t,丁铵黑药与丁基黄药配制比例为1∶3,用量为60 g/t。开路试验采用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一次扫选工艺,由于金精矿品位较高,但一次扫尾矿品位较高,故闭路试验采用一粗、两精、两扫工艺流程,得到了金品位为70.26 g/t、回收率为92.30%的浮选金精矿。  相似文献   

8.
某金矿可选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某金矿石进行了可选性试验研究。原矿含金4.0953 g/t, 大部分以明金的形式存在。试验采用摇床和重砂的方法先回收矿石中的明金, 金精矿产品含金520.7 g/t, 回收率达67.54%, 尾矿进行氰化提金。通过摇床和人工重砂回收粗粒金, 氰化回收矿石中较细粒的金, 当磨矿粒度为-0.074 mm占65%、氰化钠浓度0.08%、氰化时间16 h时, 金的浸出率达93.08%(对作业), 金的总回收率达97.79%。  相似文献   

9.
某岩金矿山0 m中段以上矿体采用平硐—溜井开拓,空场法开采,遗留许多具有经济价值的顶底板矿、矿柱以及边角残矿。根据残矿赋存情况,采用无轨开拓系统,进行机械化浅眼房柱法回采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技术经济指标,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为类似条件的矿山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某矿堆置在排土场的排岩矿总量巨大,由于其铁元素含量较低,长期以来未能得到有效利用,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还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为有效回收利用排岩矿中的铁资源,该排岩矿通过采用破碎—干选—磨矿—弱磁选工艺最终得到了全铁品位62%以上的铁精矿,有效回收了排岩矿中的铁资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国外某金矿氧化矿金品位2.32 g/t,含泥量高,矿石性质复杂,直接堆浸浸出效果较差。通过采用制粒法处理该矿石后进行20 t级堆浸浸出试验,分析了喷淋液氰化钠浓度、浸出时间、堆高等因素对金浸出率的影响,并对比了氰化钠和环保选金剂的浸出效果和经济性,确定了最佳的浸出参数为氰化钠浓度1.00 g/L、浸出时间55 d左右,在保证矿堆良好渗透性的前提下,宜尽可能增加堆高。最终堆1~6矿石平均金浸出率为67.2%,与室内小型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2.
某金矿尼尔森重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全重选工艺流程对某金矿进行回收利用,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给矿浓度、冲洗水流量、离心力对金精矿品位、回收率、尼尔森重选粗选作业选矿效率的影响,从而确定尼尔森重选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矿浆浓度25%、冲洗水流量3.5 L/min、离心力120G时,采用尼尔森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可使尾矿金含量降到0.16 g/t,损失率为10.29%,选矿指标理想。  相似文献   

13.
顾顺奇  袁艳  王磊  何琴 《采矿技术》2012,12(3):127-130
由于褐铁矿类型矿石增加,四川某金矿回收难度加大。在对矿石工艺矿物学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浮选、重选、柱浸以及全泥氰化浸出的多方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矿可浸性好,全泥氰化浸出试验金浸出率大于97%,重选、浮选、柱浸回收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4.
云南某金矿矿石金主要以微细粒显微金和次显微金的形式富集在黄铁矿和毒砂等矿物中。原矿石中矿泥含量较多,而且含有部分粘土矿物,在磨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次生矿泥,对金回收产生不利影响。针对云南某金矿含泥量较高的特性,开展了可选性试验研究。试验选用水玻璃做矿泥的抑制剂,采用常规工艺流程,获得了金精矿金品位63.8g/t、金回收率92.8%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5.
某小型金矿槽浸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矿石粒度、矿石含泥量、装料方式及充气量等因素对槽浸工艺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槽浸工艺金浸出率与全泥搅拌氰化金浸出率基本相同,高于堆浸工艺。  相似文献   

16.
田祎兰 《矿冶》2015,24(2):15-18
某金矿中金含量为3.26 g/t、硫含量为1.04%。金主要赋存于硫化物中,可通过富集硫化物的方法来回收矿石中的金。采用一次粗选、两次扫选和一次精选的闭路试验流程,可获得品位57.08 g/t、回收率91.62%的金精矿。  相似文献   

17.
贵州某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贵州某金矿的矿石特点, 对其进行了再磨工艺研究, 对比了粗精矿再磨、中矿再磨、粗选总尾矿再磨等工艺方案。试验结果表明, 在一段磨矿粒度-0.074 mm粒级占90.58%条件下, 中矿再磨再选后直接抛尾, 可得产率为16.78%、金品位25.54 g/t、金回收率86.80%的金精矿, 试验技术指标较好。试验结果可为矿山开发提供合理、可靠的选矿工艺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某金矿矿石进行了全泥氰化、浮选—精矿氰化选矿工艺试验研究,根据试验分析结果推荐全泥氰化为该矿石处理工艺,并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了合适的氰化指标。  相似文献   

19.
辽宁某含金矿石金品位为3.51 g/t,是主要的有价元素,金主要赋存于自然金中,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钾长石和钠长石等。为确定适合该矿石的开发利用工艺流程,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0%的条件下,以异戊基黄药+BK903G组合作为捕收剂,采用分段浮选工艺,获得了金品位分别为125.96、14.86 g/t,金回收率分别为80.86%、10.87%两个金精矿产品,总的金精矿品位为66.80 g/t,金回收率为91.73%,选矿指标明显高于常规浮选工艺。  相似文献   

20.
某低品位氧化型金矿石含有少量硫化物。根据矿石性质及现场实际,采用浮选-金精矿浸出-锌粉置换的工艺流程,氰化浸渣综合回收铅,最终金总回收率为86.79%,银总回收率69.85%,并可得含铅为43.8%的铅精矿。此方案已在生产实践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